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輸送原油管和油輪哪個成本低
擴展閱讀
原始股怎麼也有解禁成本 2025-05-14 09:01:48
為什麼石油不可能被挖完 2025-05-14 09:01:47

輸送原油管和油輪哪個成本低

發布時間: 2022-10-17 08:20:49

A. 為什麼說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油氣依靠管道輸送

管道輸送被稱為「第五大運輸行業」,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曾提到:「積極發展綜合運輸,把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運輸設施有機結合起來,適當分工,合理分流,努力提高運輸的綜合效率。」顯然,為了「提高運輸的綜合效率」,必須充分發揮各種運輸設施的特長,如流體貨物運輸應「合理分流」給管道承擔。現代管道已從陸地走進海洋,由一般地區伸入到沙漠腹地和崇山峻嶺,已成為在陸地和淺海中運送石油和天然氣等流體物質的最佳工具,大部分石油、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可以說,管道運輸架起了油氣資源與人類文明的橋梁。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管道輸送流體貨物具有明顯的優勢。

國外油品運價對比(3)操作方便、運油量大,容易實現管理自動化。鐵路油罐車通常一次可運2000噸左右的石油。若某油田年產原油2000萬噸(大慶油田年產量約5000萬噸),則每年需從油田開出10000列滿載原油的油罐車,同時又返回同樣多的空車。簡單一算便知,相當於每天55列油罐車進出油田。這對鐵路運輸的壓力是很大的,甚至是應接不暇了。然而,只要建一條管徑為720毫米的管道,每年就可以輕輕鬆鬆地輸送2000萬噸原油。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油氣管道已實現站、場、庫無人值守和全線自動化管理。

此外,長輸管道一般埋於地下,流體貨物被封閉在管道內而與外界隔離,因此一方面管道輸送對環境污染小,另一方面安全可靠,不易受地面交通、氣候及其他自然條件變化的干擾和人為破壞。

管道運輸油氣的缺點是只能定點輸送,輸送和輸量的應變能力差。

B. 國內汽油到了9元時代,俄羅斯原油卻跌到了白菜價,為何中石油卻拒絕購買

在研究我國的中石油為什麼不買俄羅斯的廉價石油之前,必須要明確一個概念。石油進出口並不是簡單的商品買賣,往往需要簽訂長期的協議。不是說今天我想買就買,明天不想買就不買了。

也正是石油進出口的期限決定了不論市場價格怎樣變動,進出口大多數情況都不會受到影響。隨著當前各國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石油更是對於國家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能夠穩定國家的石油進出口,所以我國早早地就已經和許多石油出口國簽訂了長期協議。

總結

我國每年要消耗至少7億噸的原油,因此如果只單獨考慮價格來進口石油很顯然不能滿足我國的長遠發展要求。所以大家應該理解為什麼我國的中石油沒有選擇購入俄羅斯的廉價石油。

