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本收益比率什麼意思
成本收益比率成本收益率表明單位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也可以理解為是計算投資所產生價值的一個指標,一般用投資所產生的利潤除以投資成本,不同的行業及不同項目在所選擇的利潤指標或成本指標上會有差別。
拓展資料: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貨幣單位為基礎對投入與產出進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種預先作出的計劃方案。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個經濟主體在進行經濟活動時,都要考慮具體經濟行為在經濟價值上的得失,以便對投入與產出關系有一個盡可能科學的估計。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個普遍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從追求利潤最大化出發,總要力圖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在經濟活動中,人們之所以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徵是:自利性、經濟性、計算性。其中自利性是指這種方法的內在精神是追求最大收益,但這種對效益的追求帶有強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發點和目的是追求行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過是行為者獲得自身利益的一種計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四個步驟:1、首先澄清有關的成本和收益2、然後計算這些成本和收益3、繼而比較項目壽命期間出現的成本和收益4、最後選擇項目。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內容:從社會的角度而非中央(聯邦)政府的角度來界定和估計預期成本和收益。在成本收益的計算中,要以機會成本界定成本,要使用增量成本和收益而不能使用沉沒成本。在凈收益的計算中,只計算實際經濟價值,不包括轉移支付;只是在討論分配問題時,才考慮轉移支付。在計算成本和收益時,必須使用消費者剩餘概念;而且,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估計支付意願。
⑵ 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一、對比分析法
通過成本指標在不同時期(或不同情況)的數據的對比,來揭露矛盾的一種方法,成本指標的對比,必須注意指標的可比性。
毛利分析,產品類別成本分析,行業比較分析,同期比較分析,趨勢分析這些都可以做對比分析。
(1)毛利分析
毛利=售價-成本 毛利率=毛利/售價
(2)產品類別成本分析
1. 產品類別毛利率分析
毛利率高的產品可以進一步打開市場,毛利率為正數的在產能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生產。
2. 直接材料成本率分析
①原材料成本/總成本,這個比率越高,說明企業機械化程度較高,要降低成本,就要控制好材料成本,如果比率比較低,可以考慮提高人工效率,增加機械化。
②材料成本/售價,這個比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毛利率水平。
3. 直接人工成本率=直接人工成本/產品成本
4. 製造費用比率=製造費用/產品成本
5. 差異成本分析
①材料成本差異分析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分析
③製造費用成本差異分析
6.成本利潤率分析=利潤/成本
7. 銷售成本率=成本/收入
(3)行業比較分析
行業信息我們可以從上市公司披露的資料里獲得,可以做毛利率,成本率,成本利潤率等的比較分析,可以用圖表表示。
(4)同期比較分析---可以做圖表
(5)趨勢分析---可以做折線圖、柱狀圖
二、因素分析法
是將某一綜合性指標分解為各個相互關聯的因素,通過測定這些因素對綜合性指標差異額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採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將構成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分解,測定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並據此對企業的成本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並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
三、相關分析法
是指在分析某個指標時,將與該指標相關但又不同的指標加以對比,分析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方法。企業的經濟指標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的依存關系, 在這些指標體系中,一個指標發生了變化,受其影響的相關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如將利潤指標與產品銷售成本相比較,計算出成本利潤率指標,可以分析企業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再如,產品產量的變化,會引起成本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利用相關分析法找出相關指標之間規律性的聯系,從而為企業成本管理服務。
▎存貨分析
1.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2. 存貨構成分析
如果存貨金額過大,對企業的資金佔用就高,影響企業的現金流。
3. 庫齡分析
這個分析來源於我們的盤點,分析長期積壓品佔用資金情況,及時清理。
⑶ 什麼是成本收益率,定義詳解和計算方法
