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曲線怎麼獲得
擴展閱讀
企業賠償費用屬於什麼 2025-05-15 04:36:41
抖音哪個工具可以寫字 2025-05-15 04:19:39

成本曲線怎麼獲得

發布時間: 2022-10-22 17:22:03

⑴ 長期平均成本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推導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推導
方式1 :通過長期總成本曲線可以得到長期平均成本曲線;
方式2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包絡曲線。
1.規模經濟所謂規模經濟是指,若廠商的產量擴大一倍,而廠商增加的成本低於一倍,則稱廠商的生產存在規模經濟,與規模經濟對應的是規模不經濟。
2.經濟學家認為,隨著產量的增加,廠商的生產規模逐漸擴大,最初廠商擴大規模使得生產處於規模經濟階段。產生規模經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廠商可以使用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實際生活中,機器、設備往往是有不可分割性,有些設備只存在較大的生產規模下才能得到使用。
第二,規模擴大有利於專業分工。
第三,隨著規模擴大,廠商可以更為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各種生產要素,包括一些副產品。
第四,隨著規模擴大,廠商生產要素的購買和產品的銷售方面就擁有更多的優勢,隨著廠商產量的增加,這些優勢逐漸顯示出來。
3.但是,講到規模經濟時一定要注意:廠商的規模並非越大越好,對於特定的生產技術,當廠商的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後,生產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造成規模不經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的低效率。由於廠商規模過大,信息傳遞費用增加,信號失真,規模過大滋生官僚主義,使得規模擴大所帶來了成本增加更大,出現規模不經濟。
所以,廠商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呈現U 型是由於廠商的規模不經濟所致。
4.長期邊際成本曲線
通過長期總成本曲線也可以得到廠商的長期邊際成本曲線。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AC ),LAC 是一條與無數條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相切的線,如下圖:在長期中,廠商可以根據它所要達到的產量來調整生產規模,從而始終處於最低平均成本狀態,所以,LAC 是無數條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集合而成,是一條由無數條短期平均曲線相切的線,又稱包絡曲線,它也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線。

⑵ 微觀經濟學如何由擴展線推導長期總成本曲線請具體點回答,

擴展線是生產均衡點的軌跡,即等產量線與等成本線切點的軌跡.長期成本曲線是產量與成本對應的曲線.擴展線上每一點都對應著一個產量與一個成本,把它表示到縱軸為成本,橫軸為產量的圖像中就好了.

⑶ 項目管理-計劃成本S曲線怎麼畫!

1、由網路圖找到關鍵路徑,即最長時間之和的那條,並得到此項目的總工期。
2、制費用表,列名依次為序號、任務名稱、持續時間、費用(持續時間*單價)、累計費用(截止當前任務的所有費用之和)。
3、畫成本累計曲線(S曲線),縱坐標為成本,橫坐標為時間,注意時間不要超過項目總工期。最後,根據費用表中的各累計成本,在坐標內找到對應點,連成曲線,即得。
(有不清楚的再追問)

⑷ 我想問一下短期成本曲線的得到,需要什麼數據

包絡線。
長期的包住短期的。也就是長期並不是短期成本最低點的連線。
因為為了長期的發展,短期內的成本會高一點的。

⑸ 經濟學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怎麼畫。大神

1、完全競爭廠商是價格接受者,需求曲線為某一價格出發的水平線。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與需求曲線重合,為p=p0.壟斷廠商可調整產量來控制價格,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平均收益與需求曲線重合,mr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且橫截距為ar一半。2、mu1/p1=mu2/p2.3lac是sac包絡線,而lmc不是。譬如當q=q1時,lac與sac1相切,那麼q1處的lmc地值就等於sac1對應的smc1在q1處的值,以此類推得到lmc曲線。4、需求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是消費者均衡點。兩商品價格變化,預算約束線和無差異曲線也發生變化,這樣就會有一系列的切點,切點能反映四個量:pi,q1,p2,q2。p1與q1對應得到1商品的需求曲線,2商品同理。

⑹ 怎麼求邊際成本曲線需要已知哪些數據 請高手詳細回答

至少三組產品總成本、產量數據。之所以要求有三組數據是為了剔除偏離數據。問題比較復雜,可能有許多情況,數據組越多越好,畫圖求方程(可能有不連續的情況)

⑺ 長期成本曲線是怎麼得來的

長期成本曲線: 表示在技術、投人品的價格不變,但生產者可自由選擇企業最優規模的條件下,某一產品的各種產量水平所對應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幾何圖形。

⑻ 邊際成本平均成本曲線是怎樣推出來的

平均成本曲線上的每一點表現為總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

可變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表現為總可變成本曲線上每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

兩條曲線上連線斜率最小點即分別為平均成本曲線和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這兩點與原點的連線正好為改點切線

⑼ 短期成本曲線如何計算成本曲線包括哪些

計算公式:TC = FC + VC = FC + 0.5 * [MC(0) + MC(Q)] * Q.ATC = TC / Q = FC / Q + MC(0) + 0.5 * MC'(0) * Q.
1)短期總成本曲線(STC):由不變成本(TFC)和可變成本(TVC)構成。不變成本不隨
產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不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平行於橫軸的曲線;可變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產量為零,可變成本也為零,所以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從原點出發,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總成本是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和,它不從原點出發,而是從不變成本出發,產量為零,總成本也不為零,總成本最小,也要等於不變成本。所以總成本曲線是一條從不變成本出發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2 )短期平均成本曲線(SAC):由平均不變成本(AFC)平均可變成本(AVC)構成。
平均不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所以平均不變成本是一條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平均可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所以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曲線;平均成本曲線也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曲線
3)短期邊際成本曲線(SMC):隨著產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所以邊際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曲線。
拓展資料:
1.短期成本曲線亦稱「經營曲線」。在投入若干生產要素保持不變或不可調整期間內,不同產量下的有關成本函數的圖象表示。它主要說明一定生產規模下的成本與產量的基本關系,用於企業近期的經營管理決策。常規的短期成本曲線見概述圖。TVC為變動成本總額,TFC為固定成本總額,TC為總成本,AFC為平均固定成本,AVC為平均變動成本,ATC為平均總成本,MC為邊際成本。
2.特徵
1)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增,遞增速度先減後增;不變成本曲線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因而是一條平行於產量軸的直線;總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距離為不變成本,其形狀及變動規律與可變成本曲線一樣。
2)平均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遞減後增加,即呈現U型。
3)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增加先遞減後增加,也呈現U型。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都相交於二者的最低點。短期成本曲線的特徵關鍵取決於邊際成本的性質,而邊際成本曲線先下降後上升的性質被稱之為邊際成本遞增規律:在生產中,隨著可變投入的增加,邊際成本在開始時是遞減的,然而,隨著可變投入的繼續增加,邊際成本最終會不斷上升。短期成本曲線共7 條,分別是總成本TC 曲線、總可變成本TVC 曲線、總固定成本TFC 曲線以及相應的平均成本AC 曲線、平均可變成本AVC 曲線、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線和邊際成本MC 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