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公司持有房產有什麼成本
擴展閱讀
做一個塑料袋要多少石油 2025-05-16 02:02:53

公司持有房產有什麼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0-03 11:29:27

1. 一般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成本項目有哪些

房地產開發公司的成本項目如下:

一、土地取得成本
土地取得成本,是指為取得土地開發使用權(或開發權)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土地買價或出讓金、大市政配套費、契稅、耕地佔用稅、土地使用費、土地閑置費、農作物補償費、危房補償費、土地變更用途和超面積補交的地價及相關稅費、拆遷補償費用、安置及動遷費用、回遷房建造費用等。
在實務中,通常可以根據管理要求進一步分為政府地價及市政配套費、合作款項、紅線外市政設施費、拆遷補償費。
1、政府地價及市政配套費: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土地開發費,向政府部門交納的大市政配套費、交納的契稅、土地使用費、耕地佔用稅,土地變更用途和超面積補交的地價等。
2、合作款項:補償合作方地價、合作項目建房轉入分給合作方的房屋成本和相應稅金等。
3、紅線外市政設施費:紅線外道路、水、電、氣、通訊等建造費、管線鋪設費、介面補償費。
4、拆遷補償費:有關地上、地下建築物或附著物的拆遷補償凈支出,安置及動遷支出,農作物補償費,危房補償費等。

二、前期工程費
前期工程費,是指項目開發前期發生的政府許可費、招標代理費、臨時設施費以及水文地質勘察、測繪、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咨詢論證費、籌建、場地通平等前期費用。
在實務中,通常可以根據管理要求進一步分為勘察設計費、報批報建增容費、「三通一平」費、臨時設施費。
1、勘察設計費
包括勘測丈量費、規劃設計費、建築研究用房費、其他。勘測丈量費:包括初勘、詳勘等。主要有:水文、地質、文物和地基勘察費,沉降觀測費,日照測試費、撥地釘樁驗線費、復線費、定線費、施工放線費、建築面積丈量費等。規劃設計費:規劃費:方案招標費、規劃設計模型製作費、方案評審費、效果圖設計費、總體規劃設計費。設計費:施工圖設計費、修改設計費、環境景觀設計費等。其他:可行性研究費、制圖、曬圖、趕圖費、樣品製作費等。建築研究用房費:包括材料及施工費。
2、報批報建增容費
報批報建增容費包括報批報建費、項目整體性報批報建費、增容費。報批報建費:包括安檢費、質檢費、標底編制費、交易中心手續費、人防報建費、消防配套設施費、散裝水泥集資費、白蟻防治費、牆改基金、建築面積丈量費、路口開設費等、規劃管理費、新材料基金(或牆改專項基金)、教師住宅基金(或中小學教師住宅補貼費)、拆遷管理費、招投標管理費等。項目整體性報批報建費:項目報建時按規定向政府有關部門交納的報批費。增容費:包括水、電、煤氣增容費。
3、「三通一平」費:
三通一平費主要包括臨時通水、通電、通路,場地平整。臨時道路:接通紅線外施工用臨時道路的設計、建造費用。臨時用電:接通紅線外施工用臨時用電規劃設計費、臨時管線鋪設、改造、遷移、臨時變壓器安裝及拆除費用。臨時用水:接通紅線外施工用臨時給排水設施的設計、建造、管線鋪設、改造、遷移等費用。場地平整:基礎開挖前的場地平整、場地清運、舊房拆除等費用。
4、臨時設施費
臨時設施費包括臨時圍牆、臨時辦公室、臨時場地佔用費、臨時圍擋。臨時圍牆:包括圍牆、圍欄設計、建造、裝飾費用。臨時辦公室:租金、建造及裝飾費用。臨時場地佔用費:含施工用臨時佔道費、臨時借用空地租費。臨時圍板:包括設計、建造、裝飾費用。