成本收益率表明單位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但是我們一般把成本收益率叫做成本利潤率。公式為: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成本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m代表利潤,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成本利潤率是反映企業投入產出水平的指標,可以綜合衡量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全部得與失的經濟效果,為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和提高成本利潤率提供參考。成本利潤率不僅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標,而且也是制定價格的重要依據。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成本有多種形式,但這里成本主要指經營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經營成本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經營成本) x 100%
其中:經營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根據XYZ公司利潤表知, 2001年主營業務利潤為1595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2515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為140萬元;
2002年主營業務利潤為1 64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3220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為140萬元;可計算成本利潤率如下:
2001年經營成本利潤率= 1595+(12515+ 140)=12.60%
2002年經營成本利潤率= 1640+(13220+ 140)=12.28%
從以上計算可知,XYZ公司2001年成本利潤率指標比2002年也有所下降,說明其盈利能力下降。公司應進一步分析利潤下降、成本上升的因素,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⑷ 如何做成本效益分析
1、明確你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成本單元。2、列出潛在項目的有形成本。3、列出所有無形成本。4、列出項目的利潤。5、加總和對比項目的成本和收益。6、計算投資行為的回報時間。7、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為如何推動項目的進行提供建議。成本分析(又叫成本-效益分析,或者CBA)是對預期行為的潛在收益和風險的詳細測量。其中包含了諸多因素,也包括一些抽象因素,雖然定量思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成本效益分析所包含的藝術仍多於科學。成本效益分析對於有些典型的商業或個人業務,尤其是當他們面臨潛在收益時,是十分有效的。雖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是一件復雜的工作,但你依然很有必要學會這個技術。願意對數據進行仔細思考、收集和分析的人一定能做出頂級的成本效益分析。
1、明確你的成本效益分析的成本單元。因為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在於決定一個特定的項目或者行為是否值得進行,對於初始成本而言,你採用何種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說來,成本效益分析字面上的成本是針對錢來說的,但是,在一些金錢成本並不突出的地方,成本效益分析還可以用來衡量時間成本和能源成本,甚至更多其他的成本。為了證明這個論點,讓我們在這篇文章中假設一個成本效益分析。我們現在假設現在在夏天周末銷售檸檬汽水是盈利的,現在需要做一個成本效益分析,以決定是否要在小鎮的另一個地點開設另一個銷售地點。在這個案例中,我們關注的重點在於假設的第二個地點是否能讓我們在長期中盈利,或者拓展銷售地點的成本是否會過高。
2、列出潛在項目的有形成本。幾乎所有的項目都會產生成本。例如,商業行為需要初始資金成本,投資用於購買商品和原料、培訓員工等等。成本效益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列出一個透徹的、詳盡的成本清單。建議你找到相關項目的成本,以免自己有所遺漏。成本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持續的成本。可能的話,成本應當依據實際市場價值和研究而定,但當市場價值和研究不可行時,你的估計也應該是明智的、經過研究的。下列是你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可能會用到的成本類型:與投資行為相關的商品或設備價格
船運,操作和運輸費用
營業費用
人員費用(工資、培訓等)
不動產費用(租辦公室等)
保險和稅費
公攤費用(電費,水費等)
讓我們快速地列出你新開的檸檬汁銷售站會產生的成本:檸檬、冰和糖等原材料:120元/天
2個銷售站每日員工費用:240元/天
質量良好的攪拌機(做沙冰用):480元/次
大容量冷卻機:90元/次
用作製作和支撐廣告板的木材和紙板:120元/次
我們的收入來源並不是檸檬汁銷售站的稅收,製作檸檬汁所用的水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並且我們是想將檸檬汁銷售站建在公園中,所以我們不用計算稅收、公攤費用和不動產費用。
3、列出所有無形成本。一個項目的成本幾乎不可能僅僅是有形成本和不動產成本。通常說來,成本效益分析也會把項目的無形需求,例如時間和能源囊括在其中。雖然這些東西不能在現實中買賣,但是仍可以把無形資源若用作他用而造成的損失視為現實的有形成本。例如,若花一整年的時間寫小說代替工作,那麼這就意味著這一年是零收入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在用金錢買時間,用一年的工資購買一年的時間用作已用。下列是你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可能會用到的無形成本:在該項目上投入的時間,例如,這些時間挪作他用能夠賺到的錢
