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麻辣拌與麻辣燙的做法有哪些不同
麻辣燙:首先准備材料,如果想要安心的吃法可以自己炒料需要:豆瓣醬,小米辣,大炮辣等,花椒,八角,豆蔻,桂皮等,還有牛骨或者豬骨高湯(嫌麻煩可以用濃湯寶),炸好的蒜蓉製作:油燒制七八成熟,然後下入豆瓣醬,炒出紅油,再加入所有輔料和香料,炒出香味後加入高湯,煮沸就可以下菜啦。麻辣拌:重要的是醬汁 說個我自己的做法吧 芝麻醬加涼白開攪的相對稀一些,加入少許鹽,雞精,然後加入蚝油和蒸魚豉油,再加入蒜末活著榨好的蒜汁,加入少許腐乳就OK啦,然後和材料拌在一起,喜好辣的可以加入油潑辣子。
Ⅱ 麻辣拌生意需要什麼工具
做生意並不能靠別人的兩三句建議,更主要是抓住重點自己去考察。1.地點,所在區域是否喜歡麻辣拌。2.數量,該區域願意在冬天吃麻辣拌的人數比例3.自己店鋪的特點或特色(產品比其他同行便宜?自己有獨特的味道?服務最好?等)顧客選擇你的麻辣拌的原因。4.成本核算(細到材料費,鋪租、店鋪內設施、水電、人工、產品定價、需要賣多少才能持平成本費用,盡量能在三個月內賺回,並且產品價格合理)等等。一門生意需要注意的事情很多,特別是費用要算清楚。想清楚了就放手去干,祝你成功!如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點採納,謝謝!
Ⅲ 麻辣拌的成本是多少
這個嘛,不一定,成本要不了多少錢的,就是看門面了!成本2000左右,貴在門面
Ⅳ 麻辣拌的秘制配方
雖然麻辣拌的名字聽著覺得川味十足,但確實是不折不扣的東北菜,東北的朋友們心心念的靈魂支柱。
據說麻辣拌的誕生,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政府鼓勵下崗員工再就業,正巧這個時候麻辣燙傳到了撫順,成為許多再就業人員的首選,一時間麻辣燙遍布撫順大街小巷,其中一對夫妻殺出了重圍,在麻辣燙的基礎上作出了改良,去掉其中湯料,口味也由重麻辣改為撫順人更喜歡的酸甜,做出了第一份麻辣拌,並正式揭開了撫順麻辣拌帝國的序幕。
雖然是麻辣燙的衍生品,但絕對不是沒有湯的麻辣燙,麻辣拌有自己的精髓。
沒了什麼都不能沒有寬粉,麻辣拌里的寬粉,也有細粉,更軟更入味。缺什麼都不能沒有紅丸子,麵粉加蘿卜和紅色素油炸而成的素丸子,浸在麻辣拌湯汁里,吸足了料汁,塞進嘴裡,那簡直就是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麻辣拌是重口味的代表,酸甜麻辣都整點。多糖少醋不麻多辣、多糖多醋少麻少辣、少糖多醋多麻多辣等無窮無盡的口味,能記住對方pick的麻辣拌口味才是真愛。
酸甜,是根基。雖然放這多白糖,減肥咋辦呢,可吃了一口,雲減肥吧!
孜然,是點睛之筆,這才是川味的傳承,辣椒和花生碎,是靈魂。辣椒油要現炸的,香而不焦,辣而不燒,花生碎更是要現炸的,要脆要香,新鮮出鍋。
麻辣拌四大金剛方便麵、炸腸、宏寶萊、烤餅,是麻辣拌的四大金剛。
一口丸子一口餅,或者像西安泡饃那種吃法,把餅撕碎了泡在湯里,那才是最地道瀟灑的吃法。
炸腸是把拌在麻辣拌里的澱粉腸油炸,撒上辣椒面和特製醬而成的,干吃或者泡在麻辣拌湯里都行。
夏天,吃麻辣拌又熱又辣,一瓶宏寶萊汽水下肚,簡直不能再爽,冬天花生露都放泡在電飯鍋中加熱,沒有什麼比大雪裡吃麻辣拌和熱花生露更爽的了。
麻辣拌的秘制配方?
