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結出主營業務成本
擴展閱讀
如何應用成本法的結合制 2025-05-26 08:11:41
檯球桿制桿者什麼價格 2025-05-26 08:09:33

如何結出主營業務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3-22 00:49:48

『壹』 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算出來的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公式:本月主營業務成本=本月已實現銷售的產品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公式:本月主營業務成本=本月已實現銷售的產品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會計分錄

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

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結轉後,「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無余額。

主營業務成本二級科目

主營業務成本一般不開設二級科目。有些涉及貨物出口的企業會有二級科目。比如:主營業務收入--內銷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外銷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也相對應設置二級明細。因此這個也是看企業有沒有必要設置了二級明細了。

二級會計科目,又稱明細分類科目或明細科目。是對一級會計科目所屬經濟內容作較詳細分類的科目。比一級會計科目詳細,但又比細目概括。根據企業管理的需要,一些會計科目的二級科目,也可以設置為一級會計科目。

『貳』 生產成本怎樣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成本結轉通常是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一般來說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是從庫存商品明細賬上來的。首先確定銷售商品的數量,然後再計算銷售商品的價格,或者說一般題目中說明所有商品均已經銷售,那麼就將本題前的所有庫存商品金額全部累計轉出。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叄』 如何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在結轉成本時,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單"作如下分錄:
主營業務成本核算軟體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對於零售商品,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式。
月終,為計算出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必須按一定的方法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1)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
(2)分類差價率計演算法(或櫃組差價率計演算法);
(3)盤存商品進銷差價率計演算法。
一般來說,批發銷售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記賬,結轉銷售成本時,則可以選擇採用:
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在計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成本之後,企業應按規定的要求進行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在實際工作中,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時間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式。一般來說,委託代銷業務、直運商品銷售業務應採用逐日結轉方式,除此之外的其他銷售業務都採用定期(按月或按季)結轉方式。

『肆』 主營業務成本如何結轉

生產領料,結轉發出材料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直接構成產品的組成部分),製造費用(車間一般耗用)。

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應當沖減當期的營業收入,企業按應沖減的營業收入。

(4)如何結出主營業務成本擴展閱讀:

批發銷售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記賬,結轉銷售成本時,則可以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在計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成本之後,企業應按規定的要求進行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在實際工作中,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時間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式。

委託代銷業務、直運商品銷售業務應採用逐日結轉方式,除此之外的其他銷售業務都採用定期(按月或按季)結轉方式。

『伍』 月末的時候都需要結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嗎怎麼結轉

月末生產成本一般不可以直接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的順序:
1、領用原材料時-入生產成本
2、生產出商品時,生產成本-轉入到庫存商品
3、銷售時,庫存商品-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4、月底結轉損益時,主營業務成本-轉入本年利潤銷售商品時就得要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不涉及到銷售主產商品時的其他業務就轉到其他業務支出。
但是,交通運輸業、餐飲業等行業,月末生產成本可以直接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拓展資料
月末生產成本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的原因是:該生產成本在本期的交易已經實現,為了計算損益,對沖收入與成本,才做結轉的。
損益類科目要結轉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下,「結轉」是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
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企業損益類科目是指核算企業取得的收入和發生的成本費用的科目,它具體包括:
①收入類科目: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
②費用類科目: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
③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營業外收入、固定資產處置損益
④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營業外支出、固定資產處置損益
【注意】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應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不影響損益。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損益類科目余額,應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損益類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於損益類科目,但是,由於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因此,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並相應調整盈餘公積。結轉後,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陸』 主營業務成本是怎麼得出來的

1、當月「製造費用」---(全部結轉至)---「生產成本」2、當月「生產成本」---(按半成品約當產量與產成品數量之比例,把生產成本分攤結轉至)---「產成品」、「半成品」3、按已賣產成品數量與總產成品數量之比*總生產成本=主營業務成本4、按(3)計算出來的主營業務成本金額,由「產成品」---(結轉至)---「主營業務成本」3、如仍有不明之處,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