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計算一個工程的成本價(希望能詳細點)
現在通常施工造價分三類來考慮
1.大包,即包工包料,包括主材和輔材
2.小包,即包工和包輔材
3.清包,只包工
這三類中各個造價特點又不太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尤其第3和第1.2.
其中第三類往往是剛做施工的,手頭沒有資本,只有人力,預算時候重點是定額工,單位往往是走各省市的定額,算出定額工,然後每個定額工按照原先約定的價格,從而得出工程造價。計算得失就是你在工程中大致出了多少錢,然後比較預算價錢,得出盈虧。這個在施工中重點是搶時間,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加班加點,不能窩工。通常預算時候把實際發生的量和沒發生的量都算上,實在不行了再調,這個一般做兩份預算,大的和小的。大的不行換小的。
第一二類因為涉及到材料費,所以預算時候材料費越高越好,而在施工中采購的材料價格越低越好(前提是必須滿足規范材質要求),因此定材料價格是整個預算的關鍵,通常你先採用該施工工程年份中價格最高的那個,怎麼確定,通過建設網發布的材料價格,和甲方或者是你上家的發包方最終敲定,他們覺得太高,你就稍微調下,重點是份額比較大的那塊。至於定額工按照第三類的算。計算得失就不在累述。
我就簡要的大體給你說下,當然能找個專業的預算人員給你算下你更放心,不過人家要提成的。
『貳』 建築業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算
一、銷售貨物:
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
借:主營業成本, 貸:庫存商品。
『叄』 一級造價師案例步驟分怎麼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6
『肆』 一級建造師考試中製造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兩個成本所包含的內容和區別 謝謝
一、採用方法不同
1、製造成本法:製造成本計演算法,是一種傳統的成本計算制度。材料、人工費直接歸集於產品,間接費用使用一些本用於其他目的的分配標准。
2、完全成本法: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
二、理論依據不同
1、製造成本法:製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並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應遞延到下一個會計期間,而應在其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固定製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的支出並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三、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1、製造成本法:將製造費用中的固定部分視作當期的期間費用,隨同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起全額扣除,而與期末是否結餘存貨無關,產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變動製造費用。
2、完全成本法:產品成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構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為生產產品而耗費的全部製造費用(包括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成本隨著產品的流轉而結轉。
『伍』 造價師目標成本怎麼算,造價師目標成本怎麼算
目標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保證目標利潤實現,並作為合成中心全體職工奮斗目標而設定的一種預計成本,它是成本預測與目標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在這里引用"合成"概念,意在說明預算要經多部門、眾多員工的追求。
『陸』 造價工程師 案例題 請問這道題的總成本費用是3315.9萬元嗎謝謝。
第一年的年經營成本:250萬元
第二年的年經營成本:300萬元
第三年-第六年的年經營成本:320萬元
折舊費=(固定資產總額-殘值)/使用年限=(2000-100)/8=237.5萬元
建設期貸款利息:
第一年貸款利息:(0+500/2)6%=15萬元
第二年貸款利息:[(500+15)+500/2]*6%=45.9萬元
建設期貸款利息=15+45.9=60.9萬元
等額本息:
A=P*(1+6%)^6*6%/[(1+6%)^6-1]=1060.9*0.2034=215.73萬元
建設借款利息;
第一年年初借款余額:500+500+60.9=1060.9萬
第一年建設借款利息:1060.9*6%=63.654萬元
第一年應還本金:215.73-63.654=152.076萬元
第二年年初借款余額:1060.9-152.076=908.824萬元
第二年建設借款利息:908.824*6%=54.529萬元
第二年應還本金:215.73-54.529=161.201萬元
第三年年初借款余額:908.824-161.201=747.623萬元
第三年建設借款利息:747.623*6%=44.857萬元
第三年應還本金:215.73-44.857=170.873萬元
