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
所謂物流成本管理,主要是一種管理思想,一種更具整體性和戰略性的管理理念。物流成本管理不是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可以說是以成本為手段的物流管理,通過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降低物流費用。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是物流成本的控制和降低。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物流成本管理的著眼點不僅要考慮物流本身的效率,而且還應綜合考慮提高服務、削減商品在庫以及與其他企業相比取得競爭優勢等各種因素,甚至從物品流通的整個過程來考慮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只有從企業的整個系統和戰略的高度來看待物流成本管理,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降低整體物流成本。
2. 物流成本管理的優勢
物流成本管理的優勢表現在:
(1)通過物流成本的計算,可以了解物流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份額。
(2)通過物流成本的計算,可以發現物流活動存在的問題。
(3)依據物流成本計算結果,可以制訂物流計劃、調整物流活動並評價物流效果。
3. 為什麼要做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在表面上本身是一個過程,比如設備,器材都需要花錢購買,再通過這一過程逐步的來增大利潤,比如提高效率,提過產量。但是這並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實現的目標,物流所增加的利潤大多處於隱性的狀態下,如果沒有物流成本管理就會產生所謂的物流陷阱,所謂的物流陷阱就是前期的投入過大生產效率提過,但是企業的本身卻沒有那麼的銷量,反而加大了成品庫存的積壓,沒有達到預想的結果,物流是一個需要結合實際來協調的,這就需要物流的成本管理
4.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什麼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要促進企業加強物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創新物流技術,提高物流效益。具體地說,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對企業物流成本的全面計算,弄清物流成本的大小,從而提高企業內部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
2、通過對某一具體物流活動的成本計算,弄清物流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物流運營決策提供依據。
3、按不同的物流部門組織計算,計算各物流部門的責任成本,評價各物流部門的業績。
4、通過對某一物流設備或機械(如單台運輸卡車)的成本計算,弄清其消耗情況,謀求提高設備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
5、通過對每個客戶物流成本的分解核算,為物流服務收費水平的制定以及有效地客戶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6、通過對某一成本項目的計算,確定本期物流成本與上年同期成本的差異,查明成本超降的原因。
7、按照物流成本計算的口徑計算本期物流實際成本,評價物流成本預算的執行情況。
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據企業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採用相應的成本計算方法,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一系列物流費用的匯集與分配,從而計算出各物流環節成本計算對象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物流成本核算與應用中存的問題:
1)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確。
2)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不明確。
3)物流成本核算與管理沒有超出財務會計的范圍。
4)物流成本核算的標准不統一。
5)缺乏懂得物流知識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人員。
5.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
(1)以時序觀點來看物流成本管理可以正確地觀察成本的變化情況或與其它公司、其它行業進行比較。
(2)制訂物流活動計劃,為了進行調控或評估。
(3)更好地進行物流管理,向高層管理幹部提供物流情況,在公司內部提供員工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
(4)指出應由銷售或生產部門負責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動。
(5)了解並評估物流部門對企業效益的貢獻程序。
(6)使用物流成本建立物流變化或改善物流狀況的模型。
(5)為什麼要做物流成本管理擴展閱讀:
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問題
(1)計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為減低成本。因此,高層領導的注意力也必然在這一方面。
(2)物流部門向高層管理人員報告的物流成本,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沒有向他們或生產、銷售部門提供有關物流成本的確切的有價值的資料。
(3)各個企業計算物流成本的范圍本不相同,可是有的企業卻偏偏要做對比,並因此而時喜時憂。
(4)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專業人員或銷售、生產部門)。
(5)降低物流成本的問題只是靠物流部門去解決,而沒有與生產和銷售部門共同研究解決。
(6)沒有注意到機構之間的壁壘,如支店之間的壁壘已成為降低成本的阻礙,有的即使注意到了,也沒有認真解決。
(7)沒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統,只是企圖在過去物流系統的基礎上,降低物流成本。
(8)還沒有正規的負責物流會計的專門人員和機構。
6. 何謂物流成本日常控制它有何作用
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是指在日常物流運營的每個作業環節,依據現代物流運營理論,採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與方法,來降低整個物流成本的一系列措施。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成本管理的中心環節。根據現代成本管理與控制理論,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是由物流成本的預測、決策、計劃、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多個環節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物流成本管理的諸環節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通過其不斷循環構成物流成本管理控制體系。而這一體系的中心環節便是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物流成本的預測、計劃、核算、分析等成本管理技術,最終都要通過日常控制環節來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而通過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也是要求企業創新物流技術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過程。可以說,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與控制也推動著物流技術的更新、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7. 物流成本管理有什麼目的
物流成本是指伴隨著企業的物流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也稱為物流費用。其由三部分構成:第一,伴隨著物資的物理性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設施的費用:第二,物流信息的傳送和處理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和設施的費用;第三,對上述活動進行綜合管理的費用。
物流成本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1)一般分類:直接成本或運營成本、間接成本。
(2)按物流功能范圍分類:運輸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倉儲成本。
(3)按物流活動范圍分類:供應物流費、企業內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物流費。
所謂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對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說是以成本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在於,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關系,科學、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加強對物流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動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企業在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時,首先要明確管理目的,有的放矢。一般情況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出發點是:
(1)通過掌握物流成本現狀,發現企業物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對各個物流相關部門進行比較和評價;
(3)依據物流成本計算結果,制訂物流規劃、確立物流管理戰略;
(4)通過物流成本管理,發現降低物流成本的環節,強化總體物流管理。
8. 管理物流成本對企業經營有何戰略意義
一、企業強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意義
現代物流是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集合整個采購、運輸、包裝、裝卸、搬運、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處理等各種功能而形成的綜合性物流活動模式。通過一體化管理,來統籌安排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服務,通過組織設置的一體化,來實現供應鏈的統一控制。所以,企業加強物流管理,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和再造,對加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
1、企業加強物流管理,實施物流系統再造,能夠減少庫存積壓,降低總成本,提高利潤。企業通過對內部物流系統進行改造,使物流管理水平提高,由此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和存貨成本,提高庫存的周轉速度和資金的回籠率,使企業從物流這一巨大的利潤獲取收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海爾集團從1999年開始創新了一套現代物流管理模式,興建了現代化的立體自動化倉庫,構築了將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一體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使呆滯物資降低73.8%,倉庫面積減少50%,庫存資金減少67%。
2、企業加強現代物流管理,無需佔用流動資金,便可實現無本獲利,能有效地提高競爭力。在現代物流管理模式下,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特定的需求進行商品生產。通過對產品交付期、質量及價格的預測,利用國際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獲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資源。由於是採用需求管理和柔性生產技術,以批量產品的價格完成生產過程,所以無需佔用流動資金,便可實現無本獲利。
3、企業加強現代物流管理,能有效地降低經營風險。現代物流管理使用信息技術實現了數據的快速、准確傳遞,提高了倉庫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發運、訂單處理的自動化水平,使分裝、包裝、保管、運輸、流通加工實現一體化,生產廠家可以方便地使用信息技術與物流企業進行交流和協作,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樣一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准時制生產
9. 為什麼要進行物流成本管理
公司創立的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盈利。
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是為了細化管理程序,細化成本管理,用以讓管理者知道哪裡的利潤可以更大化一些。
進行物流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