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知道成本價和銷售價怎麼算毛率
擴展閱讀
南寧哪裡可以鑲鑽石 2025-05-15 15:14:07
彩霞拍攝用什麼工具 2025-05-15 15:11:52
招銷售員如何控製成本 2025-05-15 15:11:12

知道成本價和銷售價怎麼算毛率

發布時間: 2022-10-05 16:29:47

❶ 已知成本和售價,怎麼算利率

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里的售價就是銷售收入,有毛利率計算成本公式如下:
毛利率=毛利/售價=(售價-成本)/售價*100%
售價*毛利率=售價-成本
成本=售價(1-毛利率)
如果商品售價為16元
毛利率在30%,
這件商品的成本是:
商品成本=16(1-30%)=11.2元
拓展資料:
商品成本包括商品進價和商品流通費。
商品進價成本是指企業購進商品的原始進價和購入環節交納的稅金。
商品流通費是指企業在從事商品購進、調撥、儲存、銷售活動或提供勞務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
此外還要考慮商品在貯存和流通中的一點損耗。所以商品成本並不就是商品購進的簡單成本。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
參考資料:
毛利率_網路
成本_網路

❷ 知道成本毛利率怎麼計算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營業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毛利率=(銷售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成本*100%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分類方式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計算公式
1.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毛利的計算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對於工商企業,毛利額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數量因素,即銷售數量的多少,另一個是質量因素,即單位毛利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毛利總額=∑[銷售數量×單位毛利]
=∑[銷售數量×(單位售價-單位成本價)]
=∑[分類銷售收入×對應毛利率]
=銷售收入總額×平均毛利率

❸ 只知道成本率怎麼求銷售毛利率和成本毛利率

根據公式成本率=成本/收入×100%,毛利率=毛利/收入×100%,可以得出:

銷售毛利率=1-成本率,
成本毛利率=毛利/成本×100%。

拓展資料:

銷售成本率(ratio of sales to cost),與毛利率相對應,銷售成本率是用以反映企業每單位銷售收入所需的成本支出。

銷售成本率=銷售成本/銷售收入凈額×100%

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凈值的百分比,通常稱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銷售凈收入與產品成本的差。 銷售毛利率計算公式:銷售毛利率=(銷售凈收入-產品成本)/銷售凈收入×100%

通常,分析者主要應考察企業主營業務的銷售毛利率。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主營業務銷售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財務報表集中反映了企業某一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全貌。銷售毛利率指標主要根據企業的利潤表項目計算得出,投資者、審計人員或公司經理等報表使用者可從中分析得出自己所需要的企業信息。

銷售毛利率的比較分析通常可從因素分析、結構比較分析和同業比較分析等多方面進行。

(一)因素分析即對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之間或不同企業同一時期之間的銷售毛利率差異原因所進行的分析。企業的銷售毛利率與主營業務收入成正比關系,與銷售成本成反比,可以從這兩個影響因素入手,分析毛利率發生變化的原因。

(二)結構比較分析是從銷售毛利率的構成要素及其結構比重的變動情況進行的分析,旨在更進一步分析毛利率增減變動的具體原因。

(三)同業比較分析將某企業的毛利率指標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獲利能力的相對強弱程度,從而更好地評價企業獲利能力的狀況。

❹ 只知道銷售毛利率求成本毛利率 怎麼算啊

銷售毛利率=(單價-單位成本)/單價
成本毛利率=(單價-單位成本)/單位成本
假設 銷售毛利率 =A; 成本毛利率=B
(1)式:(單價-單位成本)/單價=A
1-單位成本/單價=A
1-A=單位成本/單價
(2)式:單價/單位成本=1/(1-A)
-----------
另外,根據(1)式變形,得出:
(單價-單位成本)=A*單價
(單價-單位成本)/單位成本 =A*單價/單位成本
B=A*單價/單位成本
B=A*1/(1-A)
B=A/(1-A)
成本毛利率=銷售毛利率/(1-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成本毛利率/(1+成本毛利率)
一: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成本×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二:企業老闆都是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老是做虧本的生意,毛利是企業經營獲利的基礎,企業要經營盈利,首先要獲得足夠的毛利,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毛利額大,毛利率高,則意味著利潤總額也會增加。
三:而利潤總額是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稅基,企業交納企業所得稅和股東紅利稅的多少,都與企業的利潤正向相關,根據增值稅理論稅負的相關原理,決定增值稅的交多交少與企業的毛利率正向相關。
四:企業為了逃避繳納增值稅或企業所得稅,通常會在企業外帳做假,可能通過虛增成本,或虛降售價的方式去降低企業帳面體現的毛利總額和毛利率,進而降低增值稅或企業所得稅的計稅稅基,以達到其偷逃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或股東紅利稅的目的,對於出口企業,通過價格轉移方式降低毛利率,還可以獲取多退稅款的好處。
五:在進行審計稅審稽查作業時,如發現一個企業的毛利率太低,或者與同行業同類產品相比低得太離譜,而其毛利總額剛好或不足維持其期間費用,帳面長期體現微利或虧損時,則其成本和收入的真實性也有值得懷疑的地方,毛利率太低通常是虛增成本和收入隱匿的表現形式。

❺ 知道成本和售價怎麼算毛利

毛利率=(售價-進價)/售價
售價=進價/(1-毛利率)

❻ 成本毛利率計算公式

成本毛利率=銷售毛利÷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00% 其中,銷售毛利=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主營業務成本。

售毛利率只考慮銷售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額,也就是毛利額;而凈利率還要在毛利額的基礎上減去其他期間費用和損益之後,再除以收入計算。毛利是「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是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進價後的余額。因其尚未減去商品流通費和稅金,還不是凈利,故稱毛利。

