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養母豬成本小
擴展閱讀
塔吊承台的費用包含什麼 2025-07-26 06:53:01
中美海運雙清費用多少 2025-07-26 06:50:50

如何養母豬成本小

發布時間: 2022-10-17 15:37:52

1. 母豬養殖,如何能夠節省母豬養殖成本

母豬養殖,這個不好說,但是有幾點,你要注意,第一:選擇母豬的時候要選擇好,第二;最好買本這方面的書籍看看,第三;養殖產品一定要選好,我養了200多頭母豬,我用的是河南電視台九頻道推薦的肽益健,效果還可以;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豬場養殖成本很關鍵,如何降低養殖成本

在豬市行情波動的階段,降低養殖成本是保證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那麼在日常管理中豬場要採用哪些方法來降低養殖成本呢?首先要給豬飼喂一些精飼料,適量配合飼喂一些青飼料,提高豬的體質。豬場要根據豬群不同生長階段和營養需要,進行科學的飼喂,避免豬群出現一些營養缺乏的情況。對育肥豬採取直線育肥的方法。直線育肥法可以提高豬群的營養水平,縮短育肥期,降低養殖成本,提高育肥豬群的生長速度,從而提高育肥豬的生產效率,增加豬場的經濟效益。

3. 如何降低養豬成本

降低養豬成本的途徑大致有以下六條:

1.喂雜種一代豬

當地土種豬雖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等優點,但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豬、漢普夏豬、長白豬等)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的苗豬稱雜交一代豬,其生活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效果好。因此,要在養豬戶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技術。

2.喂配合飼料

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營養需要,將多種原料配合在一起而製成的全價配合飼料,營養全面而不浪費,且日糧容積與豬的採食量相適應,飼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飼料必須生喂,嚴禁煮熟,可拌成濕拌料(手捏成團、鬆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3.實行保護性養殖

①改善豬舍小氣候。傳統的土法養豬,豬舍內溫度、濕度均順其自然,導致夏秋高溫多濕,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生長潛力。因此,夏秋季可在豬舍外栽植藤蔓類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料薄膜暖棚養殖技術,不斷改善豬舍小氣候。②定期搞好驅蟲和疫病免疫注射。

4.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

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不同階段採用精料、粗料結合進行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周期長,出欄率低。如果改用斷奶後的小豬到出售前的肥豬一直採用全價配合飼料,並根據日齡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糧營養水平的直線育肥,可有效地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5.供給充足的飲水

豬體內1/3~1/2的重量是水,細胞代謝及各種生化反應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缺乏水則影響豬的食慾,降低對飼料的利用率。

6.適時屠宰

肉豬生長可分為幼豬、中豬和大豬三個階段,各階段豬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為2.5、2.9和5千克,而且當體重達到90~100千克後,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豬超過90千克後越養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屠宰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4. 養豬如何降低成本

參考信息:中國畜牧街這有一篇「養豬如何扣成本」看看......
利潤=銷售收入-成本 市場價格我們決定不了,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只能從成本這個環節入手。由於玉米漲價,飼料、人力、葯物各種成疊加,吞沒了利潤。除了占養豬成本重頭的飼料,還有哪些地方能「摳」出利潤?以牧原公司為例,養豬成本950元~1050元/頭(均重200斤/頭),每頭豬的利潤150-200元,即使是在今年1-6月份豬價低迷時期,公司都沒出現利潤負值。成本控制是關鍵。細分各項生產指標在生產過程中,共有母豬、哺乳仔豬、保育豬等9大指標構成1050元/頭的成本,詳細分析一下這些指標是否有空間可挖,來降低生產成本。第一,2009年牧原公司妊娠母豬分娩率85%,目標是達到90%;母豬窩產活仔數目標是13頭,實際是9.2頭。這個指標還有很大的空間。第二,哺乳仔豬的成活率,目標是98%,09年達到了98.7%,超了一點。第三,保育豬70日齡成活率是97.3%,目標是98%;6-25kg的飼料報酬,目標是1.5:1,實際是1.7:1;70日齡體重目標是30kg,現在只有26kg,這些指標,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第四,育肥豬成活率97%,目標也是97%。這個乾的不錯!綜合飼料報酬3.0:1,目標是2.5:1或2.3:1,有待改進。第五,每頭母豬能供上市肉豬20.7頭,目標是25頭,空間較大。還有屠宰率、健康程度、飼養管理等方面需要我們考究。母豬淘汰時機何時淘汰母豬最好?多大體重,幾胎合適?如果8、9胎才淘汰母豬,此時老母豬肉質差、價格低、體重小,效益低。建議生產五胎左右時就淘汰母豬,此時母豬肥壯、體重230-250公斤、肉質很好。母豬在產崽(共產40多頭小豬)的過程中同時體重增加,相當於又長了一頭肉豬。賣這樣一頭母豬,能產生800-1200元額外利潤。從綜合效益來看,若母豬淘汰適時,能降低10 -30元/頭的成本。控制飼料成本飼料成本佔61.94%以上,它的挖掘空間有多大呢?飼料配方方面,對任何階段的豬都要做精準配方,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育肥豬後期和經產妊娠母豬這兩個階段可使用無豆粕日糧。這兩個配方牧原在03年做了對比實驗,與經典玉米—豆粕型日糧相比,在當時豆粕價格高漲時,每頭豬飼料成本下降幅度最高128元,全群料比3:1左右。06年牧原啟動了自己獨特的豬營養體系,將每頭豬飼料成本降低100-150元。在設計配方時,要注意幾個誤區:1、以生長速度和料肉比為衡量指標;2、用提高營養來提高豬生長速度;3、輕理論,重感覺。事實上,豬長得好不一定效益就好,關鍵看成本是否控制的好;不要只盯著料肉比,最終要依據投入產出比來決策;更不要期望用額外的飼料營養代替飼養管理的不足;據四季氣溫、原料行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配方。此外,合理設計欄舍,如採用水暖和地暖比用管道送熱風能降低五倍的成本。所以,成本壓縮就是從這些管理細節「摳」出來的。

