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太陽能光伏發電,每度電的成本是多少
大部分的技術在1.5-2塊錢一度,有政府補貼的情況下可以到0.8元/度。
如果所用的EVA,焊帶之類的都比較不錯的話,估計1.8左右。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於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尚未經發改委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含稅);2011年7月1日及以後核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餘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光伏(Solar
Power)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Solar
power
system)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並網運行兩種方式。
太陽能光伏效應,簡稱光伏(PV),又稱為光生伏特效應(Photovoltaic),是指光照時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組合的部位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
人們通常不會將連接光伏組件和逆變器的布線系統視為關鍵部件,但是,如果未能採用太陽能應用的專用電纜,將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使用壽命。太陽能系統常常會在惡劣環境條件下使用,如高溫和紫外線輻射。在歐洲,晴天時將導致太陽能系統的現場溫度高達100°C。目前,我們可採用的各種材料有PVC、橡膠、TPE和高質量交叉鏈接材料,但遺憾的是,額定溫度為90°C的橡膠電纜,還有即便是額定溫度為70°C的PVC電纜也常常在戶外使用,顯然,這將大大影響系統的使用壽命。——2014年中國光伏市場應用淺析
就光伏應用而言,戶外使用的材料應根據紫外線、臭氧、劇烈溫度變化和化學侵蝕情況而定。在該種環境應力下使用低檔材料,將導致電纜護套易碎,甚至會分解電纜絕緣層。所有這些情況都會直接增加電纜系統損失,同時發生電纜短路的風險也會增大,從中長期看,發生火災或人員傷害的可能性也更高。
而在安裝和維護期間,電纜可在屋頂結構的銳邊上布線,同時電纜須承受壓力、彎折、張力、交叉拉伸載荷及強力沖擊。如果電纜護套強度不夠,則電纜絕緣層將會受到嚴重損壞,從而影響整個電纜的使用壽命,或者導致短路、火災和人員傷害危險等問題的出現。
光伏技術具備很多優勢:比如沒有任何機械運轉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陽光直射和斜射情況下都可以工作;同時太陽能組件無需維護,運行成本最小化;而且從站址的選擇來說,也十分方便靈活,城市中的樓頂、空地都可以被應用。自1958年起,太陽能光伏效應以太陽能電池的形式在空間衛星的供能領域首次得到應用。時至今日,小至自動停車計費器的供能、屋頂太陽能板,大至面積廣闊的太陽能發電中心,其在發電領域的應用已經遍及全球。
B. 光伏發電 每100平方多少成本 效益是多少
全額上網模式:年收益=16000*0.8元=13440元。 回本周期=65000÷13440≈4.84年。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年收益=(國家+地方)補貼收益+居民用電電費+賣電收益
假設居民用電6000度,剩餘電量10000度賣給國家電網
國家補貼收益=16000*(0.37+0.05)=6720元
居民用電電費=6000*0.5469=3281.4元
賣電收益=10000*0.3949=3949元
年收益=6720+3281.4+3949=13950.4元
回本周期:65000÷13950.4≈4.66年
山東省目前有0.05元/kwh的省級地方補貼,而且2018年自從國家降低了光伏發電的國家補貼後,光伏行業整體大幅降低調整了成本價格,但是國家補貼下調幅度並不大,所以2018年安裝家庭光伏回本周期較快。
以山東省為例,通過以上計算選擇全額上網模式回本周期約為4.84年,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回本周期約為4.66年。由此可見,在家庭光伏發電的選擇中,若用電量小,選擇全額上網模式回本快,若用電量大,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
C. 光伏發電成本和利潤
光伏發電成本和利潤如下:
光伏發電每W的投資成本相較於前幾年有了很大的下降,2020年的話,終端的售價市場普遍在4-5元每瓦,10KW的電站投資價格在5萬元以內,電站的使用壽命長達25年,大約前6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之後的全部就是收益部分。
電站收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免費用電的節省電費、國家補貼、售電收益,2020年的發電補貼是0.08元每度,2021年的具體國補政策還沒出台,需要等到三四月份才見分曉。
D. 光伏發電的成本是多少每發一度電要多少錢
作為光伏行業從業者,給你解答一下:
一個面積60㎡的屋頂,可以安裝8KW左右的光伏組件,按照碳銀公司的安裝方案,目前電站終端銷售價格4元/W(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配電箱、支架等設備),一個60㎡電站投入需要3.2萬元。(這里強調一下,此成本計算是按照2020年的光伏組件市場均價計算),也就是533元/㎡。
