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暫估成本,怎麼估會計分錄
具體分錄如下:
1、購進商品(有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附發票、入庫單、驗收單
2、購進商品(無發票)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入庫單、驗收單(按不含稅采購金額進行暫估)
3、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附件:後出庫單或發貨單、成本結轉明細表。
4、下月收回發票
借:庫存商品 (紅字)
貸:應付賬款 (紅字)
附件:後入庫單(紅字)
5、同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
附件:後附發票、入庫單
(1)合同履約收入和成本如何暫估擴展閱讀:
貨到單未到的情況,因為實物已經驗收入庫,但是發票還沒收到就不知道價款和稅金是多少,一般這種情況是不做帳的,等發票到了一起做;但是如果等到月底單還沒到就需要暫估入庫來保持賬實相符(有些單位月末盤存)。
B. 合同執行價格超過概算,如何暫估資產價值
如何確定暫估金額?五大方法解決!導讀:暫估價是指招標人在工程量清單中提出的,用於在工程中支付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的材料、設備或專業工程等費用的金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暫估價工程內容設置對於縮短經濟文件編制周期、建立完整計價體系、實現高效招標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工程中,也出現了盲目確定暫估價工程內容與范圍,隨意估算暫估價金額等情形。過多的暫估價工程內容增加了分包工作量,延誤了工程進度。後期對暫估價工程內容的大幅變化或相應工程祥余和價款的毀賣頻繁調整,導致實際結算金額與暫估價間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為此,工程管理人員如何有必要結合工程實際實施條件,站在全過程管理角度確定對暫估價工程內容。1、經驗值法經驗值法是指以近期已完成且暫估價工程內容結算金額與暫估金額差異不大的同類工程為參照,並按照同類工程暫估價單方造價直接估算本工程暫估金額的方法。對於最終結算金額與相應暫估價差異較大的,可在分析差異原因並適當修正後,直接確定本項目暫估價。該方法適用於例如專業內容一致、建設規模相似、建造工藝與難度相當的工程,相似度越高則估算準確性越高。2、指標值法指標值法是一種通過以一定數量相同或相似類別項目作為樣本基礎,在對暫估價內容單方造價數據進行綜合,形成指標數據後再估算確定本工程暫估金額的方法。相比經驗值法,一定數量相同或相似項目單方造價指標數據集中反映了宏觀造價水平,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同類項目指標測算與積累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為確保指標准確性須盡量選擇相似度較高的項目進行測算,另一方面須重點關注樣本項目結算金額與暫估金額平均差異水平,通過測算,反映出不同類型暫估價工程內容造價指標變化情況與浮動區間,結合差異原因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選定參照指標。3、反推法反推法是以造價控制「紅線」即「經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為基礎,在確定項目造價控制目標值前提下,結合項目環境與條件,在對暫估價工程內容的可能變化做出估量並預留一定比例暫列金額後,最終確定暫估金額的做法。
4、成本法成本法是從對暫估價工程內容所涉及成本費用組成角度確定暫估金額的方法,該方法著重考量了費用組成的完整性。暫估價包含了實施並完成該項工程內容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用、措施項目清單費用,還包括規費、稅金費用等。5、詢價法詢價法是針對暫估價材料、設備或其比重較大的專業工程,通過面向市場詢價的方法,該方法找出不同市場條件下,材料與設備及安裝費用真實價格水平,並進一步結合市場價格波動對未來時點材料、設備及安裝價格進行預測,還可能結合市場信譽和佔有率等評價指標對材料設備價格的影響,從而提出暫估金額,但須注意較大工程規模或批量采購條件下對單價的影響。與上述方法相比,詢價法從市場規律出發,體現出了材料、設備價格的時效性特徵。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如何確定暫估金額?五大方法解決!
如何確定暫估金額?五大方法解決!
導讀:
暫估價是指招標人在工程量清單中提出的,用於在工程中支付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的材料、設備或專業工程等費用的金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暫估價工程內容設置對於縮短經濟文件編制周期、建立完整計價體系、實現高效招標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工程中,也出現了盲目確定暫估價工程內容與范圍,隨意估算暫估價金額等情形。過多的暫估價工程內容增加了分包工作量,延誤了工程進度。後期對暫估價工程內容的大幅變化或相應工程價款的頻繁調整,導致實際結算金額與暫估價間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第 1 頁
為此,工程管理人員如何有必要結合工程實際實施條件,站在全過程管理角度確定對暫估價工程內容謹盯。
C. 合同履約成本怎麼處理
1、「合同履約成本」核算企業為履行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所發生的、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按照本准則應當確認為一項資產的成本。企業因履行合同而產生的毛利不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合同,分別「服務成本」「工程施工」等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發生上述合同履約成本時,
借:本科目,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對合同履約成本進行攤銷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
貸:本科目。涉及增值稅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本科目期末
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結轉的合同履約成本。
2、「主營業務成本」核算企業確認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應結轉的成本。
期末,企業應根據本期銷售各種商品、提供各種服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
借:本科目,
貸:「庫存商品」「合同履約成本」等科目。
綜上,可以理解為合同履約成本是個過渡性科目,最後還是會轉入主營成本等。
確認為合同履約成本的條件: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或持續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
D. 合同履約成本怎麼算
確認為資產的合同履約成本,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企業應當在下列支出發生時,將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這些支出為履行合同發生,但未反映在合同價格中。與履約義務中已履行部分相關的支出。無法在尚未履行的與已履行的履約義務之間區分的相關支出。
E. 合同履約成本怎麼算
合同履行費用的負擔,有約定的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沒有約定的一般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雙方對履約費用的負擔不明確,可以補充約定;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但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承擔。
法律分析:合同履行費用的負擔由約定承擔,沒有約定的一般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雙方對履約費用的負擔不明確,可以補充約定;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但因債權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費用由債權人承擔。因此,合同履行費用的負擔應當按照約定承擔,沒有約定的一般由履行義務的一方承擔。具體合同義務的履行需要必要的准備,沒有必要的准備,往往無法履行具體的合同義務。現代民法典的發展充分重視了准備行為在合同履行中的地位,賦予了合同當事人解除合同的權利。從理論上講,這種表述通常被稱為英美法中的提前違約制度,但另一方面也說明立法者對合同履行動態過程的重視。因此,履行合同義務的准備也是合同履行制度的自然內容。要理解合同履行制度,就不能忽視這個階段。我國民法典將合同履行單列一章,主要強調合同履行制度的重要性,更有利於人們關注合同履行。同時也認識到,合同的履行是合同終止的最重要、最正常的原因。合同的履行是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履行合同義務的每一個行為都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合同履行的完整過程,這就是合同的完整履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百一十條【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救濟方式】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對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沒有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