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超市庫存成本分析用什麼指標
擴展閱讀

超市庫存成本分析用什麼指標

發布時間: 2022-11-12 01:23:31

『壹』 超市如何核算成本

商品進貨時的價格,稅金,還有房租,管理人員的工資水電費,都是記入成本,這樣比較准確,超市這樣算就可以了。

具體方法如下供:
進貨時,一方面存貨增加,現金流出(或負債增加)。
很簡單的,會計分錄是: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應付帳款-某單位

當你售出商品時,一方面,現金流入(或債權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
那麼: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借:應收帳款-某客人
貸:商品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銷售發生的同時,隨著商品被賣出,你的當期成本發生了。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銷售收入,一定是來自於「售出商品」的收入;同理,與銷售收入「對應的成本」必是被銷售出去的商品的成本。就叫匹配性原則。
如果把進的貨全部計入當期成本,你的營利狀況就看不出了。
例:當月進了1000件貨,單價20元,總計進價20000元。當月你零售出去750件,單價26元,總計19500元。
當期的利潤(此時當然只是毛利)為(26-20)*750=4500元。這是很清楚的。
但若把進貨成本全放進來,則變成當期營利為負500元,顯然是不對頭了。

將發生的費用,如房租、水電費、工商管理費、人員費用等,就簡單的計入銷售費用。
那麼:
借:銷售費用-房租
借:銷售費用-水費
......
貸:庫存現金

最後,對當期的收入與成本、費用進行結轉,得出當期利潤。
借:主營業務利潤
貸:銷售費用
貸:商品銷售成本
貸:營業稅金及附加

借:商品銷售收入
貸:主營業務利潤
當期凈收益反映在主營業務利潤的貸方。

『貳』 衡量庫存管理的重要指標是什麼

衡量庫存管理的重要指標是:平均庫存量、可供應時間、庫存周轉率。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4-3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叄』 商品數據分析三個常用指標是什麼

商品數據分析三個常用指標有:

1、客流量、客單價分析:

主要指本月平均每天人流量、客單價情況,與去年同期對比情況。這組數據在分析門店客流量、客單價時特別要注重門店開始促銷活動期間及促銷活動前的對比分析,促銷活動的開展是否對於提高門店客流量、客單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超市庫存成本分析用什麼指標擴展閱讀

商品間接數據的組合分析方法

1、銷售綜合分析

銷售綜合分析的分析指標是銷售額、毛利額、毛利率、庫銷比、售罄率;分析條件是時間段(任意時間段、自然時間段)、經營方式;分析層次是總部,門店,大類,款式,價位帶,單品。

2、關聯分析(同比/環比分析)

將上一級分析的報表條件傳遞給同比分析,用同比分析的結構來檢驗我們對毛利調整策略的結果,看一下數據變化趨勢,以便進行下一階段的商品調整。

3、顧客數與客單價

有效提升銷售額的兩個途徑是:提高實現消費的顧客人數、提高每位顧客購買的金額數。有效顧客(即實現消費的顧客)數高,說明你的商品、價格和服務能吸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客單價高,說明你的商品寬度能滿足消費者的一站式購物心理、商品陳列的相關性和連貫性能不斷地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肆』 簡述用於物流成本分析的基本指標

物流成本分析的成本指標:

物流成本降低率,指物流成本的降低額與物流成本基數之比。物流成本降低率=物流成本降低額/基期物流成本總額
×100%
其中,物流成本降低額=基期物流成本總額-報告期物流成本總額

同樣方法,按現代物流企業各個作業中心的各項作業來設置物流成本指標,具體包括裝卸、運輸、倉儲、配送等各項作業,例如

運輸、裝卸作業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其中,每種運輸方式的單位成本以費用/噸公里來表示。

平均倉儲成本,指倉儲費用之和與庫存平均額之比。平均倉儲成本=倉儲費用之和/平均庫存額
×100%

單位存儲成本:存儲成本以費用/噸天來表示。

因為存儲總是和搬運聯系在一起,搬運成本也可以納入到存儲成本中。搬運成本隨著產品搬運量自
然增長,是相對變化的,反映了每一單位產品生產量的搬運邊際成本。
存儲成本和搬運成本之和構成了單位存儲成本,以費用/噸表示。

配送作業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物流管理和行政成本是以單位運輸成本和單位倉儲成本之和的百分比來計算的。

『伍』 零售業常用的銷售分析指標

從人、貨、場三個維度來介紹

1.銷售指標:

1)成交率:=成交顧客數/客流量*100%

——可用來判斷員工的銷售能力。

2)完成率:=銷售完成數/銷售目標數*100%

——用來判斷銷售目標進度。

2.服務指標:

1)平均成交時長:=每一位顧客成交時間總和/成交顧客數

——用來考察店鋪員工效率。

2)平均接待時長:=接待每一位顧客的時間總和/接待顧客數

3)平均停留時長:=(∑顧客離場時間-∑顧客進場時間)/顧客數

4)投訴率:=投訴顧客人數/顧客總數*100%

3.管理指標:

1)定編滿足率:=實際員工數/標准配置人數*100%

——考核企業招聘能力的指標。

2)員工流失率:=某段周期內流失員工總數/((初期員工數+期末員工數)/2)*100%

3)工資佔比:企業支付員工的工資總額/銷售額*100%

4.顧客指標:

1)客單價:=銷售總金額/有交易的顧客數*100%

2)件單價:=銷售總金額/銷售總數量*100%

3)連帶率:=銷售總數量/成交總單數*100%

5.會員顧客指標:

1)新增會員數:=期末會員總數-期初會員總數

2)會員增長率:某段時間內新增會員數/期初有效會員總數*100%    

3)會員貢獻率:=會員銷售總金額/銷售總金額*100%

4)會員回購率:=某段時間內有交易的老會員數/期初有效會員數*100%

5)會員流失率:某段時間內流失掉的會員數/期初會員總數*100%

1.采購環節:

1)廣度:=采購的商品品類數

光度比:=采購的商品品類數/可采購的商品總品類數*100%

2)寬度:=采購的SKU總數

寬度比:=采購的SKU總數/可采購的商品SKU總數

3)深度:采購商品的總數量/采購商品的SKU總數

深度比:深度/采購目標深度*100%

4)覆蓋度:=有某款或某品類產品銷售的店鋪數/適合銷售該產品的總店鋪數*100%

2.供應鏈環節:

1)訂單滿足率:=訂單中能夠供應的商品數量總和/訂單商品數量總和*100%

2)訂單執行率:=能夠執行的訂單數量/總訂單數量*100%

3)准時交貨率:=准時交貨的訂單數/能夠執行的訂單總數*100%

4)訂單響應周期:=系統中收貨時確認的時間-系統中下單的時間

5)庫存周轉率:=a 出庫數量/((期初庫存數量+期末庫存數量)/2)

                             b 銷售數量/((期初庫存數量+期末庫存數量)/2)

                      a是從供應鏈角度的指標,b是對公司銷售周轉率的衡量。

6)物流成本佔比:=物流成本/(期末庫存金額+其中出庫金額)*100%

7)平均庫存:=(期初庫存+期末庫存)/2

8)庫存天數:=期末庫存金額/(某個銷售期的銷售金額/銷售天數)

9)庫銷比:=期末庫存金額/某個銷售期的銷售金額*100%

10)有效庫存比:=有效庫存金額/總庫存金額*100%

3.銷售環節:

1)貨齡:=商品的年齡

2)售罄率:=某段時間內的銷售數量/(期初庫存數量+期中進貨數量)*100%

3)折扣率:=商品實收金額/商品標准零售價金額*100%

4)動銷率:=某段周期內銷售過的SKU數/(期初有庫存的商品SKU數+期中新近商品的SKU數)*100%

5)缺貨率:=某個周期內賣場有缺貨記錄的商品數/(期初有庫存的商品數+期中新進的商品數)*100%

4.售後環節:

1)退貨率:a =某個周期內退貨數/總銷售數*100%

                    b =某個周期內退貨單數/總銷售單數*100%

2)特殊服務率:=特殊服務的顧客/總銷售顧客數*100%

3)殘損率:=殘損商品數/商品總數*100%

1.追蹤指標:

1)進店率:進店人數/路過人數*100%

2)試用率:=試用顧客數/進店人數*100%

2.分析指標:

增長率:=增長數/基礎數*100%

同比增長率、環比增長率、相對增長率

3.效率指標:

1)坪效:銷售坪效=銷售額/店鋪面積  ;利潤坪效=利潤額/店鋪面積

2)人效:銷售人效=銷售額/店鋪員工數 ;利潤人效=利潤額/店鋪員工數

4.競爭狀況:

1)市場佔有率:=銷售量或銷售額/市場總銷售量或總銷售額*100%

2)競品指數:=本公司的銷售額或量/競爭對手公司的銷售額或量

5.促銷指標:

1)費銷比:=促銷費用金額/促銷產生的銷售額*100%

2)目標完成率:=促銷完成銷售額/促銷目標銷售額*100%

3)同比增長率:=同比增長數/同期銷售數*100%

4)促銷爆發度:=(促銷期間的平均權重銷售額-促銷前的平均權重銷售額)/促銷前的平均權重銷售額*100%

5)促銷衰減度:=(促銷期間的平均權重銷售額-促銷後的平均權重銷售額)/促銷後的平均權重銷售額*100%

6)品牌參活度:=參與促銷活動的品牌數/賣場總品牌數*100%

7)會員參與率:=參與促銷活動的會員數/有效會員數*100%

6.渠道拓展分析:

1)凈開店率:=(開店數-關店數)/期初店鋪數*100%

2)渠道結構佔比:=該渠道銷售額/總銷售額*100%

3)重要客戶佔比:=重要客戶銷售額/總銷售額       (銷售額前N名,二八法則,ABC方法確定重要客戶)

存在交叉指標

1.流量指標:

1)瀏覽量:PV 用戶訪問頁面的總數

2)訪客數:UV  新訪客數和回訪客數

3)當前在線人數:15min內在線的UV數

4)平均訪問量:用戶每次瀏覽的頁面平均值

5)日均流量:平均每天的流量

6)跳失率:跳出率。只瀏覽一個頁面就離開的訪問次數除以該頁面的全部訪問次數。分衛首頁跳失率、關鍵頁面、具體產品頁面跳失率等。

2.轉化指標

轉化率:進行了相關動作的訪問量占總訪問量的比率。還有注冊轉換率、客服、收藏、添加轉化率等。

『陸』 物流成本比率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指標

物流成本分析的成本指標:
物流成本降低率,指物流成本的降低額與物流成本基數之比。
物流成本降低率=物流成本降低額/基期物流成本總額 ×100%
其中,物流成本降低額=基期物流成本總額-報告期物流成本總額 同樣方法,按現代物流企業各個作業中心的各項作業來設置物流成本指標,具體包括裝卸、運輸、倉儲、配送等各項作業,例如 運輸、裝卸作業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其中,每種運輸方式的單位成本以費用/噸公里來表示。
平均倉儲成本,指倉儲費用之和與庫存平均額之比。平均倉儲成本=倉儲費用之和/平均庫存額 ×100% 單位存儲成本:存儲成本以費用/噸天來表示。 因為存儲總是和搬運聯系在一起,搬運成本也可以納入到存儲成本中。
搬運成本隨著產品搬運量自 然增長,是相對變化的,反映了每一單位產品生產量的搬運邊際成本。 存儲成本和搬運成本之和構成了單位存儲成本,以費用/噸表示。 配送作業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物流管理和行政成本是以單位運輸成本和單位倉儲成本之和的百分比來計算的。

『柒』 成本效益分析可用哪些指標進行度量

如果用比率分析法,有以下幾種指標:
1,相關指標分析法。
產值成本率=成本/產值*100%;
銷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2,構成比率分析法,
直接材料費用比率=直接材料成本/產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費用比率=直接人工費用/產品成本*100%
製造費用比率=製造費用/產品成本*100%

『捌』 庫存績效評價指標有哪些急急急~~

(一)反映倉庫生產成果數量的指標
1.吞吐量
2.庫存量
3.存貨周轉率

(二)反映倉庫生產作業質量的指標
1.收發差錯率(收發正確率)
2.業務賠償費率
3.物品損耗率
4.賬實相符率
5.缺貨率

(三)反映倉庫生產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的指標
1.庫用物資消耗指標
2.平均驗收時間
3.發運天數
4.作業量系數
5.單位進出庫成本和單位倉儲成本

(四)反映倉庫生產作業物化勞動佔用的指標
1.倉庫面積利用率
2.倉容利用率
3.設備利用率

(五)反映倉庫生產勞動效率的指標
全員勞動生產率

(六)反映倉庫生產的經濟效益的指標
人均利稅率

還好我是物流管理專業,翻書給你找到的,我打字慢~~累死我了。

『玖』 成本的指標有哪兩個

成本指標主要有一個,即成本考核指標,保括所有的商品以及產品的總成本計劃指標;一單位的產品成本計劃指標;能夠比較的產品的成本降低計劃指標。
實際上成本指標並不只有兩個。為了能夠對企業的成本情況進行考察與衡量,中國總共使用了以下三種類型的成本考核指標: 即所有的商品以及產品的總成本計劃指標;一單位的產品成本計劃指標;能夠比較的產品的成本降低計劃指標。成本考核指標,是指衡量對目標成本的實現情況和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進行的全面審核、評價的單位或方法。全部商品產品總成本計劃指標;二是單位產品成本計劃指標;三是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指標,即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和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這是成本的主要考核指標,計算方法如下: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100%在進行成本考核時,還應計算出下面兩個實際指標: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實際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100%。

拓展資料:
1、 成本指標就是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了企業在當期發生的所有成本費用所帶來的收益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成本費用總額)×l00%其中,成本費用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如果能夠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還應當包括其他業務支出數據。如果無法獲得其他業務支出數據的,計算公式也可以變為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利潤))×l00%,需要指出的是,成本費用利潤率中的利潤,應當是指營業利潤,而非利潤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