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木炭機的效益分析
1、投資制炭業的效益分析
(1)社會效益顯著
利廢: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每年農作物秸稈等剩餘物達60---70億噸,其利用率僅為20%,大部分樹枝,鋸末、稻殼、竹屑等被扔掉。此項目設備可使以上廢料轉化成為高效的新能源---機制木炭,木焦油等。節材:機制木炭的產生有效的順應了國家政策,代替了天然 木炭,節約了木材且有效保護了林業資源,緩解了當前木材業過於緊張的局面。
(2)經濟效益可觀
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期,工業、農業、畜牧業及民用等行業需求量很大,南方、東部沿海地區用炭量更大。機制木炭的原料成本一般在150元--200元,而國內機制炭市場價格普遍為1500元—2600元/噸。出口炭價格一般在3000元—4500元/噸,優質炭高達5000元—7500元/噸。加上機制炭的副產品---木焦油,木醋液的收入,投資制炭業將會獲取很高的經濟效益。
(3)產品用途廣
工業領域用炭:工業用炭主要集中用於工業材料的參和用炭和冶金,化工行業的滲碳用炭。一個中型的工業硅廠每年需求炭量就達上萬噸以上。另外,活性炭、炭化硅、結晶硅、保溫材料的生產以及冶煉廠、銅廠、鋼廠、橡膠廠等行業都需求大量木炭。總之,機制炭在工業上的通途就達上百種行業,是木炭需求的第一大行業。農業,畜牧業領域用炭:木炭對農業,畜牧業生產的貢獻主要有提高地溫,改良土壤、保持土壤水份、作為有機肥料的緩解劑和改良土壤酸鹼性的作用。在國內外農業,畜牧業領域有較好的市場。生活領域:人們常用木炭取暖,燒烤、火鍋用的燃料以及南方茶葉的炒制和煙葉烘乾等。另外木炭還有調節房間空氣溫度,濕度和消除有害氣體等作用,已成為人們生活領域的必須品。
(4)市場需求量大
化工,冶金行業木炭年需求量達600萬噸,食品行業年需求量達600噸,民用,燒烤等每年需求量為500萬噸,每年的出口量也有200萬噸。木炭廣泛的用途,體現了其良好的商業價值,也給投資商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以當前的木炭生產能力根本無法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因此,機制木炭的價格短時間內不會動搖,投資制炭業在當前將會有一個穩定的市場,因此將有很大的利潤空間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木炭需求量的逐年增多。據專家估計,目前國內僅。
2、機制木炭每噸成本核算及經濟分析 序 號項 目 單位 數量 單 價 金 額 備 注 1 原 料 噸 2 60元 120元 2 水 噸 0.1 2元 0.2元 3 電 度 200 0.7元 140元 4 廠房折舊 元 30000 2元 20元 廠房50m2
10年折完 5 設備折舊 元 50000 23元 23元 6年折完 6 工 資 人 4 30元/人 120元 7 稅 金 元 1 24元 24元 8 生產成本 噸 1 448元 9 木炭售價 噸 1 1800元 10 利 潤 噸 1 1350元
2. 機制木炭的成本怎麼算求高人指點。
按照你這樣說的話,你的條件很好,原料不算很貴。按照3噸做一噸木炭來說,原料是900元,電費需要200度,人工2-3個,加上廠房折舊50元,設備維修20元/天。也就是說你的成本是:1410元。現在機制木炭市場價是3200-3500元/噸。。你可以算下。利潤很客觀的。
3. 請問一噸機制木炭需多少原料,
一、機制炭的成本核算:
我們以生產一噸機制木炭為例,具體計算如下:
1、 原料——如果原料的含水量在40%—50%左右,那麼生產一噸機制木炭就需要原料5噸左右,若含水量<40%其原料需要量會減少。有的宣傳說3.5-4噸原料可以生產一噸機制木炭,還算靠邊.但原料的含水量也算是相當的低了.如果你看到有的宣傳說2噸原料生產一噸機制木炭,他不是沒干過,就是存心在騙人。各地的原料成本不一樣,有的地區原料不用花錢,只要你用車拉回廠子即可,象東北的滿州里。有的地區原料很貴,原因是有很多行業同你爭奪原材料,象種蘑菇、種木耳的、生產合成板材的。一般說來,原料成本應控制在700元以內。如果超過這個數字,提醒你千萬慎重!