麻辣拌和麻辣燙的原料相似,幾乎所有的食材都能放,只要你喜歡,只需一碗麻辣鮮香的料汁就能讓平淡的食材增加美味的靈魂。土豆片、魚丸、魚豆腐、藕片、木耳、蘑菇、蟹棒、海帶結都是我喜歡的食材,配上料汁格外下飯。
食材的處理通常不難,通常就是將土豆片、藕片、木耳等焯水,提前將魚丸、魚豆腐、蟹棒等煮熟。料汁的製作可是它是否好吃的關鍵。通常是用陳醋、糖、辣椒、花生碎、孜然等調制而成的,只是每個人的口味喜好不好,做出來的料汁也不同,在這里把我愛吃的配方分享給大家。
【調制料汁】
將半湯匙蒜泥、半湯匙芝麻醬、半湯匙花生醬、半湯匙孜然粉、1湯匙蚝油、適量鹽、1湯匙白糖、2湯匙生抽、1湯匙醋、2湯匙油潑辣子、半湯匙花椒油,攪拌均勻,澆在食材上,放入適量的熟芝麻和花生碎、蔥花和香菜,拌勻即可。
麻辣鮮香,好吃上癮。芝麻醬會增加一些甜香味道,假如不喜歡芝麻醬和花生醬的可以不放這兩種食材,不喜歡香醋味道的也可用老陳醋來替代。
麻辣拌麻辣鮮鮮,非常的好吃,深受大家的喜歡,麻辣拌的口味也是有很多種, 醬香口味、麻辣口味、咸辣口味 等,都非常的好吃,麻辣拌已經成為街頭小巷的一種美味小吃,可以自己在家做,好吃還衛生。
麻辣拌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主要是有土豆片、海帶、豆泡、丸子、寬粉等製作而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非常的麻辣鮮香,每個地方做的麻辣拌味道上也是有所不同,油麻辣味的、香辣味的、醬香味的等等,都非常的好吃,自己在家做,衛生還好吃,下面就來分享一下麻辣拌的秘制配方。
1、准備食材:土豆片、蓮藕片、海帶結、蟹棒、小白菜、花菜、魚豆腐、丸子、金針菇
料汁用料:花生碎、白芝麻、孜然粉、雞精、辣椒面、花椒粉、生抽、醋、鹽、白糖、蚝油、麻油、芝麻醬、香油、蔥、蒜、姜、香菜、洋蔥、八角、桂皮
2、麻辣拌好不好吃,主要就是看料汁,洋蔥洗干凈切小塊;蔥洗干凈切段;姜洗干凈切片;香菜洗干凈切段;蒜洗干凈切末。
3、芝麻醬加入水稀釋開,碗里加入一勺花生碎、一勺芝麻、蒜末、辣椒面、花椒粉、孜然粉,起鍋燒油,鍋里加入油,把蔥段、薑片、洋蔥塊、香菜段、八角、桂皮放進去。
4、小火慢炸,把香料榨乾,炸出香味後撈出來,淋入碗中,邊淋邊攪拌,攪拌均勻後加入兩勺生抽、一勺鹽、一勺蚝油、兩勺白糖、一勺雞精、兩勺醋、一勺麻油、一勺香油,再加入稀釋好的芝麻醬,攪拌均勻,料汁就調好了。
5、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放食材,想吃什麼就放什麼,把所有食材洗干凈,先把丸子類的煮熟撈出來放盆里,再把蔬菜類的也都煮熟放盆里,加入調好的料汁,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麻辣鮮香,非常的過癮。
小技巧
1、麻辣拌好不好吃,主要就是看料汁,料汁一定要用熱油淋,這樣才可以激發出香料的味道,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放調料,芝麻醬一定要放,這樣才好吃。
2、可以放入各種香料來熬熱油,這樣做出來的料汁味道會更好,麻辣拌食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總結:好看又好吃的麻辣拌就做好了,香辣過癮,非常的好吃,自己在家做,好吃還衛生,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放調料,做法是非常的簡單,喜歡吃麻辣拌的都可以在家試試。
