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鹽濕牛皮加工後怎麼算成本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鹽濕牛皮加工後怎麼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23 22:42:40

A. 加工企業怎麼算成本(單個的成本)

如果方便的話最好詳細說一下什麼產品,毛坯是自製還是外購還是僅是給外單位加工?有多少種類別,單個成本能否歸到一類里去.老闆對成本計算的要求,公司的規模,下面有無統計人員,定額資料有無人做和計算統計?
你自己先要了解這些後,我可以幫你設計一套表報

B. 一張70克的牛皮紙,4800一噸,淋膜8克,淋膜加工費0.4.成本多少

你是想了解淋膜成本是吧。如果僅僅是做普通加工的話,淋膜成本等於原料費+加工費在紙上進行淋膜,淋膜的克重大約有10~20g,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情況調整,這樣原料成本就是10g/1000*14.5元/kg,在這里假設淋膜料的單價是14.5元/公斤加工費

C. 加工費是如何計算出成本和利潤的

你取得5萬加工費收入的時候就耗費了2萬的原材料,這2萬原材料當然就是直接成本了,當然要算;利潤是 20-10+5-4-2=9萬

D. 鮮牛皮加工到成品牛皮革的加工流程,越詳細越好,先謝謝大家!!

1.鮮皮指的是沒有處理過的,生皮指的是沒有鞣製過的
2.牛皮革是經過鞣製的,牛皮一般是指生皮
3.藍皮是經過鞣製但是沒有後整理的,皮坯指的是准備加工的,可以是生皮,也可以是藍皮
4.從生皮到成品革大致上說是經過:洗皮,去毛鹼腫,去肉,軟化侵酸,鞣製(鞣製後是藍皮,藍皮是後整理工序的皮胚),靜置,回水,復鞣,染色,固色噴塗,這個不同產品不同工藝,太復雜了。
5.加工處理過程成本這個太復雜了,都不知道你要做什麼產品,還有產品的要求,這個成本跨度還是比較大的,還有化料的成本,人工的成本都在變動,很多都是5塊左右一尺
6.這個問題沒看明白,動物皮都是不均勻的,比如你比較胖,他比較瘦,這兩個人的皮當然脂肪含量什麼的都不同
7.鞣製一般的概念指的是從生皮到革的過程,塗飾指的是表面處理,好比刷牆
8.不同地區的牛皮大小都不一樣,而且利用率也不同,看你做什麼革也不同
9.大小不同,重量就不同了,還有脂肪含量,雜質等
10.這些是成品革的風格,不同的風格製作工藝就不同,你也可以自己取名字,但是要大家接受才能通用

E. 牛皮是按什麼單位買賣的是怎樣計算的厚度是多少頭層牛皮價格二層牛皮價格PU價格

總計這皮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長度為100cm÷30.48=3.28英尺
寬度為4÷30.48=0.1312英尺
常規的計算就是3.28×0.1312≈0.43平方英尺

