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預測企業成本考慮哪些
擴展閱讀
什麼是高消費用品 2025-05-14 07:56:11
石油管套長多少米 2025-05-14 07:53:08

預測企業成本考慮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20 15:06:29

❶ 日常成本決策中應該考慮哪些相關成本

日常成本決策中應該考慮差量成本、機會成本、專屬成本、重置成本等相關成本。
成本決策是指用決策理論,根據成本預測及有關成本資料,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抉擇最佳成本方案的過程。成本決策可分為宏觀成本決策和微觀成本決策 。它貫穿於整個生產經營過程,涉及面廣,因此,在每個環節都應選擇最優的成本決策方案,才能達到總體的最優。

❷ 進行經濟評價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企業成本費用包括哪些

摘要 企業的成本:生產成本(製造成本):主要是指為生產產品所使用的原輔物料、煤水電、機器折舊、工人工資、生產期間產生的廢品損失;企業的費用:指在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❸ 成本預測的要求

1.堅持正確的經營方向,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並舉。成本預測是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環,也是企業全面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了這個前提,成本預測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進行成本預測固然 要努力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但是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單純只顧降低成本,而不顧及周圍和全社會的利益。對企業來說,在進行成本預測時必須本著提高微觀經濟效益與宏觀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2.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認真、細致的預測。成本預測需要運用一系列的科學方法、佔有大量的材料。為此,預測前要充分研究和考察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方法;在此基礎之上,針對方法的需要,廣泛搜集材料。進行科學的預測。初步預測之後,還應將預測結果盡可能提交廣大職工群眾征詢、了解,對初步測算結果進行必要的調整。經過如此幾次的反復,一個切合實際的可靠的預測方案即可形成。

❹ 成本預測的步驟主要包括哪些

1、根據企業的總體經營總目標,提出初選的目標成本。2、初步預測在當前生產經營條件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並找出與初選目標成本的差距。3、目標成本的分解,作為各部門、各單位制定成本方案的基礎。4、各部門、各單位提出各種降低成本方案。5、對比、分析各種成本方案的經濟效果。6、選擇成本最優方案並確定正式目標成本。

❺ 具體的成本預測方法包括什麼

成本預測的方法
(1)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法:是指根據歷史資料以及成本與影響因素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預計推斷未來成本的各種預測方法的統稱。


(2)趨勢預測法

趨勢預測法: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有關的歷史成本資料,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和方法進行加工計算並預測的各類方法。
趨勢預測法包括簡單平均法、平均法和指數平滑法等。


(3)因果預測法

因果預測法:是根據成本與其相關之間的內在聯系,建立數學模型並進行分析預測的各種方法。
因果預測法包括本量利分析法、投入產出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等。


(4)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是預測者根據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對未來成本進行預計推斷的方法的統稱。
(5)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

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是指根據企業一定期間產品成本的歷史資料,按照成本習性原理和y=a+bx直線方程式,選用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的總成本之差(△y),同兩種業務量之差(△x-)進行對比,先求b的值,然後再代入原直線方程,求出a的值,從而估計推測成本發展趨勢。

❻ 成本預測都有哪些分類程序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成本預測分類:
1、按預測的期限分,成本預測可以分為長期預測和短期預測
長期預測指對一年以上期間進行的預測如三年或五年;
短期預測指一年以下的預測,如按月,按季或按年。
2、按預測內容分為兩類:
(1)制訂計劃或方案階段的成本預測;
(2)在計劃實施過程中的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程序:
1、根據企業總體目標提出初步成本目標。
2、初步預測在目前情況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找出達到成本目標的差距。其中初步預測,就是不考慮任何特殊的降低成本措施,按目前主客觀條件的變化情況,預計未來時期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3、考慮各種降低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各種方案後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4、選取最優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後的成本水平,正式確定成本目標。
以上成本預測程序表示的只是單個成本預測過程,而要達到最終確定的正式成本目標,這種過程必須反復多次。也就是說,只有經過多次的預測、比較以及對初步成本目標的不斷修改、完善,才能最終確定正式成本目標,並依據本目標組織實施成本管理。

❼ 企業在核算產品利潤的時候,需要考慮什麼成本

- 1 -

在資源限制條件下,通過企業成本管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經濟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達到節約增產的目的,也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目標。但是當我們要降低成本的時候,我們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幾乎所有人都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 2 -

對於面對成本管理這個難題,許多人都會講:我們不能把銷售費用降低,那樣我們就沒有足夠的收入了。我們不能減少人,那樣我們好多事情就沒人做了。我們沒有辦法降低生產成本,能想的辦法過去我們都想過了。

而其實事實恰恰相反:如果老闆有無論如何要盈利的意志,如果管理者改變思維,從拒絕管理成本到愛上降低成本,每個企業都能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辦法。通過對大多數企業進行調研,我們發現企業成本都存在能夠改進的空間。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成本管理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另外,如果覺得此文讓你小有收獲,別忘了轉發朋友圈哦~

❽ 簡述如何基於成本預測來降低企業成本

企業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費用成本,降低成本也要從上述3個方面著手。通過預測材料的市場價格、人均產值收入、企業運營支出確定預算目標,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實現可持續發展。

❾ 對於企業資本成本應該考慮哪些方面的因素

影響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一些受到公司財務和投資決策的影響,但是另外一些則超出了公司的控制范圍。
1、公司的可控制因素
(1)資本結構政策
根據wacc的計算公式,資本結構影響公司資本成本的高低,公司可以通過改變資本結構來改變資本成本。
(2)股利政策
公司的股利政策會影響到留存收益率水平,而留存收益率水平又決定公司是採用發行新股還是採用動用留存收益的方式來增加新的權益資本,所以,公司的鼓勵政策也會影響到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3)投資決策
公司如果改變投資決策,投資於較高風險的資產,那麼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會提高,wacc也會提升;反之,如果投資於較低風險的資產,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也將會降低,wacc也會降低。
2、
公司的不可控制因素
(1)利率水平
宏觀經濟的利率水平上升,那麼債務成本、普通股和優先股成本就會相應的提高,相反,利率下降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因此,利率水平是影響資本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利率水平是由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關系決定的,單個企業無法控制利率水平。

❿ 什麼是成本預測在進行成本預測時通常應考慮哪些因素的綜合影響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