三、建安工程費
建築安裝工程費,是指開發項目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主體建築的建築工程費、安裝工程費及精裝修費等。
1、建築工程費
建築工程費指項目開發過程中發生的主體內列入土建預算內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基礎造價、結構及粗裝修造價、門窗工程、公共部位精裝修費、戶內精裝修費。基礎造價:包括土石方、樁基、護壁(坡)工程費,基礎處理費、樁基咨詢及檢測費、降水。結構及粗裝修造價:主要包括砼框架(含獨立柱基和條基等淺基礎)、砌體、找平及抹灰、防水、垂直運輸、腳手架、超高補貼、散水、沉降縫、伸縮縫、底層花園砌體(高層建築的裙樓有架空層,原則上架空層結構列入裙樓、有轉換層結構並入塔樓)。門窗工程:主要包括單元門、入戶門、戶內門、外牆門窗、防火門的費用。公共部位精裝修費:主要包括大堂、電梯廳、樓梯間、屋面、外立面及雨蓬的精裝修費用。戶內精裝修費:主要包括廚房、衛生間、廳房、陽台、露台的精裝修費用。
2、安裝工程費
安裝工程費包括室內水暖氣電管線設備費、室內設備及其安裝費、弱電系統費。室內水暖氣電管線設備費主要包括:室內給排水系統費(自來水、排水、直飲水、熱水);室內採暖系統費(地板熱、電熱膜、分戶燃氣爐、管道系統、暖氣片);室內燃氣系統費;室內電氣工程費:包括樓棟及單元配電箱、電表箱、戶配電箱、管線敷設、燈具、開關插座、含弱電工程管盒預埋。室內設備及其安裝費:通風空調系統費:包括空調設備及安裝費用、空調管道、通風系統費用;電梯及其安裝費;發電機及其安裝費:包括發電機供貨、安裝、機房降噪費;消防系統費:包括水消防、電消防、氣體滅火、防排煙工程費;人防設備及安裝費:包括密閉門、氣體過濾裝置等。弱電系統費:居家防盜系統費用:包括陽台及室內紅外探測防盜、門磁、緊急按扭等;對講系統費用:包括可視及非可視對講系統費用;三表遠傳系統費用:包括水、電、氣遠程抄表系統費用;有線電視費用:包括有線電視、衛星電視主體內外布線及終端插座費用;電話系統費用:包括主體內外布線及終端插座費用;寬頻網:包括主體內外布線及終端插座費用等。

四、基礎設施費
基礎設施建設費,是指開發項目在開發過程中發生的道路、供水、供電、供氣、供暖、排污、排洪、消防、通訊、照明、有線電視、寬頻網路、智能化等社區管網工程費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園林、景觀環境工程費用等。
主要包括:室外給排水系統費、室外採暖系統費、室外燃氣系統費、室外電氣及高低壓設備費、室外智能化系統費、園林環境工程費、環境衛生費。
1、室外給排水系統費
室外給水系統費:主要包括小區內給水管道、檢查井、水泵房設備、及外接的消火栓等費用;雨污水系統費用。
2、室外採暖系統費:主要包括管道系統、熱交換站、鍋爐房費用。
3、室外燃氣系統費:主要包括管道系統、調壓站
4、室外電氣及高低壓設備費
高低壓配電設備及安裝:包括紅線到配電房的高壓線、高壓櫃、變壓器、低壓櫃及箱式變壓設備費用;室外強電管道及電纜敷設:室外強電總平線路部分費用;室外弱電管道埋設:包括用於電視、電話、寬頻網、智能化布線的管道預埋、檢查井等費用。
5、室外智能化系統費
停車管理系統費用:包括露天停車場管理系統、地下室或架空層停車場管理系統的費用;小區閉路監控系統費用:包括攝像頭、顯示屏及電氣系統安裝等費用;周界紅外防越系統費用:紅外對掃等;小區門禁系統費用;電子巡更系統費用;電子公告屏費用等。
6、園林環境工程費
園林環境工程費指項目所發生的園林環境造價,主要包括綠化建設費、建築小品、道路、廣場建造費、圍牆建造費、室外照明、室外背景音樂、室外零星設施。綠化建設費:包括公共綠化、組團宅間綠化、一樓私家花園、小區周邊綠化支出;建築小品:雕塑、水景、環廊、假山等;道路、廣場建造費:道路廣場鋪設、開設路口工程及補償費等;圍牆建造費:包括永久性圍牆、圍欄及大門;室外照明:室外照明電氣工程,如路燈、草坪燈;室外背景音樂;室外零星設施:兒童游樂設施、各種指示牌、標識牌、示意圖、垃圾桶、座椅、陽傘等。