第四年年初借款余額:747.623-170.873=576.75萬元
第四年建設借款利息:576.57*6%=34.605萬元
第四年應還本金:215.73-34.605=181.125萬元
第五年年初借款余額:576.75-181.125=395.625萬元
第五年建設借款利息:395.625*6%=23.737萬元
第五年應還本金:215.73-23.737=191.993萬元
第六年年初借款余額:395.625-191.993=203.63萬元
第六年建設借款利息:203.63*6%=12.1萬元
第六年應還本金:215.73-12.1=203.63萬元
第一年總成本=250+237.5+63.65=551.15萬元
第二年總成本=300+237.5+54.53=592.03萬元
第三年總成本 =320+237.5+44.86=602.36萬元
第四年總成本=320+237.5+34.61=592.12萬元
第五年總成本=320+237.5+23.74=581.24萬元
第六年總成本=320+237.5+12.1=569.6萬元
總成本:551.15+592.03+602.36+592.12+581.24+569.6=3488.5萬元
根據你發的題我做了下,因為好久沒做了,供你參考,如有問題可以互相討論下。
『柒』 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營業成本應核算哪些內容
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營業成本包括招投標的組織、招標文件的編制、工程量清單的編制、標底的編制、工程造價預結算(進度結算)審核、工程造價的結算審核、工程的後評估等。
營業成本(Operating costs),也稱運營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
『捌』 求大神總結下一級建造師的工程經濟中,最常用的公式有哪些最好帶文字注釋。
《建設工程經濟》必會公式總結;--20150918;利息:資金的時間價值(;資金的機會成本;1.單利(利不生利);It=P×i單×n=F-P(n個計息周期的利息額;F=P P×i單×n=P(1 i單×n)(;第n個計息周期的本利和P=F/(1 i單×;n)(;P—現值(本金);i單--單利利率;F—終值(本;2.復利(利生利,利滾利)利息與本金之和算利息;n
《建設工程經濟》必會公式總結
--20150918
利息:資金的時間價值(
資金的機會成本。
1.單利(利不生利)
It=P×i單×n=F-P (n個計息周期的利息額)
F=P P×i單×n=P(1 i單×n) (
第n個計息周期的本利和 P=F/(1 i單×
n) (
P—現值(本金);i單--單利利率;F—終值(本利和);n--計息周期
2.復利(利生利,利滾利)利息與本金之和算利息
n個計息周期復利的本利和(F)--利息與本金之和算利息,
F=P (P×i復)= P(1 i復) (1個計息周期的本利和)
F=P(1 i復)=P(F/P,i,n)(
已知現值求終值)-第n個計息周期的本利和 (1 i復)
=與現值系數互為倒數
P=F/(1 i復)=F(1 i復)=F(P/F,i,n) (已知終值求現值--折現或貼現 (1 i復)
=與終值系數互為倒數
F-P= P(1 i復)-P (n個計息周期後的凈利息額)
P--現值(本金);i復--復利利率;F--終值(本利和);n--計息周期
3.等額支付系列--現值、終值計算
P=A[(1 i)
-1]/[i(1 i)] (求等額支付系列折現總額 P=∑n??(1 ??)???=A[(1 i)-1]/[i(1 i)](用年金和復利利率折算出每個計息周期的折現現值求和) n=1
上式為等比數列求和S=a(1-q)/(1-q)
[(1 i)-1]/[i(1 i)]=∵ F=P(1 i復)
∴ F
=A[(1 i)-1]/i (求等額支付系列到期本利和
[(1 i)-1]/i=A--年金(發生在某一特定時間序列各計息期末的等額資金序列的價值)
P--現值(本金);I復--復利利率;F--終值(本利和);n--計息周期
4.財務凈現值(FNPV) --動態指標--絕對指標
FNPV=項目整個計息周期內所有現金流折現額的總和
(投資為-,收入為 ) FNPV=
P總投資折現 P總收益折現= P總投資折現i↑時,FNPV↓;i↓時,FNPV↑。
i--設定的折現率,基準收益率,現金回報率
5.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動態指標--絕對指標
FIRR對應FNPV=0時的基準收益率i。
FIRR≥i 劃算,項目可行
FIRR<i 不劃算,項目不可行
i—實際的基準收益率,設定的折現率,基準收益率,現金回報率
6.計息周期利率(計息周期小於1年或大於1年) n
nnnn
nnnnnn-nn-n
nn
i=r/m r--名義利率(國家公布的年利率);m--計息次數
7.有效利率計算
Ieff=(1 r/m) -1 結果一般>r;r不變時,m越大,結果越大。
Ieff--年有效利率;r--名義利率(國家公布的年利率);m--計息次數
8.總投資收益率(ROI)--靜態指標--相對指標
ROI=EBIT/TI×100%=年息稅前利潤/技術方案總投資=(收入-成本)/(建設投資 貸款 利息 流動資金)=(運營後貸款利息 稅前利潤)/(建設投資 貸款 運營前利息 流動資金)
ROI--總投資收益率,EBIT--年息稅前利潤(是年凈收益額=收入-成本),TI--技術方案總投資(含建設投資、貸款利息及全部流動資金);
9.資本金凈利潤率(ROE)--靜態指標--相對指標
ROE=NP/EC×100%=凈利潤/技術方案資本金=稅後利潤/自有資金=(利潤總額 -所得稅)/自有資金=(息稅前利潤-利息-所得稅)/自有資金=(收入-成本-利息-所得稅)/自有資金