C. 我想請問各位一個問題,關於油輪原油海運運輸成本的問題

你的運輸距離有問題吧?太近了也。

D. 哪種運輸石油的方式能源消耗和成本最低

1.運輸使用的方式有很多,一般通過海運還有管道運輸,能源消耗比較低的,成本也比較低。
2.通過通過鐵路或空中運輸,那就很耗費用很好。建議採納管道運輸比較好。

E. 管道「油龍」替代了火車「長龍」

想當年,一節一節很長、像「長龍」一樣的火車油罐車,罐里裝著克拉瑪依油田生產的原油,或者獨山子、克拉瑪依石油化工廠生產的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從烏魯木齊火車西站出發,運往祖國各地,而獨山子、克拉瑪依通往烏魯木齊的公路上,同樣奔忙著往返的汽車油罐車。而今日,它們統統都不見了。哪裡去了呢?那是埋在地下、蜿蜒幾千千米、一直通到蘭州的原油、成品油管道。這條「油龍」替代了昔日「長龍」。
油氣管道輸送始於19世紀中後期的1865年和189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印第安納州,先後建成世界最早的輸油管道(長8千米)、輸氣管道(長193千米)。
而史料記載,中國是用管道輸送流體的「鼻祖」。早在秦漢時期,蜀地(四川)就用竹子製成管道來輸送鹵水。但我們國家真正意義上的輸油管道,是隨著新中國誕生後發現的第一個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而橫空出世的。1958年建成長147千米、管徑150毫米(兩條管道並行)的原油管道,將克拉瑪依原油輸往獨山子煉油廠。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長輸管道「克-獨輸油管線」,它永遠載入了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史冊。同年四川的黃瓜山輸送到永川化工廠的第一條20千米長的天然氣管道建成,從此開辟了中國現代管道輸送行業。
管道輸送被稱為「第五大運輸行業」,與火車、汽車、輪船等運送方式相比,對流動的液體、氣體來說,具有明顯優勢,已經成為輸送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流體物質的最佳工具。
管道輸送具有以下好處:
(1)輸送成本低。管道輸送是通過輸油泵輸油、壓縮機輸氣,晝夜不停、連續不斷地流動,只有遠洋航行的大型油輪的運費比管道低。
(2)投資少、建設快。中國管道的建設投資和施工周期都只有鐵路的一半左右,而管道竣工後95%以上的土地恢復原貌。
(3)輸送量大、操作方便,易實現自動化管理。若某油田產油2000萬噸,每年都要從油田開出1萬列滿載原油的油罐車,這對鐵路的壓力是巨大的,往往難以承受。而只要建一條管徑為720毫米的管道,每年就可以輕輕鬆鬆地輸送這些原油了。
(4)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封閉在長輸管道里,埋在地下,不受地面交通、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干擾,人為破壞比較少,對環境污染少。
管道還可以按順序同時輸送多種成品油:當需要把多種成品油從煉油廠運到某大城市時,可以讓它們使用同一條管道輸送,這種輸油工藝稱為順序輸送或交替輸送,多用於成品油管道。順序輸送的關鍵是能否保證油品質量和能否避免混油損失。克拉瑪依長距離輸送達到了在同一條管道中密閉輸送不同性質油品、多種油品,對混油界面進行在線自動檢測,實現了順序輸送油品界面自動切換技術,減少了混油產生。
那產生的混油怎麼辦?可以降級使用,也可以重新加工成合格油品或按一定比例回摻到純凈油品中。降級使用會降低經濟效益,重新加工所需投資大、工藝流程復雜,而回摻法既簡單實用,又能增加經濟收入。我國格爾木-拉薩管線利用比例泵和噴嘴把混油直接摻進管道內的純油中,在3000立方米的純油中摻入3~6立方米的混油,油品質量仍然合格。
簡言之,只要在油氣管道首端施加足夠的壓力,石油、天然氣就能沿管道流動。就像自來水管一樣,管內水壓高於大氣壓,打開水龍頭水就流出。天然氣管道的輸送情況與輸油管道相似,只是施壓設備是壓縮機而不是輸油泵。
在輸油管道首端建有輸油站(泵站),稱為首站。站內油罐用於收集、儲存石油和保證管線輸油量的穩定。輸油泵用來從油罐汲取石油並對其加壓後輸入管道。管道沿線設立若干個間隔一定距離的輸油站,叫做中間站。其作用是對油品補充加壓,保證油品像接力賽跑那樣一段接一段流過去。處於管道終點的輸油站是末站。其任務是接收和儲備來油,並提供給用油單位。熱油管道沿線還需要建設加熱站。
「密閉輸送」方式是目前最先進的輸油技術,具有明顯的三大優點:無輕質油蒸發損失;省去沿線油罐投資;充分利用輸油泵的剩餘壓力能。因此,成品油管道和國外先進的原油管道都採用這種輸送方式。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使新建的山東東營-黃島原油復線首先實現密閉輸送,其後新建的油品管道大都採用這種輸送工藝。
截至2009年底,我國已建成原油管道1.7萬千米,成品油管道1.4萬千米,天然氣管道3.1萬千米,油氣管道總長超6萬千米,已基本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國內油氣骨幹管網。管道「油龍」成為我國能源輸送的大動脈。

F. 人類交通運輸的主要形式和特點

緒 論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與建議 本章教學內容 交通運輸種類 交通運輸的作用 現代交通運輸特徵 我國運輸業發展

鐵路運輸與其他各種現代化運輸方式相比較,具有運輸能力大,能夠負擔大量客貨運輸的特點,每一輛列車載運貨物和旅客的能力遠比汽車和飛機大得多。速度快是鐵路運輸的另一特點,常規鐵路的列車運行速度一般為每小時80 km左右,而在高速鐵路上運行的旅客列車時速目前可達210~260km。鐵路貨運速度雖比客運慢些,但是每晝夜的平均貨物送達速度也比水路運輸快。此外,鐵路運輸成本也比公路、航空運輸低。運距愈長,運量愈大,單位成本就愈低。鐵路運輸一般可全天候運營,受氣候條件限制較小。同時具有安全可靠性,環境污染小和單位能源消耗較少等優點。由於鐵路運輸具有上述的技術經濟特點,因此,鐵路運輸極適合國土幅員遼闊的大陸國家;適合運送經常的、穩定的大宗貨物;適合運送中長距離的貨物運輸以及城市間的旅客運輸的需要。