花費在該項目上的能源
用作制定和調整日常事務
實現該投資行為時可能產生的商業損失
由安全性和員工忠誠度等原因造成的價值損失風險因素
下面讓我們計算一下新開一個檸檬汁銷售點會產生的無形成本。首先我們假設我們現有的銷售點每周工作周末兩天,每天工作8小時,每小時盈利120元:為了新建一個檸檬汁銷售點需要將現有銷售點關閉一天,用以製作廣告板和選址,此項損失為960元。
每周花費2小時用作解決供應鏈問題:在初始的兩周內一次損失480元。
4、列出項目的利潤。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在於比較該項目的收益和成本——如果前者顯著高於後者,那麼這個項目就是可行的。像羅列項目的成本那樣,將項目的收益都羅列出來,不過這一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專業估計會遠多於計算成本時所用到的估計。試著通過調查或相似的項目盡量讓你的估計有理有據,為每一項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列出對應金額,以便直觀地觀察投資行為的正收益。下列是你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可_會考慮到的收益類型:產出收益
節省的資金
累計利息
形成的資產
節省的時間和精力
重復的客戶業務
無形的收益,類似於介紹業務、客戶滿意度、愉悅的僱傭關系、安全的工作環境等
讓我們來計算一下新的檸檬汁銷售點帶來的收益和為每項估計的依據:由於人流量較大,我們的預期選址附近的一個檸檬汁銷售點可以達到每小時240元的巨大收益。因為基於相同客戶群的新檸檬汁銷售點要與現有的檸檬汁銷售點競爭,但我們的檸檬汁在這個區域還沒有口碑,所以我們保守估計我們的盈利將少於50%,即每小時90元或每天720元,低價格將有助於我們的檸檬汁口碑在這個區域傳播開來。
大部分時間中,我們最後將扔掉價值30元的變質檸檬。我們計劃在兩個檸檬汁銷售點之間將更有效率地分開進行供給和損失估計。因為我們每周只有周末營業兩天,所以每天能節省15元。
我們的員工當中有一位住處離新的檸檬汁銷售點很近。如果我們讓她去新的檸檬汁銷售點工作(僱傭一位新員工到原來的檸檬汁銷售點工作),她估計她將可以用節省下來的時間每天多營業半小時,這相當於每天能有額外的45元收入,這將是額外的收入來源。
5、加總和對比項目的成本和收益。這是所有成本收益分析的核心。最後,我們要決定該項目的收益是否高於成本。在持續收益中扣除持續成本,然後加總所有一次性成本以對項目運行的初始投資有一個規模的大致把握。利用這樣的信息,你就可以決定這個項目是盈利的還是虧損的。讓我們來比較一下新開一個檸檬汁銷售站的成本和收益:持續成本:120元/天(原料)+240元/天(工資)= 360元/天
持續收益:720元/天 (收入) + 45元/天 (額外的半小時收入) + 15元/天 (節省的檸檬) = 780元/天
一次性成本:960元(原來的銷售點關閉一天的損失) +480元(供應鏈問題) + 480元(攪拌機) +90元(冰櫃) + 120元(木材,紙板) = 2130元
所以,用2130元的初始投資,我們可以預期盈利為780元-360元 = 420元/天。這么看來是還不錯的。
6、計算投資行為的回報時間。一個項目的資金回收時間越短越好。將成本和收益一起衡量,以計算初始成本的回收時長。換句話說,就是根據項目的每天、每周和每月的收入分配的初始投入以決定回收的時常和能夠盈利的時點。我們潛在的檸檬汁銷售站有2130元的初始資金,並且每天能夠盈利420元,2130/420≈5,所以我們知道,假設我們的估計是准確的,那麼我們的新檸檬汁銷售點可以在5個營業日回收資金。因為我們的銷售站只在周末營業,所以回收資金大概需要2-3周。
7、利用成本效益分析為如何推動項目的進行提供建議。如果投資項目的收益顯著高於成本,並且此投資項目的資金可以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回收,那麼你就會想要把此投資項目盡快投入實踐。然而,如果此項目的收益在長期運營中並沒有顯著高於成本,或者不能在合理時間內回收資金,那麼你可能就需要再仔細考慮這個投資項目,甚至完全廢棄這個方案。根據你的成本效益分析,我們的新檸檬汁銷售點看起來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了。語氣的資金回收只需要幾周而已,在某個時點之後就會開始盈利。夏天能持續幾個月,所以如果幸運的話,我們將可以依靠兩個檸檬汁銷售站在這個夏天的長期經營中獲得比單個檸檬汁銷售站多得多的盈利。
小提示通過無形資產成本(收益)的價值和統計上的概率計算無形資產的價值。例如,一個顧客可能會給你發送介紹信,讓你的業務凈盈利增加120元。而客戶會給你發送這樣介紹信的概論為30%。所以,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得到的結果是獲得36元的盈利。
每個投資行為都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在羅列這些項目的金額時應該越詳盡越好,盡量不要遺漏。要牢記任何一個小數點都是有意義的。
⑸ 成本效益分析以什麼為測量標准
測量標准為要看具體使用的方法: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1、相關指標分析法:
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銷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2、如果用構成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直接材料費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產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費用比率=直接人工費用/產品成本*100%
製造費用比率=製造費用/產品成本*100%
(5)如何分析成本收益率擴展閱讀: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
