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大客戶的轉移成本
在與企業的交往中,大客戶通常會發現:如果想要更換品牌或供應商,會受到轉移成本和只能從現在的供方獲得的延遲利益的限制。
這種現象在軟體工業中更為明顯,各公司竟相向客戶提供免費網路軟體,引導其使用他們所提供的軟體。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倘若換軟體,客戶學習新軟體所花的時間就會成為一種轉移成本,這樣,如果新品牌沒有顯著的優越性時,客戶便自願重復使用老牌子。
所以,企業構建轉移壁壘,使大客戶在更換品牌和供應商時感到轉移成本太高,原來所獲得的利益會因為轉換品牌或供應商而流失。這是一個加強大客戶忠誠度的好辦法。那麼,具體該怎麼操作呢?
具體說來,常用的方法有:
(1)利用契約關系鎖定客戶。很多公司使用契約,客戶與公司之間的結構性聯系使客戶很難改變供應商。客戶之所以被鎖定,是因為如果打破這種狀態,成本將得不到補償。
比如,銀行向客戶提供一定期限的住房抵押貸款,規定在到期之前如果客戶要作出更改,就要繳納罰金,這樣就建立了一種結構性的壁壘。
(2)頻數營銷。緊緊拉住客戶,鼓勵客戶的重復購買行為。
比如,只要客戶不斷重復購買或只和這一家公司來往,客戶就可以得到獎賞,包括優惠、額外產品和服務等。
(3)捆綁式銷售。客戶在一家供應商購買所有的產品,可以享受整體費用優惠,實現買賣雙方的效益雙贏。
比如,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其他電信運營商都採用了捆綁式銷售。聯通將行動電話與固定通信產品進行捆綁,宣傳其全業務的優勢;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對市話和長話業務的捆綁銷售等。這些捆綁銷售起到了穩定客戶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使客戶實現一站式購齊,而且捆綁式服務所產生的費用一般相對便宜,能為客戶省錢。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大客戶銷售24大妙招》
② 提高轉移成本可以採取哪些方式
提高客戶的轉移成本有三種方式:
第一是提高客戶轉移的物質成本;
第二是通過強制性手段(比如通過合同)限制客戶;
第三是更多的從精神層面上提高客戶的轉移成本,使他們無法輕易地離開。
前兩種方法常常容易導致客戶的抵制和消極情緒,而第三種方法最有利於提高客戶的忠誠度。
③ 什麼叫轉移成本
轉移成本是指客戶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需要面臨多大障礙或增加多少成本,即客戶為更換企業所需付出的各種代價的總和。
轉移成本可以歸為一下三類:第一類是時間和精力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學習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等;第二類是經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利益損失成本、金錢損失成本等;第三類是情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個人關系損失成本、品牌關系損失成本。相比較而言,情感轉換成本比起另外兩個轉換成本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
(3)怎麼能轉移成本擴展閱讀:
轉移成本的成因
在網路經濟下,消費者的轉移壁壘或被廠商鎖定的成本很大程度來源於市場網路外部性特徵,即消費者的效用會隨著使用該商品的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與之相對應的,消費者在不兼容的品牌之間轉移則意味著網路效用的損失或不同網路效用的替代差異。在網路經濟中,鎖定和轉移成本是規律,而不是例外。
④ 怎麼樣可以轉移成本
1、在原材料、製造費用的歸集時,由一個產品轉移到另一個產品中
2、用假單據(發票是真的,業務內容是假的)虛增成本。
3、成本不入賬,掛應收往來,虛降成本
⑤ 什麼是產品轉移成本
產品轉移成本是:「會令用戶變更產品或供應商的行為變得困難或付出更大代價的所有因素」,注意是所有因素。
具體到比如網站、手機等等科技產品的時候,就是會包含「用戶在從一個網站轉換到另一個網站的過程中感知的貨幣成本和感知的時間、精力的損失以及心理上的障礙等非貨幣成本」
這么說很抽象,用樓上的例子來舉例順便做一些誇張的假設,iPhone和Nokia,作為一個Nokia用戶,可能盡管我覺得Nokia體驗極差除了砸核桃沒有其他用處,但我之前被Apple面試拒了,所以我對apple存在極大的偏見,立下毒誓此生不再使用apple的產品。
當然,上面的例子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回到定義上來,根據國內外對轉移成本的定義,多數情況下轉移成本會包含以下的三類:程序型、財務型和關系型。