公路運輸是現代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主要優點是機動、靈活性強,而且對客運量、貨運量大小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由於汽車運輸靈活方便,可實現門到門的直達運輸,因而不需要中途倒裝,既加速了中短途運輸的送達速度,又加速了貨物資金周轉,有利於保持貨物的質量和提高客貨的時間價值。公路運輸還可負擔鐵路、水路運輸達不到的區域內的運輸, 它是補充和銜接其它運輸方式的運輸。在短距運輸時,汽車客運速度明顯高於鐵路,但在長途運輸業務方面,有著難以彌補的缺陷:第一是耗用燃料多,造成途中費用過高;第二是機器磨損大,因此折舊費和維修費用高;第三是公路運輸所耗用的人力多,如一列火車車組人員只需幾個人,若運送同樣重量的貨物,公路運輸則需配備幾百名司機。因此汽車運費率遠高於鐵路和水路;此外,公路運輸對環境污染較大。總之,公路運輸(高速公路除外)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投資少、資金周轉快、投資回收期短,且技術改造較容易。汽車運輸的出現還不到100年,但在載貨噸位、品種、技術性能、專用車種類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與提高,能較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運輸的需要。

航空運輸在20世紀迅速崛起,是運輸行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最大的特點是速度 大,並且具有一定的機動性。在當今的時代,高速性具有無可比擬的特殊價值。現代的噴氣運輸機,時速一般在900km左右,比火車快5~10倍,比海輪快20~25倍。航空運輸不受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阻礙,只要有機場並有航路設施保證,即可開辟航線,如果用直升機運輸,則機動性更大。其缺點是載運能力小、能源消耗大、運輸成本高。

水路運輸中,除運河以外內河航道均是利用天然江河加以整治,修建必要的導航設備和港口碼頭等就可通航;海運航道更是大自然的產物,一般不需要人工整治,且海運航線往往可以取兩港口間的最短距離。因此,一般說來,河運的平均運輸成本比鐵路略低,而海運成本、則遠比鐵路為低,這是水路運輸的一個突出優點。

水路運輸的輸送能力相當大。在海洋運輸中,目前世界上超巨型油船的載重量達55萬噸,巨型客船已超過8萬噸。海上運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改造為最有利的航線,因此,海上運輸的輸送能力比較大。

由於水路運輸具有佔地少、運量大、投資省、運輸成本低等特點,在運輸長、大、重件貨物時,與鐵路、公路相比,水上運輸更具有突出的優點。對過重、過長的大重件貨物,鐵路、公路無法承運,而水上運輸都可以完成。對大宗貨物的長距離運輸,水路運輸則是一種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但水路運輸速度通常比鐵路運輸等運輸工具慢,而且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大,冬季河道或港口冰凍時即須停航,海上風暴也會影響正常航行。

管道運輸是使用管道輸送流體貨物的一種運輸方式。它是隨著石油工業發展而興起並隨著石油、天然氣等流體燃料需求的增加而發展,逐漸形成溝通石油、天然氣資源與石油加工場地及消費者之間的輸送工具。管道不僅修建在一國之內,還連接國與國之間,甚至達到洲與洲之間,成為國際、洲際能源調劑的大動脈。

管道運輸在最近幾十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主要的流體能源以石油、天然氣、成品油為輸送對象,之後發展到輸送煤和礦石等固體物質,將其製成漿體,通過管道輸往目的地,再經脫水處理轉入使用。管道運輸具有輸送能力大(管徑為1200mm的原油管道年輸送量可達1億噸)、效率高、成本低及能耗小等優點。由於管道埋於地下,除泵站、首末站佔用一些土地外,管道運輸佔用土地少,且不受地形與坡度的限制,易取捷徑,可縮短運輸里程;埋於地下基本不受氣候影響,可以長期穩定運行;沿線不產生噪音且漏失污染少。管道輸送流體能源,主要依靠每隔一段距離設置的增壓站提供壓力能,因此,設備運行比較簡單,易於就地自動化和進行集中遙控,由於節能和高度自動化,用人較少,運輸費用較低,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現代化運輸方式。當然,管道運輸也存在一些缺點,它適於長期定向、定點、定品種輸送,合理輸量范圍較窄,若輸量變化幅度過大,則管道的優越性就難以發揮,更不能輸送不同品種的貨物。

總之,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管道等五種現代化運輸方式,各有其不同的技術經濟特徵和使用范圍。