ROE--資本金凈利潤率,NP--凈利潤(是稅後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利潤總額=息稅前利潤-利息),EC--技術方案資本金(自有資金,或叫權益資金);
10.盈虧平衡點的產量(Q)--不確定性分析
Q=(B Cf)/(p-Cu-Tu)=固定成本/單位產品銷售收入
BEP%(盈虧平衡點時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盈虧平衡點時產量/年產量)×100%
C(總成本)=Cf(固定成本) CuQ(變動成本);
S(銷售收入)=pQ(銷售總價)-TuQ(營業稅及附加); B(利潤)=S(銷售總價)-C(總成本)
Q—盈虧平衡點時產量或產量,B—利潤,Cf—固定成本,
p
—銷售單價,Cu—單位產品變動成本,Tu—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
11.敏感度系數(SAF)
SAF(敏感度系數)=(δA/A)(評價指標A的變化率)÷(δF/F)(不確定因素F的變化率)
|SAF|(絕對值)越大,越敏感。>0時,二者同方向變化,小於0時,二者反方向變化。
12.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折舊費-攤銷費-利息支出(經營成本用於現金流量分析)
13.沉沒成本=設備賬面價值-當前市場價值
*沉沒成本=(設備原值-歷年折舊費)-當前市場價值(買的價格-折舊費-當前價格)
*例:30萬的設備,5年後報廢,無殘值,兩年後市場價10萬,沉沒成本為多少?
平均每年折舊費=30/5=6萬;折舊費=2×6=12萬,沉沒成本=30-12-10=8萬。
14.年平均使用成本=年運行成本 年資產消耗成本(年折舊)
*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時的年限,即經濟壽命。
15.附加率法(租金的計算)
R=[P(1 iN)/N] P×r 其中:P(1 iN)/N=N年的本利和(單利)/N=年均利息(機會成本)
R--每期租金,P--租賃設備價格,i--利率,N--年限,r--附加率;
16.年金法(租金的計算)(買房月供也是此公式計算)
P=A[(1 i)
-1]/[i(1 i)] (求等額支付系列折現總額 變換為:A=
P[i(1 i)]/[(1 i)-1] 17.價值工程的相對價值(V) nnnnm
V=F/C V--相對價值,F--實現必要用途的最低成本,或叫功能成本;C--現實成本 ΔC=C-F ΔC—成本降低期望值,C>F時,ΔC值越大的功能越需要改進。
V=1時,C=F 理想狀態。
V<1時,C>F 現實成本過高,產品有多餘非必要功能,或者生產效率低,或者成本太高。 V>1時,C<F 現實成本過低,產品質量不足,或者壓榨工人,需要具體分析。
18.新技術方案經濟分析的增量投資收益法
R=(C1-C2)/(I2-I1)×100% 當增量投資收益率R大於基準投資收益率Rc時,新方案可行。 R--增量投資收益率;(C1-C2)--新方案節約的經營成本;(I2-I1)--新方案增加的投資額;
19. 新技術方案經濟分析的折算費用法
A
:當方案有用成果相同時,比較費用,選總成本最低的。
(1) Zj=Pj×Rc Cj 其中:(Pj×Rc)—機會成本
Zj—第j方案的折算費用(總成本);Pj—第j方案的投資額;
Rc—基準投資收益率;Cj—第j方案的生產成本(運營成本,現實成本)
(2)
C(總成本)=Cf(固定成本) CuQ(變動成本)
B:當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時,比較費用決定方案使用范圍,可用數學分析和圖解法進行比較。 C1=Cf1 Cu1Q;C2=Cf2 Cu2Q;當Q=Q0(臨界產量)時:
C1=
C2→→→→→→→→Q0=(Cf2-Cf1)/(Cu1-Cu2)
當Q>Q0時,方案2優;當Q<Q0時,方案1優;
20.間接費用分配率=全部間接費用/當期各項合同實際發生直接費用之和
21.某合同當期應當負擔的間接費=當期實際發生的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分配率
22.固定資產折舊
A: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折舊額=固定資產應計折舊額/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B: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舊額=應計折舊額/預計總工作量
① 行駛里程法:單位里程折舊額=應計折舊額/總行駛里程
② 工作台班法:每個工作台班(1台班=8小時)=應計折舊額/總工作台班
23.確定合同完工進度的方法
(1)合同完工進度=累計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預計總成本×100%
(2)合同完工進度=累計完成的合同工程量/合同預計總工程量×100%
24.兩種計算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的方法:
(1)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實際合同總收入-前期累計已經確認的收入
(2)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前期累計已經確認的收入
25.關於利潤的計算: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為負) 投資收益(損失為負)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26.所得稅費的計算
