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恆溫大棚誰知道怎麼做
你要建造什麼樣的恆溫大棚,網上有賣恆溫設備。
,對於養殖戶來說是一種應對養殖環境進行加溫或降溫的設備。主要包括:養殖熱泵機組、養殖散熱器、養殖引風機、養殖電腦智能溫控組成。相比於其他鍋爐設備,它具有加溫效率高、降溫效果明顯、節能 環保 全自動等優點,是目前養殖業比較專業的恆溫設備。 本系統是為了改善我國養殖業加溫或降溫----現狀而研製的自然能源的利用(空氣能 和地熱能)加自動調溫設備。它綜合了風暖升溫快、水暖保溫時間長的兩方面優點於一身,以最經濟的運行成本,向養殖戶提供最佳恆溫--溫度條件。 本系統是由「主機」、「水溫散熱器」、「微電腦自控箱」及「引風機」等共同組成的、完整的養殖調溫體系。具有冬季加溫、夏季降溫的雙重功效。冬季利用地熱源加溫,更有節能、清潔、環保方便的特點。夏季壓入地下水降溫,具有恆溫空調一樣的功效。 主機 主機是水暖與風暖結合的整機,具有結構緊湊、美觀、實用安全、環保節能清潔之特點。 加溫方式為冷媒--主要加溫方式、風道為輔助加溫方式。 水溫散熱器 水溫散熱器分為兩種A型(鋁制),B型(銅制)。是由純鋁製造的散熱器與低壓軸流式風機組成的整機,具有冷、暖雙重功效。 冬季接入熱水成為暖風機,夏季接入冷凍水(也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成為冷風機。 微電腦自控箱 熱泵機組的自動控制部分,具有精確指控溫差≤1℃。可有效控制主機升溫和降溫。在達到溫度要求的同時還可以節約能源。可根據需要設定溫度,以達到自控恆溫的目的。 養殖溫控熱泵機組特點: 1.省時省力,隨心隨意.企業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貫徹與產品研發與生產製造的整個過程,科學合理的內部換熱器設計,在正常運行中無須專人看管,極大降低工作量,省工省時,全自動微電腦自動控制運行,操作非常 方便. 2.綠色環保,高效節能 獨特的高效螺旋套管換熱器結構,可充分提高環境熱能的利用率,比節能鍋爐節能30-50%. 3.工藝精湛,真材實料.該機採用彩色噴粉烤漆板材和專用無縫焊接機數控沖床,內外部結構合理,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㈡ 大棚最省錢的加溫方法
棚內溫度是變化的,盡管其變化有規律性,但要確定所有點的溫度是非常困難的,也不符合實際。但是,如果具體到某一點,棚溫多少就非常容易確定了,由這一個點的溫度,我們便可推衍出其它點溫度的大致情況。
一般來說,30℃是大多數茄果類蔬菜和瓜類蔬菜最適宜生長的溫度上限,而在此基礎上再提高2-3℃,使棚溫達到32-33℃,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討的棚溫調控的主題。
首先,棚室內的溫度計多掛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氣溫度與所處高度基本成正相關,特別是植株繁茂與較高時,由於枝葉的遮蔭作用,由生長點向地面測量,其溫度下降梯度十分明顯。一般地面溫度可比生長點處的溫度低3-7℃,若作物生長點處的溫度在34℃左右,那麼作物主體枝葉處的溫度恰在27-30℃之間,處於光合作用的最適宜溫度范圍內。
其次,棚室栽培,覆蓋地膜,土壤水分供應充足,從而加速了作物葉片的蒸騰作用,降低了葉片溫度,其葉片溫度,一般比空氣溫度低3-5℃,即使空氣溫度明顯高於光合適溫2-4℃時,其葉片溫度仍處在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范圍之內。
再次,提高棚內氣溫,利於地溫的提高。若地溫偏低不但不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導致生根量少,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而且還會引起多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甚至於爛根、死根,引起作物死亡。
