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為什麼要區分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
擴展閱讀
共享資源是哪些 2025-07-25 23:56:32
無錫不銹鋼板什麼價格 2025-07-25 23:11:36
玉門石油怎麼樣 2025-07-25 23:10:32

為什麼要區分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2-03 17:46:46

⑴ 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區別

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區別如下:

1、實際成本核算法是材料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計劃成本法是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計價。

5、實際成本法適用於購貨不多的中小企業。因為是按購貨金額直接計入賬戶,所以可以直接的反應每一次進貨的金額,缺點是工作量太大,不適合大型企業;計劃成本法適用於購貨很多並且很雜亂的大型企業,因為是根據預先定下的金額計入戶的,和實際購入的批次、質量、價格波動無關,所以入賬很簡單。缺點是不能直接反應實際數值,不適合小型企業。

⑵ 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區別

實際成本法及計劃成本法的區別取決於成本計算方式的差異。

具體的成本法就是指選用具體的成本計算後的原材料的接收和賬戶余額。不論是總賬或是類別,就按具體成本計算。計劃成本法就是指選用方案成本計算後的原材料的接收和賬戶余額。不論是總賬或是清單,都按照計劃成本計算。

2、計入成本費時,能直接轉移至實際成本,但計劃成本法最先轉移至實際成本,再將「物料成本差別」轉移至經濟成本。

⑶ 實際成本核算跟計劃成本核算的區別

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區別是:
1、實際成本核演算法是材料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計劃成本法是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計價。
2、實際成本法,在途貨物使用「在途物資」;計劃成本法,在途貨物使用「材料采購」,也就是說,在計劃成本法里,沒有「在途物資」這一科目。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金額計入「材料成本差異」(這是為了檢驗成本的超支或節約)。
一、實際成本核演算法。
1、概念。材料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
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
2、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資"等,"原材料"科目的借方、貸方及余額均以實際成本計價,需要採用選定的方法對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進行計算,但不存在成本差異的計算與結轉問題。
3、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日常反映不出材料成本是節約還是超支,從而不能反映和考核物資采購業務的經營成果。因此這種方法通常適用於材料收發業務較少的企業。
二、計劃成本核演算法。
1、概念。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
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計價。
2、使用的會計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購"、"材料成本差異"等。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末,計算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並進行分攤,根據領用材料的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從而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3、日常核算比較簡單,可以反映材料成本是節約還是超支,從而反映和考核物資采購業務的經營成果。但期末需要進行成本差異的計算與結轉。適用於材料收發業務較多並且計劃成本資料較為健全、准確的企業。
拓展資料:
成本法的評估程序:
第一步,被評估資產一經確定即應根據該資產實體特徵等基本情況,用現時(評估基準日)市價估算其重置全價。
第二步,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及總使用年限。
第三步,應用年限折舊法或其他方法估算資產的有形損耗和功能性損耗。
第四步,估算確認被評估資產的凈價。

⑷ 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區別

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的區別主要有兩點:
首先是賬戶使用的不同,其次是在計入成本費用時,實際成本可以直接轉入,但是計劃成本法首先要將計劃成本轉入,然後將「材料成本差異」轉入到相關的成本費用中去。

⑸ 為什麼要分計劃成本核算和實際成本核算(為什麼要設計劃成本核算)

計劃成本核算的優點
1有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
2有利於考核采購部門的業績
3用利於考核使用材料的部門工作成績
4有利於會計的簡化手續。
企業有大小的。業務有多少。小點企業一個財務全包了,向寶鋼那麼大的企業,有多少財務。
幹事情都要有點計劃
問財務處要錢
金額大了
也要預約的
不是想拿50萬就給50萬的

⑹ 為什麼要區分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有什麼意義

實際成本是購買原材料並驗收入庫前的所有支出,包括買價、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計劃成本是企業根據以往的經驗,對某中材料物資所制定的固定入賬成本,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計入「材料成本差異」
意義在於:
如果按照實際成本入賬,由於市場價格的波動,前後批次買入的同種原材料,價格總是不一樣的,因而發出材料的之後就得考慮發出材料的計價問題,而採用計劃成本入賬,則入賬的材料成本是固定的,所以發出材料的計價很容易確定
計劃成本的使用主要便於管理者對企業的管理,完成即定目標。材料成本差異的使用能了解,實際與計劃的差異的大小

⑺ 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作用不同、計算方法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預算成本

預算成本指按施工圖計算的實物工程量和預算價格計算的工程成本。

2、計劃成本

是指根據計劃期內的各種消耗定額和費用預算以及有關資料預先計算的成本。

3、實際成本

實際成本又稱歷史成本,是指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

二、作用不同

1、預算成本

它是施工企業或自營施工單位實際成本的控制額。施工企業必須以預算成本的控制線,努力使實際成本低於預算成本,才能避免虧損和爭取較多的盈利。

2、計劃成本

它反映計劃期產品成本應達到的標准,是計劃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標。

3、實際成本

將企業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業成本等進行比較,可以進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了解成本定額和計劃的完成情況,掌握成本變化的特徵和發展趨勢,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便於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三、計算方法不同

1、預算成本

確定預算成本應以企業預算期內的銷售和生產預算為基礎,編制產品生產和經營的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和製造費用預逄和期間費用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和製造費用預算和期間費用預算等。

2、計劃成本

計劃成本是按計劃期內平均定額水平計算的。

3、實際成本

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其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時所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其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⑻ 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區別

計劃成本是當期材料企業定一個計劃成本,從材料采購轉入原材料和原材料出庫用計劃成本乘以發生單位數,材料采購的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月末再把材料成本差異在庫存數和領用數之間攤。
這種做法是材料市場價格經常變動的時候減小入庫出庫的麻煩,月底只要一攤就還原成實際成本了。
實際成本就是,從材料采購直接用實際價格轉入原材料科目。如果材料市價在變動,就要考慮用先進先出法還是後進先出法或者是加權平均法。

⑼ 為什麼采購東西分計劃成本跟實際成本

這是由於一些企業采購量大,且不能及時取得發票,而這些存貨購買後又要快速進入生產流程,為了減少賬務處理不及時和不能繼續核算的狀況,會計准則設計了實際成本入賬和計劃成本入賬兩套方法。計劃成本入賬配以「材料采購差異」,用以調節和結轉計劃與實際的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