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澆混凝土和預制混凝土哪個好
如果可以現場製造,就不用預制的。
前者強度高,就是連接緊密,後者作業快,但是結構之間的連接是個弱點。
⑵ 裝配式建築相比於傳統現澆建築,造價到底是高是低
高,高很多,並且附帶很多問題,因為剛起步問題太多,以後技術成熟了會降低
⑶ 現澆混凝土結構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各有那些優缺點(需要專業答案)
現澆整體式構件採用現場支模板,現場澆築混凝土,現場養護。優點:整體性好,剛度大,抗震抗沖擊性好,防水性好,對不規則平面的適應性強,開洞容易。結構的整體性能與剛度較好,適合於抗震設防及整體性要求較高的建築。
建造有管道穿過 樓板的房間(如廚房、衛生間等)、形狀不規則或房間尺度不符合模數要求的房間也宜使用現澆混凝土結構。現澆混凝土結構在今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大體積,整體性要求高工程,往往採用現澆混凝土結構。
缺點:需要大量的模板,現場的作業量大,工期也較長。必須在現場施工、工序繁多、需要養護、施工工期長,大量使用模板等。現澆混凝土還有一個顯著缺點就是易開裂,尤其在混凝土體積大、養護情況不佳的情況下,易導致大面積開裂。
預制裝配式在工廠或預制場先製作好,然後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優點:可以節省模板,改善製作時的施工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施工進度,缺點:整體性、剛度、抗震性能差。
(3)裝配性和現澆哪個成本高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的種類:
1、素混凝土
素混凝土是指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結構。素混凝土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水泥、砂(細骨料)、石子(粗骨料)、礦物參合料、外加劑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加一定比例的水拌制而成。
普通混凝土干表觀密度為1900~2500kg/m3,是由天然砂、石作骨料製成的。當構件的配筋率小於鋼筋混凝土中縱向受力鋼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時,應視為素混凝土結構。這種材料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而抗拉強度卻很低,故一般在以受壓為主的結構構件中採用,如柱墩、基礎牆等。
2、鋼筋混凝土
當在混凝土中配以適量的鋼筋,則為鋼筋混凝土。鋼筋和混凝土這種物理、力學性能很不相同的材料之所以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靠兩者之間存在粘結力,受荷後協調變形。
再者這兩種材料溫度線膨脹系數接近,此外鋼筋至混凝土邊緣之間的混凝土,作為鋼筋的保護層,使鋼筋不受銹蝕並提高構件的防火性能。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現澆混凝土結構
⑷ 裝配式結構抗震效果和現澆的比哪個好
現澆結構建築的抗震效果要比裝配方式建築好得太多,無論是在結構重量和建築彈性都是現澆結構優於裝配式建築。更不用說地震後對人類生存率來說也是現澆結構更優。
目前國內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建築抗震設計原則是「等同現澆」,在抗震措施相同的情況下二者的抗震能力沒有明顯區別。
國內很少使用的使用預應力的乾式連接的裝配式框架節點在小震作用下跟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差別不大,但在大震作用下的耗能能力有較大區別。
裝配式結構抗震特點:
由於裝配式建築的結構稱重構建都是由工廠預制完成的,品質上比現場澆築更穩定,也更有保障,裝配式的優點在於高度集成、工廠化、產業化,相對普通鋼筋砼建築而言,粉塵排放減少,缺點是現在國內還沒有形成規模,自重大運輸成本高,雖然是提前澆築好的,減少了人工。
⑸ 現澆混凝土結構和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各有那些優缺點(需要專業答案)
現澆砼結構具有整體性好、防水性好的優點;缺點是施工操作復雜,周期長,不適合工業化的工廠製作,質量不穩定、影響因素多。
預制裝配式砼結構與其相反。
⑹ 開發商關注的100個裝配式建築問題之裝配式建築成本增量與減量、鋁模
壹
- 從運營的角度,如何看待裝配式建築成本增量? -
