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哪裡找產品使用過程 2025-05-26 05:28:54
取保候審中途出什麼費用 2025-05-26 05:18:16

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1-17 14:15:31

Ⅰ 原材料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原材料核算方式:


企業購入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Ⅱ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具體詳細的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於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一)採用實際成本核算
1.科目設置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在途物資」科目用於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貸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的借方登記企業購入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2.賬務處理
(1)購入材料
由於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庫的時間與付款的時間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
(二)採用計劃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
2.賬務處理
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1)采購時,按實際成本付款,記入「材料采購」賬戶借方;
(2)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購」賬戶貸方;
(3)期末結轉,驗收入庫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節約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
(4)平時發出材料時,一律用計劃成本。
(5)期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原材料實際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方余額)。

Ⅲ 請問成本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1、成本核算包括基本生產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核算、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和製造費用的核算。
2、其中,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可採用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製造費用的分配採用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公時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3、三是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常用的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所好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定額比例法等。
4、聯產品的成本分配可採用售價法和實物數量法。副產品的成本分配,通常先確定副產品的成本,然後確定主產品的成本。
更多關於成本核算包括哪些方面,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2c049161583530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Ⅳ 原材料的成本怎麼核算

1、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答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1)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貸方余額,就是減;如果是借方余額,就是加。
(2)同理,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金額+本期購入原材料金額),這里的材料成本差異也是:借方用「+」號,貸方用「-」號。
(3)原材料賬戶的金額都是用計劃價*數量算出來的;
實際金額-計劃價*數量=材料成本差異;
(4)以上公式算出來是負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貸方;如果是正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借方。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Ⅳ 材料成本的核算方法是什麼

方法:

  1. 根據生產方式確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實際運用中,這三種可以相互結合。如果公司具備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數據管理軟體,而且運行良好(雖然絕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僅僅勉強達到數據統計功能,但也對成本核算的細節起到一定幫助)。

  2. 基本資料收集:

  • 《BOM表》,即生產工藝流程標准及材料用量標准。這是實際生產成本分配標準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 車間材料領、用、存明細表,這個不用說了,主要材料的統計,重要性不問可知。關鍵是要根據確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設定統計表的項目格式。或按訂單統計,或按產品品種統計,或根據生產步驟統計,或三者結合。

  • 倉庫材料進、出、存明細表,這個是為了檢驗車間領、用存明細表的正確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倉庫成品進、銷、存明細表,這個是成本報表的重要採用數據《生產成本表》、《銷售成本表》。

Ⅵ 原材料科目主要核算什麼內容

一、原材料科目主要核算的內容:
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對於收到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的原料、零件等,應當設置備查簿進行登記,本科目應當按照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進行明細核算。
二、原材料科目核算內容的賬務處理
1、自製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等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2、購入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4、發出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原材料,借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貸記本科目。
5、生產經營領用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6、以其他方式增加的材料,在材料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不同方式下確定的材料的實際成本,貸記有關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7、基建工程等部門領用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加上不予抵扣的增值稅額等,借記「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貸記本科目,按不予抵扣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
8、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按照發出各種材料的計劃成本,計算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
9、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10、出售材料時,按收到或應收價款,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按應交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11、結轉出售材料的實際成本時,借記「其他業務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還應分攤材料成本差異。
12、原材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Ⅶ 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包括什麼

采購成本指與采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包括采購訂單費用、采購計劃制訂人員的管理費用、采購人員管理費用等。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采購成本不包含進項稅額;但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進項稅額包含在其采購成本之中。
應答時間:2020-12-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Ⅷ 成本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在進行成本核算之前,需要先確定成本對象。

所謂的成本對象,就是需要計量成本的任何事項,也就是當我們在考慮成本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想找到某個特定事項的成本,這個「事項」就是成本對象。比如企業生產的某種產品、提供的某項服務、運營中的某個部門,都可以作為成本對象進行成本核算。

確定成本對象之後,就可以對成本進行歸集。

所謂的成本歸集就是通過會計系統以有組織的方式進行成本數據的收集。在這過程中,需要收集與產品相關的不同類別的成本,比如不同原材料類別的成本、不同人工類別的成本以及監督成本之類的間接生產成本。

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先了解構成成本的各種不同類別,才能完整的把成本進行歸集。成本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成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直接/間接成本、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階梯式成本/混合成本、製造成本/非製造成本。

將成本進行歸集以後,接著需要把成本分配給指定的成本對象。

在分配過程中,直接成本的分配問題不大,可以直接追溯到產品或服務中,但是對於間接製造成本,比如監督成本,其中涉及到多種產品的監督,那麼應該以什麼比例或方法把監督成本分配給某個特定的產品或服務呢,這裡面就涉及到成本的分配方法。

分配方法的不同,將直接導致產品成本核算的差異,而成本核算的差異又將決定產品盈利性和業績表現,從而影響企業的各種管理決策。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管理決策至關重要。

Ⅸ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是怎麼樣計算的具體都包括什麼東西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得來的?具體都是包括什麼呢?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進材料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⑴買價(不包括增值稅額)。
⑵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
⑶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⑷入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抵消選中發生工、費支出物必要的耗損扣除回收的下肢改變產價值)。
⑸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不包括增值稅、外匯差價和其他費用)。
因此:原材料成本= 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