一般來說,白天土壤5厘米深處溫度可比棚內氣溫低5-7℃,夜間土壤5厘米深處的地溫要比氣溫高3-5℃。據此可知,一天之中有多半時間棚內地溫低於20℃,比瓜類、果菜類作物根系生長發育適宜的土壤溫度23-25℃低3-5℃。
㈢ 大棚如何控溫
蔬菜不同生育期對於溫度的要求不同,要想調控好溫度,先要掌握蔬菜的特性。根據其特性,選擇合適的溫度管理。
一、定植前降低溫度來煉苗,定植後適當提溫促緩苗。
首先,播種後覆蓋地膜,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5-20℃,苗床溫度以25℃左右為宜。當有1/3種子破土時,應揭開地膜,防止烤苗。幼苗基本出齊後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25-27℃,夜間12-15℃,地溫20℃為宜。
其次,幼苗出土後,要注意根據生長需要進行調節,增強蔬菜的抗逆性。在蔬菜定植前5-7天進行低溫煉苗,將苗床溫度控制到比平時低3-5℃,增強幼苗的抗逆能力,提高幼苗定植後的成活率,促進緩苗。但應注意低溫煉苗時,氣溫和地溫都不能過低,長期過低的氣溫和地溫,不但達不到煉苗效果,反而會影響根系的生理機能以及花芽分化的正常進行。低溫煉苗這一段時間不要澆水,如果午間個別地方的苗子有萎蔫現象,在萎蔫的地方少澆點兒水,使苗緩過來即可。
再次,定植後,前5天菜農應適當提高溫度,促進根系的生長,以利於緩苗,如將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夜間18-20℃。緩苗後,可將白天溫度控制在20-28℃,夜間15-18℃,以促進植株花芽分化。
二、開花坐果期適當提高溫度。
溫度對蔬菜開花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花粉的活力及壽命,二是影響柱頭的活性。
成熟的花粉自花葯散發出來後有一定的存活時間,高溫時花粉的代謝活動旺盛,營養物質消耗多,酶活性衰退快,從而加速了花粉的衰老和死亡。而柱頭活力也關繫到花粉落到柱頭上之後能否萌發,花粉管能否正常生長等。冬季棚室蔬菜開花坐果不良、畸形果多,主要原因就是溫度過低。
研究表明,黃瓜開花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愈高愈能促進開花和花葯開裂,當棚內溫度達到16℃以上時開花,花葯在16.5-17℃開始開裂,適溫為18-21℃。如果在開花前棚溫過高,雖然花葯能夠開裂,但花朵只處於半開放狀態;當棚內溫度低於12.8℃時,黃瓜的開花及花葯開裂都會停止,以致授粉受精不能正常進行。西紅柿等茄果類開花所需溫度稍高,白天應將棚溫控制在20-30℃,夜間控制在15-20℃為宜,當棚內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時都容易導致畸形花的形成。
茄果類蔬菜果實成熟的過程中白天需要溫度保持在25-28℃,夜溫大約在15-18℃;而瓜類蔬菜結果期溫度要求白天大多在28-30℃,夜溫控制在15-20℃。這樣的溫度條件,正好適合蔬菜營養物質向果實中積累。
除了要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的生長時期進行溫度調節以外,棚室內溫度受天氣、季節變化的影響也很大。在冬季連續陰雨天氣下,棚室內的溫度較低,沒有白天溫度的補充,夜間溫度過低往往會造成蔬菜生長不良。而在夏季溫度高、天氣晴好時則需要注意對溫度的控制,避免小溫差帶來的營養消耗,出現徒長等情況。
低溫季節棚室內的土溫非常關鍵,不僅是夜間溫度的來源,同時影響著根系的生長。一般來說,適宜大多數蔬菜根系生長的土壤溫度在20℃左右。若土壤溫度過低,那麼根系停止生長甚至死亡,於栽培不利。那麼土壤溫度如何巧管理呢?