一年發電上網標桿電價為0.4153元/度(2020年,浙江省為例),20年國家補貼為8分錢每度,居民用電按照0.53元/度計算。 一年的綜合收益為5898元,電站收回成本需要5.4年。
這個收益是按照「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計算。40%自用,60%上網。
也就是說,安裝一個8KW的電站,需要5.4年收回成本。收回成本之後,電站的收益還會有,且全部歸業主所有,電站使用壽命25年左右。
電站的收益率可以達到13%-18%。具體看發電的自用比例如何,自用比例越高,綜合收益率也就越高。
【數據來源:碳銀網,碳盈協同APP】
E. 把電賣給國家,一度電國家收多少錢
現在我們的居民用戶把電賣給國家電網,一度電是在3毛5分錢左右
尤其現在一些城農村會在屋頂建設光伏,這樣的話不單單自己用電不花錢,還可以造成一定的經濟收入,但是設備比較昂貴,最終是入不敷出的
F. 大規模光伏發電成本
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成本構成及未來趨勢分析
回答於2021-02-20
我國很多地區的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已經接近或低於當地燃煤標桿電價。圖2光伏發電度電成本與燃煤標桿電價對比3.未來趨勢未來光伏發電的初始投資仍將保持平穩下降的趨勢。光伏等新能源平價已經是未來明確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光伏發電技術的成本快速下降,我國很多地區的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已經接近或低於當地燃煤標桿電價。本文梳理了光伏電站的成本構成,以2019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了2019年我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通過與各省燃煤標桿電價的對比,分析了我國光伏發電「平價」的現狀。最後,提出了個人對新能源發電「系統成本」的思考。
1、成本構成
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成本可以分為初始投資成本、運行維護成本、其他成本三大類。
(1)初始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是決定項目總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一般包括機組成本、建安工程成本、一次土地成本、電網接入成本等,每種成本的佔比如圖1所示。2007年至2019年,光伏電站的初始投資成已經下降超過90%,未來將保持緩慢下降的趨勢。2019年,我國光伏發電初始投資成本約為4.3元/W。
圖1 光伏電站初始投資的構成
(2)運行維護成本
光伏發電的運維成本主要包括組件清洗、組件支架及基礎維護、設備計劃性檢修、設備預防性試驗等內容,不同地區的運維成本存在明顯差異。據統計,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的運維成本在0.04~0.07元/W/年,未來運行維護成本基本保持穩定。
(3)其他成本
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財務成本和稅費成本。財務費用指融資所產生的相關費用及資金使用中產生的費用,與融資環境、政府政策相關也與建設期的長短及資金使用時間有關。
稅費方面主要是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國家對新能源發電項目有一定的稅費優惠。光伏發電項目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自2013年起實施了階段性的增值稅「50%即征即退」政策,但該政策已於2018年底到期,目前仍沒有正式文件明確是否繼續執行。
2、2019年度電成本
採用2019年各省光伏發電實際利用小時數,計算了各省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與各省燃煤標桿電價的對比如圖2所示。位於東北或西部地區的吉林、黑龍江、四川、青海、西藏、內蒙古的度電成本已經低於本省(區)燃煤標桿電價。另外,有8個省(區、市)的光伏度電成本高於燃煤基準電價不足10%,也將很快實現平價。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一些省份光伏發電度電成本在全國已經處於較低水平,但是與當地燃煤標桿電價相比仍然沒有實現平價。
圖2 光伏發電度電成本與燃煤標桿電價對比
G. 光伏發電每度電成本
這十年,我國光伏發電的平均度電成本下降約70%,達到0.3元/千瓦時以下
H. 分享一下光伏發電的成本價格
至2021年8月,價格在4-5元一米。
光伏發電的安裝成本主要是設備成本,其中包括:光伏組件大約占總投資的49%,逆變器及其它電氣設備大約佔10%,電纜和支架各佔大約10%,不同的光伏安裝公司有自己的定價標准。
根據採用的組件容量、安裝角度不同,安裝容量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說,每千瓦光伏發電系統每天可以發四度電,需要10平方安裝面積。如果安裝3-5kW的規模,成本投入大概需要3-5萬元左右。
光伏太陽能發電注意事項
長時間運行的光伏發電系統,面板積塵對其影響不可小覷。面板表面的灰塵具有反射、散射和吸收太陽輻射的作用,可降低太陽的透過率,造成面板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減少,輸出功率也隨之減小,其作用與灰塵累積厚度成正比。
同時,光伏面板的其他部位也會受到濕潤灰塵的腐蝕,比如結合處、支架等部分,其材料多是各類金屬,發生腐蝕後易導致破損、安全性減弱等問題,可能因強風、地震等自然因素遭到破壞而減少光伏面板服役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