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一、演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始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賬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⑵ 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1、溢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實際成本×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2、折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實際成本×實際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⑶ 會計上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在溢價和折價兩種情況下計算有什麼區別
攤余成本計算方式: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年金現值系數;(P/F,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區別:
溢價發行債券和折價債券區別如下:
1、當你的債券票面利率高於銀行利率時,由於投資人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對於發行方來說,溢價發行相當於從投資人那裡多收取一部分錢來彌補今後將付給投資人的那部分利息。
2、相反,當你的債券票面利率低於銀行利率時,如果你不折價發行,沒有人會來購買你所發行的債券,因為債券的風險比銀行儲蓄高,而如果你不能夠提供更高的利率,投資者沒有理由購買你發行的債券。
3、折價發行,相當於彌補給投資者一部分在今後他無法從購買債券中獲得的利息,使得他能夠獲得比銀行利息更高的一個利息。
(3)攤余成本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溢價或折價是由於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不同而引起的。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表明債券發行單位實際 支付的利息將高於按市場利率計算的利息,發行單位則在發行時按照高於債券票面價值的價格發行,即溢價發行,對購買者而言為溢價購入。
溢價發行對投資者而言,是為以後多得利息事先付出的代價。對發行者而言,是為以後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如果債券的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表明發行單位今後實際支付的利息低於按照市場利率計算的利息,則發行單位按照低於 票面價值的價格發行,即折價發行,折價發行對投資者而言,是為今後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補償,對發行者而言是為今後少付利息而事先付出的代價。
⑷ 在持有至到期投資中,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
攤余成本一般是指實際支付的價款,包含手續費但是不包含購買價款中含有的利息。在持有至到期投資中,投資時的會計分錄為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A
貸:銀行存款 B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當成本<銀存時,在借方)C
以「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銀行存款」為例,此時攤余成本就為你付出的銀行存款,也即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兩個明細科目的之差(成本和利息調整)
每個期末計提利息時,如第一年年末,以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為例
會計分錄:借:持——應計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應計利息和投資收益之差)D
貸: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這時的攤余成本為B或者是AC之差)
此時第一年末的攤余成本為 A+D(可以理解為A和D都在借方)
第二年年末計提利息的會計分錄:
借:持——應計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持——利息調整(應計利息和投資收益之差)
貸:投資收益(第一年末的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以後年度處理類似,若是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應計利息科目該為應收利息即可。
以上是我個人的理解。
⑸ 怎麼計算攤余成本,攤余成本計算表應包含哪些要素
攤余成本包括你的剩餘本金,月付款額,利率,攤余成本就是未付款的本金。
⑹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參考內容:.:dongao./zckjs/fdzl/201308/115171.s
債券攤余成本可能這位同學數學不怎麼扎實哈,給你說個數學上的理解你就懂了,首先每年的利息年金折現,用到的折現率就是市場利率,就是讓你求的。
具體的是每年的利息是1100*3%=33,用到成本會計裡面的年金現值,其實和會計上面的是一樣的,簡化的而已
所以折現,然後下面的就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解了,你用r1=6%,可以得到p1(自己計算),然後用r2=7%,可以得到一個p2.(注意要使得這兩個價格在105000兩邊)然後你想想,高中數學上面是不是說過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啊,這兩點其實就是上面你特殊值確定的兩點,可以列出一個直線式,然後假定這個是直線變化的,把你的價格p帶進去,不久得到對應的市場利率了嘛,這個是這樣計算的哈,可不是我自己創造的哦!
實際發行價格為=1000萬*(p/f,5%,5)+1000萬*6%*(p/a,5%,5)=10432700元
第一年利息費用為=10432700*5%=521635元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10432700-(600000-521635)=10354335元
第二年和第一年方法一樣
利息費用為517716。75灘余成本為10272051。75。。。。。。。
什麼是攤余成本?比如發行債券的攤余成本?採用實際利率法怎麼核算?攤余成本是實際利率法中的一個概念,
攤余成本=初始成本-已收回的資金+累計折價攤銷額-累計溢價攤消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每期攤銷額=現值*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與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計算相同嗎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按照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之和(分錄中體現為成本+利息調整)
應付債券也是這樣的
請看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價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貸: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貸: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價
-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2、這兩者計算攤余成本是一樣的方法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攤余成本第一種方法:
該可轉債券的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6%*(P/A,9%,5)+5000*(P/F,9%,5)=4416.41萬元;
11年末的攤余成本=4416.41*1.09-300=4513.89萬元;
12年初的攤余成本=4513.89*1.09-300=4620.14萬元。
第二種方法:
12年初的攤余成本=(5000+300)/1.09=4862.38萬元。
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a+c-b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利息費用-支付的利息-支付的本金公式里的利息費用是指交易費用,支付的利息包括債券包含尚未支付的利息,所以期末不管是不是已經支付利息,此利息都是實際存在的,不可能為0
一個會計問題——關於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包括~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計算利息費用是,要把所有「應付債券」下的所有二級科目都算上,即「應付債券」的余額乘以實際利率作為利息費用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攤余成本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這樣可以么?