5. 農村養豬怎麼減少成本,控制風險有什麼好的辦法

要控制養殖總數。農村養殖一定一次性不可以養殖比較多,並且養殖時還要瞅准市場的需求。例如一年可以分3-4次購入小豬崽,一次購入2-3頭,那樣就可以平攤減少經營風險,與此同時一次性投資成本也不高,而且還能緊隨第一次生豬出欄率市場銷售後在購買第三批小豬崽,那樣循環往復就可以確保周年紀念有生豬供貨,能夠進一步降低價格行情稍低風險性等。關鍵在於減少"豬種"成本費。

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精飼料能自己在農村選購飼料原材料依照預混料配方進行生產,鄉村購買的糧食作物及糧油加工副產物未經零售商,價格低。預混料配方一般是公開的,保密的是飼料,市場上有飼料售賣的,可以購買飼料添加自身配的精飼料中,質量與飼料生產廠家基本一樣,其費用將下降25%之上。假如懂飼料添加物設計方案得話自主設計飼料降低成本大量。

6. 如何有效降低養豬成本

豬瘟讓豬的價格暴漲,很多小夥伴吐槽說以後恐怕只能吃菜吃不起肉了,對於養豬的人這算是一場商機,怎麼養豬省錢又長得快呢?

要想豬長得快必須讓豬能夠把吃的飼料充分吸收,做到以下方法最多可以節省10%的成本。

根據調查,建議您使用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該產品能夠被肥豬很好的吸收營養。.

據調查,肥88富含多種名貴中葯維生素以及營養性菌類,以及代謝產物還有發酵物,能夠促進營養的吸收。

由於其口味良好,能夠讓豬胃口大增,增加食量的同時,也易消化,所以吸收好,適合增重。

該產品成分含有一定營養成分,能夠抵抗細菌,避免肉豬生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發病風險。

