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了什麼
擴展閱讀
女士減肥產品哪個好 2025-07-25 09:14:59

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17 20:57:36

A. 換匯成本低的情況說明怎麼寫急!!!!!

換匯成本代表你取得1單位 外幣所花費的人民幣總額。換匯成本低說明利潤大,取得1 單位外幣所花費的人民幣少,利潤就大。舉例:你出口商品,取得1美元卻花了3元人民幣(含稅),換匯成本較低,所得利潤為:1 x 6.8(目前匯率)-3 =3.8元。如果你花了8元錢,換匯成本較高,取得利潤為:1 x 6.8(目前匯率)-8 =-1.2元。 如果出口退稅為0 就賠錢了,如何出口退稅率為15%,增值稅為17%,退稅=8/1.17 *15%=1.02 。1.02-1.2=-0.18 仍然賠錢...當你的退稅大於這部分換匯成本帶來的損失時,就是賺錢的

B. 出口退稅時的換匯成本過低怎麼辦

如果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該筆貨物盈利水平很好,雖然申報時退稅系統會自動顯示,把這個當做疑點之一,但稅務局那裡是可以通過的,不必擔心。只有高於8(按目前匯率應不高於6.82),稅務局才會以「該業務是賠本的,有騙取退稅的可能」為理由拒絕退稅。

C. 外貿報價公式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1. 增票金額= 【(外匯×匯率)-所有費用】×1.17/(1.17-退稅率)

分析:增票金額的計算公式常用於外貿代理公司與工廠最後的結算,即外貿代理打給工廠多少錢(工廠收到錢後開具相應金額的增票)。

2. 退稅額= 增票金額/1.17×產品退稅率

分析:增票金額是含稅貨物的價格,除以1.17即貨物的不含稅價格,貨物不含稅價格乘以該貨物的退稅率便是最後可以得到的退稅額。

3. 換匯成本: 5 <(增票金額-退稅)/ FOB美金價格 < 8

分析:換匯成本是海關衡量每筆外貿交易為國家創造多少外匯收益的標准。「5-8」的范圍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1:8的時候定的(現在尚未修改)。當換匯成本小於「5」時說明這筆外貿交易賺錢太多,而大於「8」時則說明這筆外貿交易虧本在做(按照現在的匯率應該是大於「6.6」就虧本在做了)。無論哪種情況(大於「8」或小於「5」),海關都不會進行退稅。

4. 買斷匯率= (匯率-每美元所收人民幣的代理費用)×1.17/(1.17-退稅率)

分析:買斷匯率也是外貿代理常用的代理費結算的方式,只適用於開增票方(通常是工廠)的代理委託,全部利潤開進增票。

一、出口報價核算

(一)報價數量核算

在國際貨物運輸中,經常使用的是20英尺和40英尺集裝箱,20英尺集裝箱的有效容積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裝箱的有效容積為55立方米。出口商在做報價核算時,建議按照集裝箱可容納的最大包裝數量來計算報價數量,以節省 海運 費。
根據產品的體積、包裝單位、銷售單位、規格描述來計算報價數量:

例1:商品03001(三色戴帽熊)的包裝單位是CARTON(箱),銷售單位是PC(只),規格描述是每箱裝60隻,每箱體積為0.164立方米,試分別計算該商品用20英尺、40英尺集裝箱運輸出口時的最大包裝數量和報價數量。

解:每20英尺集裝箱:

包裝數量=25÷0.164=152.439,取整152箱

報價數量=152×60=9120隻

每40英尺集裝箱:

包裝數量=55÷0.164=335.365,取整335箱

報價數量=335×60=20100隻

例2:商品01006(藍莓罐頭)的包裝單位是CARTON(箱),銷售單位是CARTON(箱),每箱體積為0.0095立方米,試分別計算該商品用20英尺、40英尺集裝箱運輸出口時的最大包裝數量和報價數量。

解:每20英尺集裝箱:

包裝數量=25÷0.0095=2631.578,取整2631箱

報價數量=2631箱

每40英尺集裝箱:

包裝數量=55÷0.0095=5789.473,取整5789箱

報價數量=5789箱

注意:由於該商品的包裝單位和銷售單位相同,故此例的報價數量=包裝數量。
(二)采購成本核算

通過郵件和供應商聯絡,詢問采購價格,用以成本核算。

例如:商品03001\"三色戴帽熊\",供應商報價為每隻6元,求采購9120隻的成本?

解:采購成本=6×9120=54720元

(三) 出口退稅 收入核算

先查詢產品的\" 海關 編碼\",可知道增值稅率和 出口退稅 率。

例如:查到商品03001\"填充的毛絨動物玩具\"的 海關 編碼是95034100,可查出增值稅率為17%、 出口退稅 率為15%。已從供應商處得知供貨價為每隻6元(含增值稅17%),試算9120隻三色戴帽熊的出口退稅收入?

