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位成本,銷售成本和生產成本之間的關系,請知道的麻煩告訴下,謝謝了。
單位成本是單個產品(個、件、套等)的成本,商品叫單價,成本就稱為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總成本/總數量
銷售成本是銷售商品的成本,未售出的商品成本不能計入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單位成本*銷售數量
生產成本是加工過程中歸集的產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以及製造費用(間接材料、設備折舊、輔助成本、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
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等(投產)——生產成本(完工後)——庫存商品(售出後)——銷售成本
主要會計分錄: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產品
生產成本—**產品
。。。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月末,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⑵ 銷售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的費用(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等等)=買入價+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費用(銷售發生的費用不作為成本核算)。
生產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資,直接的費用。就是組成產成品的直接費用。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實際成本法則:
1、分類:實際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計算對象進行命名,包括品種法、訂單法(分批法)、分步法。
2、品種法:品種法主要適合於大批量、流程式生產的企業,通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產品品種非常多,生產過程比較簡單,不要求分步驟核算成本,成本核算上要求按品種簡單歸集和分配成本,月末通常有在製品成本。
⑶ 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摘要 您好,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計算公式如下:
⑷ 銷售成本怎麼算是銷售數量*單位產品生產成本嗎是的話單位產品生產成本怎麼算
銷售成本=銷售數量*出庫單位成本;
出庫單位成本計算方法要看選擇哪種存貨計價方法。
如果選擇全月平均的話,出庫單位成本=(期初存貨庫存金額+本期入庫存貨金額)/(期初存貨數量+本期入庫數量)
本期入庫的金額與該存貨的本期生產成本有關,生產成本一般包括:生產該產品的直接材料、分攤到該產品的人工、製造費用。
⑸ 生產成本與銷售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生產成本=直接的材料,直接的工資,直接的費用。就是組成產成品的直接費用;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的費用(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等等)=買入價+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費用(銷售發生的費用不作為成本核算)
1.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q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2.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⑹ 如何計算生產成本和產品銷售成本
一.【生產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1.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二.【銷售成本】銷售成本=買入價+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費用(銷售發生的費用不作為成本核算)
1.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⑺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求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價÷(1+利潤率)
基本計算公式:
1、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金
2、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3、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周轉天數×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拓展資料: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⑻ 出售成品轉入銷售成本,生產成本不等於銷售成本,怎樣計算生產成本明細呢
1,如題所述,製造產品並銷售,會計處理一般如下:
a,產品完工入庫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b,成品銷售出庫時:
借:產品銷售成本
貸:產成品
2,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每期完工入庫的產品均能於當期銷售出庫,那麼,當期銷售成本與生產成本相等,否則,只要存在期初期末庫存,銷售成本必然不等於生產成本。
3,一般地,各生產成本明細的計算分析只歸於產品完工入庫當期實施才具意義,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分析計算銷售成本各明細,即先分析計算庫存產品生產成本(各明細),才能對每期結轉的銷售成本(各明細)進行分析計算,一般可對各明細分別通過加權平均方式計算。
4,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