起源於四川的麻辣燙風靡全國,從南到北都能見到它的身影,特別是南方人,晚上下班後有吃宵夜的習慣,來一碗麻辣燙,夾起食材在湯水裡涮幾下,吃在嘴裡是既麻又辣,吃下肚是越吃越過癮,像「著魔」一樣。
一碗麻辣燙摻雜著各種食材,混合著麻辣的湯水,食材吃完了,湯卻很少有人將它喝完,因為不習慣這麻辣湯水,也只小抿幾口,只是可惜了湯水。因此,這種 美食 雖然好吃,但是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就是湯水太過浪費。後來人經過改進才衍生出「麻辣拌」,只不過麻辣燙用的是湯水燙食,而麻辣拌是用特製醬料拌食。
麻辣拌的由來:它起源於東北,興於東北
20世紀90年代,四川的麻辣燙開始進入全國各地,也包括東北地區。由於其麻辣的口感,也贏得了一部分人的喜愛,因此這道 美食 在東北站住了腳跟。一段時間內,幾乎整個東北地區都能見到。因為它的美味,引來了眾多商家在此開店競爭。時間長了,供過於求,很多店面盈利開始下降,於是有人開始琢磨著如何改進這道 美食 以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麻辣燙的味道大部分稀釋進湯水裡,沖淡了食材的味道。而東北人喜歡重口味,油厚鹽多,為了讓麻辣燙的口味更偏重一些,於是將湯換成了醬汁。這樣不僅增強了食材的口味,還降低了成本。燙好的食材用醬料一拌,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為區別於麻辣燙,後來人就將這道 美食 改叫「麻辣拌」。這種 美食 一問世,就得到了大多東北人的喜歡。從東北到河北,幾乎都有它的影子,如今的麻辣拌已盛行於東北三省,流行全國各地。
麻辣拌的特點:油而不膩,集麻辣、咸香、酸甜於一身
麻辣拌是由麻辣燙演變而來,繼承食材燙制的方法,由麻辣湯水燙制改成清水煮熟(燙熟)拌醬,因此口味上更偏重於「油、咸、香、辣」,也更適宜於北方人喜歡重口味的特點。
它的食材有各種各樣的蔬菜,豆製品,面製品,菌菇類,海鮮類和肉類,形成了東北獨有的麻辣拌風格,有麻辣,甜酸,咸辣,甜辣各種口味,吃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口味合適選擇。
做這道 美食 ,重點在於醬料的調制,其中醋、糖、食鹽、香油、辣椒油是必不可少的佐料。食材煮熟後,統一放在一個碗里,再調以適量的佐料拌勻,就可以開吃。有點像武漢熱乾麵,但是有別於熱乾麵。做好的麻辣拌看似肥油而不膩,咸香味十足,搭配上辣椒油,麻辣適口,酸的、辣的、鹹的、甜的一股腦直達舌根,讓人回味無窮。
麻辣拌的製作:根據口味不同,有不同的食材搭配和醬料配製
講述了麻辣拌的由來和特點,再製作就不是很難。 要說到麻辣燙的秘制配方,其實沒有千篇一律的做法,全憑食客的口味要求。 食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搭配,只要沒有食用禁忌,一般都是可以的。醬料沒有特別的要求,主要是根據自己的口味去調配。下面就隨我進入製作時間,為大家分享一道家常版的麻辣拌的做法。
#家常麻辣拌#--操作簡單,易在家製作,口味麻辣咸香,非常開胃!