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試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27.資產負債表內計算: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 變換:負債=資產-所有者權益
28.財務報表分析法:
A:趨勢分析法(1)定基指數=分析期數額/固定基數數額×100%
(2)環比指數=分析期數額/前一期數額×100%
B:比率分析法--構成比率,效率比率,相關比率
C:因素分析法:(1)連環替代法:1次只替代一個變數,已經替換後的保持不變,相鄰的兩個結果算差,就是該變數對指標的影響。 (2)差額計演算法:連環踢帶法的簡化形式。
29.基本財務比率的計算和分析:
A:償債能力比率(1)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100%
(其中總負債=總資產-所有者權益)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50%較為合適。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2較為合理。
(3)速動比率=速凍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1時,有償債能力,<1時,償債能力不強。
B:營運能力比率(1)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資產總額
(2)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額/流動資產;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5/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3)存貨周轉次數=營業成本/存貨;存貨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存貨周轉次數
(4)應收賬款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收入/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次數 C:盈利能力比率(1)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
總資產凈利率=凈利潤/資產總額×
D:發展能力比率(1)營業增長率=本期營業收入增加額/上期營業收入總額×100%
(2)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加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30.資金成本率=資金佔用費/籌資凈額=
[資金佔用費(利息)]/[籌資總額-籌資費(手續費)]
31.綜合資金成本=各種資金成本加權平均,即:Kw=ΣKjWj
Kw--綜合資金成本;Kj--第j種資金成本率;Wj--第j種資金成本佔全部資本比重
32.短籌資放棄現金折扣成本(真實年利率)=[折扣百分比
/(1-折扣百分比)]×[365/(信用期-折扣期)]
其中: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放棄折扣(損失的錢)/(借款總額-放棄的錢33.最佳現金持有量=min(機會成本 管理成本 短缺成本);三種成本之和最小,即為最佳持有量。
34.最佳存貨量=min(取得成本 儲存成本 缺貨成本);三種成本之和最小,即為最佳存貨量。
35.經濟訂貨量:Q*
=√ 當K↑時,Q↑;當D↑時,Q↑;當K2↑時,Q↓;
Q*--經濟訂貨量;K--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D--存貨年需要量;K2--單位儲存成本;
36.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或進口設備抵岸價 設備運雜費
37.進口設備抵岸價=離岸價 國外運費 國外運輸保險費 銀行財務費
(銀行辦信用證) 外貿手續費(報
關) 進口關稅 增值稅 消費稅 其中:離岸價(FOB) 國外運費 國外運輸保險費=到岸價
貨價=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
國外運費=離岸價×運費率×人民幣外匯牌價
國外運輸保險費=[(離岸價 國外運費)/(1-國外運輸保險費率)]×國外運輸保險費率
銀行財務費=離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銀行財務費率
外貿手續費=到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外貿手續費率
進口關稅=到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進口關稅率
增值稅=組成計稅價格×增值稅率其中:組成計稅價格=到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 進口關稅 消費稅 消費稅=[(到岸價×人民幣外匯牌價 關稅)/(1-消費稅率)]×消費稅率
38.設備運雜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率
39.基本預備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 建築安裝工程費 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率