解:退稅收入=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6×9120÷(1+17%)×15%

=7015.38元

(四)國內費用核算

國內費用包括:內陸運費、 報檢 費、報關費、核銷費、公司綜合業務費、快遞費。

已知內陸運費為每立方米100元, 報檢 費120元,報關費150元,核銷費100元,公司綜合業務費3000元,DHL費100元。

其中:內陸運費=出口貨物的總體積×100

總體積=報價數量÷每箱包裝數量×每箱體積

例如:商品03001的描述為\"每箱5打,每打12個\",表示每箱可裝60個,每箱體積0.164立方米,求報價數量為9120隻的內陸運費是多少?

解:總體積=9120÷60×0.164=24.928立方米

內陸運費=24.928×100=2492.8元

(五) 海運 費核算

出口交易中,採用 CFR 、 CIF 貿易 術語 成交的條件下,出口商需核算 海運 費。

在出口交易中,集裝箱類型的選用,貨物的裝箱方法對於出口商減少運費開支起著很大的作用。貨物外包裝箱的尺碼、重量,貨物在集裝箱內的配裝、排放以及堆疊都有一定的講究,需要在實踐中摸索。

SimTrade根據貨物的體積來計算運費。我們以一個理論演算法來規定20英尺和40英尺集裝箱裝箱數量的計算:20英尺集裝箱的有效容積為25立方米,40英尺集裝箱的有效容積為55立方米。

在核算海運費時,出口商首先要根據報價數量算出產品體積,與貨代核實該批貨物目的港的運價。如果報價數量正好夠裝整箱(20英尺或40英尺),則直接取其運價為海運費;如果不夠裝整箱,則用產品總體積×拼箱的價格來算出海運費。由於運價都以美元顯示,在核算完海運費後,應根據當天匯率換算成人民幣。

D. 出口退稅換匯成本率低於合理下線如何解釋啊

我們原來也有這個情況,後來我們向稅務局遞交了情況說明及與國外的合同,後來通過了
補充:換匯成本計算
【∑計稅金額+∑(計稅金額×(征稅率-退稅率))-∑應退消費稅】÷美元出口額出口退稅換匯成本上限為7.5,下限為5
超過上限,說明進價大於售價,需要提供情況說明,否則不予退稅超過下限,說明售價超過進價過多,有的局需要提供情況說明,但也有不需要的,屬於正常銷售,只是售價高出成本很多.最後稅務局會看你的企業所得稅.

E. 換匯成本怎麼算

換匯成本的計算方法: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此外還有一個計算匯換成本的公式: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法定征稅率-出口退稅率)/出口FOB價。

例如: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17%-13%)/出口FOB價。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待會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

(5)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換匯成本作為衡量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的一個指標,即該換匯成本反應的是外貿企業出口商品每換回1美元,在國內需要花多少人民幣成本。它可以反應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換匯成本跟現行美元匯率作比較,如果換匯成本高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虧損的;如果低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盈利的。

假如美元匯率為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7,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7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7元換回來6.6元,虧損了;

假如美元匯率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5元,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5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5元換回來6.6元,盈利了。

F. 換匯成本多少合適

換匯成本的合理區間是5-8之間都合理。高於8說明出口虧損了。低於5說明大賺

G. 換匯成本5怎麼計算利潤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銷售人民幣凈收入-出口總成本)/出口總成本×100% 。
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本國貨幣(人民幣)成本。換言之,即用多少元人民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凈收入外匯"。換匯成本控制在5至8間,換匯成本如高於銀行外匯牌價,出口為虧損,反之則為盈利。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因此,要避免虧損,必須准確測算換匯成本。
外貿企業在申報出口退稅時,退稅部門將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申報數據經過審核系統審核後,經常會出現換匯成本過高或過低的疑點,退稅人員在審核調整疑點時,核實換匯成本高於合理上限或低於合理下限的原因多種多樣,出口企業辦稅或業務人員感到審核系統計算的出口退稅換匯成本和出口企業自己計算的換匯成本不完全一致。因此退稅人員在核實換匯成本的高或低時或企業辦稅人員在配合退稅人員核實疑點的原因之前,必須從財務和業務的角度真正了解購進貨物的成本、所發生的費用、出口退稅的換匯成本、出口企業的換匯成本、外匯牌價等之間的關系,只有把這些基礎常識理解,才能對各種情況的疑點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換匯成本的計算方法: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此外還有一個計算匯換成本的公式: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法定征稅率-出口退稅率)/出口FOB價。
例如: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17%-13%)/出口FOB價。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待會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
(7)換匯成本低於5說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換匯成本作為衡量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的一個指標,即該換匯成本反應的是外貿企業出口商品每換回1美元,在國內需要花多少人民幣成本。它可以反應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換匯成本跟現行美元匯率作比較,如果換匯成本高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虧損的;如果低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盈利的。
假如美元匯率為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7,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7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7元換回來6.6元,虧損了;
假如美元匯率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5元,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5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5元換回來6.6元,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