食材:五花肉200克,油炸花生,香菇,豆皮,香菜,紅椒
調料:香醋,香油,辣椒粉,胡椒粉(或孜然粉),白糖,生抽,料酒,食鹽各適量
#製作步驟#
1-食材備制
五花肉用清水洗干凈,切成薄的片兒裝碗,越薄越好,便於煮熟、進味。加1勺生抽,1勺料酒,1勺胡椒粉調勻,用保鮮膜密封好,腌制10分鍾。香菇用溫開水泡開,豆皮切絲,香菜切小段,紅椒切片分開裝碗。
2-調制醬料
碗中加2勺生抽,1勺香醋,小半勺鹽,白糖半勺,1勺辣椒粉,1勺胡椒粉拌勻。我喜歡吃咸一點的,所以多加了點生抽。
起炒鍋,多加一些香油,開中火燒沸,趁熱將油倒入醬汁中,再次拌勻,藉助滾油的高溫將醬料的香味逼出來。
3-煮制食材成菜
另起鍋,加足量的清水,水沸騰後將腌制好的肉片下鍋,燙5分鍾左右撈起,下入香菇煮20分鍾 (香菇煮的時間一定要夠才能充分煮熟) ,將肉片和香菇瀝水裝碗。接著將豆皮絲和紅椒絲下入煮熟即可,順勢將白菜下入煮1分鍾,撈出所有的食材裝碗。將花生和香菜撒在食材上面,用醬料淋一遍,筷子攪勻,一道香噴噴的家常麻辣拌就製作完成。
家常麻辣拌製作總結
麻辣拌的製作就是這么簡單,是不是感覺有點像冷盤的製作呢。其實麻辣拌的製作就是冷盤的翻版,麻辣燙的改良版,只不過比冷盤豐富許多,也比冷盤好吃,口味上比麻辣燙偏重許多。
食材的煮制(燙制)講究先後順序 。比較難熟的食材要先放,較易熟的食材要後放,這樣才能保證所有的食材熟度一致,也能保證食材的營養少流失,真正做到營養豐富、齊全。
醬料的調配依照個人口味而配製 。口味的不同根據調料側重添加,喜歡鹹味的,建議多加一些生抽之類的,少加食鹽,畢竟食鹽吃多不好;喜歡酸味多一點的,可以多加些食醋,配適量的白糖以減少酸味的不適感;喜歡吃辣的,可以多加些辣椒粉,孜然粉或胡椒粉之類的;喜歡吃甜的,可以減少醋的攝入。總而言之,怎麼好吃怎麼來。
麻辣拌的秘制配方?
麻辣拌一直以來都是風靡街頭的小吃,每次逛街的時候遇到賣麻辣拌的小推車,旁邊都會圍滿一群人,足以看出人們對麻辣拌的喜愛,在製作麻辣拌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食材,經過煮制後,加上調配好的辣椒油,攪拌均勻,香味濃郁口味麻辣,讓人回味無窮。
做好麻辣拌的關鍵是辣椒油
辣椒油可以說是麻辣拌的靈魂,要想讓做出的麻辣拌口味既麻又辣,辣椒油的製作至關重要,那麼如何才能做好辣椒油呢?
①辣椒要選擇多種辣椒, 最常用的辣椒就是二荊條辣椒、子彈頭辣椒和朝天椒。二荊條辣椒味道香但是辣度低,相反朝天椒辣度高,但是香味欠缺;因此將三種辣椒面混合使用,做出的辣椒油才能既辣又香;
②在製作熱油的時候要使用多種香辛料 ,比如八角、桂皮、香葉、白芷、草果,涼油中放入,當油熱後,繼續加入香菜葉、小蔥、薑片、芹菜葉、洋蔥絲,當炸制焦糊時,將香料撈出;
③將辣椒面、花椒面和白芝麻按4:2:1的比例混合 ,將熬好的熱油稍微放涼後慢慢倒入其中,並用筷子攪拌均勻,辣椒油就製作好了。
辣椒油做好了,下面再說下如何製作麻辣拌
①准備食材:常用的有土豆片、金針菇、海帶、寬粉、魚豆腐、蟹棒、蝦丸、豆泡、藕片、小白菜、茼蒿、豆皮等,可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
②將所有的食材放入熱水中焯水30秒,由於食材較多,可以分多次操作;
③將抽水號的食材放入碗內,加入做好的辣椒油以及適量的食鹽、白糖、胡椒粉、味精,攪拌均勻後即可。
總結
在製作麻辣拌時,一定要體現出它的麻與辣,因此辣椒與花椒是必不可少的調料,尤其是辣椒要選用多種,這樣做出的辣椒油才能既辣又香又麻。
