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經濟成本三級指標是指什麼指標
成本指標的三級指標包括:
1、成本計劃的數量指標:按子項匯總的工程項目計劃總成本指標;按分部匯總的各單位工程計劃
成本指標;按人工、材料、機具等各主要生產要素劃分的計劃成本指標。
2、成本計劃的質量指標:設計預算成本計劃降低率=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設計預算總成
本;責任目標成本計劃降低率=責任目標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責任目標總成本。
3、成本計劃的效益指標: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
成本指標三級指標對比的基數由於分析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有計劃數、成本指標定額數、前期實際
數、以往年度同期實際數以及本企業的歷史先進水平和國內外同行業的先進水平等。將成本指標的實際數與計
劃數或定額數對比,成本指標以揭示計劃或定額的執行情況。
但在分析時還應檢查計劃或定額本身是否既先進
又切實可行。因為實際數與計劃數或定額之間差異的產生,除成本管理水平的原因以外,還可能由於計劃或定
額太保守或不切實際。將成本指標的本期實際數與前期實際數或以往年度同期實際數對比,可以考察企業成本
指標的發展變化情況。將成本指標的本期實際數與本企業的歷史先進水平對比,將本企業實際數與國內外同行
業的先進水平對比,成本指標可以發現與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從而學習先進、趕上和超過先進。
對比分析法
只適用於同質指標的對比,例如,產品實際成本與產品計劃成本對比,實際原材料費用與定額原材料費用對
比,成本指標本期實際製造費用與前期實際製造費用對比等。在採用這種分析方法時,應該注意對比指標的可
比性。進行對比的各項指標,在經濟內容、計算方法、計算期和影響指標形成的客觀條件等方面,應有可比的
共同基礎。如果相比的指標之間有不可比因素,應先按可比的口徑進行調整,然後再進行對比
⑵ 成本指標有哪兩個 工程項目管理
全部商品產品總成本計劃指標;單位產品成本計劃指標。
成本考核指標,包括所有的商品以及產品的總成本計劃指標;一單位的產品成本計劃指標;能夠比較的產品的成本降低計劃指標。
實際上成本指標並不只有兩個。為了能夠對企業的成本情況進行考察與衡量,中國總共使用了以下三種類型的成本考核指標:即所有的商品以及產品的總成本計劃指標;一單位的產品成本計劃指標;能夠比較的產品的成本降低計劃指標。成本考核指標,是指衡量對目標成本的實現情況和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進行的全面審核、評價的單位或方法。全部商品產品總成本計劃指標;二是單位產品成本計劃指標;三是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指標,即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和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這是成本的主要考核指標,計算方法如下: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劃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計劃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100%在進行成本考核時,還應計算出下面兩個實際指標: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額=∑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實際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實際降低率=實際成本降低額/∑實際產量×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100%。
⑶ 建設工程項目成本計劃的三類指標是什麼
建設工程項目成本計劃的三類指標是數量指標,質量指標和效益指標
⑷ 成本計劃的三類指標包括
法律分析:成本計劃的三類指標
1.成本計劃的數量指標,如:
(1)按子項匯總的工程項目計劃總成本指標。
(2)按分部匯總的各單位工程(或子項目)計劃成本指標。
(3)按人工、材料、機具等各主要生產要素劃分的計劃成本指標。
2.成本計劃的質量指標,如項目總成本降低率:
(1)設計預算成本計劃降低率=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設計預算總成本。
(2)責任目標成本計劃降低率=責任目標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責任目標總成本。
3.成本計劃的效益指標,如項目成本降低額:
(1)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設計預算總成本-計劃總成本。
(2)責任目標總成本計劃降低額=責任目標總成本-計劃總成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
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⑸ 建設工程施工成本計劃一般情況下有哪三類指標
施工成本計劃一般情況下有三類指標:成本計劃的數量指標、成本計劃的質量指標、成本計劃的效益指標。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包括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等費用,周轉材料的攤消費或租賃費,施工機械的使用費或租賃費,支付給生產工人的工資、獎金、工資性質的津貼等,以及進行施工組織與管理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支出。
⑹ 建築施工企業的工程成本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建築安裝工程成本按其是否直接耗用於工程的施工過程,分為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一.直接費用,指建築安裝施工的直接消耗,包括:
1 、材料費,指購置各種建築材料,如鋼筋、水泥、砂石等的費用;
2 、人工費,指直接從事工程施工工人的工資和福利費等;
3 、機械使用費,指工程施工中使用施工機械所發生的費用;
4 、其他直接費,如現場施工用水、用電費、夜間施工費、冬雨季施工費等。間接費用,指施工單位為組織和管理施工生產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折舊費、辦公費、差旅交通費、勞動保護費等。
工程直接費用加上間接費用,構成工程施工成本,再加上分攤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構成完全的建築安裝工程成本。
(6)工程項目成本指標有什麼擴展閱讀
工程項目成本是指施工企業對於實施的項目的成本,包括:材料費,人工費和工程費用。
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特點:
1、 工程項目屬於單件式、一次性投入的特殊產品:由於每一工程的設計圖紙和施工條件都不一樣,各個工程的施工過程和成本形成都將千差萬別,很難用統一的模式來評價和預測工程成本,必須「一事一議」。
2、 工程成本是隨工程進度而逐漸投入的:這就需要施工企業管理部門對工程成本進行事先控制和動態控制,否則,工程竣工時工程成本已經形成,任何人將無回天之力。
3、 施工企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建築工人的綜合素質普遍較低,人員構成較復雜,帶領這樣一班人馬,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整個工程建設已屬不易,還要確保合理的工程利潤,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4、 工程施工環節較多,人為因素較多,成本跑、冒、滴、漏現象比較嚴重,僅依靠傳統的財務記帳,遠遠不能滿足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要求的。
⑺ 建設工程施工成本計劃一般情況下有哪三類指標
1、競爭性成本計劃,即工程項目投標及簽訂合同階段的估算成本計劃。這類成本計劃以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件、投標者須知、技術規程、設計圖紙或工程量清單等為依據,以有關價格條件說明為基礎,結合調研和現場考察獲得的情況;
2、指導性成本計劃,即選派項目經理階段的預算成本計劃,是項目經理的責任成本目標。它以合同標書為依據,按照企業的預算定額標准制定的設計預算成本計劃,且一般情況下只是確定責任總成本指標;
3、實施性計劃成本,即項目施工准備階段的施工預算成本計劃,它以項目實施方案為依據,落實項目經理責任目標為出發點,採用企業的施工定額通過施工預算的編制而形成的實施性施工成本計劃。
(7)工程項目成本指標有什麼擴展閱讀
施工預算不同於施工圖預算。在編制實施性計劃成本時要進行施工預算和施工圖預算的對比分析,通過「兩算」對比,分析節約和超支的原因,以便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防止工程成本的虧損,為降低工程成本提供依據。「兩算」對比的方法有實物對比法和金額對比法。
「兩算」對比的內容:人工量及人工費的對比分析;材料消耗量及材料費的對比分析;施工機械費的對比分析;周轉材料使用費的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