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風險成本的風險成本的構成
(1)期望損失成本
期望損失成本包括直接損失期望成本和間接損失期望成本。
直接損失成本主要包括對損毀資產進行修理或重置的成本,對遭受傷害的員工提出的賠償、訴訟的支付成本,以及對其他法律訴訟進行辯護和賠償的成本;
間接損失包括所有因發生直接損失而導致的凈利潤的減少。
(2)損失控製成本
損失控製成本是指公司為降低損失頻率和損失程度,採取一定手段來提高預防損失的能力、減少風險行為所發生的成本。
(3)損失融資成本
損失融資成本包括自保成本、保險費中的附加保費,以及擬定、協商和實施套期合約和其他合約化風險轉移合同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其中自保成本包括為支付損失而必須持有自保資金的成本。
(4)內部風險抑製成本
內部風險抑製成本包括與實現分散經營相關的成本以及與管理這些分散行為相關的成本,也包括對數據以及其他類型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以進行更精確的損失預測而產生的成本。
(5)殘余不確定性成本
殘余不確定性成本指通過損失控制、保險、套期、其他合約化風險轉移合同以及內部風險抑制措施並不能完全消除損失的不確定性。公司選擇並實施了損失控制、損失融資以及內部風險抑制措施後殘余的那部分不確定性成本稱為殘余不確定性成本。
Ⅱ 什麼是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請分別舉例說明!
風險成本是指由於風險的存在和風險事故發生後人們所必須支出的費用和預期經濟利益的減少。其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風險損失的實際成本。風險損失的實際成本由風險造成的直接損失成本和間接損失成本共同構成。第二,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是指風險對社會經濟福利、社會生產率、社會資源配置以及社會再生產等諸方面的破壞後果。第三,預防或控制風險損失的成本。為預防和控制風險損失,必須採取各種措施而支付的費用費。具體包括資本支出和折舊費、安全人員費(含薪金、津貼、服裝費等)、訓練計劃費用、施教費以及增加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一樣東西。機會成本小的具有比較優勢。簡單的講,可以理解為把一定資源投入某一用途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獲得的利益。比如有兩種投資方案,各有優劣,第一個的收益是100萬每年,第二個的平均收益是40萬每個一個季度。但是也可能沒有。所以你選擇第二種高風險高收益的方案後,你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的第一種方案本來可以給你帶來的穩定的收益。
Ⅲ 風險成本的介紹
風險成本是指由於風險的存在和風險事故發生後人們所必須支出的費用和減少的預期經濟利益。
Ⅳ 為什麼成本降低財務風險系數降低
成本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企業整體風險是由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構成的。我們可以結合經營杠桿系數的公式來分析,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可以看出,節約固定成本支出,分母變大,分式變小,經營杠桿系數變小,即經營風險降低,故企業整體風險降低。
Ⅳ 風險管理技術具體變現幾個方面
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為實現風險管理目標,選擇最佳風險管理技術與實施是風險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風險管理技術分為控製法和財務法兩大類,前者的目的是降低損失頻率和減少損失程度,重點在於改變引起風險事故和擴大損失的各種條件;後者是事先做好吸納風險成本的財務安排。
(1)控製法。控製法是指避免、消除風險或減少風險發生頻率及控制風險損失擴大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主要包括:
①避免。避免是放棄某項活動以達到迴避因從事該項活動可能導致風險損失的目的的行為。它是處理風險的一種消極方法。通常在兩種情況下進行:一是某特定風險所致損失頻率和損失幅度相當高時;二是處理風險的成本大於其產生的效益時。避免風險雖簡單易行,有時能夠徹底根除風險,如擔心鍋爐爆炸,就放棄利用鍋爐燒水,改用電熱爐等,但又存在因電壓過高致使電熱爐被損壞的風險。但有時因迴避風險而放棄了經濟利益,增加了機會成本,且避免的採用通常會受到限制。如新技術的採用、新產品的開發都可能帶有某種風險,而如果放棄這些計劃,企業就無法從中獲得高額利潤。地震、人的生老病死、世界性經濟危機等在現有的科技水平下,是任何經濟單位和個人都無法迴避的風險。