麻辣拌與麻辣燙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雖然是師出同門,但兩者之間的差別確實非常大。麻辣燙的起源於四川,雖然是街邊的小攤位,但它用麻辣鮮香的味道征服了大江南北。但是當麻辣燙來到了東北撫順之後,東北人則是根據自己的口味,在麻辣燙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又多了一些酸甜咸口的拌菜,也就是現在的麻辣拌。
小寶認為東北人之所以將麻辣燙進行創新,主要原因是麻辣燙那一鍋老湯製作起來確實麻煩,並且保存起來也是非常麻煩,所以才有了麻辣拌。 這就是兩者最大的卻別,麻辣燙的味道在那一鍋老湯里,再放點辣椒油、芝麻醬、蒜末、蔥花、香菜,味道就非常足了。 而麻辣拌的味道則是在料汁上,畢竟麻辣拌里的葷菜、素菜都是用清水煮熟的,就等著用料汁提味。
所以麻辣拌的料汁就至關重要,所以麻辣拌的秘制配方小寶也不知道是什麼,所以小寶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常見的麻辣拌料汁,味道也是非常不錯,鮮、香、辣、酸、甜一應俱全。
【麻辣拌料汁】
步驟:
①辣椒油:兩勺蒜末、一勺辣椒末、一勺蔥花、一勺白芝麻放入一個碗中,淋上三遍熱油,攪拌均勻
②芝麻醬料汁:另取一個小碗,放入適量芝麻醬,一勺蚝油,用涼白開將芝麻醬調稀。然後再盛放芝麻醬的小碗中加入一勺孜然粉,兩勺生抽,一勺醋,半勺糖,以及適量的鹽,攪拌均勻
③煮菜:煮自己喜歡吃的葷素菜,任意搭配即可。不過小寶的建議是方便麵不能少,這是吃麻辣拌的靈魂。
④拌菜:根據個人口味,放辣椒油以及芝麻醬料汁即可
小寶侃:
用料:
蟹味菇50克
海帶100克
菠菜50克
金針菇50克
香腸1根
魚丸100克
粉條(干)50克
輔料:
蝦50克
豆腐皮50克
油菜5棵
調料:
醬油5克
蔥5克
蒜5克
香醋5克
蚝油5克
芝麻油5克
麻辣醬10克
芝麻醬5克
花生醬5克
白糖5克
香菜5克
孜然5克
芝麻5克
海鮮醬10克
做法:
1.所有原料准備好
2.將金針菇、蟹味菇、油豆腐、鮮蝦、豆腐皮、粉條,原料分別燙熟,瀝干水分,粉條用溫水泡了再煮軟
3.將魚丸、火腿腸、油菜、菠菜燙熟,瀝干水分,海帶我是之前買的干海帶,已經處理過了,直接切絲拌就好了
4.海帶、豆腐皮切成絲,油豆腐切兩半放進大碗,蘑菇和青菜瀝干水分後放進去
5.魚丸切成兩半跟鮮蝦、粉條一同放進去,放上香蔥末、香菜末、蒜末
6.加入蚝油、醬油、白糖、香醋、海鮮醬,再加入麻辣醬、辣椒油、麻辣油、芝麻醬、花生醬、芝麻油
7.撒上孜然熟芝麻,有花生碎更好,拌勻即可食用
首先是油
生薑,大蒜,香菜,大蔥,花椒,下油鍋文火炸制金黃色撈出
燈籠椒,線椒,朝天椒,各兩斤加半斤花椒一起打末,不要太細了,打好加白芝麻。
油溫90度慢慢倒入打好的辣椒粉中,一邊倒一邊攪拌
這樣做麻辣拌料的基礎就很好吃,後期可以根據你要做的東西添加相應的孜然或者別的東西
麻辣拌的秘密配方
麻辣拌誕生於撫順,雖然誕生至今不過二十年的時間,但對於撫順人來說,就是刻在撫順人骨子裡的味道,麻辣拌的食材簡單,做法容易,但是要做出和店裡一樣的口味可是有秘訣的喲。
