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持倉成本價高好還是低好
好。持倉成本價越低那麼投資者所需要承擔的投資風險也就越小,上漲時所獲得收益也就越多;反之,持倉成本價越高那麼投資者所需要承擔的投資風險也就越大,上漲時所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少。
拓展資料
持倉成本是指: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持倉成本是機構的最高機密,但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法獲得這一機密。
一、從操盤軟體中直接獲取。一般來說,所有券商提供的實盤操作系統都可以查詢。從F10資訊中,我們可從「股東研究」一欄了解機構的進出情況。
首先,從「股東戶數」及「人均持籌」數據的變化可以從整體上判定機構動向以及個股籌碼的變動趨勢。一般地,股東人數越少,表明籌碼越集中;股東人數越多,則表明籌碼趨於分散,盤中缺乏機構關照。
其次,猜測機構介入成本。由於公布報表的時間和股東人數的統計時間有一段時間差,所以我們要猜測機構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假如目前的股價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還低,說明機構也被套;假如漲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說明機構短期並沒有出局;假如漲幅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變化情況再作研判。
值得一提的是,股東人數的增加與減少並非決定股價漲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該公式選擇個股時,應留意該公式的局限性。比如機構機構有可能期末採用突擊重倉或分倉的方法來達到迷惑中小投資者的目的等。
凡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東人數再減少我們也應該巋然不動。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與公司基本面的變化結合起來判定。
二、根據均線來推斷
一般而言,中短線機構建倉時間大約需要4-12周,平均約8-10周。從周K線圖上,我們可以估算8-10周均價線是機構的成本區域(雖有一定誤差,但不會偏差10%,所以謹慎起見,我們取10周線作為機構建倉本)。
作為機構,其操盤的個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甚至更多。
一般地,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50%,則機構的正常利潤是100%-120%左右。這是因為,機構要想在市場中獲利,也必須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固定不變的,也是機構在「坐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這就是建倉成本。
測算出機構的成本之後,也就摸清了機構的底細,看清了機構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懼怕機構的「洗盤」、「挖坑」等操盤伎倆。
Ⅱ 關於基金成本價的問題,賣出800份,跌價後又買入了,為什麼持倉成本價升高了
一、賣出800份,跌價後又買入了,為什麼持倉成本價升高了?
賣入和賣出都是要收手續費的,每一次買入和賣出,都會提高成本。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可能是賣出基金和買入基金的持倉時間太短了,對於c類基金,如果持倉時間不到七天,贖回手續費高達1.5%。
二、基金交易費用
基金交易費用是指在進行基金交易時發生的費用。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交易費用主要包括印花稅、交易傭金、過戶費、經手費、證管費。參與銀行間債券交易的,還需向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制支付銀行間賬戶服務費,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支付交易手續費等服務費用。
三、基金交易
基金交易是以基金為買賣對象,自我承擔風險收益而進行的流通轉讓活動。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開放式基金一般不上市交易,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
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四、基金交易的規則
1、交易時間在周一至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法定節假日不交易;
2、漲跌幅度為10%,基金單筆申報最大數量應當低於100萬份;
3、在下午3:00之前買入會按照當天基金凈值計算份額,在3:00之後買入會按照下一個基金交易日凈值計算份額。
Ⅲ 為什麼基金補倉後持倉成本價上調了
為什麼基金補倉後持倉成本價上調了?基金持倉成本變化的原因主要如下:
1、基金出現分拆的情況
投資者所購買的基金出現分拆的情況,即基金投資人資產總值不變的前提下,改變基金份額凈值和基金總份額的對應關系,重新計算基金資產的一種方式,分拆之後基金份額增加,而單位份額的凈值減少,因單位份額的凈值減少,其基金持倉成本也會相應的下調。
2、基金出現現金分紅的情況
基金現金分紅是指基金公司將基金預期收益的一部分,以現金方式派發給基金投資者的一種分紅方式,分紅之後,投資者總資產不會改變,其基金凈值會作出相應的下調,持倉成本跟隨基金凈值的下調而下調。
3、投資者進行做T操作
投資者在基金盈利的情況下進行做T操作,賣出一部分基金份額,賣出這部分基金獲取的預期收益會平攤到剩餘基金份額中,從而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凈值1元的時候,買入1000份基金,等到基金凈值1.5元的時候,賣出基金500份,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投資者獲利250元,其持倉成本=(1000×1-1.5×500)/500=0.5元。
4、在基金走勢下跌過程中,進行補倉操作
投資者在基金走勢下跌過程中,進行補倉操作,隨著基金持有份額的增加,會降低其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凈值1元時,買入1000份,等到基金凈值為0.9元時,再買入1000份,則其持倉成本價=(1000×1+0.9×1000)/2000=0.95元。
Ⅳ 為什麼持倉成本價會變
加倉或者減倉以後成本價會變,因為不同時點買入的價格不同,按總持倉計算平均成本。
Ⅳ 為什麼基金補倉後持倉成本價上調了
看補倉的價格和原來的成本相比,如果現在的補倉價格不高,但是算上手續費的話如果高於原來的成本,那就會導致持倉成本變高。
Ⅵ 持倉成本價會隨著加倉變化嗎
在基金上漲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增加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在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同時,投資者在盈利的情況下,減倉一半,其減倉所獲得收益會平攤到剩餘的倉位上,會降低其持倉成本,在虧損的情況下,減倉一半,其減倉的虧損,也會平攤到剩餘的倉位上,會增加其持倉成本。
拓展資料:
一、怎麼判斷基金可以加倉了?
基金是否都可以加倉,可根據這些信號判斷:
1、判斷大盤指數或該基金對應行業指數的高低,如果大盤或行業指數在下降通道,並且後市還沒有止跌,則先觀望不用補倉,等到指數見底的時候再補倉。
2、看標的股的走勢,如果標的股大跌,則可以適當補倉,補倉的資金不能超過底倉的1/2。
3、股票型基金可以看估值走勢,如果當天估值大跌,則可以在三點前輕倉買入。
二、基金下跌怎麼加倉?
基金下跌的時候加倉比較好,因為加倉的成本比較低,能將高位買的基金的成本拉低,投資者可採用以下方法:
1、加倉要分析大盤指數和目前股市大環境,因為「熊市不言底」,如果在熊市的時候加倉,只會讓倉位變得更重,虧得更多,此時要等到市場有止跌的跡象再加倉。
2、加倉的時候要判斷基金當日的走勢,在下跌時的三點前買入。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的估值,基金跟蹤標的股或指數所處的位置判斷。比如說:估值當日大跌,說明基金下跌的概率也大,此時就可以加倉。
3、在補倉的手法上,投資者可以採取等額或等比加倉。等額加倉就是每次加倉的金額是一樣的,等比加倉就是每次加倉的金額逐漸增加,比如說第一次1千,第二次下跌加倉2千,以此類推。
三、基金加倉會分攤成本嗎?
基金加倉會分攤成本,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其加倉後的成本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份額×基金確認價格+加倉買入份額×加倉時基金確認價格)/持倉份額。
一般來說,在基金上漲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增加投資者的持倉成本,在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