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結轉成本比例跟什麼有關系
擴展閱讀
如何在穿越火線賺鑽石 2025-05-25 21:19:01
低成本推廣怎麼做營銷 2025-05-25 20:55:46
如何倒算費用發票 2025-05-25 20:31:12

結轉成本比例跟什麼有關系

發布時間: 2023-03-26 03:55:52

A. 工程結轉成本比例怎麼算

1.結轉成本比例是指工程中可結轉的成本與總成本的比例。

2.結轉成本比例的計算公式為:結轉成本比例=可結轉成本/總成本×100%。

3.結轉成本的計算:可結轉成本=工程預算-(實際完成工程支出-可抵扣支出);總成本=工程預算。

B. 一般納稅人結轉成本依據什麼結轉金額怎麼來

一般納稅人結轉成本依據進項發票中的成本價計算出來進行結轉的。

一般納稅人收到進項發票做庫存商品分錄,登記庫存商品數量帳,開具銷售發票,根據銷售品名,銷售數量*按照庫存商品的成本價計算出銷售成本金額。按此製做月度銷售成本明細單。

根據《月度銷售成本明細單》結轉銷售成本。

拓展資料:

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納稅人。

一般納稅人按照規定的稅率計算納稅,並可憑進貨發票進行稅款抵扣;小規模納稅人按簡易辦法計算納稅,即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的徵收率計稅,連同銷售價款一並向買方收取(不進行稅款抵扣),然後上繳稅務機關。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按照銷售額和規定稅率計算的增值稅稅額。該銷項稅額按照規定在銷售額之外一並向購買方收取,其公式為:銷項稅額=銷售額X稅率

1.銷售額的確定

增值稅的應稅銷售額為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從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一切價外費用。

價外費用包括: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凡價外費用,無論其會計制度規定如何核算,均應並入納稅人的銷售額計算應納稅額。價外費用不包括以下項目:

(1)向購買方收取的銷項稅額。

(2)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3)同時符合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買方和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買方這兩個條件的代墊運費。

(4)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行政事業性收費:1)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製的財政票據;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5)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2.銷售額的計算

(1)銷售額以人民幣計算。納稅人以外匯結算銷售額的,其銷售額的人民幣摺合率可以選擇銷售額發生的當天或當月1日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納稅人應事先確定摺合率,確定後一年內不得變更。

(2)納稅人進口貨物,以組成計稅價格為計算其應納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公式為: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

如進口屬於應征消費稅的貨物范圍的,其組成計稅價格還應包括消費稅稅額,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3)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並定價的,按以下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4)混合銷售行為按規定應當徵收增值稅的,其銷售額為貨物的銷售額與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的營業額的合計。

(5)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價格明顯偏低而無正當理由的,或者視同銷售行為而無銷售額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按下列順序核定其銷售額:

第一,按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第二,按其他納稅人最近時期同類貨物的平均銷售價格確定;

第三,按組成計稅價格確定,其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X(1+成本利潤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X(]+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上述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銷售自產貨物的實際生產成本或銷售外購貨物的實際采購成本;該成本利潤率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

(6)對納稅人為銷售貨物而出租出借包裝物收取的押金單獨核算的,不並入銷售額。但對逾期未收回包裝物而不再退還的押金,應並入銷售額,按所包裝貨物的適用稅率征稅。

(7)對納稅人採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註明的,可按沖減折扣額後的銷售額徵收增值稅;將折扣額另開發票的,不論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在徵收增值稅時,折扣額不得沖減銷售額。

(8)納稅人採取以舊換新方式銷售貨物,應按新貨物的同期銷售價格確定銷售額(但對金銀首飾以舊換新業務,可按銷售方實際收取的不含增值稅的全部價款徵收增值稅);採取還本銷售方式銷售貨物的,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還本支出。

