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機械製造業的成本核算
一、首先計算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注意有下腳料出現時請計算合理的系數(即材料利用率或損耗率),特別注意現實價格。嚴格計算製造過程中每道工序的工時費用(即工時成本),另外附加的能源費用。
統籌企業管理費用。估算產品的銷售費用和服務費用。這是比較細致的演算法。如果是提前預算,則要有相關的技術,和經驗,由成本預算工程師來完成。
二、成本計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
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
(1)如何看機械圖紙核算成本擴展閱讀: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㈡ 如何進行機械生產的成本核算
產品生產成本計算方法中的計算程序:
1、確定成本計算方法。開展成本計算之前,先要確定採用哪一種成本計算方法。通常所用的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這要根據生產工藝過程和生產組織的特點,同時結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情況來進行選擇。
2、設置有關的成本計算賬戶。為了計算產品的成本,需要設置一個專門的賬戶,即"生產成本"賬戶。其借方匯集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費用,貸方反映產品完工轉出的製造成本。
對於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來說,發生的費用無非是兩種:
①直接費用。
②間接費用,即共同性的、不是直接為生產這-對象服務的費用。如果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則直接費用和 間接費用並沒有差別,都應該直接計入產品成本。但是,企業一般都是生產多種產品。這樣,直接費用仍可以直接計入產品成本,而間接費用就必須先要匯集起來,然後再分配攤入各個不同的成本計算對象。這樣,需要先單獨設置一個賬戶,即"製造費用"賬戶,"製造費用"賬戶的作用就是匯集各種間接費用,再合理地分配到成本計算對象上去。
如果廢品和停工的情況比較多,就需要搜集有關的廢品和停工損失資料,並專門設置一個"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賬戶,把這些損失匯集到"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賬戶的借方,然後在其貸方作出恰當的處理並轉出:如果是正常損失,一般應分配進入產品成本;否則應轉入管理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生產中發生的支出不一定就要計入生產成本,支出的期間與成本計算期間可能不一致。支出發生後有兩種情況:
①生產中發生的費用在本期發揮出全部效益,效益不遞延到下期。這種情況應把費用直接記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賬戶。
②本期發生的費用支出不應由本期負擔。這裡面又有兩種情況: 先支出,後計入成本費用。這種情況應設置"待攤費用"賬戶,支出時借記"待攤費用"賬戶,分期攤入成本費用時再貸記"待攤費用"賬戶。先計入成本,後支出。這種情況應設置"預提費用"賬戶,計入當期成本費用時借記有關成本費用賬戶,貸記"預提費用"賬戶,支付再借記"預提費用"賬戶。
(2)如何看機械圖紙核算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正確反映各種產品的成本,均需要將本月產品成本負擔的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凡能分清應由哪種產品負擔的費用,應直接計入這種產品成本;小能分清應由哪種產品負擔的費用,應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計人有關產品的成本。
由於產品成本的計算和分配方法比較多,比如品種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企業極容易在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盈利產品與虧損產品之間任意調節成本,藉以掩蓋成本超支、掩蓋虧損。
除此之外,對於生產企業,還有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如果在會計期末,某種產品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時,還須明確期末在產品與完工產品的成本費用分配,而分配時,有些企業通過各種手段人為地操縱分配方法,任意增加或減少月末在產品成本,調節完工產品的成本,從而造成財務報表信息偏離正常軌道。
㈢ 我是一個剛剛步入機械廠的會計,對機械廠如何成本核算,不知道怎麼做
個人覺得以下幾點需要留意:
【1】了解機械廠的生產流程;
【2】了解機械廠產品的成本要素構成;
【3】了解材料領用、用工工時等信息;
為了確保成本計算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准確性,為經營管理提供有效成本資料,必須在成本計算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
1.核對材料及庫存商品的期初數
