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發成本 在報表中如何反應
開發成本一般通過製造費用、生產成本核算,最終轉入主營業務成本。在利潤表主營業務成本上反應。
㈡ 資產負債表中開發成本費用應該列在存貨還是在建工程
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成本應該在資產負債表中存貨一欄填列。
拓展資料
什麼是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一定的次序,將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具體項目予以適當的排列編制而成。它表明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有義務和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它是一張揭示企業在一定時點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賬、分類賬、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
資產負債表為會計上相當重要的財務報表,最重要功用在於表現企業體的經營狀況。
就程序而言,資產負債表為簿記記賬程序的末端,是集合了登錄分錄、過賬及試算調整後的最後結果與報表。就性質言,資產負債表則是表現企業體或公司資產、負債與股東權益的的對比關系,確切反應公司營運狀況。
就報表基本組成而言,資產負債表主要包含了報表左邊算式的資產部分,與右邊算式的負債與股東權益部分。而作業前端,如果完全依照會計原則記載,並經由正確的分錄或轉賬試算過程後,必然會使資產負債表的左右邊算式的總金額完全相同。而這個算式終其言就是資產金額總計=負債金額合計+股東權益金額合計。
國際上資產負債表於2008年已改成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SOFP)。
㈢ 房地產開發成本在報表中如何填列
一、在建開發產品成本表
在建開發產品成本表是反映房地產開發企業或企業所屬內部獨立核算開發分公司年末在建開發產品的實際開發成本的成本報表,也是年末資產負債表資產方「在建開
發產品」項目的明細報表,用以考核企業年末各項在建開發產品資金佔用情況,了解企業各項開發產品的實際開發成本,檢查各項開發產品開發成本的構成。
為了反映各項開發產品開發成本的構成,本表應採用棋盤式結構,縱向各行反映年末尚處於在建過程開發產品的類別和項目;橫向各欄反映年末各類各項開發產品的開發成本。
在編制本表時,應按開發產品的類別和項目逐行填列。開發產品的類別,一般應分:商品性土地、自用土地、商品房、出租房、周轉房、配套設施、代建工程等。在
開發期內尚未確定其具體用途的房屋,均可在商品房一類反映。開發產品的項目,一般應以開發產品成本核算對象為依據。
本表一般應設置項目開工日期、計劃開發面積、計劃開發總成本、年初開發成本、本年發生開發成本、年末累計開發成本等欄。
「開工日期」欄填列在建開發產品的實際開工日期。
「計劃開發面積」欄反映各項開發產品的計劃開發面積。土地開發項目為場地面積;房屋等開發項目為建築面積,根據批準的開發產品開發計劃確定的開發面積填列。
「計劃開發總成本」欄根據企業制定的有關開發產品成本計劃或預算填列。
「年初開發成本」欄根據上年本表「年末累計開發成本」欄數字填列。
「本年發生開發成本」欄所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批租地價」、「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建築安裝工程費」、「配套設施費」、「開發間接費
用」和「合計」各欄,分別反映各項在建開發產品本年實際發生的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或批租地價、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及應負擔的配套設
施費、開發間接費用和開發成本合計,根據技開發產品設置的開發成本明細分類賬各成本項目的本年發生額分類分項填列。
「年末累計開發成本」欄反映各項在建開發產品本年年末累計」實際成本,根據按開發產品設置的開發成本明細分類賬的年末余額分類分項填列。本欄數字應等干
「年初開發成本」與「本年發生開發成本」合計數之和,本欄合計數應與年末資產負債表資產方「在建開發產品」項目期末數核對相符。
歡迎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㈣ 請問,房地產企業,「開發成本」科目月末在財務報表中哪個項目中體現
一般在「存貨」中歸納反映。未完工的開發成本數據,來自「開發成本」科目,它反映的是未完工的(或完工後、沒有結算的工程)在建工程成本;完工的開發成本,數據來自「開發產品」科目,反映的是已經完工、可以銷售的開發產品成本。
㈤ 開發成本屬於哪類性質的科目
開發成本屬於成本類科目,它在期末需要結轉入存貨的,資產負債表中不直接反映成本費用類科目。
開發成本一般適用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類似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科目,其賬戶結構也相似。
開發成本是指構成房地產商品售出條件的全部投入及包括分攤的配套設施費、環境綠化費和外管網等全部費用。
構成因素