五、配套設施費
公共配套設施費,是指開發項目內發生的、獨立的、非營利性的且產權屬於全體業主的,或無償贈與地方政府、政府公共事業單位的公共配套設施費用等。
配套設施費指房屋開發過程中,根據有關法規,產權及收益權不屬於開發商,開發商不能有償轉讓也不能轉作自留固定資產的公共配套設施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在開發小區內發生的不會產生經營收入的不可經營性公共配套設施支出,包括居委會、派出所、崗亭、兒童樂園、自行車棚等;
2、在開發小區內發生的根據法規或經營慣例,其經營收入歸於經營者或業委會的可經營性公共配套設施的支出,如建造幼托、郵局、圖書館、閱覽室、健身房、游泳池、球場等設施的支出;
3、開發小區內城市規劃中規定的大配套設施項目不能有償轉讓和取得經營收益權時,發生的沒有投資來源的費用;
4、對於產權、收入歸屬情況較為復雜的地下室、車位等設施,應根據當地政府法規、開發商的銷售承諾等具體情況確定是否攤入本成本項目。如開發商通過補交地價或人防工程費等措施,得到政府部門認可,取得了該配套設施的產權,則應作為經營性項目獨立核算。
該成本項目下按各項配套設施設立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如:游泳池:土建、設備、設施;業主會所:設計、裝修費、資產購置、單體會所結構;幼兒園:建造成本及配套資產購置;學校:建造成本及配套資產購置;球場;設備用房:配電房、水泵房土建及裝修費;車站建造費:土建、設備、各項設施。

六、開發間接費
開發間接費,指企業為直接組織和管理開發項目所發生的,且不能將其直接歸屬於成本核算對象的工程監理費、造價審核費、結算審核費、工程保險費等。為業主代扣代繳的公共維修基金等不得計入產品成本。
在實務中,通常可以根據管理要求進一步分為工程管理費、項目營銷設施建造費、物業管理完善費。
1、工程管理費
主要包括工程監理費、預結算編審費、行政管理費、施工合同外獎金、工程質量監督費、安全監督費、工程保險費。工程監理費:支付給聘請的項目或工程監理單位的費用;預結算編審費:支付給造價咨詢公司的預結算的編制、審核費用;行政管理費:直接從事項目開發的部門的人員的工資、獎金、補貼等人工費以及直接從事項目開發的部門的行政費;施工合同外獎金:趕工獎、進度獎;工程質量監督費:建設主管部門的質監費;安全監督費:建設主管部門的安監費;工程保險費。
2、營銷設施建造費
廣告設施及發布費、銷售環境改造費、售樓處裝修、裝飾費、其他。廣告設施及發布費:車站廣告、路牌廣告;銷售環境改造費:會所、推出銷售樓盤(含示範單位)周圍等銷售區域銷售期間的現場設計、工程、裝飾費;臨時銷售通道的設計、工程、裝飾等費用;售樓處裝修、裝飾費:設計、工程、裝飾等;樣板間:包括樣板間設計、裝修、傢具、飾品以及保潔、保安、維修費。主體外搭設的樣板間還包括建造費用;主體內樣板間銷售後回收的設計、裝修、傢具、家私等費用,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單列或單獨記錄,考核時從總費用中扣除;其他。
3、物業管理完善費
包括按規定應由開發商承擔的由物業管理公司代管的物業管理基金、公建維修基金或其他專項基金;以及小區入住前投入的物業管理費用