牛皮面積單位「英尺」是一般說法,其實是平方英尺 。1 平方英尺等於0。0929平方米,所以用牛皮面積的平方米數除以0。0929就是平方英尺數,即英尺數。你的例子:100厘米*5厘米=1米*0。05米=0。05平方米,0。05/0。0929=0。538平方英尺,即0。538英尺。相關鏈接知識如下:
(一)生牛皮的分類
1.根據原皮的形態,可分為:鹽濕生牛皮、風干生牛皮、鹽干生牛皮和鹽水浸漬生牛皮(如澳大利亞、紐西蘭與美國部分地區的生牛皮)。
2.根據皮面情況,可分為:(1)有印或無印。(2)刺劃傷,開口或癒合。(3)虱叮。(4)虻眼。(5)刀傷及洞。(6)有無脫毛。(7)腌鹽質量。(8)皮形是否完整。
3.根據剝皮方式,可分為:手剝、機剝和半機剝。
4.從牛種上,還可分為:未育母牛皮、母牛皮、公牛皮、奶牛皮、小牛皮、水牛皮和野牛皮。不同牛種的牛皮,其柔韌性、完整性、加工難度等不同,皮面價值均不相同。如同一種地的1公斤小牛皮與1公斤的水牛皮,價格可相差5、6倍。
(二)生牛皮的部位劃分
國際皮革行業公布的《標准牛皮體形部點陣圖》(詳見下圖)如下:
頭部:A
頸肩部:B+C(頸肩部B+C是全張中品質第二的部位)
半背部:D或E
腹部: F或G
半張皮:A+B+D+F或A+C+E+G
半張前肩背皮:A+B+D或A+C+E
半張肩背皮:B+D或C+E
全背皮(皮心):D+E
全肩背皮:B+C+D+E或A+B+C+D+E
(全背部皮D+E或全肩背皮B+C+D+E是全張皮中品質最好的部位)
標准整張牛皮:A+B+C+D+E+F+G
整張牛皮中各部位大致面積(或重量)比例為:按整張牛皮的總重量或總面積計,牛皮的皮心部位約佔45%-55%;頸肩部(包括頭部)約佔20%-25%;腹部約佔20%-25%。
(三)生牛皮的分級
1.美國原皮大屠房的分級標准
(1)一級皮
皮形完整,腌制充分,沒有破洞、沒有剝皮刀切穿之洞、沒有深度超過皮厚度一半之刀傷或機械造成之傷、沒有超過1英寸之目視可見粒面傷殘或破面。
(2)二級皮
原皮皮形不完整,或是在皮之主要部位范圍內可有破洞、剝皮刀切穿之洞、或由機械或剝皮刀造成深度過半之傷口,但其長度不得超過6英寸、可有目視可見集中於一處之粒面傷殘或瘤腫,但其所佔面積需小於1平方英尺。
(3)三級皮
原皮有脫毛現象,有5個及以上之洞,或由機械或剝皮刀造成深度過半之傷口,或切穿之洞其中任何一個長度超過6英寸以上。腌制不良。集中虻眼、瘤腫或其他傷殘,其面積超過1平方英尺以上。
2. 中、南美洲及歐洲部分地區統級皮的質檢標准
對於生牛皮這種特殊產品,除了美國皮的分級標准較為規范外,其他產地生牛皮實際上沒有非常規范的分級標准,一般都採取T/R級(即統級)、等外品除外的方式來分級,一些大的供應商也採取自發定級來分級。另外,就品種而言,高檔皮都會區分母牛皮、奶牛皮、公牛皮等品種分別報價,但中低檔皮除報價顯示為統級、等外品除外,對品種不會加以區分,因為大多數中低檔皮的采購與來源都是混雜的,如公牛、母牛、奶牛從大類上講是黃牛類牛種,供應商只要將黃牛皮和水牛皮分開即可。至於等外品,一般在報價時註明。以下分級僅供參考。
(1)A類皮
皮型完整,沒有超過3個的刀洞,沒有腐爛掉毛,沒有明顯的虻底虻眼,允許帶有虱叮,開口刺劃傷,可相應視為A類皮。
(2)B類皮
皮型基本完整,帶有3-6個的刀洞,有輕微的掉毛現象,有輕微的虻底虻眼,允許帶有虱叮和開口刺劃傷,可相應視為B類皮。
(3)C類皮
皮型不完整,帶有超過6個以上的刀洞,有腐爛掉毛現象,但不是整張皮都腐爛,有較大面積的虻底、虻眼,允許帶有虱叮、開口刺劃傷,可相應視為C類皮。
(4)等外品
皮型很不完整或嚴重腐爛(至少超過60%),虻底、虻眼大面積覆蓋,或帶有嚴重的虱叮與開口刺劃傷。
(四)生牛皮不同計量單位間的轉換方法
在國際貿易中,如北美銷售的生牛皮,普遍採用以「美元/張」作為貿易計價單位。可以通過將進口生牛皮的總重量除以每張的平均重量,計算出進口的大致張數及平均價格水平,由此判斷申報價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少報數量等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進口張數=生牛皮實際總重量/每張的平均重量
每張平均單價=生牛皮總價/張數

牛皮最多有三層,能拔二十層純粹是扯淡,三層就是做手套或磨飼料的碎皮,頭層價格較高,二層表面是假皮,但是價格低。頭層最低300+了。二層一般100來塊-200塊。頭層軟,二層皮面做不軟。這才是最大的區別。