1.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國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將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給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出讓金的估算可參照政府前期出讓的類似地塊的出讓金數額並進行時間、地段、用途、臨街狀況、建築容積率、土地出讓年限、周圍環境狀況及土地現狀等因素的修正得到;也可依據所在城市人民政府頒布的城市基準地價或平均標定地價,根據項目所在地段等級、用途、容積率、使用年限等因素修正得到。
2.土地徵用及拆遷安置補償費
(1)土地徵用費。國家建設徵用農村土地發生的費用主要有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水利設施維修分攤、青苗補償費、耕地佔用稅、耕地墾復基金、征地管理費等。農村土地徵用費的估算可參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進行。
(2)拆遷安置補償費。在城鎮地區,國家和地方政府可以依據法定程序,將國有儲備土地或已由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使用的土地出讓給房地產開發項目或其他建設項目使用。因出讓土地使原用地單位或個人造成經濟損失,新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給以補償。它實際上包括兩部分費用,即拆遷安置費和拆遷補償費。
3.前期工程費
主要包括:(1)項目的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所需費用。一般可以按項目總投資額的一定百分比估算。通常規劃及設計費為建安工程費的3%左右,水文地質勘探費可根據所需工作量結合有關收費標准估算。
(2)「三通一平」等土地開發費用。主要包括地上原有建築物、構築物拆除費用、場地平整費和通水、通電、通路的費用等。這些費用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量,參照有關計費標准估算。
4.建安工程費
它是指直接用於建安工程建設的總成本費用。主要包括建築工程費(建築、特殊裝修工程費)、設備及安裝工程費(給排水、電氣照明、電梯、空調、燃氣管道、消防、防雷、弱電等設備及安裝)以及室內裝修工程費等。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建安工程費可採用單元估演算法、單位指標估演算法、工程量近似匡演算法、概算指標估演算法以及類似工程經驗估演算法等估算。
5.基礎設施費
它又稱紅線內工程費,包括供水、供電、供氣、道路、綠化、排污、排洪、電訊、環衛等工程費用,通常採用單位指標估演算法來計算。
6.公共配套設施費
它主要包括不能有償轉讓的開發小區內公共配套設施發生的支出。其估算可參照「建安工程費」的估算方法。
7.不可預見費
它包括基本預備費和漲價預備費。依據項目的復雜程度和前述各項費用估算的准確程度,以上述1~6項之和為基數,按3%一5%計算。
8.開發期間稅費
開發項目投資估算應考慮項目在開發過程中所負擔的各種稅金和地方政府或有關部門徵收的費用。在一些大中城市,這部分費用在開發建設項目投資構成中占較大比重。應根據當地有關法規標准估箅。
影響因素
1、經濟形勢變動影響項目開發成本
經濟形勢變動會導致房地產開發商經濟上的巨大損失,如市場需求、購買力、利率、稅率、匯率等。由於從可行性研究到樓盤上市的時段內,市場需求變動的可能性很大,消費者對戶型結構及單元面積的偏好也會發生變化。原來的細分市場上該類物業還供不應求,而不久卻可能大量積壓,難免使投資收益遠遠偏離預期。通貨膨脹時期,貨幣貶值,價格全面上漲,房地產雖然具有一定的抵抗通貨膨脹的能力,但其價格也會上漲。而人們手中持有的貨幣量是一定的,這樣購買力相對下降,可能無力支付日漸升值的房地產,從而導致房地產企業開發的項目難以售出而承擔風險。
2、法律政策風險影響項目開發成本
法律政策風險是指一個國家所處的國際國內政治環境變動及相應的政策法律調整(如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變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造成房地產開發商經濟上的損失。對房地產開發商影響最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就金融政策而言,實行緊的貨幣政策還是實行松的貨幣政策直接影響開發者和購買者所持有的資本,影響項目的開發和出售,從而影響到企業項目開發所需的成本費用。如07年出台的一系列土地增值稅條例和房地產開發的相關辦法,大大增加了房地產項目的開發成本。
3、相關決策人員素質偏低加大開發成本
首先,在我國房地產企業中,從事項目考察,項目測算的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根據這些人員指定的項目企劃進行投資分析,決策者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造成了項目投資失誤,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這些損失都計入企業的開發成本。其次,企業開發決策者自身缺乏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戰略眼光,對項目預期不準確,盲目開發盲目建設,造成項目開發後難以出售或在出售後難以得到預期效果,使得成本難以收回或收回速度較慢。