首先准備原材料:土豆 甘藍 寬粉 小白菜 海帶 魚丸 紅丸子 蟹棒 素雞 豆皮 香腸 秘制調料包。將所有菜洗干凈,寬粉提前浸泡一夜。土豆、素雞、寬粉切片備用,食材的種類可以按個人喜好進行調整,總材料差不多500g左右就行。鍋內燒開一鍋水,先把土豆下鍋,然後下蔬菜類食材,最後把各種丸子、蟹棒放進去,差不多煮4、5分鍾左右就可以完全煮熟了。煮熟之後撈出來瀝干水分,一定要盡量瀝干所有水分,不然汁水多了會影響味道。將調料包倒進大碗里,把煮好的所有食材倒進碗中,攪拌均勻就可以吃啦。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自己做的麻辣拌和店裡買的比起來總是不夠味呢?其實秘訣就在於秘制調料包。正宗的東北麻辣拌應該是酸甜香辣口味的,用東北人的話來說,麻辣拌就是吃個味兒。畢竟食材光用清水煮熟之後,是沒有什麼味道的,所以麻辣拌的靈魂就在於這個調料包了。調料包的食材雖然簡單,但是品種豐富,包括醋、糖、辣椒、鹽、孜然粉、花生碎等多種調料。酸甜是麻辣拌的根基,孜然是麻辣拌的點睛之筆,而辣椒和花生碎則是麻辣拌的靈魂。
你都說了是秘制配方了還非得要問,就像大染坊里的孫明祖挖空心思的去得到陳六子的配方,到頭來吃虧一場空自嘲「棒槌」。
Ⅳ 開一家近口麻辣拌需要多少錢10萬預算可以嗎
這個預算至少需要15萬塊錢。10萬塊錢是根本不夠的,因為你還需要一個店面的成本,還有一個人工和材料裝修的成本。所以這些全算上差不多也需要15萬以上。
Ⅵ 近口麻辣拌開一家店需要多少錢資金呢
開店城市
一線城市 二線城市 三線城市
店鋪面積 50㎡ 50㎡ 50㎡
麻辣拌店基礎費用 裝修費用 4.8萬元 2.4萬元 1.3萬元
設備費用 5.6萬元 4.5萬元 3.5萬元
原料費用 5.0萬元 4.5萬元 3.3萬元
廣告宣傳 3.0萬元 1.5萬元 1.0萬元
小計 18.4萬元 12.9萬元 9.1萬元
麻辣拌店成本費用 店面租金 2.1萬元 0.8萬元 0.4萬元
人工費用
0.8萬元 0.6萬元 0.3萬元
水電煤氣
0.3萬元 0.2萬元 0.1萬元
流動資金 2.2萬元 1.0萬元 1.0萬元
小計 5.4萬元 2.6萬元 1.8萬元
麻辣拌店總費用
總計 23.8萬元 15.5萬元 10.9萬元
Ⅶ 李炮稱盤麻辣燙毛利率是多少,怎麼算的
毛利是60%左右,
毛利率=毛利/收入
成本利潤率=毛利/成本
Ⅷ 學做麻辣拌需要多少學費,做麻辣拌的方法與步驟
一技在身,勝握千金,筆者真心希望每一位讀者能多學一門手藝。在這個「不唯學歷憑能力」的時代,你有學歷固然好,但是只有學歷沒能力就算找到工作也會被辭退,到時候豈不是很丟人?我身邊就有個朋友,大學四年混了個本科學歷,好不容易找了個工作,試用期還沒結束,就被領導叫去談話勸他辭退,Why?是因為他沒有學歷嗎,並不是,而是因為他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勝任工作。
技多不壓身,多一門手藝,總是好的,尤其是烹飪這門手藝!上班族學烹飪讓生活更任性!就算被辭職又怎樣,如果有烹飪手藝,走到哪裡都餓不著;就算失業又怎樣,如果有烹飪手藝,走到哪裡都吃香,才不會失業呢!
上班族學烹飪拿高薪,讓生活任性一把!吃酸奶不用舔蓋了,做公交車也不在乎那三塊兩塊了,吃方便麵也只吃黃渤代言的加鹵蛋的啦!
在這個朝氣蓬勃、「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時代,無論是憤青還是文藝青年不會兩手絕活怎麼行?學烹飪不僅能給人帶來一種DIY的樂趣,更可以把它當做一個終生的職業。俗話說,一廚勝過三技工,去當地口碑好的薪動方學校學廚師能事半功倍呢!
Ⅸ 加盟哇喜麻辣拌燙成本高嗎
加盟哇喜麻辣拌燙的成本其實在不同的品牌是不一樣的。但是哇喜麻辣拌燙這個品牌的成本就很少,因為它的加盟費很少,但是他們進行技術支持,還會對你們進行培訓。非常高興你能採納我的回答,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追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