首先,程序型的轉移成本最典型的的比如注冊、填表等諸如此類的paper work,書面意思為:「當顧客要獲得一項產品或服務時,他們必須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使得顧客在購買過程中進行更多地投入」。
用校內和微博舉例,我的校內用的好好的,現在讓我去開一個微博,但是注冊的時候一會兒要填身份證、一會兒要填手機號、密碼必須有大小寫數字和符號……這些都增加了微博的轉移成本,亦即要從校內轉移到微博上的成本較高。
其次,財務型轉移成本,我在網吧A充了200塊的會員,網吧B說我這里上網比網吧A便宜五毛錢,對於多數的用戶,是不會放棄網吧A的200塊的,至少是在花完之前。
最後是關系型,這一點其實屬於心理層面的東西。社交網路是個很好的樣本。QQ上有我多數的好友,而微信和QQ關聯之後,只要QQ好友有微信我便可以在微信上找到他,那麼我從QQ轉移到微信的「成本」是很低的。
而如果我這時候去用人人網,可能我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一個好友都沒有,那這里損失掉聯系的好友就會很多;當然這個例子有一個硬傷,就是我可以兩個都用。
更直觀的例子是某一個原料換供應商、換采購商的時候,之前合作的越久的供應商和采購商,其關系型的轉移成本就越高,因為如果轉移新的合作夥伴,就需要重新去建立接觸、洽談、信任、默契等等。當然如果通過某些方法比較之後發現盈利會大於這些轉移成本,那也是有可能發生轉移的。
⑥ 什麼叫轉移成本
轉移成本是顧客從一個企業轉移到另一個企業所需支付的各種成本的總和。
轉移成本可以歸為一下三類:第一類是時間和精力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學習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等;第二類是經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利益損失成本、金錢損失成本等;第三類是情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個人關系損失成本、品牌關系損失成本。相比較而言,情感轉換成本比起另外兩個轉換成本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
例如,在19世紀的美國,南部使用5英尺的鐵軌,而北部使用4.85英尺的鐵軌。南北戰爭結束後,北方取得了勝利,因此決定統一南北尺度。
如果將南北軌距統一視為一種消費行為,則北部新建鐵路和新路基的成本屬於消費成本,改造列車軌距使南部列車適合4.85英尺軌距軌道的成本屬於轉移成本。
轉移成本的原因
在網路經濟中,消費者的轉移壁壘或製造商鎖定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市場的網路外部性,即消費者的效用隨著商品使用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消費者在不兼容品牌之間的轉移意味著網路效用的喪失或不同網路效用的替代差異。在網路經濟中,鎖定和轉移成本是規則,而不是例外。
當產品和技術的標准化還不完善(或系統間不兼容)時,消費者和製造商如果自願從一個網路(產品)轉移到另一個網路(產品),將面臨許多障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轉移成本
⑦ 購進商品怎麼結轉成本
購進時分錄
借:庫存商品-xxx(包括購進商品時發生的運費等費用)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應付賬款)
銷售後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xxx
⑧ 總公司的成本如何轉移到分公司
摘要 你好,可以通過下面的辦法
⑨ 轉入成本的有哪些
轉移成本是顧客從一個企業轉移到另一個企業所需支付的各種成本的總和。
轉移成本可以歸為一下三類:第一類是時間和精力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學習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等;第二類是經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利益損失成本、金錢損失成本等;第三類是情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個人關系損失成本、品牌關系損失成本。相比較而言,情感轉換成本比起另外兩個轉換成本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
例如,在19世紀的美國,南部使用5英尺的鐵軌,而北部使用4.85英尺的鐵軌。南北戰爭結束後,北方取得了勝利,因此決定統一南北尺度。
如果將南北軌距統一視為一種消費行為,則北部新建鐵路和新路基的成本屬於消費成本,改造列車軌距使南部列車適合4.85英尺軌距軌道的成本屬於轉移成本。
