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的有哪些
不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的有:
1、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2、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占股權的20%-50%)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3、不能採用成本法的,採用權益法時,投資單位取得投資時應該將成本(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所享份額(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的份額)進行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賬面價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為初始賬面價值),如果前者小於後者,則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賬面價值(即以所享份額的公允價值作為它的初始價值,將二者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投資企業應在取得股權投資後,按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的份額(法規或公司章程規定不屬於投資企業的凈利潤除外),調整投資的賬面價值,並確認為當期投資損益。投資企業按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投資的賬面價值。
㈡ 商業用地為什麼不能成成本法
土地使用權也是屬於開發成本的,因為它是需要購買了土地才能進行開發。
除非商業用地這一棟樓都是你家的。而且用成本法價值太低。也不知道你什麼用途。你要是想評估價值低,也可以考慮收益法。成本逼近法的定義,即以土地開發所耗費的成本構成來推測土地價格的方法,是在我國目前應用很普遍的一種方法。
要區別成本逼近法與一般房地產估價的成本法,後者是假設地價為已知。將土地取得費用和基礎設施開發費用作為兩大「基本成本」,加上「基本成本」所應產生的相應利潤和利息,組成土地價格的基礎部分,再加上所有權受益,求得土地價格。
土地價格=土地取得費+土地開發費+稅費+利息+利潤+土地增值收益。成本逼近法在計算思路上是剩餘法的變形,兩者計算公式形式類似。
㈢ 簡述資產評估成本法的定義,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成本法定義:
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成本法的優點:
成本法作為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於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來說,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從而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計算的依據又比較具體,並且很容易被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特別適合使用在評估單項資產和沒有收益,市場上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
成本法的缺點:
由於成本法本身特殊的性質,市場上不易找到交易參照物的和沒有收益的單項資產,因此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本法在現實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時,往往容易將無形資產漏掉,為了防止評估結果的不實,還需要再使用收益法或市場法進行驗證,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成本法適用於可復制、可再生、可重新建造和購買的,具有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特性的單項資產。比如說:各種房屋建築物、各種機器設備,以及具有陳舊貶值性的技術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另外,也適用於可重建、可購置的整體資產。例如:賓館、劇院、企業、車間等。但是,與整體資產相關的土地不能採用成本法評估。
(3)什麼東西不能用成本法擴展閱讀:
成本法的評估程序:
第一步,被評估資產一經確定即應根據該資產實體特徵等基本情況,用現時(評估基準日)市價估算其重置全價。
第二步,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及總使用年限。
第三步,應用年限折舊法或其他方法估算資產的有形損耗和功能性損耗。
第四步,估算確認被評估資產的凈價。
參考鏈接:網路——成本法㈣ 資產評估中成本法的適用范圍和基本原理
一、資產評估中成本法適用范圍:
1.一般適用於
無收益(不能使用收益法),房地產市場發育不成熟,成交實例不多(不能使用市場法),無法利用收益法、市場法等方法進行評估的情況。
2.成本法在土地評估中應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
由於土地的價格大部分取決於它的效用,並非僅僅是它所花費的成本,也就是說,由於土地成本的增加並不一定會增加它的使用價值。
3.房地產評估使用成本法主要對象
政府的辦公樓、學校、醫院、圖書館、軍隊營房、機場、博物館、紀念館、公園、新開發土地等沒有收益,也很難進入市場交易,則可選擇成本法。
二、基本原理:
成本法是利用成本核算的原理,根據重新取得資產所需的費用項目,逐項計算然後累加得到資產的重置成本。在實際測算過程中又具體劃分為兩種類型:購買型和白建型。購買型是以購買資產的方式作為資產的重置過程,購買的結果一般是資產的購置價,如果被評估資產屬於不需要運輸、安裝的資產,購置價就是資產的重置成本。如果被評估資產屬於需要運輸,安裝的資產,資產的重置成本具體是由資產的現行購買價格、運雜費、安裝調試費以及其他必要費用構成,將上述取得資產的必需費用累加起來,便可計算出資產的重置成本。自建型是把自建資產作為資產重置方式,它根據重新建造資產所需的料、工、費及必要的資金成本和升發者的合理收益等分析和計算出資產的重置成本。
㈤ 簡述哪些費用能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哪些費用不能計入產品成本
首先,一般情況下,非生產經營活動的耗費不能計入產品成本,只有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才可能計入產品成本。
其次,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分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成本才可能計入產品成本,非正常的經營活動成本不計入產品成本。非正常的經營活動成本包括災害損失、盜竊損失等非常損失;滯納金、違約金、罰款、損害賠償等賠償支出;交易性金融資產跌價損失、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損失、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不能預期的原因引起的資產減值損失;以及債務重組損失等。
再次,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成本又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正常的生產成本計入產品成本,其他正常的生產經營成本列為期間成本。
㈥ 資產評估中成本法應用的前提條件
1、進行價值評估時目標企業的表外項目價值,如管理效率、自創商譽、銷售網路等,對企業整體價值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2、資產負債表中單項資產的市場價值能夠公允客觀反映所評估資產的價值;
3、投資者購置一項資產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不會超過具有相同用途所需的替代品所需的成本。
無效損耗指無效的損失,受損失或耗費的意思。
(6)什麼東西不能用成本法擴展閱讀
成本法的會計處理方法:
1、投資公司購入股份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等,此時被投資公司無需作會計分錄。
2、投資公司收到股利,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投資收益。
3、當被投資企業用投資企業購售前的分配利潤或盈餘公積金支付一部分股利時,以及發放清算股利時,這些應作為投資成本的部分償還,借記銀行存款或投資收益,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4、當股權投資發生永久性跌價時,應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跌價損失,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㈦ 為什麼在持續經營的假設前提下,一般不能單獨採用成本法對企業的整體價值進行評估速度。!
《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試行)》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成本法也稱資產基礎法,是指在合理評估企業各項資產價值和負債的基礎上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以持續經營為前提對企業進行評估時,成本法一般不應當作為惟一使用的評估方法。由於成本法對持續經營企業的商譽等無形資產可能無法確定其價值,因此不能單獨採用成本法。
㈧ 為什麼出售的資產不能用成本法評估
由於成本法本身特殊的性質,市場上不易找到交易參照物的和沒有收益的單項資產,因此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本法在現實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時,往往容易將無形資產漏掉,為了防止評估結果的不實,還需要再使用收益法或市場法進行驗證,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成本法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