首先,白天盡可能提高棚室溫度。在低溫季節,為了保證夜間有足夠的溫度,白天的溫度要適當增加2-3℃,讓更多的熱量傳導入地面、牆體。
其次,減少不必要的遮擋。在低溫季節建議及時將蓋住地面的老葉去掉,不要在後牆栽培的作物,以免影響後牆儲熱。不建議全棚覆蓋黑色地膜。
再次,菜農可以使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提高地溫。在大棚內使用生物反應堆後,可以利用秸稈產生的熱量提高地溫,同時促進氣溫的提高。研究表明,使用秸稈生物反應堆的大棚與不使用反應堆的大棚比較,棚內溫度會高出2℃以上。
㈣ 溫室大棚夜間溫度低最省錢的辦法是什麼
你好 棚內溫度是變化的,盡管其變化有規律性,但要確定所有點的溫度是非常困難的,也不符合實際。但是,如果具體到某一點,棚溫多少就非常容易確定了,由這一個點的溫度,我們便可推衍出其它點溫度的大致情況。
一般來說,30℃是大多數茄果類蔬菜和瓜類蔬菜最適宜生長的溫度上限,而在此基礎上再提高2-3℃,使棚溫達到32-33℃,就是我想跟大家探討的棚溫調控的主題。
那麼,為什麼要如此調控溫度呢?通過菜農實際的生產操作來看,如此調控溫度才能將棚溫調控到最適宜蔬菜生長的范圍內。
首先,棚室內的溫度計多掛在植株上部,白天不同部位的空氣溫度與所處高度基本成正相關,特別是植株繁茂與較高時,由於枝葉的遮蔭作用,由生長點向地面測量,其溫度下降梯度十分明顯。一般地面溫度可比生長點處的溫度低3-7℃,若作物生長點處的溫度在34℃左右,那麼作物主體枝葉處的溫度恰在27-30℃之間,處於光合作用的最適宜溫度范圍內。
其次,棚室栽培,覆蓋地膜,土壤水分供應充足,從而加速了作物葉片的蒸騰作用,降低了葉片溫度,其葉片溫度,一般比空氣溫度低3-5℃,即使空氣溫度明顯高於光合適溫2-4℃時,其葉片溫度仍處在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范圍之內。
再次,提高棚內氣溫,利於地溫的提高。若地溫偏低不但不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導致生根量少,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而且還會引起多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甚至於爛根、死根,引起作物死亡。
一般來說,白天土壤5厘米深處溫度可比棚內氣溫低5-7℃,夜間土壤5厘米深處的地溫要比氣溫高3-5℃。據此可知,一天之中有多半時間棚內地溫低於20℃,比瓜類、果菜類作物根系生長發育適宜的土壤溫度23-25℃低3-5℃。
而提高棚內氣溫,可顯著提高地溫,較高的地溫,能促進根系發育、增加生根量、提高根系活性、促進根系對水分和營養元素的吸收、轉化和利用。從而達到促進作物地上部分的生長發育、提高作物產量、品質的目的,
溫室大棚一般採用三層覆蓋,有些還要進行地面覆蓋。三層覆蓋即一層棚膜,一層二道膜,一層小棚膜。三層覆蓋一般可使棚內比露地的夜晚最低氣溫高4.5℃左右。夜間小棚上覆蓋草簾,保溫性好,但操作較費工。
溫室大棚必須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為使蔬菜不受低溫危害,白天必須充分採光,以提高棚內溫度,夜間要嚴密防寒保溫。在棚溫偏低時,棚內須增加覆蓋物。當寒潮來臨、氣溫降至0℃以下時,大棚內扣小棚,小棚覆蓋草簾,夜間最低溫度比不覆蓋高2-4℃,閉封得好大棚可高出4-6℃。地面覆蓋可增加土溫、降低棚內濕度,採用畦面鋪地膜、畦溝鋪稻草的方法,成本輕、效果好。
根據溫室大棚的原理,溫室作物的生長與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光照分布、光質都有關系。通常情況下,塑料溫室大棚遇到連陰天,室內光照條件差,弱光已成為冬春季節溫室生產的限制因素,為此增加室內光照量,延長光照時間是調節技術的主要目的。首先要有合理的溫室結構,再有透光性好的覆蓋材料,這是兩個必須的條件。一般干凈薄膜的透光損失為20%,如有污垢將損失20%,所以選擇無滴、長壽、多功能薄膜是增加透光性的有效措施。長壽無滴膜是日光溫室覆蓋的理想材料,首先它具有無滴效果好,透光率比普通膜提高7%左右。其次是保溫性能好,耐性強,機械強度高,比普通聚乙烯膜壽命長l倍以上。
目前生產中常用的降溫方法是通風和適當遮蔭兩種方式。
我們首先談一下濕度條件及調節技術。溫室與露地濕度差別較大,其原因主要是空氣交換受到抑制。溫室的水分供應主要靠灌溉,傳統的溝灌造成土壤濕度大,蒸散量增加,形成空氣與土壤雙方面高濕環境,一旦遇到低溫條件,水汽又變成水滴沾在作物上,使溫室盟霜霉病、晚疫病、早疫病等發病嚴重,往往會造成毀滅性災害。