2.核對產品的工藝構成
3.核對產品生產計劃
4.確定單據的傳遞程序
5.建立健全原始記錄
以下具體內容供你參考:
http://www.zaoye.net/news/hangye/jixie/2011-09-13/6264.html
㈣ 一個新手如何看懂機械圖紙
新手如何看懂機械圖紙方法:
在製作之前看過材料和結構部分,但是圖紙有很多信息。機器的資料幾乎都在圖紙上,看機械設計手冊一看就是幾千頁,圖紙上的尺寸都是顯示出來的,各種性能都有一些講究。
了解圖面上各個視圖之間的關系,基本上就能理解圖面表現產品的大致形狀,根據投影原理表現物體的形狀,可以把物體放置在任何象限內,一般把放置在第一象中的物體叫做投影圖,也就是所謂的「第一角投影法」,也就是第二、三、四角投影法。
大多數的圖可以直觀的標明所有的尺寸,一些需要6個視圖。三視圖對應主視圖、左視圖、頂視圖,主要看零件的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合理地制定加工方案和加工步驟,重點看圖紙上的技術要求和加工過程。如果需要鍛造或鑄造,需要熱處理,車削,銑削。加工過程,如磨削必須清楚。否則,將導致程序出現質量問題。如對直尺有公差要求,請注意尺寸與圖紙一致。
步驟一:分析題目。
機圖的本質存在於機圖中,包括材料、名稱、數量、比例等功能部件。
步驟二:觀察分析。
通過分析不同視圖,可以歸納出各部件的結構和功能。這聽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有點難,而且有想像力。
步驟三:大小分析。
尺寸看清了,這一點很重要,特別是對於機械附件圖,嚴重影響了機械圖紙的正常使用。
步驟四:技術要求。
尺寸公差,熱處理,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功能分析。對部件功能和形狀進行進一步分析。
步驟五:總結。
概括前四步,基本零件圖就在你的腦子里了。
閱讀機械圖紙的技巧:
1、有專業機械知識,而機械制圖需要這些知識。有許多技術和方法用於機械制圖和基礎。
2、了解基本的加工工藝,能使您對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尺寸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對圖紙內容更容易理解。
3、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反之,圖紙上沒有軸測圖,零件機構將給人以直觀的感覺
㈤ 機械加工行業如何計算利潤和成本
機械加工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以下五種:
1.品種法。這種方法是以產品作為成本的計算對象來進行成本核算的。
2.分批法。這種方法是以產品的批次作為成本的計算對象來進行成本核算的。
3.分步法。這種方法是以產品的生產階段或生產步驟作為成本的計算對象來進行成本核算的。
4.分類法。這種方法是以產品的生產種類作為成本的計算對象來進行成本核算的。
5.ABC法。這種方法是以「作業」作為成本的計算對象來進行成本核算的。
㈥ 根據圖紙如何計算材料成本
首先要確定材料哪部分是甲供的哪部分是自己采購的。
然後看圖紙確定工程量,比如在某個安裝工程中,所有材料自己采購,那麼你先要看圖紙確定主材,如管道多少米,什麼規格(無縫還是有縫,直徑),管件(彎頭,閥門,法蘭,螺栓,墊片)多少個。然後是消耗材料,如焊條,角磨砂輪片,氧氣乙炔,等等。
或者用預算軟體直接套定額比較簡單。
㈦ 機械設備製造成本核算有哪幾種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㈧ 機械加工如何核算成本,如何報價
你說的這個問題,有點模糊不清,我猜測你的本意可能是說「利用機器設備進行加工承攬業務的成本如何核算」,如果確實如此,以下就是我的看法——
加工承攬的成本,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變動成本。
1、設備折舊成本;包括直接加工設備折舊和輔助設備、間接設備運行折舊成本;
2、人員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員人工和間接人員人工成本;
3、物料消耗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和動力、工具、器具等成本;
4、其他與加工直接相關的成本;包括間接的水、電、氣運行成本、其他未列明的直接成本;
5、與業務直接相關的稅費。
第二、固定成本。
主要考慮核算單位最低運行的保本點固定成本。
你所說的如何報價問題,我的看法是:
根據成本核算原則,考慮合理的利潤率(一般至少是15%-25%),加成之後,就是單位的比較合理的報價。
在合理報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調整,就是對外的直接報價,
上述看法,供你參考。如有不明,歡迎追問。
㈨ 機械零件加工圖紙 怎麼報價 根據什麼
材料費,加工費(包括設備折舊,員工費用,水電,包裝),雜項費(運輸,管理),稅,還有利潤,還要考慮量大量小的問題。
㈩ 如何根據機械圖紙計算材料
兩種情況:
1、計算坯料重量:最大外徑、最小內徑、長度(如果內徑比較大,料是鍛造的管料的話,計算按管料)根據三尺寸用此公式計算重量:(外徑+餘量)^2*3.14/4*(長度+餘量)*密度/1000,000=重量(kg)------棒料計算
[(外徑+餘量)^2-(內徑-餘量)^2]*3.14/4*(長度+餘量)*密度/100,000---管料計算
2、計算產品的實際重量:根據圖紙,在三維軟體中製作模型並賦於相同的材料,然後通過軟體的查詢功能既可查出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