該產品有助於消化,可以防止豬的腸道內形成病菌還有微生物,其糞便里不會存在不消化的飼料殘渣。

使用三天,豬的食量大增,使用15天,通體光亮,使用20天體重增加能夠形成雙肌背和雙肌臀。

7. 如何飼養母豬

如何飼養妊娠母豬

母豬生產的目的是生產數量多、個體大、健康良好的仔豬。在母豬數量一定的條件下,母豬飼養管理尤其是妊娠母豬飼養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仔豬的生產數量和質量。
良好的體況是母豬保持較高繁殖力的重要保證。
過瘦的母豬對繁殖力的影響可以從斷奶-發情間隔時間長、產仔數小反映出來。過肥的母豬同樣可以影響繁殖性能。所以在飼喂上一定控制喂量。如果飼喂太多飼料會造成如下幾點影響:1.造成飼料的浪費。2.增加母豬代謝的負擔(尤其夏季)。3.長期喂過多的飼料會造成母豬體重過大而使以後的維持需要增加而成本加大。4.妊娠期過度飼喂和長膘可能造成哺乳期母豬厭食或採食量下降,從而導致母豬過度失重和泌乳力下降,影響母豬以後的繁殖力和仔豬發育。5.配種後25天母豬在生產中一般要求7~8成膘,因為母豬過於肥胖會導致受精卵死亡。
母豬妊娠早期診斷。
母豬配種3~4周時,用拇指和食指捏壓其第9胸椎至第2腰椎之間的腰背部,如脊背略微弓起者即受孕,脊背凹者即未孕。
母豬保胎措施。
母豬懷孕後,合子在第9~13天內的附植初期,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死亡,妊娠後第三天出現第二個死亡高峰,兩次死亡數占合子總數的30%~40%,第三個死亡高峰出現在交配後60~70天。生產中可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控制豬舍環境,把胚胎損失減到最低限度。豬舍的溫度應保持在16~22℃,相對濕度70%~80%,配種後喂料量應降低到原來的較低水平,但應保證優質全價,保持圈舍清潔衛生,以便減少感染的機會。
生產中,一是母豬妊娠的第一個月應吃好、睡好、少運動,一個月後應盡量多運動,每天最好放牧1~2小時,或在大運動場地自由活動2~3小時,以增強妊娠母豬的體質,使其能順利分娩,減少死胎。要防止母豬由於擠撞、咬架等造成機械性流產。妊娠初期,特別是第一周遇高溫(32~39℃),很容易造成死亡,3周後抗熱能力增強,因此,夏季要注意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同時,夏季母豬易遭蚊子、蒼蠅、毒蟲等侵襲,不但影響休息,妨礙胎兒健康生長,還會傳染疾病。因此,春末夏初要及早設紗網防蚊。在蚊蟲出現的高峰期,每3天喂1次維生素B1,喂量30~40毫克,這樣母豬會產生一種蚊蟲不敢接近的氣味;也可將番茄葉和薄荷葉搗爛,取汁塗擦在母豬身上,有較好的驅蚊作用,又不危害牲畜。及時清除糞便,定期進行消毒,可採用消毒葯物百毒殺或次氯酸鈉等。不能用生石灰或火鹼帶母豬消毒,以防豬只受到傷害。如採用濕拌料喂豬,應盡量避免剩料,剩料及時
清除,以免發酵霉變。二是雨雪天或過於寒冷的天氣應停止運動,以防滑倒或因受凍引起子宮劇烈收縮造成流產;三是嚴禁鞭打,跨溝越門要慢,防止擁擠和快速驅趕、急轉彎等;四是妊娠中後期應減少運動量,讓母豬自由活動,臨產前一周應停止活動。五是母豬妊娠後期一定要單圈飼養。六是發現流產預兆,應及時注射黃體酮。或在母豬配種後21天,用黨參、黃芪、當歸、續斷、黃芩、白術、砂仁(土炒)各20克,川穹、靈草各15克,加入2500毫升水、煎留1500毫升,去渣後再加入糯米100克煮成稀粥喂給,每天1劑,連用2天。產前10天再喂1劑,對胚胎的保護率可達96%以上。
提高產仔數應切實加強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妊娠期平均114天,一般以1~84天為妊娠前期,85~114天為後期,可參考使用下列飼料配方:妊娠前期:玉米53.9%,豆餅(粕)5.6%,麩皮10.5%,地瓜秧糠28.4%,磷酸氫鈣1%,食鹽0.4%,微量元素添加劑0.2%,日喂量1.9千克左右。妊娠後期:玉米55%,豆餅(粕)7.7%,麩皮14.1%,地瓜秧糠21.5%,磷酸氫鈣1.1%,食鹽0.4%,微量元素添加劑0.2%,日喂量3.0千克左右。妊娠母豬產前3~5天應適當減少飼料喂量,增加麩皮喂量,這樣不僅能降低飼養成本,還能有利於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喂給妊娠母豬的日糧,要講究衛生和保證質量,嚴禁飼喂霉變、冰凍、帶毒和強刺激性飼料,否則易引起流產;同時要注意不要隨意更換飼料品種,飼喂青粗飼料應少喂勤添,隨時讓母豬飲到清潔的飲水。
應盡量控制母豬白天產仔。
母豬夜間產仔,接產護理不易,仔豬易踩傷壓死。控制母豬白天產仔方法:在早晨8~9點給發情母豬配種授精,母豬臨產前1~2天(即妊娠後112~113天)的上午8~9點,給母豬頸部肌注氯前列烯醇注射1~2毫升,可使98.2%的母豬在次日白天分娩。同時,要做好臨產前的准備工作。預產期的計算方法有2種:一是「3、3、3法」既在配種日期上加3個月加3周再加3天;二是「月加4日減6法」,既在配種日期上加4個月,再減去6天則為預產期。在產前1周,將圈舍打掃干凈,鋪上墊草,保持乾燥,並對圈舍周圍環境消毒。常用的消毒葯物有20%~30%的草木灰浸出液、10%~20%石灰乳、1%~3%燒鹼水、2%~5%來蘇兒水等。在母豬出現起卧不安,有陣痛表現,陰戶流出粘液等分娩的前兆時,要做好接產用具的准備,可注射催產素,並用手按摩或用熱毛巾敷母豬乳房,有利於胎兒排除。仔豬臍帶斷端用5%碘酒消毒。初生仔豬進行有關技術處理後,及時讓其吃上初乳。分娩結束,清掃圈舍,更換干凈衛生的墊草。

8. 養豬的方式有很多,最好的最低成本的方式是什麼

如果修建一個豬圈的話,用到的水泥、磚塊都是不便宜的,而換成大棚就好多了,無非就是一些木條加上一些塑料薄膜構成,更好一點的話有人會想著堅固問題,就給木條換成鐵的,或者是不銹鋼的。保護性飼養。在夏季可以利用藤類植物遮陽降溫,冬天增強保溫措施,定期驅蟲和防疫。飼養密度要適中。夏天每平方養一頭豬,冬天每0.8平養一頭豬,適當提高飼養密度,縮小活動時間,可以加快豬的重量。

保育豬建議選擇,小比例的飼料,如:20%、12.5%等;育肥豬及母豬,建議選擇4%的高檔預混料,規模大公司的產品,優先考慮。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做到:效果最優、成本最低!由於乾燥度較好,保存期較長也可通過調節庫存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總之由於飼料占流動資金的比重較大,通過各種手段降低采購成本還是一定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