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假設壟斷者的邊際成本MC=200,市場需求為P=1000-2Q(單位:元)。
壟斷收益=PQ=1000Q-Q²
邊際收益=MR=1000-2Q
當利潤最大時 MR=MC 即1000-2Q=0
解得Q=500 P=1000-500=500
例如:
解
壟斷收益=PQ=1000Q-Q²
邊際收益=MR=1000-2Q
當利潤最大時MR=MC 即1000-2Q=200
解得專Q=400 P=1000-2*400=200
在完全競爭屬中,P=MC=200,Q=400
(1)壟斷的成本是多少擴展閱讀:
任選需求曲線d上一點,如C點,其點彈性為: ed= CG/HC=AO/HO因 AO/HA=CE/CD=CE /(CE-DE),而DE是價格為CE時的邊際收益,故ed = P/(P-MR),即 MR = P–P/P-ed = P (1–1/ed)
根據關系式可知:
(1)當ed>1時,則MR>0,這時廠商若降低價格將導致總收益增加。
(2)當ed=1時,MR=0,這時廠商價格降低不會引起總收益發生變化。
(3)當ed<1時,MR<0,這時廠商降低價格將導致總收益減少。
⑵ 壟斷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壟斷利潤=成本價格+壟斷價格。壟斷組織憑借其壟斷地位,通過壟斷價格獲得的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條件下,一般企業通常只獲得社會平均利潤。
進入壟斷階段以後,壟斷組織憑借其在生產上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通過壟斷價格,即超過生產價格的高昂價格,來獲取大大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的壟斷利潤。
壟斷的弊端
優點就是產品無相對過剩的浪費,壟斷者完全可以控制產品的生產和供應量,無重復建設的浪費,壟斷者對產品的生產和供應有統一計劃,不會造成重復建設的現象。
缺點就是壟斷者為了自己豐厚的利潤,始終控制住該種壟斷產品的供應量,使這種產品不能普及,許多人享受不到這種產品。
壟斷的優點就是產品無相對過剩的浪費,壟斷者完全可以控制產品的生產和供應量。缺點就是壟斷者為了自己豐厚的利潤,始終控制住該種壟斷產品的供應量,使這種產品不能普及,許多人享受不到這種產品。 壟斷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無重復建設的浪費。
壟斷者對產品的生產和供應有統一計劃,所以不會造成重復建設的現象。我們就拿移動通訊公司來說,假設中國就它這一家公司,它當然就是絕對壟斷了,它就會計劃好在全國建設多少個網點、多少個發射和接收裝置,當然會計劃得很好,不會有重復的現象。
⑶ 壟斷的成本
壟斷會造成社會成本的主要原因:
一般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的分析表明,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社會運用既定的資源實現帕累托最優。然而,如果完全競爭的條件受到破壞,那麼市場可能出現失靈。造成市場失靈的因素主要有壟斷、公共物品、外部經濟效果以及信息不完全等。
1、壟斷的社會成本
壟斷造成社會福利損失
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看到,與完全競爭市場相比,在壟斷市場上廠商生產較少的產量,索要較高的價格,消費者因此會受到損害。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如果壟斷廠商生產的產量更大並索要更低的價格,則消費者的境況會得到改善,社會福利會因此增加,問題是壟斷企業一般不會這樣做,因此,壟斷使社會福利受到損害。
2、壟斷的其他社會成本
除此之外,壟斷還有可能有其他方面的損害,例如壟斷缺乏降低成本和進行技術革新的動力,從而社會生產既定的產量花費較多的成本。
由於壟斷可以使廠商獲得更多的利潤,因而為了保持這種超額利潤,壟斷廠商的往往會採取各種形式的維持壟斷的措施。其中包括游說政府制訂更有利於自身的政策。這種為了尋求額外的利潤而進行的活動被稱為尋租行為,尋租不僅要花費成本,而且會滋生政府腐敗。
⑷ 如何定義壟斷
壟斷是指在生產集中和資本集中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獨立的大企業或少數大企業對相應部門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獨占或聯合控制的行為。
結合我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還有就是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而產生壟斷現象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 資源壟斷:關鍵資源由一家企業擁有,包括關鍵技術(如專利等)。
2. 政府創造壟斷:政府給予一家企業排他性的生產某種產品或勞務的權利。
3. 自然壟斷:大型生產型企業的生產效率相比起小型企業更占優。
拓展資料:
一、 壟斷的好處
(一) 當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企業之間聯合起來,形成壟斷,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也是為了減少應競爭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二) 企業規模巨大,對其他同行企業的發展形成了阻礙,並不利於其他企業的發展,漸漸的小型企業會慢慢變少,從而實現對行業的壟斷,壟斷之後競爭對手大量減少,能夠控制生產和營銷,使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 有助於獲得更多的利潤,能夠更好的集中力量,來擴大生產規模,對資源的合理配置,更多的精力去研發產品,實現創新,也有利於統一規劃,形成行業標准。