②預防。預防是指在風險發生前為了消除和減少可能引起損失的各種因素而採取的處理風險的具體措施。其目的在於通過消除或減少風險因素而達到降低損失頻率的目的。具體方法有工程物理法和人類行為法。前者如精心選擇建築材料,以防止火災風險,其重點是預防各種物質性風險因素;後者包括對設計、施工人員及住戶進行教育等,其重點是預防人為風險因素。
③抑制。抑制是指風險事故發生時或發生後採取的各種防止損失擴大的措施。抑制是處理風險的有效技術。例如,在建築物上安裝火災警報器和自動噴淋系統等,可減輕火災損失的程度,防止損失擴大,降低損失程度。抑制常在損失幅度高且風險又無法迴避和轉嫁的情況下採用。
④風險中和。風險中和是風險管理人採取措施將損失機會與獲利機會進行平分。如企業為應付價格變動的風險,可以在簽訂買賣合同的同時進行現貨和期貨買賣。風險的中和一般只限於對投機風險的處理。
⑤集合或分散。集合或分散是集合性質相同的多數單位來直接負擔所遭受的損失,以提高每一單位承受風險的能力。就純粹風險而言,可使實際損失的變異局限於預期的一定幅度內,適用大數法則的要求。就投機風險而言,如通過購並、聯營等手段,以此增加單位數目,提高風險的可測性,達到把握風險、分擔風險、降低風險成本的目的。該方法適用於大數法則,但只適用於特殊的行業、地區或時期。
(2)財務法。由於人們對風險的認識受許多因素的制約,因而對風險的預測和估計不可能達到絕對精確的地步,而各種控制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為此,有必要採取財務法,以便在財務上預先提留各種風險准備金,消除風險事故發生時所造成的經濟困難和精神憂慮。
財務法是通過提留風險准備金,事先做好吸納風險成本的財務安排來降低風險成本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即對無法控制的風險事前所做的財務安排。它包括自留或承擔和轉移兩種。
①自留或承擔。自留是經濟單位或個人自己承擔全部風險成本的一種風險管理方法,即對風險的自我承擔。自留有主動自留和被動自留之分。採取自留方法,應考慮經濟上的合算性和可行性。一般來說,在風險所致損失頻率和幅度低、損失短期內可預測以及最大損失不足以影響自己的財務穩定時,宜採用自留方法。但有時會因風險單位數量的限制而無法實現其處理風險的功效,一旦發生損失,可能導致財務調度上的困難而失去其作用。
②轉移。風險轉移是一些單位或個人為避免承擔風險損失而有意識地將風險損失或與風險損失有關的財務後果轉嫁給另一單位或個人承擔的一種風險管理方式。
風險轉移分為直接轉移和間接轉移。直接轉移是風險管理人將與風險有關的財務或業務直接轉嫁給他人;間接轉移是指風險管理人在不轉移財產或業務本身的條件下將財產或業務的風險轉移給他人。前者主要包括轉讓、轉包等;後者主要包括租賃、保證、保險等。其中,轉移是將可能面臨風險的標的通過買賣或贈予的方式將標的所有權讓渡給他人;轉包是將可能面臨風險的標的通過承保的方式將標的經營權或管理權讓渡給他人;租賃是通過出租財產或業務的方式將與該項財產或業務有關的風險轉移給承租人;保證是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行為;保險則是通過支付保費購買保險將自身面臨的風險轉嫁給保險人的行為。例如,企業通過分包合同將土木建築工程中水下作業轉移出去,將帶有較大風險的建築物出售等。
上述財務法和控製法的各種形式各有利弊,適用於不同的風險損失類型。
Ⅵ 什麼是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
風險成本是指由於風險的存在和風險事故發生後,所必須支出的費用和預期經濟利益的減少。
例1,購買材料時供應方違約,導致沒有及時供貨,造成車間斷供的直接經濟損失(停工損失)5000元,這5000元就是風險損失直接成本。
例2,由於企業泄露氣體,不知是否會對當地居民造成傷害,組織居民體檢,費用20000元,這20000元就是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
例3,為了預防或控制風險,必須採取各種措施而支付的費用費,也是風險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價值。
例如,暑期,某大學生勤工儉學。方案一,自己做小買賣,預計可以掙到5000元;方案二,為別人打工,預計可掙到3000元。如果大學生選擇了打工,他的機會成本就是5000元。
Ⅶ 風險成本的風險成本種類
風險成本一般分為三類:
第一,風險損失的實際成本。
風險損失的實際成本由風險造成的直接損失成本和間接損失成本共同構成。
第二,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