C. 成本按多少比例結轉

成本的結轉應該按實際成本金額來,而不是規定一個明確的結轉比例,因為實際操作中,企業銷售的金額可能有所差額,而且成本也根據其情況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沒有明確的比例關系,比如,同樣一批貨,進價都是6元,有時候賣10元,有時候賣11元,但是都是按6元結轉。

D. 結轉成本怎麼結轉的按什麼比例來結

結轉已銷售產品的成本,不是按比例結轉,而是按所銷售庫存商品的銷售數量*加權平均進貨單價計算的。零售企業可以按照毛利率結轉銷售成本,但是年底12月分,必須真是盤點並據實結轉銷售成本

E. 什麼情況下需要結轉成本結轉多少呢

結轉成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車間加工月末完成產品成本結轉。在月末,把所需的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在把已入庫的成品和半成品的成本轉出生產成本,那麼生產成本的余額就為在產品的金額了,待下月在產品轉出時,再將對應的生產成本轉出至庫存商品或是半成品就可以了。結轉分錄為:借:庫存商品,貸:生產成本
第二情況,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按照銷售商品的名稱及數量,分別從庫存商品中結出其平均成本價,算出總成本,然後 做會計分錄為: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拓展資料:
1、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2、結轉成本計算要看用的是存貨計量的哪種方法。存貨計量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四種,這四種都會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就會影響主營/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加權平均法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3、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利潤偏高。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F. 什麼情況下要結轉成本

問題一:什麼時候結轉成本? 結轉成本有兩種方式,一是隨時結轉成本龔如在賣出去的時候結轉成本,二是定期結轉成本,如在月末結轉成本.企業一般是在月末結轉成本.

問題二:結轉成本 都什麼時候結轉? 如果做習題,可以這樣。但如果做賬,這樣確實會增加工作量。無論怎樣,在銷售產品後結轉成本都是對的。

問題三:結轉成本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結轉?結轉的意思是什麼?發明結轉的人當初的想法是什麼? 您好!
您應該是剛學財務的人員吧
結轉是什麼意思,在財務中結轉就是把原來的記賬科目匯總並歸集至其他相應的科目中去。
舉例子來說吧,就如做餃子,你平時做的科目就好比是做餃子的准備工作,零碎的。
包括買菜、做菜、剁餡、擀皮,成本結轉之前也是一樣,要有原材料入庫,直接人工的計提,製造費用的記入。
好,前面步驟完畢,那就是包餃子,把你前面做的都匯合成一個動作:包!
成本結轉就是把你前面的料工費都匯合成一個動作:結轉!
出現的結果是場餃子做好了。
出現的結果是,成品成本結轉出來了。
包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因為我要吃餃子。
結轉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因為我要知道產品的成本。

問題四:為什麼要結轉成本 有什麼意義 結轉成本主要是為了在期末時,核算經營成果的需要,若不結轉成本,那就無法核算經營成果。如:
1、結轉產成品的生產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結轉產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問題五:什麼結轉 會計為什麼要結轉 所謂「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結轉的目的大體由四個: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下面分別舉例說明之:首先為了結出余額,如對存貨「產成品」會計科目,要結轉本月的生產成本即注銷已銷產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產成品的當前余額;其次,為了計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結轉的成本費用類的科目很多,諸如製造費搐、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都要接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再次,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接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相信我以上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如果你就這個問題還有什麼異議,可隨時和我連續,我願意隨時進行我們之間有意義的討論!

問題六:為什麼要結轉成本? 結轉成本了才能算出利潤是多少啊,說白了就是用成本抵收入,不然沒結轉成本就收入全額繳稅了,而且你賣東西的話不可能沒成本的吧

問題七:結轉成本時間 成本是你銷售時,有收入時產生的,銷售一樣庫存,那樣庫存的價格即為成本,
所以有主營業務收入才有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成本也是相對應的,所以有了其他業務收入才會有相應成本的產生。
差旅費就是進費用差旅費的,如果修理有成本(修理元件什麼的)就進成本沒有的話就不要了
按照08年的新會計准則收入不分主營和其他了,只有一個收入科目,在下面可以設明細的比如你們就可以設兩個,銷售和服務兩個,成本能分就分不能分也沒關系的
如果你是工業的部分費用也是要進成本的,但你是商業的,費用肯定是進費用的

