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售價上漲20%利潤也同比例上漲嗎
往回算
成本:120÷(1+20%)=100元,利潤120-100=20元
題目中的利潤比20%,說得不明確。一般利潤比是指利潤和銷售額的比,應該是20/120=16.67%,而你題目中的比的意思是利潤和成本的比。
Ⅱ 原來的單價上加20%怎麼算啊
加20%:原價x(1+20%)=原價x1.2。
加2個點:原價x(1+0.02)=原價x1.02。
減兩個點:原價x(1-0.02)=原價x0.98。
20個點:20%,讀作百分之二十。毛利潤提到20個點:毛利潤率提高到20%。毛利潤=收入-成本毛利潤率=毛利潤÷x100%
此題只要根據題意列式即可,有一個商店把某件商品按進價加20%作為定價中可設未知進價為原價,即可得:定價=原價(1+20%)
解析: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弄清原定價,降價後定價之間的關系,求出原價賣出的商品的利潤和降價後賣出的商品的總利潤,即可得出答案。
Ⅲ 成本20元毛利率40%怎麼算
毛利率:20×40%=8元。
成本是20元,毛利率是40%,想要算,這件商品的毛利率,實際上,就把它們乘在一起就可以了。
銷售價=成本*(1+毛利率)=20*(1+40%)=28元
毛利=成本*毛利率=20*40%=8元
一、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成本×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二、計算公式
1、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三、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Ⅳ 我的成本是20售價58毛利是百分之多少
毛利:(58-20)/58=65.52%
Ⅳ 成本價20元增加二十個點,再加13個點的稅等於多少
成本20元,加二十個點就是20*(1+20%)=24元,再加百分之十三的稅,就是24*(1+13%)=27.12元,一般是這樣一步一步加起來的。
Ⅵ 一個菜品要達到60%毛利率,成本是20元,應該怎麼算出賣價
成本60%:那麼賣價應該是33.3元(成本/成本率=售價)
毛利60%:那麼賣價應該是50元
成本/(100%-毛利率)(100%-60%=成本率)
拓展資料:
1、毛利率是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率是營業收入對應的營業成本與營業收入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 100%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 100%。
2、就構成而言,毛利潤是收入與運營成本之間的差額,但事實上,這種理解將毛利潤率的概念顛倒了。毛利率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商品經過內部生產體制改造後的增值部分。換句話說,增加的價值越多,毛利自然也就越多。例如,通過研發差異化設計,產品相對於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邊際價格增加為正,所以毛利潤也增加了。
3、按商品類別劃分:單項商品毛利率、主要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按行業劃分: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毛利率、建築企業毛利率、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餐飲服務業毛利率。按區域劃分:按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項目毛利率
4、計算毛利率的毛利潤和收入通常是指某一時期按一定方式劃分的毛利潤和收入,它對應一定的劃分方法和一定的時期。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的計算口徑一致。工商企業的所得是指不含增值稅銷項稅的所得;建築企業的所得是指含稅的所得。特別是商業性一般納稅人企業,按不含進項稅的單價計算確定成本。
5、綜合毛利率的計算公式為:凈資產利潤率=(凈利潤/平均總資產)× 100% =(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了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應,可以分解為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從而分析資產凈利率增減的原因。
Ⅶ 成本增加百分之二十利潤增加還是減少
成本增加百分之二十利潤增加。
把成本價看成單位「1」,設成本價是1,現價是成本價的1+20%,由此求出現價;提高後的價格是成本價的1+30%,由此求出提高後的價格;再求兩次價格的差,然後除以現價就是應提高的百分數。
一般定義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
Ⅷ 毛利率怎麼算例如:成本是100元,想加30%的毛利潤,銷售是多少錢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什麼是毛利?毛利該怎麼計算?
毛利該怎麼計算?
毛利率」的概念是建立在「毛利」概念的基礎之上的。毛利是「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是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進價後的余額。
某特定時期內的凈利/ 純利 = 該時期內的毛利 - 該時期內發生的相關支出(包括折舊)。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這是批發商的毛利;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這是零售商的毛利。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銷售商就會發生虧損。
毛利率是指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它們分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
1、毛利率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Ⅸ 毛利潤提到20個點 20個點 是什麼意思
毛利潤提到20個點:毛利潤率提高到20%。
毛利潤=收入-成本
毛利潤率=毛利潤÷銷售額x100%
例如:一個物品原來賣100元,進價90元,毛利潤就是100-90=10(元),毛利潤率就是10÷100x100%=10% 。如果這個物品現在賣112.5元,毛利潤就是112.5-90=22.5(元)。毛利潤率就是22.5÷112.5x100%=20% 。
現在,這個物品的毛利潤率就由原來的10%提高到20%。
(9)成本價增加20毛利增加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最終利潤的因素很多,對於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情況下差別很大,毛利潤考慮對於該業務的主要支出。
計算毛利潤的意義在於,如果不做該(筆)業務,一些資源就會被浪費或仍然會消耗,利潤就會變成負值;如果做該業務,就可能贏利或減少虧損。
對於效益相當好,資源利用率高的企業,完全可以忽視毛利潤這個概念。
提高的方法
有兩種提高毛利潤率的主要方法。
首先,可以通過增加產品價格的方式。第二,可以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當然了,二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增加產品價格可能會導致銷售額下降。
如果銷售額大幅下降,那麼很可能獲得的收益總額還不夠支付營業費用。增加價格還需要對通貨膨脹率、競爭因素、產品基本的供求關系等等有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