某特定時期內的凈利/ 純利 = 該時期內的毛利 - 該時期內發生的相關支出(包括折舊)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毛利率網路

❼ 0.6成本賣0.8毛利怎麼算

1、毛利是一個數字,毛利=銷售收入凈額-銷售成本。

2、而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毛利: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售價)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

3、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

拓展資料1、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2、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3、毛利率大小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市場競爭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銷售毛利。企業營銷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

❽ 已知成本和毛利率如何計算銷售價格

計算公式:
1. 售價-成本=毛利;
2. 毛利率=毛利/售價;
3. 售價=成本/(1-毛利率)
舉例:
1. 比如進價20 ,毛利率要在20%, 應該賣多少錢? 銷售價:20÷_1-20%_=20÷80%=25
2. 比如一桌酒席成本價是1500元,要求毛利%69,這一桌酒席要賣多少錢?
毛利率=0.69 成本率=1-0.69=0.31 售價=1500/0.31=4838.71
拓展資料:
回本周期計算公式是什麼?
回本周期計算公式是:
回本周期就是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天/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平均日銷售額。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也就是說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投資回收期就是使累計的經濟效益等於最初的投資費用所需的時間。投資回收期就是指通過資金迴流量來回收投資的年限。
標准投資回收期是國家根據行業或部門的技術經濟特點規定的平均先進的投資回收期。
二、成本核算方法:
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方法,是把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其性質和發生地點,分類歸集、匯總、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是計算出該時期內生產經營費用發生總額和分別計算出每種產品的實際成本和單位成本的管理活動。
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務是正確、及時地核算產品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提供正確的成本數據,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並藉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綜合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一個合格的企業管理者,需要簡要地了解成本核算的具體方法,為企業的最大效益做出基本的判定。
三、合夥做生意是先回本還是先分紅?
合夥人一起經營的企業,盈利後其分紅一般根據約定比例分配。根據《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夥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夥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夥人平均分配、分擔。合夥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夥人或者由部分合夥人承擔全部虧損。

❾ 如何計算毛利率和售價

計算公式:
售價-成本=毛利;
毛利率=毛利/售價;
售價=成本/(1-毛利率)
拓展資料:影響價格的因素
1、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商品價格越高。例如汽車的價格高,自行車價格低。價格不管怎樣變化,總會圍繞著價值的軸。
2、供求影響價格。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下跌;當供給小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上漲。
3、國家政策影響價格。即國家通過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強行規定價格。當商品價格過高時,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政府會採取最高限價,例如葯品價格。最高限價一般低於均衡價格。如圖,P0是均衡價格,P2為最高限價。
4、消費心理影響商品價格。當消費者受攀比和從眾心理影響時,商品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這是銷售者可以乘機提價。房價的炒作便是這樣。受求實心理影響,則商品不容易賣高價錢。
5、地域條件、天氣、生產條件等等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例如,各種節日前,雞蛋的價格會上漲;節後又趨於正常。
消費者對商品價格高低的判斷不完全以絕對價格為標准,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主要有商品輕重、大小、商標、包裝、色彩;商品的使用價值和社會價值;貨位擺布、服務方式、售貨場所的氣氛等。
由於刺激因素造成的錯覺,有的商品絕對價格相對高一些,消費者會覺得便宜;有的商品絕對價格相對低一些,消費者會覺得很貴。
消費者對商品價格的選擇傾向或為高價,或為低價。前者多為經濟狀況較好,懷有求名、顯貴動機及炫耀心理的消費者;後者多屬經濟狀況一般,懷有求實惠動機的消費者。
藉助於價格,可以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調節資源的配置方向,促進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在市場上,藉助於價格,可以直接向企業傳遞市場供求的信息,各企業根據市場價格信號組織生產經營。與此同時,價格的水平又決定著價值的實現程度,是市場上商品銷售狀況的重要標志。
一般來說,在消費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市場上某種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價格越低,消費者對它的需求量也就越大。
而當市場上這種商品的價格過高時,消費者也就可能作出少買或不買這種商品,或者購買其他商品替代這種商品的決定。因此,價格水平的變動起著改變消費者需求量、需求方向,以及需求結構的作用。

❿ 產品成本計算表毛利率演算法介紹

毛利率可以很好的反應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怎麼樣,而毛利率有其具體的計算方法,接下來就來介紹怎麼計算毛利率。

成本毛利率計算公式方法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成本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成本
銷售成本中包括了變動成本(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同時也包括了固定成本(比如固定資產的折舊等)。
各行業成本計算方法不一樣,比如廚房成本計算核心是計算耗用原材料成本。耗用原材料成本是指實際生產過程用掉的原材料,具體計算時要求得出兩種基本數據,即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產品成本計算表
酒店與餐飲各種核算公式
餐飲產品價格:
價格=材料成本+利潤+稅金+生產經營費用
生產銷售過程中的各種費用包括利潤,稅金等合並一起稱為毛利價格可以簡化公式為:
價格=成本+毛利
生料單位成本:
生料單位成本=【毛料總值-下腳料總值】/ 生料重量
半成品單位成本:
半成品單位成本=【毛料總值-下腳料總值+調料總值】/ 半製品重量
凈料率:
凈料率=凈料數量÷毛料數量×100%
凈料數量:
凈料數量=毛料數量×凈料率
毛料數量:
毛料數量=凈料數量÷凈料率
主營業務的毛預期年化利率越高,則扣除各項支出後的利潤也就更高,企業的獲利能力越強。
以上就是有關銷售毛利率的具體計算方法,從具體公式中我們能夠看出,如果毛利率較高的話,那麼產品的定價也就會相對靈活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