七、借款費用
借款費用,是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借款費用。資本化借款費用包括直接用於項目開發所借入資金的利息支出、折價或溢價攤銷和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匯兌差額。因借款而發生的輔助費用包括手續費等。

2. 用公司名義買房子需要注意什麼假如買200萬的房子需要支付多少費用

在個人沒有資質購買住宅的情況下,可能會有人選擇以公司的名義買住宅,但是用公司名義買房有需要的注意:

①不能貸款,需要全款付清;

②三年內不能交易;

③公司買房前期需要注冊成本;

④中期房屋持有期間需要交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稅務申報費、

⑤後期二手買賣還需要增值稅和所得稅,成本較高。

成本計算:假如用公司名義買200萬的房子,4年後賣出300萬的價格,土地使用稅260元+運營成本30400元+公司市值差額20%(約20萬元)+房產稅(200萬*8.4%*4=67200)=29.78萬


3. 以公司名義購買房產用於那些范圍可以抵成本

可以少繳納增值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因為如果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買時取得買房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增值稅。

公司賬務核算時可以計提折舊,沖抵企業所得稅。

公司名下的房產應該按照房產的原值和新舊程度每一年繳納房產稅,稅率是1、2% 。如公司名下有一套價值1000萬元的房產,7成新,則每一年繳納的房產稅為1000萬×70%×1、2%=8.4萬元。

原則上購買房屋的貨幣資金必須要由企業的銀行賬戶上支出,因此短期內企業的資產總額不會變化,如果房產預期價格上漲,在後續交易過程中公司享有房產增值部分收益,可能會繳納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

由於以公司的名義購買,如果在後續交易過程中公司享有房產增值部分收益,分配到股東名下時應該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4. 以公司名義買房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好處:目前若以公司的名義買房的話,政策方面暫未做出任何限制購買數量的條例,所以以公司的名義購房來規避限購是完全行得通的。
壞處:
1、初始投入成本高。以公司名義買房需要全款一次性付清,而個人買房的話,大家都知道,首付一般最低能以3成首付,甚至可以2成首發。如果購買的是二手房的話,以公司名義買不享有契稅優惠,都要交購房款的3%。而個人購買二手房的話,如果是首套且房子面積不到90_,契稅只交購房款的1%。
2、房產持有成本高。對於公司名下的房產,每年需繳納房產稅,具體稅費=每年房產原值×70%×1.2%。以一套1000萬的房子為例,每年的房產稅=1000×70%×1.2%=8.4萬。
3、賣出時交易稅費非常高。公司房產交易或者過戶給個人,是不享受稅費優惠,要交增值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4、以公司名義買房風險表現在財產權:房產屬公司,如果公司經營不善出現財務問題的話,不動產需抵債。以公司名義買房,雖避開了限購政策,但購房資金、轉讓稅成本高,且暗藏財產權風險。 北京部分項目聲稱可代理此業務,且不說成本高,單運作模式可能存在風險,對普通者並不可取。
5、雖然就可以以公司的名義買房,但是物價成本也是頗高,並且需要繳納各種稅收費用,一直繳納到不在持有房屋的所有權為止。但若是要將房屋的所有權轉到個人的名下的話,那就得補繳營業稅、土地稅等稅收。
拓展資料:
用公司名義買房要注意什麼
1、公司分為注冊在境內的公司和注冊在境外的公司,前一種公司在購買房屋類型和套數不受限制,後一種公司不能購買住宅,如果有辦事處,可以辦事處的名義購買一套非住宅。
2、公司購買不能商業貸款,只能待房產證出具後辦理持證抵押,年限、利率都和商業貸款不一樣。
3、公司買房繳稅的大額稅種是契稅,為3%,別的手續費都不高,但是別於個人購買的是房產稅,按照買入價格×1.2%×0.8×年限。
4、公司產權的房子要想變更為個人名下必須要通過買賣,從交易中心進行產權變更登記。
5、公司產權的房子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方式進行轉讓,不需要經過交易中心,但是這種只是變更股權及實際控制人,最適合做這種交易的是公司名下無其他不動產以及資產,否則不現實。