轉移成本的原因
在網路經濟中,消費者的轉移壁壘或製造商鎖定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市場的網路外部性,即消費者的效用隨著商品使用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消費者在不兼容品牌之間的轉移意味著網路效用的喪失或不同網路效用的替代差異。在網路經濟中,鎖定和轉移成本是規則,而不是例外。
當產品和技術的標准化還不完善(或系統間不兼容)時,消費者和製造商如果自願從一個網路(產品)轉移到另一個網路(產品),將面臨許多障礙。
⑩ 轉換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是指客戶從購買一個供應商的產品轉向購買另一個供應商的產品時所增加的費用,如增加新設備、重新設計產品、調整檢測工具、對使用者進行再培訓等發生的費用。[1]「轉換成本」(Conversion Cost)最早是由邁克·波特在1980年提出,指的是當消費者從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轉向另一個提供者時所產生的一次性成本。 這種成本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也是時間、精力和情感上的,它是構成企業競爭壁壘的重要因素。如果顧客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可能會損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和關系,那麼即使他們對企業的服務不是完全滿意,也會三思而行。
中文名
轉換成本
外文名
Conversion Cost
提出者
邁克·波特
提出時間
1980年
概述
措施
企業要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首先應該考慮如果自己的顧客轉投競爭對手,將會在程序、財政和情感三方面有哪些損失進行仔細的評估。然後通過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來增加顧客轉換的難度和代價。有的企業通過宣傳產品、服務的特殊性,讓顧客意識到他們的轉換成本很高。
原理
例如,公司可以向顧客宣傳其產品和服務的復雜性和學習過程很長,讓他們感知到程序轉換成本很高,因此不願意輕易更改服務提供商。同樣,通過宣傳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為消費者提供一整套適合他們的不同功能產品和服務,來增加顧客對他們的依賴性,有效抵擋其他企業忠誠計劃的誘惑。 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定製化的產品,與顧客建立情感層面的一對一的關系,也將大大增加消費者的程序和情感成本。如花旗銀行將顧客的照片印在信用卡上,MCI世界通訊公司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專供家庭成員使用的直撥家庭電話系統,使用這個通話系統,家庭成員之間可以花費很少。
重點應用
許多酒店、航空公司等忠誠計劃的先行者已經將忠誠營銷的重點,從原來的提高程序和財政轉換成本,轉為提高情感轉換成本,因為,情感轉換成本比起程序和財政轉換成本來說,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轉換成本效應定義:轉換成本效應是指,更換供應商所需要的投資越大,消費者對於現有供應商的商品的價格敏感性越低。換句話說,更換供應商的附加成本越大,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敏感性越低。這是因為,許多商品需要消費者進行一系列的配套投資以保證使用
案例
例如:航空公司一般不願意更換飛機供應商,因為如果將波音換為空客,那麼重新培訓機械師、投資購置新的備用部件等會增加很多成本。轉換成本效應舉例分析 當然,與轉換成本聯系在一起的忠誠並不是永恆不變的。當輔助投資環境發生改變時,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就會提高。例如:在電子商務時代,那些仍然只依賴於傳統渠道進行銷售的企業可能會逐漸喪失其優勢,而那些將傳統渠道與電子商務渠道結合起來的企業則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為了削弱轉換成本效應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以通過吸收或降低轉換成本的方式來激勵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例如:給予顧客更多的折扣或者提供附加價值更高的服務等。當轉換成本被有效降低時,企業就可以與市場上的替代產品進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