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采購成本怎麼算
采購成本計算公式:采購成本=訂貨成本+物資材料成本+存貨成本+缺貨成本。
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采購成本不包含進項稅額;但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進項稅額包含在其采購成本的費用。
9日購進免稅農產品一批,支付購買價款150000元,另發生裝卸費10000元、挑選整理費12000元.則該農產品的采購成本應172000。
采購費用可分為直接采購費用和共同采購費用兩種。
1、直接采購費用是指發生時能直接確認應由某種材料負擔的費用,該種費用發生後直接記入各種材料的采購成本。
2、共同采購費用是指應由多種材料共同負擔的采購費用,該種費用發生後應按一定標准分配記入各種材料的采購成本,分配標准主要有采購數量、價格等。
Ⅱ 采購成本如何計算采購成本計算方法
1、采購成本計算公式:采購成本=訂貨成本+物資材料成本+存貨成本+缺貨成本。
2、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采購成本不包含進項稅額;但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進項稅額包含在其采購成本的費用。
3、例如:9日購進免稅農產品一批,支付購買價款150000元,另發生裝卸費10000元、挑選整理費12000元.則該農產品的采購成本應172000。
Ⅲ 怎麼確定采購成本
摘要 「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Ⅳ 對於一款新產品,你如何評估供應商的報價是否合理順便談談你通常是如何估算產品成本!
對於一款新產品,如果你要評估供應商的報價是否合理,在新產品評估價格前,首先你要知道新產品的零件BOM表,這樣,你可以通過對各款零件的認識,去大概做一個市場的調查,各款零件的調查結果統籌做成表格,再根據零件的加工精細要求去尋求一些相關的資料,可以適當的去了解這些零件行業的一些相關的質量標准,而後根據當時當地的加工成本和加工費用作一些大概的統籌,這樣,當供應商報價給你的時候,你就可以大概的算出供應商的報價是否合理;而我估算成本的方式也會通過這一系列的調查來評估我產品的成本;如果涉及到的工藝超過采購的專業范疇,一般就需要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從旁協助,以其達到最好的談判效果。
Ⅳ 標准成本核算方法
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標准成本按所根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分為理想標准成本和正常標准成本。正常標准成本是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期一般應該發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的標准成本。
把難以避免的損耗和低效率等情況也計算在內,使之切實可行。從數量上看,它大於理想標准成本,但又小於歷史平均水平,實施以後實際成本可能是逆差,是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標准,因而可以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5)采購新產品如何定標准成本擴展閱讀
用途:標准成本可用於控製成本。評價管理人員工作的好壞,把實際已經做的和應該做的進行比較,標准成本便為這種對比提供了基礎,順差表示經營的結果優於預期的而逆差則表示經營的結果不如預期的。因此,這種差額的計算對分析和控製成本是重要的。
用於決策。標准成本通常用來作為確定銷售價格的基礎,特別是在確定不屬於同批產品的銷售價格時,更要以標准成本為基礎;使成本計算更合理。同樣的產品有同樣的成本;減少成本會計的工作量。
Ⅵ 采購成本怎麼計算
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采購成本不包含進項稅額;但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進項稅額包含在其采購成本的費用。
9日購進免稅農產品一批,支付購買價款150000元,另發生裝卸費10000元、挑選整理費12000元.則該農產品的采購成本應172000。
(6)采購新產品如何定標准成本擴展閱讀:
采購流程
1、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檢收,整理付款。
2、采購數量計算:本期應采購數量=本期生產需用量+本期未預定庫存量-前期預估庫存量-前期已購未入庫數量.
3怎樣合理降低采購成本:事先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查詢當前市場行情,掌握影響成本的因素和事件。適當尋找多家合格廠商的報價,製作底價或預算,運用議價技巧。事後選擇價格適當的廠商簽訂合約,利用數量或現金折扣。
4、采購價格構成:供應商成本的高低,規格與品質,采購物料的供需關系,生產季節和采購時機,交貨條件,付款條件。
5、采購商品成本構成:工程或製造的方法,所需的特殊工具、設備,直接及間接材料成本,直接及間接人工成本,製造費用或外包費用,營銷費及稅捐、利潤。
Ⅶ 商品的采購成本如何確定
商品的采購成本主要包括訂貨成本,訂貨價格,還有就是運輸成本,保險費,裝卸費,和相關的各種稅,進口產品還有關稅,然後減去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就是商品的采購成本。
Ⅷ 新產品上線如何定價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產品和對應的競品們,知道自己產品的賣點和痛點在哪裡,與競品相比的優劣勢有哪些,然後我們再根據以下方式進項定價。
樓主可將自己產品對應的關鍵詞輸入到前台檢索,看看前三頁的售價,算出平均售價。因為在定位的過程中已經找到了產品的賣點和痛點,這里我們再次可以從價格這個點去突入。
假設某產品平均售價在$12以上,控制住了采購成本,算出保本價,可以接受的虧本價格,以及理想的盈利價格。比如保本價為$7.99,可接受虧本價格$5.99,理想價格$12.99,那麼可以先從保本價和理想價格的區間價格入手,暫定價格$9.99,觀察一周產品的流量和轉化,表現符合預期或者超預期,可以適當的上調價格,如果表現不足預期,可以適當的下調價格,這里都是在可控范圍內,所以列出這三個價格很關鍵,不能讓價格失控,也不要盲目的為了沖銷量沖排名而無止境不計成本的虧損,那樣是不值得的,風險也較大。
以上,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Ⅸ 企業如何確定標准成本
標准成本的制定
產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大部分構成,標准成本也應由這三大部分分別確定。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成本,它包括標准用量和標准單位成本兩方面。材料標准用量,首先要根據產品的圖紙等技術文件進行產品研究,列出 所需的各種材料以及可能的代用材料,並要說明這些材料的種類、質量以及庫存情況。其次,通過對過去用料經驗的記錄進行分析,採用其平均值,或最高與最低值 的平均數,或最節省的數量,或通過實際測定,或技術分析等數據,科學地制訂用量標准。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人工成本。在制訂產品直接人工成本標准時,首先要對產品生產過程加以研究,研究有哪些工藝,有哪些作業或操作、工序等。其次要對企業的工資支付形式、制度進行研究,以便結合實際情況來制訂標准。
製造費用可以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兩部分。這兩部分製造費用都按標准用量和標准分配率的乘積計算,標准用量一般都採用工時表示。
上述標准成本的制訂,可以通過編制標准成本單來進行。
在制定時,其中每一個項目的標准成本均應分為用量標准和價格標准。其中,用量標准包括單位產品消耗量、單位產品人工小時等,價格標准包括原材料單價、小時工資率、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等。具體如下:
(1)直接材料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的用量標准×材料的標准單價
(2)直接工資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的標准工時×小時標准工資率
(3)變動製造費用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准工時×每小時變動製造費用的標准分配率
其中:變動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變動製造費用預算總數/直接人工標准總工時
(4)固定製造費用標准成本=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准工時×每小時固定製造費用的標准分配率
其中: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固定製造費用預算總數/直接人工標准總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