⑺ 通俗的講 攤余成本 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攤余成本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7)攤余成本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作為發行價格昂貴的補償,溢價發行的票面利率會相對較高,(1+10%×5)×100=(1+i×5)×125計算出實際利率為i=4%。
第一期票面利息為100×10%=10元,實際利息應為125×4%=5元,兩者差額5元即為溢價的25元在本期攤銷的額度,這就是上文中的「(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中的一期的金額。得到第一期期末的攤余成本為120元。
如此計算5期,第一期期初攤余成本為125元,每期攤銷額5元,第一期至第五期每期期末攤余成本為120元,115元,110元,105元,100元。第一期期初的攤余成本與初始實際成本相等,最後一期期末的攤余成本與票面面值相等。
每期攤銷額=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 實際成本×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 - 本期攤銷額 = 初始實際成本 - 累計攤銷額
折價發行的發行價比票面價值低,利率也較低:
每期攤銷額=實際成本×實際利率 - 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 + 本期攤銷額 = 初始實際成本 + 累計攤銷額
⑻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怎樣計算包含哪些內容
攤余成本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總賬余額,即其明細分類賬戶對沖後總賬的金額。
攤余成本=期初±以回收的本金
⑼ 什麼是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指用實際利率作為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實際利率是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攤余成本並不是通常會計上理解的成本,而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通俗點說,一項資產的攤余成本就是債務人還欠你多少錢,一項負債的攤余成本就是你還欠債權人多少錢。
計算公式是這樣的: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己收回的本金-己發生的減值損失
沒看懂是正常的,下面改編CPA會計教材中第一個涉及到攤余成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幫助大家理解一下攤余成本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例】20X0年1月1日,小明以1000元購入小李公司的5年期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付息,每年付息59元,到期支付本金,以上條件可算得實際利率為10%。
第一年年末,小明自己盤算,這筆投資可以收到的利息是1000元本金與10%的實際利率計算得到的100元。可是小李公司實際只能支付面值與票面利率計算得到的59元。小明拿到59元後很不爽,去找小李公司理論,小李公司說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再付給你41元,就算我們又問你借了41元吧,等債券到期時一起還給你。小明心想,現在你已經欠我1041元了。
這個1041元其實就是債券的在第一年年末的攤余成本,可以套用一下上面的公式,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000元)+投資收益(100元)-應收利息(59元)-己收回的本金(0)-己發生的減值損失(0)。
第二年年末,小明自己盤算,這筆投資可以收到的利息是新的本金1041元與10%的實際利率計算得到的104.1元。可是小李公司實際只能支付面值與票面利率計算得到的59元。小明又去找小李公司理論,小李公司說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再付給你45.1元,就算我們又問你借了45.1元吧,等債券到期時一起還給你。小明心想,現在你已經欠我1086.1元了。
這個1086.1元其實就是債券的在第二年年末的攤余成本,可以套用一下上面的公式,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041元)+投資收益(104.1元)-應收利息(59元)-己收回的本金(0)-己發生的減值損失(0)。
以此類推,省略中間年份的分析,可以通過這張表計算得到每期期末的攤余成本。
金額單位:元
年份 期初攤余成本(a) 實際利息收入(b) 現金流入(c) 期末攤余成本(d=a+b-c)
20X0 1,000.00 100.00 59.00 1,041.00
20X1 1,041.00 104.10 59.00 1,086.10
20X2 1,086.10 108.61 59.00 1,135.71
20X3 1,135.71 113.57 59.00 1,190.28
20X4 1,190.28 119.03 59.00 1,250.31
到了第五年年末,小李公司支付59元利息後,小明可以向小李公司要求償付的金額為1,250.31元,省略尾數即為小李公司發行債券的票面金額12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