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損益表中的成本應該怎麼樣算
營業成本=銷售數量*庫存加權平均單價
㈡ 損益表應該怎麼做呢
損益表的編制
明確當期經營觀念和總括觀念。當期經營觀念反映損益表中只應計入在當期經營有關的慣常收入和慣常費用。總括觀念主張,除了股利分派的資本收益以外,所有影響所有者權益變動的經濟業務,都要總括地反映在損益表中。針對兩種觀念的矛盾,報表編制者應從企業自身經營管理出發,並結合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尋找它們之間的最佳結合點。
損益表的項目,按利潤構成和分配分為兩個部分。其利潤構成部分先列示銷售收入,然後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利潤;再減去各種費用後得出營業利潤(或虧損);再加減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後,即為利潤(虧損)總額。利潤分配部分先將利潤總額減去應交所得稅後得出稅後利潤;其下即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積金和應付利潤;如有餘額,即為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的利潤分配部分如單獨劃出列示,則為「利潤分配表」。
(一)損益表的核心公式: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1.收入的內容包括:
(1)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基本收入,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
(2)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資及包裝物銷售、無形資產轉讓、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廢舊物資出售收入等;
其他業務收入具有不經常發生,每筆業務金額一般較小,占收入的比重較低等特點;
(3)投資收益:是指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利潤、股利和債券利息等收人減去投資損失後的凈收益。包括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
(4)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它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等。
2.成本費用的內容包括:
(1)產品成本:是指企業為了生產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耗費。產品成本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產品成本是企業在生產單位(車間、分廠)內為生產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種耗費,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生產工人資和各項製造費用。廣義的產品成本除了生產發生的各項管理和銷售費用等;
(2)期間費用:是指企業本期發生的、不能直接或間接歸入營業成本,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各項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3)其他業務支出:本科目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
(4)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是指不屬於企業生產經營費用,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應從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和出售的凈損失、非季節性和非修理性期間的停工損失、職工子弟學校經費和技工學校經費、非常損失、公益救濟性的捐贈、賠償金、違約金等;
(5)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是指應由銷售產品、提供工業性勞務等負擔的銷售稅金和教育費附加,包括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
(二)表內數字的填列內容及填列方法:
1.產品銷售收入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收入」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2.產品銷售成本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成本」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3.產品銷售費用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費用」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4.產品銷售稅額附加項目,應根據「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賬戶的發生額填列;
5.其他業務利潤項目,應根據「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的發生額分析計算填列;
6.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項目,應根據「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7.投資收益項目,應根據「投資收益」賬戶發生額分析填列;
8.營業外收入項目和營業外支出項目,應分別根據「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賬戶分析填列;
9.產品銷售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等項目,可在表內計算填列;
10.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根據「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填列。
㈢ 損益表上的主營業成本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產品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包括哪些
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反映的是企業當期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含的成本,即產品成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對於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1)產品成本是生產耗費的補償尺度。對於實行經濟核算制的企業來說,必須以自己的產品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耗費。這個補償數額的多少,是以產品成本作為衡量尺度的。企業的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的余額為盈利,反之則為虧損。
(2)產品成本是反映企業工作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企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固定資產利用的好壞,材料耗費的多少,費用開支的節約或浪費,最終都會在產品成本中體現出來。
(3)產品成本是制定價格的重要依據。因為產品成本是產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而產品的價格正是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4)產品成本是進行經營預測、決策和分析的重要數據資料。只有及時提供准確的成本資料,才能使預測、決策和分析等活動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產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指加工後直接構成產品實體或主要部分的原料和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可以分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包裝物等。在生產過程中,直接材料的價值一次全部轉移到新生產的產品中去,構成了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指在生產中對材料進行直接加工製成產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資、獎金和各種津貼,以及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
直接人工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職工工資和職工福利費。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工資總額包括以下六項內容: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准備用於職工福利方面的資金。企業在使用了職工的勞動技能、知識等後,除應該按規定的標准支付給職工工資以外,還必須負擔對職工個人福利方面的義務。職工福利費的來源是根據職工工資總額的14%計算提取的,專門用於職工的醫葯費、醫護人員的工資、職工因公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福利部門人員工資等。
(3)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指企業各生產單位(如生產車間)為了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製造費用是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講,製造費用包括工資和福利費(指車間管理人員提取的那一部分)、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損耗、勞動保護費以及其他製造費用。
㈣ 怎麼從會計報表中看出成本
1)損益表:主營業務成本,指當期(本年累計)銷售產品轉出的銷售成本
2)資產負債表:產成品本期余額+1項數字-期初余額=當期產成品生產成本
㈤ 成本類科目和損益類科目中的主營業務成本兩者在利潤表中各是怎麼反映的
生產成本在月末轉入產成品,銷售產品後,由產成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在利潤表第四行主營業務成本填列。
㈥ 損益表中的銷售成本是怎麼算的
反映企業經營銷售商品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根據「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的發生額分析填列。
㈦ 關於損益類中的成本類科目
成本類的主要是一級科目側重匯總類報表科目,而損益類而注重二級與三級科目的細項分攤,主要用於企業內部LO成本細項管控,主要體現在分部門分細項費用的收支情況,
簡單的說明就是成本類是總賬分析,損益類就是明細分析,一個是企業大方向管理需要主要是給董事長級別做企業運作參考,一個是企業內部細項管理需要主要是給總經理所管轄的各部門主管進行管理分析使用.
㈧ 損益表的三個主要部分是什麼
財務報表有三部分組成: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反應一定會計期間內企業的經營情況,能夠直接說明一個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損益表包括三個基本要素:企業的營業收入、需要從收入中扣除的支出、損益情況。通過損益表不僅能夠看出一個企業是否能夠創造利潤,還能夠看出企業獲得利潤的方式,對一個企業來說,利潤的來源比利潤本身更有意義。
收益表亦稱「損益表」、「損益計算書」。反映會計期間的收入、支出及凈收益的會計報表。收益表的編制以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為基礎,即將某一會計期間的營業收入與應由當期收入攤銷的費用(包括非常項目和非營業損益凈額)相配比,以正確決定當期的凈收益。收益表內各項目的排列順序依採用的報表格式而不同。常見的收益表的格式有多步式和單步式。多步式的收益表是先從銷貨收入減去銷售成本算出銷售毛利;再從銷售毛利中減去營業費用得營業凈收益,用營業凈收益加營業外收入,減營業外損失得稅前凈收益,從稅前凈收益中減去所得稅最後求得凈收益。單步式的收益表是將本期所有的項目分為收入和費用兩部分,各種收入之和減去所有費用一次得出凈收益。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一定的次序,將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具體項目予以適當的排列編制而成。它表明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所承擔的現有義務和所有者對凈資產的要求權。它是一張揭示企業在一定時點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賬、分類賬、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
㈨ 會計請進:在損益表裡的主營業務成本怎樣做分錄呢原材料里是否包括當月采購進來的原材料呢
新購進的原材料,不在生產成本中核算,只有領用的原材料才在生產成本中核算。
主營業務成本中包含的只是銷售出去的成品的成本,不含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和原材料都在資產負債表中體現,不在利潤表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