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渦輪增壓的汽車發動機,為什麼比自吸發動機保養成本高
量產車渦輪增壓比較多的是廢氣增壓發動機,就是通過廢氣推動葉輪增加進氣壓力。早期的廢氣渦輪材料不如現在的成熟,廢氣渦輪的轉速和高溫是一個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轉軸等部件需要機油進行潤滑,所以機油消耗量大確實是正常的。是發動機尾氣推動,最快轉數可達到幾萬轉/分,最高溫度可以達到900℃,因此,減溫與潤滑就成為一個大問題,通常情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要求使用全合成機油,而自吸發動機只需要而如果是缸內直噴的發動機,不管是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的,噴油嘴清潔劑都是需要的。所要花的費用也是一樣的。
Ⅱ 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哪個更好一點
很多人去4S店買車的時候,都非常糾結於選車的配置和性能。在選車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兩個名詞,一個是自然吸氣發動機,一個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這兩款發動機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
1.表演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這兩台發動機的工作模式。自然吸氣發動機給人的印象是踩油門加速,因為沒有增壓器,空氣體通過大氣壓力直接壓入燃燒室;渦輪增壓發動機將增壓的空氣體送入氣缸,中間有一個利用渦輪增加發動機進氣量的過程。渦輪增壓發動機配有空氣體壓縮機來壓縮空氣體,氣缸單位容積內的氧氣含量更高,可以燃燒更多的汽油,爆炸更多的能量,這也是渦輪有這么強爆發力的原因。但是渦輪運轉會有一個滯後的過程,也就是說一隻腳踩油門提速不是瞬間的,而是需要一點時間才能給人一種動力感和欺詐感。
另一方面,自吸發動機追求大排量而不是小排量渦輪,其動力輸出是線性的,即輸出與油門踏板一樣多的動力,不增加發動機的動力滯後,動力在駕駛員的預感范圍內。
2、油耗
油價問題一直是車主們熱議的話題。很多人認為渦輪發動機更省油。事實上,如果功率相同,那麼渦輪發動機將節省燃油,並且渦輪發動機的油耗與排量相比會更高。如果經常跑高速,建議買渦輪增壓的車型。汽車高速行駛後,渦輪持續工作,油耗更低。
3.維修費用
渦輪發動機在運轉時盡可能擠壓發動機的動力,久而久之會導致發動機過度磨損,保養時需要更好的機油。況且渦輪發動機對機油、火花塞、油品的要求很高,基本上5萬公里下來,渦輪發動機的維修成本比自吸多1000多塊,成本相對更高。還有,一般來說10萬公里左右就要更換增壓器,對車主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經濟負擔,放在自吸發動機上實際上自然節省了維修費用。
但自然吸氣發動機具有扭矩輸出范圍更寬、動力更平順更線性、無遲滯、無高速衰減、故障率更低、對油的適應性好等優點,比渦輪增壓發動機更有優勢。
4.碳沉積
渦輪增壓發動機採用缸內直噴方式。只要是增壓的,相比同一個自然吸氣發動機,氣缸、進排氣管的溫度肯定會急劇上升,但由於整體機械溫升和空混氣比的限制,汽油不會被完全點燃。然後發生脫氫反應,燃料中的氫原子首先與氧一起燃燒,因此大部分碳原子被還原。在氧氣不足、溫度不足、燃燒時間短的情況下,碳原子析出形成積碳。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狀態比同級別自然吸氣發動機差,進氣和排氣溫度都比自然吸氣發動機高,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更容易積碳。
Ⅲ 自吸和渦輪增壓哪個性價比更高一些呢,合理嗎
現在很多人買車的時候都會選擇帶渦輪增壓的車。渦輪一般不容易壞,但一旦壞了,就會有明顯的故障。渦輪運行時,對風扇葉片的速度要求非常非常高。即使有一點縫隙,也會發出滋滋的噪音。解決辦法是直接更換渦輪。渦輪很難拆卸和修理裡面的東西。市場上可能有一些大神可以這樣做,但大多數修理廠選擇直接更換。在我們可能聽到一些爭論之前,說渦輪更容易壞更精緻,壞維護成本很高,所以不建議買渦輪增壓汽車,