40.漲價預備費=Σ(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 建築安裝工程費)×[(1 i)n-1]
i--上漲率;n--第n個周期;
41.建設投資=靜態投資 建設期貸款利息 漲價預備費
42.建設期各年應計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計 本年借款額/2)×年利率
註:銀行不是在年初或年末一次性向企業發放貸款,而是均勻發放。
43.建築安裝工程費計算
(1)材料費=Σ(材料消耗量×材料單價)
材料單價=[(材料原價 運雜費)×(1 運輸損耗率)]×(1 采購保管費率)
(2)工程設備費=Σ(工程設備量×工程設備單價)
工程設備單價=(設備原價 運雜費)×(1 采購保管費率)
(3)台班折舊費=[機械預算價-(1-殘值率)]/耐用台班總數
44.時間定額:(工日和台班都是時間定額,1台班=8小時)
(1)單位產品時間定額(工日)=1/每工產量
單位產品時間定額(工日)=小組成員工日總數/機械台班產量
(2)單位產品機械時間定額(台班)=1/台班產量;
單位產品人工時間定額(工日)=成員總人數/台班產量
45.產量定額
(1)每工產量=1/單位產品時間定額(工日)
(2)機械台班產量定額=1/機械時間定額(台班)
46. 機械利用系數=工作班凈工作時間/機械工作班時間
47. 施工機械台班產量定額=機械凈工作生產率×工作班延續時間×機械利用系數
48. 施工機械時間定額=1/施工機械台班產量定額
49. 工人小組定額時間=施工機械時間定額×工人小組人數
50.工程量清單計價計算
分部分項工程費=Σ分部分項工程量×分部分項工程綜合單價
措施項目費=Σ單價措施項目工程量×單價措施項目綜合單價 Σ總價措施項目費
單位工程造價=分部分項工程費 措施項目費 其他項目費 規費 稅金
單項工程造價=Σ單位工程造價
建設項目總造價=Σ單項工程造價
建設項目總投資=建設項目總造價 建設工程其他費 預備費 建設期利息 鋪底流動資金
『玖』 造價工程師考試中常用的計算公式是哪些
1.擬建項目主廠房投資=工藝設備投資×(1+∑Ki)
2.擬建項目工程費與工程建設其他費=擬建項目主廠房投資×(1+∑Ki)
3.預備費=基本預備費+漲價預備費,其中:
基本預備費=工程費與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率
漲價預備費P=∑It[(1+f)t一1] (其中:It=靜態投資 f=上漲率)
4.靜態投資=工程費與工程建設其他費+基本預備費
5.投資方向調節稅=(靜態投資+漲價預備費)*投資方向調節稅率
6.建設期貸款利息=∑(年初累計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貸款利率
7.固定資產總投資=建設投資+預備費+投資方向調節稅+貸款利息
8.擬建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流動資產投資
9.用擴大指標估演算法估算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擬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率
10.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年計息次數)*年計息次數-1
11.用分項詳細估演算法估算流動資金:
流動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其中:
流動資產=應收(預付)帳款+現金+存貨
應收帳款=產成品+年經營成本/年周轉次數
現金=(年工資福利+年其他費)/年周轉次數
存貨=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在產品+產成品 流動負債=應付帳款+外購原材料燃料+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費/年周轉次數
在產品=(年工資福利費+年其它製造費+年外購原材料燃料費+年修理費)/年周轉次數
12.銷售稅金及附加=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稅率
13.所得稅:(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及附加-總成本)*所得稅率
14.年折舊費=(固定資產原值-殘值)÷折舊年限=(固定資產總額-無形資產)(1-殘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總額應包括利息)
15.固定資產余值=年折舊費*(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營運期)+殘值
16.動態投資回收期=(累計折現凈現金流量出現正值的年份-1)+(出現正值年份累計折現凈現金流量絕對值/出現正值年份當年折現凈現金流量)
17.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8.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利息
19.等額本金償還:
稅後利潤+折舊費+攤銷費≤該年應還本金 未分配利潤=全部稅後利潤 (不計盈餘公積金和應付利潤) 稅後利潤+折舊費+攤銷費>該年應還本金 未分配利潤=(該年應還本金+上年虧損)-折舊費-攤銷費費
盈餘公積金=(稅後利潤-上年虧損)*10%
稅後利潤=該年利潤總額-(該年利潤總額-上年度虧損)所得稅率
應付利潤=稅後利潤-盈餘公積金-未分配利潤
『拾』 造價工程師案例怎麼學
今天大立教育小編要分享的內容是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六大題型解題技巧,大家趕緊學起來吧!