5. 商業辦公類型的房子都有哪些持有費用

目前在北京購買商業辦公類型的房子,需要用公司名義去購買,在持有的過程當中,每年需要繳納房產稅(房款的0.84%),並且水電供暖等收費,都比民用的稍微貴一些,除此之外在持有成本上與住宅沒有太明顯的差別。

6. 如果注冊公司購房,有什麼成本或者利弊么

一般來說,大部分在中國內地注冊以及境外公司在境內登記或者備案的分支機構,按照目前的政策來說都可以不受限制購入房產,包括住宅、寫字樓、商鋪、廠房、酒店,都可以買,具體可能部分城市的政策不一樣。

用公司的名義買房,可以不受限購政策的限制日前,在北京購買商辦產品需要注冊地址在北京的注冊公司。

但是更多的是以下這幾點弊端:

1、以公司名義購房,購房人要准備最基本的資料包括: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副本、組織機構代碼副本、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證、代理人身份證和授權委託書。如果你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那麼簽署購房合同時,你的行為即可代表公司。但如果你不是公司法人,務必准備好全套的公司授權手續。

2、公司名下的房子想要出售,必須滿足兩個硬性條件:公司沒有債務並且繳完了應繳的稅,而且需要經過所有股東同意及授權或取得董事會決議方可處理。

與一般的商品房有所不同,公司名下的房子在出售前需要結清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而且這兩個稅要求公司每年都要繳,還是自行申報。

3、以公司名義買房,一方面,需要繳納的稅門類更多,另一方面不能享受契稅優惠。公司買房繳稅的大額稅種就是3%的契稅,其餘手續費等都不高;但是有一點區別於個人購買的是:房產稅,按照買入價格*1.2%*0.8*年限(每年要繳納,如果不繳納,則賣出時會被要求一次性繳納);最後轉讓時還需要比個人持有房產多交一個土地增值稅。


7. 商辦類房產持有成本都有哪些

自17年3月26日新政以來,後期商辦購買資質由之前的個人名義購買轉換成公司名義購買,持有成本也相應有所增減

1、每年比之前多了一種房產稅,需要年租金的12%或是總房款的0.84%

2、另外還有運營公司的成本,每年基本在3600元左右

3、因為商辦類房產地址可以用來注冊公司,所以購房者可以將地址對外出租,每年根據不同的區域有6000-12000

所以整體來說商辦類房產基本沒有什麼持有成本。

8. 以公司的名義買房,有哪些優缺點啊

好處

一、就是前面說過的,目前若以公司的名義買房的話,政策方面暫未做出任何限制購買數量的條例,所以以公司的名義購房來規避限購是完全行得通的。

壞處

一、初始投入成本高。以公司名義買房需要全款一次性付清,而個人買房的話,大家都知道,首付一般最低能以3成首付,甚至可以2成首發。如果購買的是二手房的話,以公司名義買不享有契稅優惠,都要交購房款的3%。而個人購買二手房的話,如果是首套且房子面積不到90㎡,契稅只交購房款的1%。

二、房產持有成本高。對於公司名下的房產,每年需繳納房產稅,具體稅費=每年房產原值×70%×1.2%。以一套1000萬的房子為例,每年的房產稅=1000×70%×1.2%=8.4萬。

三、賣出時交易稅費非常高。公司房產交易或者過戶給個人,是不享受稅費優惠,要交增值稅及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還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及附加是按(不含稅收入-不含稅購置原價)×5.6%徵收;土地增值稅是按(轉讓收入-扣除項目金額)×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徵收,或者由稅務機關按成交價格的5%的核定徵收;印花稅是按成交價格×0.05%徵收;而企業所得稅目前一般按轉讓所得收益×25%徵收。以一套買進500萬,賣出1000萬的房子為例,稅費=500×5.6%+1000×5%+1000×0.05%+500×25%=203.5萬。