因此,渦輪增壓發動機具有完全取代自然吸氣的實力,目前仍在使用自吸發動機。除了感覺,只有成本控制。至於維護成本,增壓器不高。全合成一年或一萬公里的更換成本低於自吸半合成。隨著材料學的進步,增壓器的使用壽命也升級了。除概率故障外,基本不需要考慮在完整的使用周期內更換。
Ⅳ 想買汽車,對比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在城市道路哪個會更省油呢
渦輪增壓不是特別耗油,但也不是特別省油。一般來說,它的油耗高於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比性能指標上排量更大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節省了很多油耗。例如,一個1.8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油耗基本相當於2.0-2.5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性能也很正常。最初,渦輪增壓只會在相同的氣缸體積上增加更多的壓力,以獲得更好的功率和扭矩性能。隨著空氣壓力的增加,汽油消耗不會太低。因此,依靠渦輪增壓來節省燃油是不現實的。事實上,這是由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特性決定的:當轉速較低且渦輪不幹預時,渦輪增壓發動機相當於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是,如果在城市行駛,渦輪增壓車型仍然可以依靠較小的排量來實現節油目的,當交通堵塞嚴重或交通燈較多時。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渦輪增壓的油耗性能會較低,因為基本排量較小,發動機轉速較低。然而,小排量渦輪增壓需要增加進氣量和噴油量才能獲得更多的動力。因此,一般來說,在高速條件下,油耗與相同動力水平的自吸機沒有太大區別。如果只考慮城市駕駛,這一趨勢必須改變。這是因為渦輪的工作轉換頻率會更高。我們知道省油的最好方法是保持發動機效率高,盡可能穩定在低速,但頻繁更換工作,會降低發動機效率,排氣滯後也會增加燃油消耗,所以在城市駕駛中,動力相當自然吸氣模型性能會更好。
Ⅳ 買車自吸好還是渦輪增壓好二者的區別在哪裡呢
買車當然是買自然吸氣發動機比較好一點,因為自然吸氣發動機故障率非常低,同時維修成本也要比渦輪增壓發動機低很多,而且在同排量的情況下自然吸氣發動機在中端和末端的加速能力更好。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發動機的進氣量不一樣,因為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進氣就是一種自然吸氣的方式,而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在發動機的進氣口處添加了一個渦輪增壓器,所以能夠快速的將空氣壓縮在發動機燃燒室,自然渦輪增壓發動機起步很快。
一、買車要買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好
雖然現在的大部分車型都是使用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這種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在中端和末端的加速表現非常不理想,而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並且自然吸氣發動機是採用了一個自然吸氣的方式,所以發動機燃燒室更為平衡,在燃燒的時候更能把動力輸出持續的很均勻,而且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然吸氣發動機故障率低,所以說買車就要買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好。
Ⅵ 渦輪增壓和自吸哪個省油
渦輪增壓和自吸對比如下:
發動機渦輪同排量比自吸高很多;
渦輪需要更多的燃料參與燃燒來發電,所以當進氣量增加時,其實汽車的電子系統會匹配相應量的燃料,注入發動機進行燃燒反應。對於同排量的汽車,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油耗會高於自吸發動機,但在動力方面,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產生更強的動力,更快的速度和持續加速,更好的爬坡性能。
只有當渦輪處於高速時,它才能發揮優勢:
渦輪的動力來自廢氣,發動機本身低速運轉,廢氣少,動力不足。那麼此時渦輪的壓縮效果很差甚至不工作,所以此時渦輪增壓和自吸發動機沒有區別,沒有優勢。同等排量的情況下,理論上油耗差不多。
車況是決定油耗的核心因素:
如果和同功率的車相比,渦輪增壓的油耗是有優勢的,因為理論上渦輪增壓一般可以提高35%的功率,1.8T渦輪增壓可以相當於一台2.4L的自吸發動機,但是只有在高速狀態下才會有優勢。但是,在實際情況下,車況非常復雜,道路擁堵、低速怠速、車重、道路阻力等。會直接影響油耗,所以也抵消了渦輪增壓能帶來的優勢。
Ⅶ 自吸和渦輪發動機,誰的保養成本更高
哪個渦輪增壓和自吸越好,這是汽車行業一直在爭論的問題。這兩個有自己的優勢。畢竟,我們無法使這兩個引擎更好地處理不同的消費。固有的,需要沒有好處或壞點。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詳盡的排放越來越高,小排放渦輪增壓應用的應用越來越寬。
渦輪增壓是否比自吸發發動機維護更好?這並不一定
當然吸入發動機,大氣壓進入燃燒室的形式而不通過任何升壓。
至於其他維護,兩者之間沒有大的差距。用同樣的車,選擇發動機的渦輪機或自吸形式,只看自己,將你的能量放在好的,使用環境,齒輪箱滿足需求,預算等這些,維護並沒有必須糾結。
Ⅷ 對於大排量自吸和小排量渦輪,你們會怎麼選
大排首選
你好!本人比較喜歡自吸發動機,因為那種平順和動力的線性輸出,渦輪發動機是無法給予的,而且大排量的自吸發動機更加彌補了低扭的不足。3.0排量自吸發動機,我覺得是比較完美的動力和油耗的排量。現在發展因素,環保節能,在低消耗高輸出的情況下,多數廠家也製造渦輪發動機,這也是趨勢,以後自吸發動機可能大量推出舞台,也是令喜歡的人嘆惜。
對於大排量自吸和小排量渦輪增壓怎麼選擇?本人有一台05款2.3排量馬自達6和一台15款1.4T高爾夫7。我來說一下我對這兩款車的駕駛感受,城區:馬自達6因為4AT的一掛入D檔直接就有紅綠燈起步快,高爾夫是7速雙離合,掛入D檔後會有大概1秒多的樣子動力才能夠傳導到輪胎,所以紅綠燈路口起步慢,3檔以後渦輪增壓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超車那個爽啊!高速公路:馬自達6加速線性,舒適性非常好,速度每小時120公里以後加速超車還是非常強勁,高爾夫7從0到100加速超車動力杠杠的,100到120之間明顯疲軟,當然深踩油門還是可以的,就是沒有大排量的舒適性好,這么選擇?看你的取向,要駕駛樂趣和省油,就小排量渦輪增壓,要舒適性就大排量自吸。最後說一句,7速雙離合變速箱調校聰明,降檔積極(可以少踩剎車)4At降檔要靠剎車,不過現在有好多車都是8AT. 9AT甚至10AT,沒有駕駛過,在這里沒有發言權!
大排量小排量都不會選渦輪增壓的,因為大排在浪費無白燒錢,你是在日常所用不是每天跑賽道。而渦輪增壓是一般人不明白的一個理論上的誤區!塗一時快感,認為省油勁大跑的快,而實上增壓是吸的排放出的費氣二次利用,很快會刺染缸筒,易損。
自吸式的低於1.6L的排量,我覺得動力都乏力,曾經試駕過1.5L的XRV,雖然說是說是地球夢的技術,加速會很好,但是跟1.8L的排量版本相比,1.5L的排量上破的適合還是乏力了點,所以只要是15萬左右的SUV,我的想法是大於1.6L的,要麼就是1.8LXRV這種,要麼就是2.0L的排量。渦輪的排量低點倒是無所謂,渦輪本身低排量的馬力和數據都跟自吸式的差不多,真正算起來,渦輪的還能享受到國家的購置稅補貼,只是渦輪的跟自吸式的比可能前期加速會慢點,像創酷1.4T,還有自由俠的1.4T,我都很明顯的感覺的到,但到了後期渦輪的馬力還是充足些,感覺上到高速100,底氣都足點!至於大小,我覺得1.4T的排量差不多了。我的預算前面也說了,各位也都比我清楚,我想咨詢下,如果就是日常開,然後沒事跑跑自駕游之類的,你們覺得渦輪和自吸選哪個會比較好?