真皮分為頭層皮和二層皮兩類。
頭層皮是由各種動物的原皮直接加工而成,或對較厚皮層的牛、豬、馬等動物皮脫毛後橫切成上下兩層,纖維組織嚴密的上層部分則加工成各種頭層皮。碎皮也是頭層皮,是整張頭層牛皮中的邊角料,這種材料屬於製造低檔皮革製品,可能製造出來後,會出現皮紋左右粗細稍有出入,但是畢竟是頭層皮,穿了不會出現脫皮和掉皮。
二層牛皮是二層牛皮是牛皮橫切分成兩層甚至三層中的第二層牛皮,後期再覆以PVC、PU材料進行重新粘合做成皮革,適合製作為中低檔皮革製品,看上非常有檔次,外觀可以做的和頭層皮相當無幾,它仍然保持牛皮的特性,但耐穿性及強度則不如頭層牛皮。

皮革種類
(1)頭層皮有小牛皮、粒麵皮、光面牛皮、修麵皮
二層皮(使用前)
、軟麵皮、碎皮(上述分類按價格進行分類,價格高的在前面,低的在後面),真皮面有自然的疤痕和血筋痕等,偶爾還有加工過程中的刀傷以及利用率極低的肚腩部位,進口頭層皮還有牛隻的編號烙印。全粒麵皮可以從毛孔粗細和疏密度來區分屬於何種動物皮革。
(2)牛皮種類較多,如奶牛皮、肉牛皮、放牧的牛皮、母牛皮、公牛皮、未閹割的公牛皮及閹割過的公牛皮。在我國還有黃牛皮、水牛皮、氂牛皮和犏牛皮等。其中,水牛皮的毛孔較粗且疏些;黃牛皮則較水牛皮
二層皮(使用前)
的毛孔細且濃密。
二層皮(使用後)

特性
二層牛皮特性:其反面是牛皮的第二層皮料,在表面塗上一層PU樹脂,所以也稱貼膜牛皮。其隨工藝的變化也製成各種檔次的品種,如進口二層牛皮,因工藝獨特,質量穩定,品種新穎等特點,為中低檔皮革,價格與檔次都不亞於頭層真皮,但耐穿性不如頭層牛皮,這就是二層牛皮非常熱銷的主因。

鑒別方法
在諸多的皮革品種中,全粒面革應居榜首,因為它是由傷殘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塗層薄,能展現出動物皮自然的花紋美。它不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機將革表面輕磨後進行塗飾,再壓上相應的花紋而製成的。實際上是對帶有傷殘或粗糙的天然革面進行了「整容」。此種革幾乎失掉原有的表面狀態,塗飾層較厚,耐磨性和透氣性比全粒面革較差。
下面我們再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手感: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二、眼看:觀察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黃牛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氂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豬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盡管也仿製了毛孔,但不清晰。下面給大家介紹豬革、馬革、牛革、羊革的特點和鑒別方法:牛皮革面細,強度高,最適宜製作皮鞋;羊皮革輕,薄而軟,是皮革服裝的理想面料;豬皮革的透氣透水汽性能好,較適於製做內衣和兒童用品;馬皮革的纖維結構較為緊密、強度也比較高,用於製作皮褲和皮靴效果較好。一般來說,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細、疏密和分布情況是區分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據。
區分水牛革和黃牛革:黃牛革和水牛革都稱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別。黃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圓形,較直地伸入革內,毛孔緊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好象滿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黃牛革粗大,毛孔數較黃牛革稀少,革質較鬆弛,不如黃牛革細致豐滿。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橢圓形,比黃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較有規律。

辨別方法

摸手感
內行,摸手感,有肉的感覺。外行,用手按,按下有皺紋,皮料不厚,就是真牛皮即頭層皮,反之就是二層皮

幅面尺寸
頭層皮基本保留了藍濕皮的全部面積,其皮材的張幅面積較大,而且皮面勻稱。對二層皮而言,在剖離頭層皮時,會有較大的損耗,皮面面積比頭層皮會小很多,而且會有較多的傷殘部分。