針對某項支出目標,提出若干實現該目標的方案,運用一定的技術方法,計算出每種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過比較方法,並依據一定的原則,選擇出最優的決策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首次出現在19 世紀法國經濟學家朱樂斯·帕帕特的著作中,被定義為「社會的改良」。
其後,這一概念被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重新界定。
到1940年,美國經濟學家尼古拉斯 ·卡爾德和約翰·希克斯對前人的理論加以提煉,形成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論基礎即卡爾德—希克斯准則。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成本—效益」分析開始滲透到政府活動中,如1939年美國的洪水控製法案和田納西州泰里克大壩的預算。
60多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投資項目的增多,使得人們日益重視投資,重視項目支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就需要找到一種能夠比較成本與效益關系的分析方法。以此為契機,成本—效益在實踐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發展,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
網路-成本效益分析
⑹ 成本效益分析怎麼計算
成本效益分析計算方法是:所有項目效益之和除以成本之和。
一旦確定了行動的好處及其相關成本,下一步就很容易了。應用成本效益比公式,如下所示:效益/成本。 簡而言之,它是所有項目效益之和除以成本之和。
在激烈競爭的經濟環境下,成本控製成為每個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科學分析企業的各項成本構成及影響利潤的關鍵要素,找到成本控制的核心思路和關鍵環節,使企業更好地應對競爭壓力下的成本控制問題?
成本控制絕對不僅僅是單純的壓縮成本費用,它需要與宏觀經濟環境、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經營方向、經營模式等有效結合需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與控制系統,讓企業的管理者全面、清晰地掌握影響公司業績的核心環節,全面了解企業的成本構架、盈利情況,從而把握正確的決策方向,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狀況,真正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
⑺ 成本收益比率是什麼,怎樣計算
1.成本收益比率是計算投資所產生價值的一個指標,一般用投資所產生的利潤除以投資成本,不同的行業及不同項目在所選擇的利潤指標或成本指標上會有差別。
2.例題中的培訓項目的成本收益率=100/10=1000%.有沒有錯啊,這么高的回報.技改和其他的成本沒提起,就無從計算成本收益率了.僅供參考哦
⑻ 在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率分析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間接成本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兩個構成要素,一個是來自學生方面的成本,一個是來自非學生方面的成本。
一、教育成本的主體是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又稱為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力資源的引進成本、開發成本和人力資源的使用、管理、維護成本等方面的內容。按照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的觀點,就一般意義上講,人力資源成本包括人類在教育、保健、為取得良好的就業機會而進行的國內遷移所花費的支出,以及接受教育的成年人、接受培訓的工人所放棄的收入和其他提高人力質量的投入的總和。
教育機構及其各級各類管理和維護人力資源險、工資、福利、使用、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員成本占成本的絕大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與資本密集型產業相比,其生產率的增長一般較慢,並且是有極限的。以汽車產業為例,從過去年產幾千輛汽車,到現在年產幾百萬輛,生產效率提高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率的提高不可能像汽車那樣。盡管班級授課制產生之後,教育的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但其幅度是有限的。而且從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趨勢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降低生師比,縮小班級規模似乎是一種改革的趨勢,其結果是教育所耗費的人力成本不斷上升。
二、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
教育部門的成本管理與企業的成本管理不同。企業消耗的成本必須能夠盈利,並且要以最少的費用獲得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一個企業沒有盈利,很快就會破產和倒閉。而學校是非營利性機構,教育成本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即使私人提供教育經費,興辦學校也不應以盈利為目的,收費可以高些,但也只能略高於投資,這同經營普通產品不一樣。就是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也沒有一個國家把教育當作營利性事業。
三、教育單位成本呈遞增趨勢
從教育本身來看,教育是一個單位成本遞增的事業,教育單位成本遞增有其必然性。所謂遞增,就是教育培養每一畢業生的平均費用是不斷增長的。這是因為:
