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開出去的發票現在要做賬,借應收賬款,主營業務成本;貸銷項稅,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收入。
分錄做串了。應該是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主營業務成本要怎麼知道啊?
主營業務成本就是銷售商品的成本,從庫存商品轉過來;庫存商品的成本從生產成本轉過來,生產成本賬戶歸集產品的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等)、製造費用分攤等,完工後將完工產品轉庫存商品。
正過來說,產品的成本構成(流程):
在產品成本(=原材料+人工成本+分攤的製造費用)——完工後的——庫存商品——銷售的——轉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賬戶余額是在產品成本;庫存商品賬戶余額是產成品;主營業務成本是已經售出的商品成本。
『貳』 結轉銷售出庫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和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個是分期收款銷售商品的成本的結轉,而第二個是直接是銷售結轉的成本不是分期銷售的。
產品已發出,但和客戶間定明是分期收款,所以,在發出商品時做: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貸:庫存商品。
在取得部分收入時,做: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對於已取得收入部分的發出商品,進行成本結轉,做: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在實際工作中,是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實現的,它是保證會計記錄正確可靠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中,不論發生什麼樣的經濟業務,都需要在登記賬戶以前,按照記賬規則,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確定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以便正確地進行賬戶記錄和事後檢查。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為激勵經銷商,很多企業都會制定返利獎勵政策,目的是通過返利來調動其積極性。返利是指廠家根據一定的評判標准,以現金或實物的形式對經銷商進行獎勵,它具有滯後兌現的特點。通過採取以下方式:折扣銷售,包括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及銷售折讓;商業返利,以平價低於進價銷售,它包括現金返利和實物返利兩種。據稅法規定,銷售貨物並給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後,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對於購貨方已付款或貨款未付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和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下,購貨方必須取得當地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送交銷貨方,作為銷貨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並開具紅字專用發票。
『叄』 請問銷項稅是怎麼回事
經理的意思是說,正常情況下,出口產品是可以退稅的。外貿公司支付的進項稅額,可以通過出口退稅,將這筆錢再收回來。現在不退稅,這筆進項稅額就由外貿公司承擔了。
一般來說,出口即使不退稅,也會免增值稅的。你再仔細咨詢一下主管稅務局,該產品是否確實出口還要交銷項稅。
如果出口還要交銷項稅,則購入的進項稅取得進項專用發票的前提下,是可以在3個月內認證抵扣的。與內銷交稅同樣處理。
購入時: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如果出口免稅,不退稅,則進項稅額不得抵扣,要以含稅金額計入產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肆』 如何理解庫存商品的貸方就是主營業務成本的借方
一般情況下庫存的貸方是主營業務成本的借方
因為我們結轉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但是有些時候就沒有這種對應關系,例如在做視同銷售的時候,庫存商品無償贈送他人
借:營業費用
貸: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銷項稅
貸:庫存商品
『伍』 銷售產品業務的分錄是 借: 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我想知道,主營業務成本也就是銷
銷售商品是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然後再結轉成本,就是你寫的那筆,銷售收入增加,銷售成本(就是賣掉商品的成本)自然都是要增加的
『陸』 什麼情況下會計分錄為借:庫存商品貸:主營業務成本
借:銷售費用(為了銷售產品的,打廣告,成本和銷項稅)如果單獨無償贈送,單獨捐贈應計入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市價計算銷項稅)不需要結轉成本了
此筆分錄不需要結轉成本,因為沒有主營業務收入發生。
『柒』 結轉銷售成本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會計原則就是配比原則,既然又成本結轉就又收入的形成。庫存商品的減少和成本的增加是一筆業務不是兩筆,因為成本是沒有餘額的科目 ,其增加額最終要轉到利潤的借方就是減少利潤總額。而庫存減少成本增加的原因是銷售了,還要記一筆借銀行存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對應一個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庫存商品轉化為現金或存款。
收入也同樣是沒有餘額的科目,其增加的價值最終要轉到利潤的貸方。這樣利潤貸方增加了收入數,借方是減少,記了成本數,收入與成本的差額就是企業的收益。成本就是庫存商品,庫存商品少了,成本增加了,主營業務收入減去成本,就是毛利。
(7)借成本貸庫存和銷項稅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是什麼意思
借: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主營業務成本」 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貸:應交稅金
一般來說應交稅金會按照稅種設置二級明細,如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建稅、應交稅金-應交個人所得稅、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除應交增值稅外,其他應交稅金科目借方反應的是企業實際繳納的稅金,貸方反應企業應交的稅金,期末借方余額,反應企業多交的稅金,期末貸方余額反應尚未交納的稅金。而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會下設三級科目分別核算進項稅、銷項稅等,即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未交增值稅/已交稅金/出口退稅/進項稅額轉出/轉出未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減免稅款.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等科目。
『玖』 如何理解庫存商品的貸方就是主營業務成本的借方
庫存商品的貸方,表示資產的減少,一般來說就是銷售發出貨品的成本價值從我方轉移到顧客中,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且發貨單就是格式合同,因此意味著銷售交易的達成,因此通常就是主營業務成本的增加。
『拾』 借:應收賬款 貸:預收賬款 貸應交稅金_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是什麼意思
1、這種情況,《收入》准則有明確規定,正確的分錄:
不確認收入可以,不確認納稅義務不可以
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你方貨物銷售為什麼確認營業稅,是以營業稅為主的企業嗎?如果確認營業稅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不確認成本可以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下月
確認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收賬款(上月銷項稅應收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發出商品
2、現在的對策
借:預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