抗撕扯
按照整車廠的要求,真皮皮材抗撕裂能力在40公斤/平方厘米。具體來說,二層皮剪一個小口後,成年人能很輕松地撕裂。而頭層黃牛皮剪一個小口,成年人也要費力才能撕裂。

粒面紋路
頭層皮包含乳頭層,具有自然的顆粒型粒面和毛孔。用手按下去,自然的皮革皺紋會發生伸縮。而二層皮雖然有人工仿製的紋路,但是沒有毛孔,用手按下去,塗層或腹膜的仿皮革皺紋不會發生伸縮變化。

F. 加工成本如何計算

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1.原材料費用包括(外購零件 ,采購材料下料自製零件),前提是要做好基礎工作。
2.加工費 (全部工序外發加工費,部分工序外發加工)
3.共同費用的分攤(工資 折舊 機物料)等,可以用工時法分攤,如實在不好分可以用產值法。
4.其他費用均攤。
做好生產核算成本基礎工作比如
1.每個零件或按圖號的原料成本核算,從下料開始算,要分攤損耗,像鋼板,鋼管等
2.外發加工費的核算,核算到每個零件,
3.共同費用的分攤,工資等就是按這個零件加工的小時分攤。前提是當月各零件或按圖號工時單要齊全和正確,
上面就是成本核算需要提供的資料,這些就是要做好的基礎工作。這要專門的成本會計核算,光靠主辦會計核算是來不及做的。當然產量很少的話就比較好計算的。
如果公司有多種原材料和配件,生產的型號尺寸都不一樣,按每個產品名稱哪或是按圖號來計算成本,從采購進來的原材料到零件,都要寫上材質號,從 生產單號到每一張領料單都要寫上產品名稱或圖號和生產批次,就是每個生產步驟都能看出生產哪個產品和那個批次的產品,包括外發加工件。按技術部門的工序步驟設計成本核算單,比如說用什麼材質的哪個規格的哪幾種原材料下料,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需要哪幾道工序外發加工以及加工成本等等。

G. 加工行業的成本核算怎麼做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各項要求。
(一)算管結合,算為管用。算管結合,算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應當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
(二)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為了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必須正確劃分以下五個方面的費用界限。
1.正確劃分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界限
2.正確劃分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3.正確劃分各月份的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界限
4.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以上五個方面費用界限的劃分過程,也就是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和各項期間費用的歸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應貫徹受益原則,即何者受益何者負擔費用,何時受益何時負擔費用;負擔費用的多少應與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
企業財產物資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原值的計算方法、折舊方法、折舊率的種類和高低,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是否採用待攤或預提方法以及攤提期限的長短;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劃分標准;材料成本的組成內容、材料按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時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的計算方法、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材料成本差異率的種類、採用分類差異時材料類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價值的攤銷方法、攤銷率的高低及攤銷期限的長短等。為了正確計算成本,對於各種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的結轉,應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各種方法一經確定,應保持相對穩定,不能隨意改變,以保證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1.做好定額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資的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記錄工作
4.做好廠內計劃價格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五)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

H. 加工費是如何計算出成本和利潤的

你說的加工費5萬,實際就是你計算利潤20-10+5-4-2=9萬中的那個5萬,要做一個分錄:
借:應收賬款5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5萬
你做的借:應收帳款-A公司2萬,貸:原材料2萬這個憑證,要重新用紅字沖帳:借:應收帳款-A公司2萬,貸:原材料2萬
然後再補充做一筆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2萬
貸:原材料 2萬
製造費用要轉入成本,產品銷售後一般也是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這樣整個賬目才完整了,主營業務收入=20萬+5萬=25萬,主營業務成本=10萬+2萬+4萬=16萬,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在這里給你算作2萬(有的稅金不是列入成本的),那麼利潤就是:25萬-16萬-2萬=7萬

I. 牛皮是怎麼賣的,按什麼方法計算的

牛皮是以面積計量的。通用的單位是平方英尺(SF),因為牛皮皮型的不規則性,其面積的計量是用一種紅外線機器掃描量出來的。事實上,皮料市場上的牛皮是達不到實際尺寸的。可能只是實際數量的60%到97%,很難說的。商家之間倒是有個平方市尺單位,是實際數量,但少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