四、想要以公司名義購房的話,終想轉入個人名下的話,首先,購房人需滿足以下條件,比如:在本市連續5年繳稅或繳納社保。其次,除正常交易稅外,二次交易需按企業稅率征稅,費用比個人交易高出很多。相關行業人士表示:通過內部股權轉讓交易,可以達到避稅的效果,但要求公司注冊時,需選擇合適的股權結構,且受讓人須是公司股東。

五、以公司名義買房風險表現在財產權:房產屬公司,如果公司經營不善出現財務問題的話,不動產需抵債。以公司名義買房,雖避開了限購政策,但購房資金、轉讓稅成本高,且暗藏財產權風險。北京部分項目聲稱可代理此業務,且不說成本高,單運作模式可能存在風險,對普通者並不可取。

六、雖然就可以以公司的名義買房,但是物價成本也是頗高,並且需要繳納各種稅收費用,一直繳納到不在持有房屋的所有權為止。但若是要將房屋的所有權轉到個人的名下的話,那就得補繳營業稅、土地稅等稅收。

9. 房地產成本指什麼主要有哪些組成部分

地產是房地產業的組成部分之一,房產和地產統稱為房地產。通俗說就是土地財產.由於我國土地屬國家和集體所有,所以居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權。
地產是土地及其權利、價值的總稱。房產可歸私人所有,但土地屬於國家和集體所有,業主只擁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權。因此,業主購房後,所擁有的是房產的所有權及該房產所佔用土地的使用權。地產與土地的根本區別也就是有無權屬關系。
地產通常分為三種類別 :
1、商業地產
指用於各種零售、批發、餐飲、娛樂、健身、休閑、辦公等經營用途的房地產形式。
2、工業地產
工業類性質用地,土地上包括工業製造廠房、物流倉庫及工業研發樓宇等。
3、住宅地產
以居住為功能的建築為主的地產。

開發成本包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建築安裝工程費,基礎設施費,公共配套設施費,開發間接費用等。 其中:
1. (土地開發成本)土地徵用及拆遷補償費,包括土地徵用費,耕地佔用稅,勞動力安置費及有關地上、地下附著物拆遷補償的凈支出,安置動遷用房支出等。 2.前期工程費,包括規劃、設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和水文、地質、勘察、測繪、「三通一平」等
3.建築安裝工程費,指以出包方式.自營方式支付給承包單位的建築安裝工程費等
4.基礎設施費,開發小區內的道路,供水,供電,供氣,排污,排洪,通訊,照明,環衛,綠化等費用。
5.公共配套設施費,指不能有償轉讓的開發小區內的公共配套設施發生的支出。 6.開發間接費用包括,組織管理開發項目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工資、職工福利、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勞動保護費、周轉房攤消等。 • 房地產開發成本的組成內容
從上可以看出:構成房地產開發企業產品的開發成本,相當於工業產品的製造成本和建築安裝工程的施工成本。如要計算房地產開發企業產品的完全成本,還要計算開發企業(公司本部)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開發經營活動而發生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以及為銷售、出租、轉讓開發產品而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也叫期間費用。它們絕大部分都是經營期間的費用開支,與開發工程量的關系並不十分密切,如果將期間費用計入開發產品成本,在開發產品開發和銷售、出租、轉讓不同步的情況下,就會增加開發產品的成本,特別是在開發房地產滯銷時期,將滯銷期間發生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計入當期開發產品成本,就會使企業造成大量的潛虧,不能及時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將期間費用計入開發產品成本,不但要增加核算的工作量,也不利於正確考核企業開發單位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責任。因此,現行會計制度中規定將期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不再計入開發產品成本,也就是說,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產品只計算開發成本,不計算完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