1.教育投資,主要用於支付教職工的工資、福利、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必須支出更多的教職員工的工資、福利等費用,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也會隨經濟發展而增長。
2.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培養質量更高的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必然要有更多的耗費。此外,教育產業與一般產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多數為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而這些人才也正是其他部門和行業所需的人才,教育部門與其他行業的人才競爭更為激烈,教育部門的勞動力成本自然要上升。
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環境和條件必然要不斷改善,儀器設備也要不斷更新,這也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所以,教育的單位成本必然要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而增長。這同物質產品的生產不一樣。物質產品的生產發展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其單位成本就會降低。而教育的單位成本則是遞增的。
4.不斷深人的教育改革強調教育要增加學生的體驗機會,增加學生對知識創新方法與過程的掌握,重視學生主體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作用。這樣一種教育改革趨勢也會增加教育的單位成本。教育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的單位成本應當是遞增的,在校學生人均教育費用應逐年增長。
⑼ 成本利潤分析表怎麼做
產品名稱、數量、單價、購入成本、銷售金額、(銷售金額-購入成本)、(銷售金額-購入成本)/購入成本這樣算下來哪個品項利潤最高,一看就出來了。如果配合數量,可以分析出哪個品項提供的利潤最多。如果想快速了解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無疑是最好的切入方式。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財務報表彷彿一本天書,不知如何下手。其實,財務報表中首先要看懂最簡單的利潤表,也是企業最為重視的財務報表之一! 產品名稱、數量、單價、購入成本、銷售金額、(銷售金額-購入成本)、(銷售金額-購入成本)/購入成本
拓展資料:
1.成本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成本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m代表利潤,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其中:成本費用=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利潤=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無論是個別勞動,還是社會必要勞動,都可以劃分成生產成本和利潤兩部分。一般把經濟體個別勞動中的這兩部分分別叫做個別生產成本和個別利潤,把社會必要勞動中的這兩部分分別叫做平均生產成本和價值利潤。
2.分析表主要是指對被審計單位財務信息執行分析程序的記錄。它分為:產業分析表 、客戶分析表等,根據作用的不同,而分為不同的類型。一般情況下,分析表主要是指對被審計單位財務信息執行分析程序的記錄。例如,記錄對被審計單位本年各月收入與上一年度的同期數據進行比較的情況,記錄對差異的分析等。
⑽ 什麼是成本收益率,定義詳解和計算方法
成本收益率表明單位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但是我們一般把成本收益攜絕率叫做成本利潤率。公式為: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費用。
成本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辯宴姿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如以p`代表利潤率,m代表利潤,C代表全部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成本利潤率是反映企業投入產出水平的指標,可以綜合衡量生產和銷售產品的全部得與失的經濟效果,為不斷降低產品成本和提高成本利潤率提供參考。成本利潤率不僅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祥陵效果的重要指標,而且也是制定價格的重要依據。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成本有多種形式,但這里成本主要指經營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經營成本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經營成本) x 100%
其中:經營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根據XYZ公司利潤表知, 2001年主營業務利潤為1595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2515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為140萬元;
2002年主營業務利潤為1 640萬元,主營業務成本為13220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為140萬元;可計算成本利潤率如下:
2001年經營成本利潤率= 1595+(12515+ 140)=12.60%
2002年經營成本利潤率= 1640+(13220+ 140)=12.28%
從以上計算可知,XYZ公司2001年成本利潤率指標比2002年也有所下降,說明其盈利能力下降。公司應進一步分析利潤下降、成本上升的因素,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