G. 油船和散貨船結構上有哪些區別

油船:從廣義上講是指散裝運輸各種油類的船。除了運輸石油外,裝運石油的成品油,各種動植物油,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等。但是,通常所稱的油船,多數是指運輸原油的船。而裝運成品油的船,稱為成品油船。裝運液態的天然氣和石油氣的船,稱為液化氣體船。油輪的載重量越大,運輸成本越低。由於石油貨源充足,裝卸速度快,並且可以通過鋪設在海上的石油管道來裝卸,所以大型原油船可以不用靠碼頭,而只需要系浮筒來進行裝卸作業。因為沒有對碼頭水深的要求,所以油船可以建造得很大。近海油船的總載重量為30000噸左右;近洋油船的總載重量為60000噸左右;遠洋的大油輪的總載重量為20萬噸左右;超級油輪的總載重量為30萬噸以上。最大的油輪已達到56萬噸。以前油船都是單甲板、單底結構。因為貨艙范圍內破損後,貨油浮在水面上,艙內不至於大量進水,故油船除了在機艙區域內設置雙層底以外,貨油艙區域一般不設置雙層底。現在為了防止和減少油輪發生海損事故造成的污染,國際海事組織已經要求大型油輪必須設置雙層底或雙層船殼。現在新造的大型油輪均是雙殼結構,大大減少了大型油輪的油污事故。
載運粉末狀、顆粒狀、塊狀等非包裝大宗貨物的運輸船舶。
早在1869年,大西洋航線上就出現了專用的尾機型運煤船。20世紀初,又出現了運輸鐵礦石等塊狀貨物的散貨船。但一般散貨仍用普通雜貨船裝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散貨的海運量增長很快,每批散貨運量達幾萬噸、甚至幾十萬噸;加上在船舶裝卸中普遍應用抓鬥、鏈斗、皮帶傳送機、吸揚機等,因此散貨船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世界的散貨船按總噸位計,僅次於油船。散貨船必須系靠在岸壁才能裝卸,由於受到港口航道水深和碼頭建築的限制,載重量很少超過20萬噸。常見的散貨船有:可以通過聖勞倫斯水道進出五大湖的2萬噸級、3~4萬噸級的「靈便」型船,6~8萬噸級的「巴拿馬運河」型船,13萬噸級和17萬噸級以上必須繞行好望角及南美洲的「海角」型船。
特點
①由於所運貨種單一,批量大,對隔艙要求不高,所以只設單甲板。②各種散貨比重相差很大,因而積載因數(一噸重貨物所佔的容積)不同。為了能夠滿載輕貨,貨艙容積較大。裝重貨時則採用隔艙裝載的辦法。有些船更採用大小艙相間的布置方式。因此,船體結構較強,可以適應集中載荷的需要。③為提高裝卸效率,貨艙口很大,寬度可達船寬的70%。④貨艙兩側甲板下部以
40°~60°角、雙層底上部以
35°角封閉,貨艙的橫截面呈八角形。這種結構在航行中可以限制貨物表面移動,提高船舶穩性,在裝卸中則可消滅死角,且可利用貨物的自然流動,加快裝卸進度。封閉的部分可作邊壓載水艙,尤其是甲板下的翼艙,對調節船舶重心高度有很大作用。⑤船中部的一個貨艙有時作為壓載水艙用,以補雙層底和邊壓載水艙的不足,以保證船舶回程空放航行中的耐波性和穩性,並防止壓載航行時發生中拱。⑥機艙通常設在船尾,使貨艙有寬敞方整的空間以利裝卸,空航時使螺旋槳能沒入水中以提高推進效率。⑦有大噸位散貨船航行的航線上的港口都有裝卸設備,所以4萬噸以上的散貨船一般沒有起貨設備。

H. 國際航線系裝箱,散裝船。油輪,哪個2資更高一些

摘要 1. 集裝箱船:節奏較快,靠港頻繁,一般3-10天就會靠港;靠港之後,會進行機械裝卸,因此裝卸速度很快,在港口停留的時間會較短。集裝箱貨船航線是有計劃安排的,在各種碼頭停靠,在哪裡停靠也是提前清楚明了的。

I. 石油運輸方式

石油運輸方式:

1、陸上運輸:主要採取管道運輸。因為管道運輸時效性好、可以不受白天黑夜和天氣的限制。但是靈活性差。

2、海上運輸:通過海運,採用大型油輪等等的運輸方式,海運運費低、但是運量大、時間較長。

(9)輸送原油管和油輪哪個成本低擴展閱讀:

管道運輸主要優點可大概概括為:

(1)運量大。

一條輸油管線可以源源不斷地完成輸送任務。根據其管徑的大小不同,其每年的運輸量可達數百萬噸到幾千萬噸,甚至超過億噸。

(2)佔地少。

運輸管道通常埋於地下,其佔用的土地很少;運輸系統的建設實踐證明,運輸管道埋藏於地下的部分佔管道總長度的95%以上,因而對於土地的永久性佔用很少,分別僅為公路的3%,鐵路的10%左右,在交通運輸規劃系統中,優先考慮管道運輸方案,對於節約土地資源,意義重大。

(3)管道運輸建設周期短、費用低。

國內外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的大量實踐證明,管道運輸系統的建設周期與相同運量的鐵路建設周期相比,一般來說要短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