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核算時工資是按實發工資分配還是應發工資分配
成本核算時工資是按應發工資分配。因為計提時就是借方增加成本費用,貸方增加應付職工薪酬。
成本核算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於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製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企業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並根據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1)成本核算中工資費用如何分配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遵循的原則:
一是合法性原則,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計入的成本費用必須是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的;
二是可靠性原則,是指企業進行成本核算信息要求與客觀的經濟事項一致;
三是相關性原則,主要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而及時性是指採取措施及時,信息反饋及時,從而改進工作;
四,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生產成本是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
五,權責發生制原則,即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
六除此之外,還有實際成本原則、一致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
❷ 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由於工資形式不同,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也各不相同。現以計時工資形式與計件工資形式分別介紹直接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在計時工資形式下,如果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則可以將該項工資直接計入該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工資「」成本項目;如果生產兩種以上的產品,則可以將該車間生產工人的工資按工時比例進行分配後計入各有關品種的成本明細賬該成本項目。其計算公式如下:
在計件工資形式下,可直接根據各種產量記錄所記合格品數乘以計件單價求得。並將其直接計入各有關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工資「」成本項目。至於計件工人應得的津貼、補貼和非工作時間的工資,一般應按各種產品計件工資費用比例進行分配。
❸ 會計准則中薪酬怎麼分配
直接人工及其計算依據新企業會計准則中,人工費用不再僅指企業職工的工資和福利費兩部分,而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這部分費用在新企業會計准則中統稱為"職工薪酬",包括工資總額;職工福利費;五險一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以及辭退福利、帶薪休假等職工薪酬形式。
❹ 成本核算中工人工資怎麼分配
由於工資制度的不同,生產工人工資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也不同。在計件工資制下,生產工人工資通常根據產量憑證計算工資並直接計入產品成本;計時工資制,如果只生產一種產品,生產人員工資屬於直接費用,直接計入該種產品成本;如果生產多種產品,就要求採用一定分配方法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通常按產品實用工時比例分配法:
工資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種產品實用工時之和)*100%;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工資費用=該種產品實用工時*分配率。
(4)成本核算中工資費用如何分配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目的:
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製成本;
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
❺ 成本核算中工人工資怎麼分配
直接參與某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可直接計入該產品成本。參與多個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可用實作工時或材料消耗分配。一般先在製造費用歸集,期末統一分配。
分配公式:
某產品工資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或工時)
/
車間材料消耗總額(或總工時)
某產品應分攤的工人工資
=
需分配的工資總額
×
該產品工資分配率
可以自己設計一個EXCEL表,用於定期計算工人工資的分配。
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產品
貸:製造費用—工人工資
❻ 生產人工成本怎麼分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具體可以參考下面例題:
例:某公司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甲產品工人工資80000元,乙產品工人工資160000元,本月共發生製造費用39000元,按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將製造費用分配計入甲乙產品成本。
解題如下:製造費用分配率=39000/(80000+160000)=0.1625。
人工成本的分配方法是:
(1)實行計件工資形式的生產工人工資直接計入受益的工程成本核算對象。
(2)實行計時工資形式的生產工人工資應根據用工考勤記錄反映的各工程對象用工數和日平均工資計算分配到各受益工程對象。
其計算公式是:日平均工資某受益工程對象應分配的工資=日平均工資×該受益對象實際用工數計時工人的超額獎金,應根據班組工程任務單反映的超額工日數,計算配到各受益工程對象。其計算公式是:某受益工程對象應分配的獎金=該工程超額工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工費分配
❼ 成本分配方法有哪幾種
成本會計一般核算的是成本在完工產品與未完工的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其分配的方法有7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是指當月發生的成本全部有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月底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2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是對各月在產品按年初在產品成本計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各月月末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少,或者雖然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多,但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穩定、起伏不大的產品。
採用在產品按年初數固定計算的方法,對於每年年末在產品,則需要根據實際盤存資料,採用其他方法計算在產品成本,以免在產品以固定不變的成本計價延續時間太長,使在產品成本與實際出入過大而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和導致企業
存貨資產反映失實。
3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是月底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佔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4約當產量比列法:
是將月底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後按照產成品應負擔的比例來分配;適用於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5在產品按固定成本成本計演算法:
月底在產品成本固定不變,在年底時應當根據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量,具體計算在產品成本,在以此計算12月份產品成本。此種方法適用於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也適合於月底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6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月底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該種產品本月全部成本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底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是事先經過調查研究、技術測定或按定額資料,對各個加工階段上的在產品,直接確定一個單位定額成本;這種方法適用於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准確、穩定,而且月底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7定額比列法:
定額比例法是產品的生產費用按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費用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其中,原材料費用按原材料費用定額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工資和福利費、製造費用等各項加工費用,按定額工時或定額費用比例分配。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項消耗定額或費用定額比較准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較大的產品。
❽ 成本核算時工資是按實發工資分配還是應發工資分配
成本核算時工資應當按實發工資分配;
一、應發工資是發放的工資綜合,沒有扣除任何應當扣除的選項;
二、實發工資就是扣除社保,個人所得稅,伙食費等應當扣除的選項時,所發放的工資;
❾ 工資費用分配的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工資費用分配的概述
工資費用分配(salary
costs
allocation)是指將工資費用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計入產品成本。主要有工資分配的原則、工資分配的對象以及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三個問題。
工資費用分配的功能
工資費用分配模塊的功能就是將當期已經發放的工資費用分配到一定的成本、費用科目進行會計核算,以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原則。
工資費用分配的原則
(1)分清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與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工資費用一般都應計入產品成本,但醫務、福利人員的工資則應由福利費開支,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開支,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的工資應由銷售費負擔。
(2)應該分清直接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與間接計入相應的產品成本。而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應先按不同的車間進行歸集,計入製造費用,然後與其他製造費用匯總以後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工資費用的分配對象
工資費用的分配對象可作如下分類,生產工人的工資應分配給所生產的產品或勞務;
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由各車間的製造費用承擔;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負擔,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工資費用應根據成本開支渠道的規定列支。
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由於工資形式不同,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也各不相同。現以計時工資形式與計件工資形式分別介紹直接工資費用的分配方法。
在計時工資形式下,如果基本生產車間只生產一種產品,則可以將該項工資直接計入該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工資「」成本項目;如果生產兩種以上的產品,則可以將該車間生產工人的工資按工時比例進行分配後計入各有關品種的成本明細賬該成本項目。其計算公式如下:
在計件工資形式下,可直接根據各種產量記錄所記合格品數乘以計件單價求得。並將其直接計入各有關產品成本明細賬的「」直接工資「」成本項目。至於計件工人應得的津貼、補貼和非工作時間的工資,一般應按各種產品計件工資費用比例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