裝配式建築一般能享受當地提前預售、面積獎勵等政策利好。
假如,30層的高層住宅提前2個月銷售,並獲得現金流,銷售單價50000元/平米,銀行融資利率6%,提前賣樓收益120000*6%*50000*2/12=60000000元。可以彌補500元/平米的建造階段增量成本。
假如,達到獎勵標准,可有3%的面積獎勵,樓面地價35000元/平,土建成本單方建安價按照4000元/平,獎勵面積獲取利潤=3%*120000*(50000-35000-4000)=39600000元。可以彌補300元/平米的建造階段增量成本。
(以上數據僅是理想狀態,僅為說明從運營的角度看成本增加)。
貳
- 裝配式建築與現澆建築相比的土建材料增量體現在哪些方面? -
裝配式建築地上部分相較現澆結構,混凝土及鋼筋量因以下原因會有以下提高:
(1)PC剪力牆設計地震力放大導致配筋增大。
(2)採用半灌漿套筒時的連接縱筋直徑加大。
(3)考慮預制構件的標准化需求對不同樓層、重復單元的相同位置處構件進行截面統一或進行配筋歸並。
(4)接縫處滿足抗剪計算的鋼筋量增大。
(5)用於後澆段連接的水平及豎向封閉箍的鋼筋量增大。
(6)疊合板比現澆板提高了厚度。
(7)PC框架柱、框架梁由於裝配施工需要,往往需要加大截面尺寸。
因此,從利於產業化實施的角度考慮,不宜完全按照原有現澆結構的地上混凝土和鋼筋含量進行限額設計要求。
叄
- 與現澆結構相比,主要成本減量的項目有哪些? -
現澆結構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成本主要區別在於直接費,主要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和措施費。減量的項目包括:現澆部分的混凝土與鋼筋、抹灰工程、模板工程、腳手架、規費、人工費。
預制混凝土夾心保溫外牆板在現場安裝就位後,夾心牆板的外葉牆板可以作為現澆混凝土剪力牆外側模板,從而達到取消外側通高腳手架、外圍模板及外立面抹灰的目的,提高施工速度。
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採用部分預制、部分現澆的方式,現場僅需安裝,無需全樓層模板,施工現場鋼筋混凝土澆築工程量較少,板底無需抹灰。消除了傳統現澆樓板存在現場施工量大、濕作業多、材料浪費多、施工垃圾多等問題。
混凝土樓梯是傳統現澆工藝中耗時較大、綁扎鋼筋難度高的工序,預制混凝土樓梯是在工廠里生產,現場僅需要安裝、校正即可,能夠大幅度減少現場綁扎鋼筋作業,提高現場施工效率。
肆
- 裝配式建築大致的成本增量是多少? -
裝配式建築成本增量包含如下內容:較傳統現澆混凝土結構,樓板增厚,埋件、鋼結構支撐增加,為滿足預制構件生產、運輸、安裝等產生大量措施費,還包括套筒灌漿費、打膠工藝費、成品保護費、大型塔吊費等、勘察設計費(包含設計院設計費及構件廠深化設計費)、BIM咨詢費、工程監理費等。
1)根據北京市《關於確認保障性住房實施住宅產業化增量成本的通知》(京建發〔2013〕138號),PC保障性住房的產業化增量成本參考值分別為436元/㎡(高度60m以上,包括預制外牆)、409元/㎡(高度60m以下,包括預制外牆)、115元/㎡(高度60m以上,不包括預制外牆)。
2)根據某項目數據,上海地區(預制率30%~40%)住宅採用預制夾心外牆的產業化成本增量約為500元/㎡左右,採用非夾心外牆時的成本增量約為350元/㎡左右。
以上數據僅為參考,實際數據會因項目特點、技術方案選用、當地預制構件價格等因素出現波動。此外,勘察設計費(包含設計院設計費及構件廠深化設計費)、BIM咨詢費、工程監理費等也有一定增加。
伍
- 鋁模體系的優缺點有哪些? -
鋁模具有重量輕、拆裝靈活、剛度高、使用壽命長、板面大、拼縫少、精度高、澆築表面平整光潔、施工對機械依賴程度低、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應用該范圍廣、維護費用低、施工效率高、回收價值高等優點。
鋁模系統可實現靈活組合,提高周轉率。且拆裝方便快捷,可有效縮短工期。採用早拆模支撐系統,通過一套面板系統+三套支撐系統搭配使用,可實現較快的施工進度。
對於樓梯構造柱、門窗過梁、止水反邊、沉箱反坎等小尺寸二次構件可一次成型,效果良好,能有效地解決外牆、門窗、衛生間等的滲漏問題。採用鋁模澆築混凝土後也可以改善現場澆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減少後期找平作業,混凝土表面具備直接噴刷塗料的條件。
鋁模的單平米成本比木模略高,但考慮到鋁模的回收價值以及免抹灰、重復使用的優勢,標准層層數越多,鋁模的綜合成本越低,30層以上的建築有成本優勢。
標准化的樓層和構件更利於鋁模發揮其優勢,這個訴求也與裝配式建築的目標一致,部分區域對於使用鋁模體系也給予了政策鼓勵和引導。
缺點及注意事項:鋁模模具成型後再修改比較麻煩,對設計的精度要求更高,對變更或預留調整的容錯性稍低。鋁模與爬架的組合更合理,若外架為挑架,則需特殊處理。
想了解更多可以多關注!