二、 壟斷的缺點
(一) 當然壟斷也有他的弊端,這其中的弊端更多的是對老百姓的不利,當資本形成壟斷,企業為獲得更多的利潤,控制價格,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隨即會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
(二) 說比較典型的韓國的財閥,對資本市場的控制影響到了國家政府,還能夠通過各種手段左右新聞領域,更容易滋生腐敗,這對於老百姓和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當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是資本主義國家。
(三) 壟斷拉高成本,降低競爭力。 價格壟斷拉高整個社會成本壟斷性行業所從事的一般都是與決大多數人、行業息息相關的公共事業,例如電信、郵政、自來水、電力、煤氣、鐵路、航空等等。
⑸ 假設壟斷者的邊際成本MC=200,市場需求為P=1000-2Q變成競爭行業成本不變 均衡價格是多少
壟斷情況下,總收益R=P*Q=1000Q+2Q^2,所以邊際收益dR=4Q;令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得,200=4Q,所以Q=50。
均衡價格是商品的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的價格。也就是商品的市場供給量與市場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給價格與需求價格相等時的價格。在市場上,由於供給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場價格趨向於均衡價格。
如果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則市場上出現超額供給,超額供給使市場價格趨於下降;反之,如果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則市場上出現超額需求,超額需求使市場價格趨於上升直至均衡價格。因此,市場競爭使市場穩定於均衡價格。
均衡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特別是均衡價格理論中關於供給的價格彈性和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分析,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有重要實用價值。
均衡價格就是消費者為購買一定商品量所願意支付的價格與生產者為提供一定商品量所願意接受的供給價格一致的價格。
市場均衡是指市場供給等於市場需求的一種狀態。當一種商品的市場處於均衡狀態時,市場價格恰好使得該商品的市場需求量等於市場供給量,這一價格被稱為該商品的市場均衡價格。
⑹ 一壟斷廠商目前處在價格為2元的產量上,它的平均成本為1.75元,這個成本是最低
一壟斷廠商目前處在邊際收益為2元的產量上,它平均成本為1.75元,這個成本是最低的可持續平均成本。在給定當前的技術水平和投入品價格下,為達到利潤最大化,該廠商將( )。
A. 提高價格;
B. 降低價格;
C. 減少產量;
D. 以上都有可能,條件不足難以判斷。
答案:B
⑺ 壟斷的社會成本是什麼
新古典微觀經濟學與壟斷、外部效應、信息不對稱等現象是不相容的.在新古典分析範式中,這些正是導致無效率發生的原因(平新喬,2001;Varian,1992; Mas-Colell,Whinston and Green,1995).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大多數...
⑻ 壟斷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壟斷利潤計算公式為:壟斷利潤=壟斷價格-成本價格。
壟斷價格包括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兩種形式。壟斷高價是指壟斷組織出售商品時規定的高於生產價格的價格;壟斷低價是指壟斷組織在購買非壟斷企業所生產的原材料等生產資料時規定的低於生產價格的價格。
壟斷價格長期偏離生產價格和價值,但它的產生沒有否定價值規律。從全社會看,壟斷價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整個社會所生產的價值總量,壟斷企業通過壟斷價格多得的利潤,正是其他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失去的價值部分。
壟斷價格的總和加上非壟斷價格的總和必然等於價值的總和。壟斷價格的制定和變化,歸根到底取決於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及其變化。
斷利潤的來源
歸根結低是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創造的剩餘價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壟斷利潤獲得的途徑是:
第一,加強對本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剝削。第二,壟斷組織以壟斷低價購買非壟斷企業的產品並以壟斷高價出售自己的產品來掠奪非壟斷企業剝削到的一部分利潤。第三,加強對國外人民的剝削。第四,通過資產階級國家的財政和信貸,對國民收入進行有利於壟斷資本家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