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銷售商品如何計算主營業務成本
1,主營業務成本=單價*售出的數量。
單價=月末時總成本/總數量(如果你用的加權平均法,大部分都用的這個)。
2,還可以這么來計算:
主營業務成本是賣出去的商品的成本=銷售的數量
x
出庫時的該商品的賬面價值。
如果是銷售的數量
x
銷售發票上的單價,那可是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對應著庫存商品賬戶(也就是存貨),售出多少金額的存貨,主營業務成本就增加多少。
B. 銷貨成本是怎麼算的
銷售成本,即銷售才有銷貨成本.
所謂與銷貨有關的直接費用,不權是指業務人員的支出,甚至各種風險成本,財務成本都應合理計入銷貨成本,有些企業為完整表達這些成本,常採用利潤中心的損益表,讓真實的成本與利潤合理呈現.
銷貨成本不能全部由損益表中來計算的,應該是根據
銷貨成本=期初商品盤存+本期進貨-進貨退出-進貨折讓-進貨費用-期末商品盤存
C. 銷貨成本的計算公式
有些企業為完整表達銷貨成本,常採用利潤中心的損益表,讓真實的成本與利潤合理呈現。計算公式如下:
完全成本法:銷貨成本=期初商品盤存+本期進貨-進貨退出-進貨折讓+進貨費用-期末商品盤存
變動成本法:單位生產成本*本期銷售量
D. 怎麼計算銷售成本
一、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4)賣出去貨物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銷售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
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E. 產品銷售成本怎麼計算
我覺得你想問的應該是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流程吧???????那要看你採用的是何種成本結算方法,例如採用加權平均法,則(上月庫存金額+本月購進金額)/(上月庫存數量+本月購進數量)=本月平均成本單價用本月平均單價*本月銷售數量=本月銷售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城建稅=增值稅*7%(以交增值稅為例)教育費附加=增值稅*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1%
F. 賣東西怎麼算成本
包括服裝成本、車費、店面租金在內一共2700元。所以你每一件買30元,你的收益為3000元。減去你的成本為300元。所以你在定價錢時一定不可以少於30元,也防止哪些愛砍價的有個迴旋的餘地應該定價40至50元之間不等才會有收益。
G. 如何計算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拓展資料:
銷售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
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商品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商品的進價成本,即購進價格。由於批發商品的進貨渠道、進貨批量、進貨時間和付款條件的不同,同種規格的商品,前後進貨的單價也可能不同。除了能分清批次的商品可以按原進價直接確定商品銷售成本外,一般情況下,出售的商品都要採用一定的方法來確定一個適當的進貨單價,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和確定庫存價值,據以核算商品銷售損益,以反映經營成果。
H. 請問如何計算銷售產品中的成本.
銷售過程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第三階段。在這階段中,企業通過產品的銷售,收回貨幣資金,以保證企業再生產的進行。企業應通過計算結轉產品的銷售成本,並將其與當期實現的銷售收入相配比,從而計算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產品銷售利潤或發生的虧損。
產品銷售成本計算的對象是每一種已銷售的產品。由於產品銷售成本是已售產品的生產成本,因而,產品銷售成本的計算,實質上是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結轉。
在通常情況下,各批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計算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關鍵是如何確定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
結轉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及個別計價法等。通常可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在計算出已售產品的單位成本之後,就可據以算出當期的產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產品銷售成本=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產品銷售數量下面舉例說明產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
例:新華工廠2001年3月份銷售甲產品650台,丙產品1100件。3月初庫存產品的情況如下:甲產品200台,單位成本55.29元;丙產品400件,單位成本41.25元。3月份甲、丙產品完工數量及單位成本見如下表。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產品銷售成本如表產品生產成本計算表
成本項目
甲產品(800台)
丙產品(1000件)
總成本
單位成本
總成本
單位成本
直接材料
32000
40
35000
35
直接人工
3192
3.99
5000
5
製造費用
8000
10
6500
6.50
合計
43192
53.99
46500
46.50
甲產品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55.29×200+53.99×800)÷(200+800)=54.25(元)
甲產品的銷售成本=54.5×650=35262.50(元)
丙產品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41.25×400+46.50×1000)÷(400+1000)=45(元)
丙產品的銷售成本=45×1100=49500(元)
在結轉產品銷售成本時,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84762.50
貸:庫存商品——甲產品
35262.50
——乙產品
49500
I. 怎樣計算賣出一批產成品的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是從庫存商品-產成品
科目帳戶結轉的
具體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註:要有出庫單)
庫存商品-產成品是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產品的成本,庫存商品-產成品的成本在會計帳務上是在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兩個明細科目帳戶中核算,當一批產品生產完工就從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帳戶結轉到庫存商品-產成品帳戶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主營業務成本就是這樣形成的。
J. 如何計算已銷產品成本
1、一般均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上月庫存產品成本+本月生產或購進的成本/上月庫存數量+本月生產或購入的數量。2、會計分錄:借:主營業務成本貸:產成品或庫存商品。
銷售產品的成本是如何計算的?
1、商品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
(1)如果能分清哪種商品發生的挑選費,計入庫存商品的成本中。
(2)如果不能分清,也可以記入「營業費用」科目。
2、倉庫叉車折舊費是算營業費用:倉庫叉車折舊費,記入「營業費用--折舊費」科目。
完工產品成本是生產出來,尚未轉到倉庫的產品成本
而銷售成本是轉到倉庫中的完工產品成本。
這兩個成本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再生產車間,一個是在倉庫中。
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商品銷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