⑺ 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兩者之間的造價有什麼區別
1. 大量的建築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牆板,內牆板,疊合板,陽台,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2. 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3. 採用建築、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進行。4. 設計的標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構件越標准,生產效率越高,相應的構件成本就會下降,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築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5. 符合綠色建築的要求。目前來看,造價比較高,隨著預制構件工廠的發展,會接近傳統建築的造價,甚至更低。
⑻ 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兩者之間的造價有什麼區別
裝配式建築與傳統建築兩者之間的造價有以下區別!
1、傳統現澆建築土建工程造價構成
按照各省現行建築定額計價模式,傳統現澆建築要根據施工圖設計的圖紙工程量,套用相關預算定額單價,然後按照政府確定的取費標准進行取費,計算出施工圖預算。造價構成主要由直接工程費(人、材、機、措)、間接費(管理費、利潤)、規費和稅金組成,其中直接工程費為施工企業主要成本支出,是構成建築造價的主要部分,也是工程取費的計費基礎,直接工程費對建築工程造價形成最為直接的影響,而管理費和利潤則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計取,規費和稅金是非競爭性取費,費率標准由當地主管部門確定,可排除其對造價對比的影響。
由此可見,在建設標准一定的情況下,傳統現澆建築施工方法的人、材、機消耗量為社會平均水平,調整空間有限,對於施工企業而言,要降低工程造價,唯有調整企業管理費和利潤,而由於成本、質量、工期三大因素的互相制約,若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則必將影響到質量和工期目標的實現。
2、裝配式建築土建工程造價構成
裝配式建築土建工程造價構成除與傳統現澆模式相同的直接工程費之外,還增加了PC構件的生產、運輸和現場安裝等環節費用。由於仍是僅有管理費和利潤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調整計取,規費和稅金是非競爭性取費,費率標准由當地主管部門確定,因而亦可排除其對造價對比的影響。而PC構件的生產、運輸和現場安裝費用才是對裝配式建築工程造價起到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
經過對PC構件生產廠家的調研,PC構件生產費用包含建築材料費、人工水電機械等成本費用、構件模具費、工廠攤銷費、PC構件廠利潤、稅金組成;構件運輸費主要是PC構件從工廠運輸至工地的運費、短期倉儲費和施工場地內的二次搬運費;構件安裝費主要是構件場地內垂直運輸、安裝等費用,此外還有現場腳手架、模板等措施費用。
⑼ 為什麼裝配率越高增量成本越高
一方面是裝配式技術標准和技術體系仍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是裝配式建造方式的工程造價偏高。根據實際項目測算,現階段裝配式建築與傳統現澆建築相比造價要高出至少200元/m2,並且隨著裝配率越高,增量成本也越高。國家和地方相繼出台各種優惠政策,以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
裝配式建築採用裝配整體式剪力牆結構體系,預制剪力牆板之間水平連接採用預留水平伸出鋼筋現澆,豎向鋼筋連接採用套筒灌漿技術。
(9)裝配性和現澆哪個成本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施工過程中,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現場安裝是整個工程中的重難點之一。由於施工現場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各類構件的種類較多,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的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在管理中存在多個問題,例如構件運輸、堆放不規范導致的管理難度加大、構件吊裝風險較大、現場構件安裝的臨時支撐風險較大、預制外牆板防水難度大、構件拼裝定位困難以及施工安全風險較大等等。
⑽ 裝配式建築比傳統現澆建築價格高嗎
1. 大量的建築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構件種類主要有:外牆板,內牆板,疊合板,陽台,空調板,樓梯,預制梁,預制柱等。2. 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比原始現澆作業大大減少。3. 採用建築、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理想狀態是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