不考慮燃油經濟性的話,肯定是大排自吸嘍!那玩意兒開過以後會上癮,這種感覺是渦輪增壓給不了的。特別是跑高速超車的時候,那源源不斷的動力就像是你銀行賬戶上現金一樣,讓你進醫院都不會腿軟!
小排量渦輪最低不能低於2.0的,大排量自吸不能低於3.5應該就能滿足,如果還想省油的話就算了
當然是選擇大排量自吸了,加速的順暢性是小排量渦輪沒法比的,因為國家的政策大排量自吸越來越少,現在在不選擇以後是真的沒得選了。
1:隨著車輛技術進步,大排量自吸車已不再是平民百姓用車的主流 ,你要說這倆種排量好 肯定是大排量自吸車好 你踩多少有多少5.0 mustang 老款C63 和現如今帶T開起來肯定感覺不一樣
2:在澳洲不受排量稅和國6的影響,如果想體驗底氣十足的線性 自吸車最好的選擇 。
3:大切6.4讓我一直堅持此大牌自吸觀點。
4:渦輪遲滯現象已經有所改進 但多少還是有些生硬突兀。你最好仔細試駕比較一下。
5:大排量自吸汽油發動機缺點就是維護成本要高很多。
當然大排量自吸美
Ⅸ 自吸和渦輪增壓哪個成本更大一些,哪個更省油呢
現在普通車的排量是2.0下面。因此,小排量自然吸氣動力不足的缺點無疑暴露出來。渦輪增壓1.4到2.0動力基本足夠。雖然維護有點麻煩,但問題不大,比自然吸氣更省油。因此,小排量汽車應購買渦輪增壓汽車。大排量3.0大些大排量車大多是上述車輛。V6,V8,L6,W12. 動力上有錯誤,然後帶T,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畫蛇更多。雖然動力更強,但它失去了線性。維護也很麻煩。舒適性不如自吸。然而,許多製造商已經停止生產大排量自然吸氣。
法系和美系渦輪增壓介入稍微遲鈍一點,一般情況下是1800/2000轉才介入,如果喜歡激情駕駛就選擇渦輪增壓發動機起步快爆發力好,如果就是代步工具還是選擇自然呼吸發動機,因為發動機多一個機械設備就多一個故障問題,少一個機械附屬設備就少一個故障點,發動機無論是渦輪增壓還是自吸都有利弊,因為人世間就是這樣一個規律,你得到一些了,也註定你會失去一些,你失去一些了,也是在某方面得到一些,只是這個失去與得到不是同步發生而已。
Ⅹ 自吸省油還是渦輪
在日常用車中,多了解一些相關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在這里,邊肖將向您介紹自吸燃油經濟性或渦輪。如果你也有興趣,讓我們和邊肖一起了解一下,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與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更省油。
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更多的空氣進入發動機,當然需要噴射更多的汽油與空氣混合燃燒,這樣發動機的油耗就會上升。
渦輪增壓技術可以壓縮空氣,把空氣吹入氣缸。這種技術可以在不增加發動機排量的情況下向發動機中加入空氣。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方式與自然吸氣發動機不同。
大部分自然吸氣發動機需要達到中高轉速范圍才能輸出最大扭矩。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在很低的轉速下輸出最大扭矩。這種動力輸出模式更適合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中行駛。
很多消費者喜歡渦輪增壓發動機是因為它的動力輸出。
大部分渦輪增壓發動機需要加95號汽油。雖然這類發動機的壓縮比普遍低於自然吸氣發動機,但渦輪增壓發動機工作時氣缸內的溫度和壓力更高。如果用低標號汽油,很容易爆震。
95號汽油肯定也比92號汽油貴。當然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燃油成本更高。
以上就是邊肖給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所以,看完之後,你對自吸節油或者渦輪有所了解嗎?希望邊肖的介紹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