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是指風險對社會經濟福利、社會生產率、社會資源配置以及社會再生產等諸方面的破壞後果。
第三,預防或控制風險損失的成本。
為預防和控制風險損失,必須採取各種措施而支付的費用費。
具體包括資本支出和折舊費、安全人員費(含薪金、津貼、服裝費等)、訓練計劃費用、施教費以及增加的機會成本。
Ⅷ 風險成本管理有哪些作用特點
風險成本管理是風險管理與成本管理延伸結合而形成是一個新的管理領域。它是對風險成本的發生和形成過程進行管理的程序、方法和再造。
風險成本管理的作用:
風險成本管理是現代風險管理與成本管理相結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管理領域。研究風險成本管理不僅對風險管理的經濟性要求得以充分體現,以豐富和發展現代風險管理,而且把成本管理延伸到風險管理,突破傳統成本管理束縛,拓寬現有成本管理的研究領域,從而推動著現代化成本管理的發展。
風險成本管理的特點:
(1)管理方法的多樣性。風險成本管理是現代風險管理與成本管理相結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管理領域,它的管理方法呈現出多樣性,包括來自風險管理技術方法、來自成本管理技術方法、來自風險成本管理自身的技術方法等。
(2)管理客體的過程性。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時時處處都存在著風險,所以企業時時處處都要進行風險管理,進行風險管理必須要重視風險成本的管理,風險成本管理存在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包括戰略風險成本管理、技術開發風險成本管理、價格風險成本管理、信用風險成本管理、質量風險成本管理、純粹風險成本管理等。
(3)管理主體的全員性。企業的風險是一個系統風險,是企業內部各個子系統風險的有機組合體,這必然要求處在企業這個系統的各個「結點」上的員工對各自的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各個員工進行風險管理的目的也是成本最小化,所以,企業每個員工都是風險成本管理的主體。
(4)管理決策的動態性。由於企業風險的多變性和風險成本的不確定性,必然要求風險成本管理決策者在進行風險成本管理決策時採取動態性的決策,風險成本管理的方法策略要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Ⅸ 什麼是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請分別舉例說明!
風險成本是指由於風險的存在和風險事故發生後,所必須支出的費用和預期經濟利益的減少。
例1,購買材料時供應方違約,導致沒有及時供貨,造成車間斷供的直接經濟損失(停工損失)5000元,這5000元就是風險損失直接成本。
例2,由於企業泄露氣體,不知是否會對當地居民造成傷害,組織居民體檢,費用20000元,這20000元就是風險損失的無形成本。
例3,為了預防或控制風險,必須採取各種措施而支付的費用費,也是風險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價值。
例如,暑期,某大學生勤工儉學。方案一,自己做小買賣,預計可以掙到5000元;方案二,為別人打工,預計可掙到3000元。如果大學生選擇了打工,他的機會成本就是5000元。
Ⅹ 風險管理的成本是什麼
風險成本管理是風險管理與成本管理延伸結合而形成是一個新的管理領域。它是對風險成本的發生和形成過程進行管理的程序、方法和再造。
企業風險管理的價值應建立在證明其益處超出了成本。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確定一個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並將對該框架的增量投入所獲得的有形和無形的利益聯系起來。追求增強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的好處可能來自許多不同的組織來源。
(10)風險成本會降低什麼擴展閱讀
成本節約
一個滿足監管要求的普遍框架和方法應當在企業風險管理動機的范圍之內,並可以由於多重獨立的對策成本降低而節省可觀的費用。
改進產品和服務的周期
產品或服務的出售和運輸是所有組織的生命線。著力加強風險管理能力,能為第一線的 管理人員提供與為特定方提供產品或服務有關的風險評估所需的信息。
對於整體經濟資本的更低要求
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好處之一就是改進了對於企業資本要求的估計。支持經濟資本框架的企業風險管理的主要好處是先進的風險評估能力和企業投資組合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