2、動力電——生產一噸機制木炭大約400度左右,根據你當地的實際電價,應該在300-350元左右。這是機制木炭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3、 人工費用——生產一噸機制木炭少說也要10個工作日;除非你的機械化程度很高,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新手應該在250元-300元左右。
4、烘乾燃料——大約80元。
5、運費、設備折舊、其他零件耗損等——大約在70-120元。
從上述分析可知,一噸機制木炭成本大約在1300元-1450左右。不同的地區,成本核算會因地區差價而不同。目前市場上低溫炭1500-1600元/噸,中溫炭1600-1800元/噸,高溫炭1800-2000元/噸。你如果做的好的話一噸機制木炭也就能掙幾百元。決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
二、投資生產機制炭的回報
下面我們再談一談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何時能收回設備的全部投資。
以年產300噸機制木炭計算,機器設備5.5萬(一台最少能擠棒260公斤/小時的制棒機、一台配套的烘乾機)、10個磚窯2萬、運輸車一台(二手車1萬左右,新車3.5-4.5萬左右)、電焊機、電絞龍、電篩子加起來5千元。其他的不算也得8-10萬,假設你已經全部掌握了生產技術,一點故障不出,按一噸300元利潤計算,你一年也就掙9萬元左右。
實際上如果你是新手,在生產過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 的困難,你會發現一噸成品的人工費、一噸成品的電費、烘乾費、各種費用都會比上述理論上的費用高的多,甚至高過你的出廠價。這就是為什麼全國10家新上的炭廠有九家虧損的原因。這種狀況會一直持續到你完全掌握了生產技術,你的生產成本才會慢慢的降下來,你才會慢慢的掙到錢,所以你不要想著一夜暴富,這個行業不是像某些宣傳那樣,投資幾萬塊錢就可以掙到大把的鈔票,在實際生產 中,以年產300噸的炭廠為例,你會發現沒有30-40萬的資金,你會捉襟見肘的。
如果你當地具備了辦機制木炭廠的全部條件,你能不能成功的因素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技術。技術是重中之重。
技術主要有兩方面:1、成型技術
2、炭化技術
4. 木碳的生產成本需要多少
目前國內木炭機設備價格不一,從兩三萬元到幾十萬元都有,主要看你是要成套設備還是獨立設備,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木炭機價格與質量成正比,價格越低的質量也越差,不能只看外觀,都是貼層鐵皮,你能看出什麼來?所以實際效果才是王道,你需要下功夫研究機制木炭機的原理和結構,再去買設備,這樣就不容易上當。
至於機制木炭的生產成本,主要成本在於原料(鋸末木渣),其次是電費、人工費、場地費、損耗、隱形費用等。
如果當地原料價格較貴,你就要小心決策,或許你建了廠,原料更貴了,你不是慘了。
按照目前的生產成本,陝西地區的機制木炭成本從1500-2500元不等,這與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木炭技術有關,可作為參考。
5. 木炭廠一天生產一噸左右需要投資多少錢
摘要 理論上分析機制木炭加工一噸木炭成本與利潤,成本分析約為950元左右,利潤分析約有千元左右
6. 生產一T機制木炭成本大概要多少包括材料電費等等 ,請做的人能夠回答謝謝了
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
可以告訴你一個大概,然後你自己算吧!
一噸木炭的原料大概在二十個立方或者是四噸到六噸左右的
電費大概是三百到四百間
工人工資這個看你當地情況,三百到五百間吧
還有包裝等費用
總的說來成本大概在二千到三千間
7. 有沒有人做過木炭加工的,沒有經驗和技術,成本大概要多少,請大神指點一下
之前我們講過,開個小型木炭加工廠,一般都需要6-8萬塊錢,而對於這個一個投資項目,相比每一個投資者都是將其當做一番事業來做的。所以,「開個木炭廠發展前景怎麼樣,到底能不能賺到錢」這樣的問題,每個客戶都會經過一番考察調研的。今天,我們木炭機廠家為客戶提供一下的資料,以供參考。
1、符合政策發展;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據有關部門統計,每年農作物秸稈等剩餘物為60-70億噸,其利用率僅有20%,其餘作為垃圾處理,樹枝,鋸末,稻殼等也有上億噸扔掉,本項目設備可使以上所有廢料變成新能源——機制木炭。隨著國家對森林資源砍伐的控制,機制木炭的產生既有效的順應了國家政策,代替天然木炭節約木材,又有效的保護了林業資源。
2、經濟效益可觀;
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發展時期,工業、生活等行業用炭量很大。機制木炭的原材料成本一般在1000元/噸,而國內機制木炭的市場價格普遍為3000-4000元/噸,木炭出口國外,銷售價格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噸,其利潤非常可觀。
3、市場需求量大;
生活類:燒烤、取暖、火鍋、鍋爐、防潮、家裝等。
工業類:冶金、化工、醫葯、保溫、橡膠等。
4、技術容易掌握;
我公司機制木炭機操作簡單,易學易懂,一般學習3-5天就可完全掌握操作工藝流程。利用農作物秸稈,樹枝,樹皮,樹根,樹葉為原材料需要粉碎,粉碎後的木炭含水量大於12%時需要烘乾,烘乾後的木屑原料才能成型(製成薪棒),加工成(半成品)薪棒後再入窯炭化。
以上幾個方面,為我們開設木炭加工廠賺錢前景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客戶在投資之初,建議在當地進行考察,畢竟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不同之處,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來致富賺錢。
8. 製作機制木炭的成本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31
9. 機制炭的市場前景
機制炭應用廣闊,原料使用也相對較廣,市場銷路也以大城市為主,需求量相當大。機制炭的投資門檻低,但是技術要求卻不低。以生產一噸機制炭為例,一噸機制木炭成本大約在1300元-1450左右。不同的地區,成本核算會因地區差價而不同。市場上低溫炭2000-2600元/噸(出廠價),中溫炭3000-4000元/噸(出廠價),高溫炭5000-8000元/噸(出廠價)。做的好的話一噸機制木炭平均利潤在幾百元,決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投資機制炭的生產,在剛開始的時候,技術水平如果達不到要求,虧損也是有可能的。這其中有三個關鍵因素:原料選擇,炭成型技術和炭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