核算范圍及各項費用處理方式
1、本科目核算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土地、房屋、配套設施和代建工程的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企業對出租房進行裝飾及增補室內設施而發生的出租房工程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出租開發產品經營業務中發生的按月計提的出租開發產品攤銷等,可直接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不通過本科目核算。
企業為進行資金的籌集等理財活動而發生的利息支出,以及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應作為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在本科目核算。
2、企業在土地、房屋、配套設施和代建工程的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建築安裝工程費、配套設施費和開發間接費用等。企業發生的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和建築安裝工程費等,屬於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本科目(有關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項目中);應由開發產品成本負擔的間接費用,應先在「開發間接費用」科目進行歸集,月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計入有關的開發產品成本。
3、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的經營特點,選擇本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項目和成本核算方法。本科目應按開發成本的種類,如「土地開發」、「房屋開發」、「配套設施開發」和「代建工程開發」等設置明細賬,並在明細賬下,按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㈥ 開發成本科目為何在資產負載表裡反應在存貨科目是否平時核算在存貨科目下設開發成本明細核算
開發成本相當於工業企業里的生產成本啊,是在存貨科目反映的。
㈦ 超過一年未結算的工程成本怎麼在報表列示
工程施工應該根據進度情況計入成本,而不是依據是否結算計入。
成本累科目與費用類科目是有區別的。嚴格地講,構成產品的直接支出,屬於成本類,如原材料、人工費、製造費用等。構不成產品的支出就屬於費用類,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
一般在"存貨"中歸納反映.未完工的開發成本數據,來自"開發成本"科目,它反映的是未完工的(或完工後、沒有結算的工程)在建工程成本;完工的開發成本,數據來自"開發產品"科目,反映的是已經完工、可以銷售的開發產品成本。
成本累科目與費用類科目是有區別的:
嚴格地講,構成產品的直接支出,屬於成本類,如:原材料、人工費、製造費用等.構不成產品的支出就屬於費用類,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一般在"存貨"中歸納反映.未完工的開發成本數據,來自"開發成本"科目。
它反映的是未完工的(或完工後、沒有結算的工程)在建工程成本;完工的開發成本,數據來自"開發產品"科目,反映的是已經完工、可以銷售的開發產品成本.
《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重新規定:企業應當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或服務的控制權時確認收入。而基於完成履約義務和建設單位簽字確認結算之間的時間差,工程成本和已確認毛利仍然會構成建築企業的已完工未結算資產。
一般而言,已完工未結算資產款在資產總額中佔比較大,其質量會影響建築企業的資產質量;已完工未結算的存在,也會給建築企業帶來經濟風險、履約風險乃至經營風險。對於工程項目而言,唯有加強對於已完工未結算的管理,方能夠有效防控風險。
㈧ 開發成本計入利潤表哪個科目
不直接計入利潤表。
開發成本是核算房地產的開發建造成本,完工結轉到開發產品,銷售了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才會在利潤表的營業成本體現的。
開發成本是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欄次體現。
㈨ 開發成本每月末都要結轉嗎如果不用,在資產負債表中怎樣反映出來
開發成本是根據開發產品完工進度結轉的,不是和每月末掛勾的,如果開發的產品不是每月都有完工,則不應該每月結轉。
開發成本其實同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一樣,屬於存貨科目,反應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