第二是根據對溫室高濕環境,應採用相應的措施進行調節。室內造成高濕原因是密閉所致,為了防止室溫過高或濕度過大,應採用通風換氣方法。如前面所述,一般採用自然通風,從調節通風口大小、時間和位置,達到降低室內濕度的目的。有條件的採用機械強制通風效果更好。此外,溫室內覆蓋地膜,可使土壤水分蒸發最大大減少,有效降低空氣濕度。採用微灌技術,控制灌水量起到節水且降低濕度的目的。
據我們多年的研究發現冬春季為了維持溫室內一定溫度水平,保證蔬菜正常生長溫度,必要時就需要加溫。我國目前的日光溫室,從結構上是作了大的改善,達到了優化結構,充分利用了自然界的光和熱。提高了透光率和保溫性的目的。好的溫室結構在冬春寒冷季節能保持最低溫度在8℃以上,已經是發揮了最大潛力,外界的條件必須是晴天多,陰天少,寒流時間短,而黃瓜、番茄、辣椒等喜溫性蔬菜正常生長發育應在2O℃以上,最低也在12℃以上,8℃左右僅是維持喜溫性蔬菜的生命條件。這種溫度持續不能過長,否則蔬菜生長將受到影響。
加溫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各有優缺點,效果也不同,主要加溫方法有火道加溫,這種加溫方法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但費工費力,適合於一家一戶溫室的短期補溫,目前仍受到廣大農的歡迎。其它加溫設施成本較高,如暖氣加溫!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㈤ 如何使蔬菜大棚保持恆溫
使蔬菜大棚保持恆溫的方法:
設備配置
1)連棟溫室,需要安裝外遮陽、內保溫、天窗、濕簾風機、暖氣等必要的環境控制設備;
2)日光溫室,需要安裝保溫被,薄膜需要預留通風口,如有由條件可以安裝濕簾風機系統和加溫系統;
控制配置,需要自動控制系統,包括感測器、控制單元和電控櫃等,以保證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啟動或者關閉環境控制系統。
㈥ 東北大棚怎麼取暖能解約成本
在零下37度的東北大棚取暖,還是很棘手的問題。
您要種植反季節果蔬,就一定要保證室溫在20度以上才可以。
冬天,在37℃溫室大棚取暖,畢竟是在幾千平米的車間需要花費不少的採暖器,還要易於清洗,不然諾大的空間,還有機器工作,容易堆積灰塵,打掃起來也麻煩,而高頻焊翅片管採暖和光排管採暖正是人們所需要的。工業翅片管暖氣片是近幾年開發研製的一種由翅片管、光管插接焊為一體的散熱效能高、承壓高、節能的一種暖氣片,它的規格型號分為40--114不等,主要使用於溫室、大型廠房車間、辦公一體車間、車站、機場、煤礦,由於管徑粗,容水量大,散熱量高,外圍翅導熱效果好,是一般散熱器散熱量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能在成本上大大節約,是眾多工業取暖的理想選擇。
您可以參考下,很適用於農業大棚採暖適用。
㈦ 如何使用空調實現大棚恆溫
如何穩定室溫
做溫室大棚的都知道,室溫的穩定很重要,室溫穩定才能保證農作物的生長。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要做到室溫的穩定,其實是挺困難的。尤其是晚上的時候,因為不能時刻關注大棚溫度,所以室溫很難穩定!以色列的溫室對於室溫的控制,是通過感測器和控制系統決定的。在系統設定好大棚溫度的標准值,系統通過室溫感測器實時監測大棚的溫度情況,當大棚溫度低於標准值,系統就能自動打開溫控系統,調控大棚的溫度。大室溫達到了標准值,系統又能自動關閉溫控系統,通過有實時的數據作為參考,實現大棚溫度的自動化控制。
如何灌溉施肥
大棚溫度可以自動控制,灌溉施肥同樣也可以實現自動控制。系統通過土壤水分和土壤養分的感測器,可以實時監測到大棚的水分和氮磷鉀數據,根據土壤水分和養分的數據控制灌溉和施肥,當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低於標准值,系統就自動打開灌溉和施肥的系統;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達到了標准值,系統又能關閉灌溉和施肥的系統。通過有實時的數據支撐,不但節省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在保證農作物養分和水分同時,最大限度的節約灌溉水和化肥的使用!