問題八:什麼情況下才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在確認「相應」的主營業務收入時,所謂相應是指與該主營業務成本想對應的收入。具體解釋如下:根據會計准則《收入》對收入的確認第五條條件:相應的成本要能夠可靠計量。也就是說,主業業務成憨應當在收入確認時同時確認主營業務成本,這樣做也就體現上面所說的相應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在確認收入時,要應用配比原則,也就說確認一項營業收入,就必須要有營業成本與之配比。

問題九:會計 什麼時候要結轉成本?像這樣 在確認收入的同時結轉成本。收入和成本配比原則。

G. 月末結轉成本是根據什麼來結轉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嗎

月末結轉成本是根據什麼來結轉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嗎?

月末結轉成本是根據本月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來結轉的,而不是主營業務收入。

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

某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示意圖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請問工業會計在什麼時候結轉成本,是做主營業務收入時結轉還是在月末結轉?

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是在產品完工後隨完工產品按比例結轉入「庫存商品」的。做「主營業務收入」的時候結轉的是「庫存商品」,對應的是「主營業務成本」。

月末結轉所有收入時借:主營業務收入,貸:本年利潤。結轉成本和費用是ji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等

那麼上述的結轉完後如果是盈利或虧損是不是還要做一個分錄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這個步驟平時不用寫,年底結賬前才用寫。

視同銷售時.為什麼不記主營業務收入再結轉成本?

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會計上都有視同銷售的概念,但是他們的范圍是不同的。
增值稅上的視同銷售:本質為增值稅「抵扣進項並產生銷項」的鏈條終止,比如將貨物用於非增值稅專案,用於個人消費或者職工福利等等,而會計上沒有做銷售處理;
企業所得稅上的視同銷售:代表貨物的權屬發生轉移,而會計上沒有做收入處理
這兩種發生時應當確認稅費,但是會計處理不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主營業務收入的總分類賬月末要結轉嗎?

期末所有的成本費用類、損益類的科目均需要進行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是根據什麼數字結轉的呢?怎麼結轉?

主營業務成本是根據,庫存商品的平均單價*銷售數量。

員工購買公司的商品的收入是計入營業外收入還是主營業務收入呢?如果是主營業務收入需要結轉成本不呢?

其實和企業正常的銷售一樣,但是員工價購買的,做賬的時候要以市場價做銷售收入,差價計算在員工福利,最終記錄費用類科目,成本要結轉
1、借:現金(銀行存款) 員工價格
管理費用 (市場價與員工價差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 (市場價)
2、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在期末結轉時,主營業務成本是按主營業務收入的多少來確認的呢

相關的已發生或將要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是收入的確認條件之一,所以確認了主營業務收入就有主營業務成本,期末結轉時只需將二者本期發生的匯總數分別轉入本年利潤即可,本期末沒有餘額。並不是誰按誰的來結轉,而是發生時已匹配。

月末,結轉本月損益類賬戶。主營業務收入90000元,其他業務收入3000元,營業外收入1000元,主營業務成本400

一、月末結轉本月損益類賬戶,就是將損益類賬戶的本月發生額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應分別「損」和「益」結轉。
1、結轉本月收入收益
借:主營業務收入90 000
其他業務收入3 000
營業外收入1 000
貸:本年利潤 94 000
2、結轉本月費用損失
借:主營業務成本400
貸:本年利潤400
二、說明。本提問給出的資料不全,有其他業務收入,必然有相應的「其他業務成本」,否則不配比。主營業務收入90 000,而主營業務成本僅400,也不太合理。請檢查賬戶的正確性。

發出商品,未收款的月末可以結轉主營業務收入嗎?

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