【題型一】投資估算與財務評價
高頻考點:建設項目總投資構成,靜態投資估算方法,總投資收益率、資本金凈利潤率、利潤總額、所得稅等財務參數的計算公式。
答題方法:「營改增」後影響最大的就是這個題型了,學員一定要對各個財務指標透徹理解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餘。考試時要注意題目條件,要看清給的營業收入、經營成本是否含稅。
例如:如果要求計算建設期貸款利息,則需要從背景材料中找出建設期貸了多少錢?怎麼貸的?有效利率是多少?然後想一想用什麼公式來答題。
(1)如果要求完成還款付息表,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找出還款方式和還款期限;
(2)如果要求完成總成本費用表,我們要先回想一下總成本費用構成: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折舊+攤銷+利息支出+維持運營投資,然後從背景材料中一一找出這些數據;
(3)財務評價中數據很多,所以數據整理非常重要,因為一個數據錯誤將導致全盤錯誤;
(4)財務評價的試題一般包括填表的問題,對於這樣問題,如果沒有要求計算過程的,答題紙上就不用計算過程,只需把表填完整即可。
【題型二】方案評價
高頻考點:價值工程、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決策樹、網路圖進行方案評價;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
答題方法:需注意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一定要縷清題目的來龍去脈再下筆。本題是考試時應該得滿分的題目,考題不會太難,考生應重點把握。
【題型三】施工招投標
高頻考點:招投標程序,投標決策以及評標的相關計算。
答題方法:本題型易出找錯題以及問答題,考生答題需注意措辭,如果題目不確定,應盡量多寫,因為答錯不會扣分。
【題型四】索賠與網路計劃
高頻考點:索賠的判斷,索賠工期、費用的計算。
答題方法:首先,判斷索賠是否成立時要注意「索賠時效28天」的陷阱。其次,注意甲方責任事件導致的窩工需根據題目條件計取一定的「現場管理費」。
【題型五】價款結算
高頻考點:合同款、預付款、進度款、結算款的計算;偏差分析。
答題方法:注意進度款、結算款的計算不要丟項、錯項,否則容易一步錯,步步錯。
結算題的考點可以歸結為「四步走」:
第一步:求取合同價,這一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別漏項;
第二步:計算預付款,這一步要注意的是計算預付款的基數是什麼;
第三步:計算每月的應支付的工程款,由於計算月結算款時數據很多,經常丟東落西。所以答這個問題時,先把每月發生的事件在草稿紙上先記錄下來,然後根據背景材料一項一項的去找。
例如:想計算第四個月業主應支付的工程款是多少?我們就要在背景材料中找一下,第四月都發生哪些事件。比如:完成的分項工程款是多少?措施項目工程款是多少?變更款是多少?索賠款是多少?暫估價的調整是多少?要不要扣預付款?支付比例是多少?
第四步:竣工結算款。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暫例金額的處理,竣工結算款=實際造價-質保金-承包商已得工程款。
【題型六】計量與計價
高頻考點:看圖算量;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的編制方法;定額單價的組成、確定及換算方法。
答題方法:算量一般是本題型的第一步,一定要根據題意計算準確。
工程計量與計價本身沒有什麼技巧。這道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將白給的分丟掉。很多人在答這道題時,一看圖沒有完全看懂,就懵了,甚至放棄了。這道題就算圖沒看懂或工程量不會算,只要會做一部分也是會得到一定分數的,這幾分可能就是你能否過線的關鍵分,所以千萬不能丟!案例分析確實很難,但是越難的知識越要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學習過程中的每個題型也要有針對性地策略。考造價要給自己定下一個確定的目標,朝著目標不斷努力,當然學習的過程也很重要。善於總結,善於吸取前人教訓的考生朋友會學的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