遮陽板、通風
遮陽板和通風也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智能溫室的通風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系統監測大棚外的溫度,當室外溫度接近於室內溫度,系統就自動打開遮陽板和風機,保證溫室內的空氣質量。另一種通過感測器對於室內空氣質量的監測,根據空氣的質量來控制通風。
㈧ 大棚應該如何保溫、增溫都有什麼好的保溫措施
我們可以將溫室後牆的厚度從底部2.2米和頂部1.3米增加到底部3.2米和頂部2.2米,側牆的厚度從底部2.5米和頂部1.1米增加到底部3.5米和頂部2.0米。使用這種方法,溫室的溫度至少可以提高2-3度。增加覆蓋棉簾的厚度。溫室加熱塊使用起來比較方便,用打火機就能點燃。據了解,現在常見的加熱塊分為助燃照明和助燃塊照明兩種。不同品牌的採暖塊重量不一樣,燃燒時間、每畝地的用量也不太一樣。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㈨ 大棚最省錢的加溫方法
一、常用的增溫方法
蓋棉被,搭二膜,酒精爐,日光燈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增溫方法,冷棚,暖棚里都會用到。用酒精爐、日光燈這兩種方法比較省錢,七八分地的大棚里一晚上需要花十塊錢左右,增溫效果也可以,一般天氣情況下,這兩種方法可以選一種來增溫。
冬天大棚增溫方法多,哪種方法最實用?農戶快來看看吧
二、新型增溫設備來提升溫度
冬天難免會有極端天氣,特別是晚上,最低溫度到了零度,或者有些大棚面積大,常規的一些增溫方法不能快速增溫。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其他的增溫設備,比如增溫塊,暖風機,還有電鍋爐加熱等方法。
冬天大棚增溫方法多,哪種方法最實用?農戶快來看看吧
1、增溫塊
增溫塊一般在大棚里需要用三四塊,升溫需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適合面積小的棚里,一晚上的成本二三十塊錢。相比點玉米芯來增溫,燃燒增溫塊是一種安全又不影響作物生長的方法,但是面積比較大,又高的棚里不適用,即使增加用量,可能也達不到增溫的效果,反而多花錢。
冬天大棚增溫方法多,哪種方法最實用?農戶快來看看吧
2、暖風機
暖風機有的是藉助柴油燃燒,暖風機的大小有不同,比如30千瓦的規格,一晚上能增溫8℃,而且增溫的速度也很快,一個小時內溫度就能提升。
但是用柴油也有缺點,燒油量大會釋放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大棚里只有氧氣和二氧化碳對植株生長有益,一氧化碳過量時也會對植株生長有抑製作用。
冬天大棚增溫方法多,哪種方法最實用?農戶快來看看吧
還有一種是用電的暖風機,增溫快,20千瓦的一個小時需要二十度電,大小不一樣,耗電量也不同。
結合暖風機的優點和缺點來說,增溫快速,消耗大,在極端天氣來時,適合用這種方法,快速提升溫度,又不至於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
冬天大棚增溫方法多,哪種方法最實用?農戶快來看看吧
每一種增溫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勢,在使用上也有局限性。農戶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增溫設備,省錢的同時又能保證作物的生長,保持夜間溫度在蔬菜適宜的生長區間。
1、酒精爐、日光燈這些比較省錢,有一定的增溫效果。增溫塊適合佔地面積小的大棚,作為日常增溫的方法。
2、暖風機、增溫機這些設備,投入比較多,而且用一次成本也不低,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棚面積大,極冷天氣來時,快速地提升溫度。
㈩ 溫室大棚是怎麼控制溫度的
一般的日光溫室僅僅依靠陽光輻射提高溫度,靠塑料薄膜聚集熱量。溫度調節可以通過調整入射陽光的量和通風完成。
沒有陽光的天氣要靠草苫覆蓋保溫。也有的採用燒煤採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