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種水稻一畝地投資多少
水稻生產成本包含以下各項(以我所在地區2012年數據為例):
租賃作業費用。2012年每畝租賃作業費368.99元。其中機械作業費每畝289.69元,排灌費每畝79.30元。
種子費用。2012年每畝種子費43.41元。
土地成本。2012年每畝土地成本350.27元。
保險費。2012年每畝保險費支出8.00元。
人工成本。2012年每畝人工成本費280.87元。
化肥、農葯費用。2012年每畝化肥費150.41元。
其他費用(工具材料費、維護修理費、折舊費和銷售費等)。
以上合計,得到水稻生產成本為每畝1266.47元。
2012年水稻平均畝產544.50公斤,每50公斤水稻平均價為149.08元。按此價格計算,水稻每畝產值為1753.46元,減去生產成本每畝1266.47元,2012年水稻每畝凈利潤486.99元。
B. 一畝地是怎麼算出來的
1平方米=0.0015畝,1畝=1/0.0015=2000/3平方米≈666.67平方米。所以因此1畝地大約是666.67平方米,平方米是面積的公制單位,定義為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平方米簡稱為平米或平方,在中國香港、台灣省則稱為平方公尺。
一、一畝地計算公式
1、1平方米=0.0015畝,1畝=1/0.0015=2000/3平方米≈666.67平方米。因此1畝地大約是666.67平方米,平方米是面積的公制單位,定義為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在生活中平方米一般簡稱為平米或平方,在我國香港、台灣省等地方則稱為平方公尺。
2、畝是我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1畝等於60平方丈,大約666.667平方米,15畝等於1公頃,選取60平方丈是因為我國古代的計數方法,計數大都以10為1個單位進位,古代的進位則多以「60」為1個單位進位。
3、中國規定的土地面積單位有3個,分別是平方公里(km²),公頃(hm²),平方米(m²),需避免使用畝、公畝(a),公頃的符號為hm²,國內不推薦使用ha。
二、面積單位換算
1、1畝=10分。
2、1畝=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3、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過來 1平方尺=1/9 平方米。
4、1畝=6000/9 平方米。
5、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C. 水稻一畝的成本在多少左右
這個看各個地方的水平吧,不一樣的。一般情況,水稻一畝田一季用農葯在40-50元,肥料大概100元左右吧,種子10元。在江西、安徽一帶,一畝田大概要成本200-300元不等
D. 一畝蔬菜種植成本
蔬菜 種植 需要一定的成本,那麼一畝蔬菜種植成本有多少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一畝蔬菜種植成本,希望對您有用。
一畝蔬菜種植成本
一般的每畝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為了節省造價及延長大棚的使用時間,比較經濟的建造大棚的 方法 是,用菱鎂大棚骨架以及塑料紙;如此一來既降低了建設成本,也便於日常的使用維護。這樣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換塑料紙就可以了。每畝每年蔬菜種苗、農葯、肥料等成本大約為700元,土地租用費每年800元左右。
結合以上的計算,大棚蔬菜種植成本為,每畝地初期的投入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畝地每年的均攤成本為2500元左右。
大棚蔬菜種植利潤可以達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種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這樣第一年就可以實現盈利,平均利潤為100%-150%;以後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換些塑料紙。
蔬菜種植技術
(一)整地:蔬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養分基本上是靠土壤提供,所以選擇的土壤必需具有適宜的肥力,並能不間斷的提供給水分、養分、空氣及適當的溫度,能夠保證各個生育階段的要求。蔬菜種植是一種集約型農業,要求精耕細作程度高,所以要對土壤進行翻、松、碎、混、壓、平等到 措施 ,做到耕作細作,耕層深厚,疏鬆透氣、熱量適中,使土壤疏鬆,增強吸水及透水性,對改良土壤。
(二)播種:露地育苗在播種後要蓋上覆蓋物如草木灰、草、松毛等便於保證土壤濕度,同時,由於空氣對流及陽光直射,蒸發作用強,所以前期要勤澆水,待出苗後才逐漸減少澆水次數;而地膜育苗則播種後畦面一次性澆透水,蓋上覆蓋物,然後在蓋膜,待出苗完全後去掉覆蓋物,在晴天10-17時去掉薄膜進行降溫煉苗,擇日移栽。
(三)定植:把育好的幼苗從苗床移栽到大田或栽培床上。結合耕作施入大量的腐熟有機肥,人糞尿,通過耕翻整地作基肥,利於幼苗早期生長發育。如果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料,往往由於分解過程中產生高溫或土壤溶液濃度過高而造成“燒根”或誘導“地蛆”等地下害蟲危害作物根部
(四)施肥:蔬菜生長迅速,復種指數高、需肥量較大。但不同蔬菜對肥料需求取決於作物、品種、根系吸收能力、產量高低、生長期長短、生長速度以及環境條件等。凡根系發達、入土深、側根多、根毛發達蔬菜品種能從土壤中吸收較多養分,對肥料吸收及需要量大,反之則少。
(五)灌溉、排水:蔬菜的需水量遠比 其它 作物多,在蔬菜生長發育的一生中,不同生育時期對水分需求量也不相同。苗期根系小,吸水量不多,但對土壤濕度要求嚴格,既要保證足夠水分,又要適當控制,以利根系健壯生長,防止徒長。一般進入旺盛生長期則需要大量水分。各種蔬菜對水分的要求受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對水分消耗量的多少而定。大體看,凡根系強大、能較大地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蔬菜抗旱力強。而葉面積較大,組織柔嫩,蒸騰作用旺盛的則抗旱力弱。
(六)病害防治:蔬菜的一生最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主要的病害有霜霉病:受病部位葉片正面呈不規則病斑,背面潮濕時能看到白霜狀霉,花感病時成綠色,此病在高濕低溫下較易流行,倒伏變黃萎蔫而死;軟腐病:從傷口開始感病,初期呈浸潤半透明狀,以後擴大為明顯的水漬狀,表皮下陷上面有白色細菌溢濃,病部除了維管束組織外全部腐爛,呈粘滑軟腐狀有惡臭;病毒病 主要表現為花葉、明脈,心葉扭曲,嚴重時植株矮縮、不結球、不結實,主要由蚜蟲帶毒傳播。防治方法選用無病種子或種子用50%多菌靈粉劑、70%甲基托布津拌種,用葯量為種子重量的0.4%;適期播種、合理密植,避開作物感病期選用抗病品種,消除田間病殘株,減少病原菌。
(七)蟲害防治:蔬菜害地下部分有蔥蠅、蠐螬、螻蛄、地老虎;為害地上部分有菜粉蝶、夜蛾類、蚜蟲、菜葉蜂、蝸牛、紅蜘蛛、粘蟲等。防治方法上採用:適時翻耕曬田,消滅田間雜草,病殘株,使用腐熟有機肥料,合理輪作,選用抗蟲品種。葯劑防治:地下害蟲葯劑防治多採用拌種、葯劑溝施、澆根、毒土法等,選用葯劑有40%辛硫磷,用量為每畝300-400毫升。地上部分害蟲多採用噴霧法,選用葯劑有功夫、速滅殺丁等,用量為600-800倍液。
大棚蔬菜種植方法
一、選地點:這個選地點非常重要,這也是大棚蔬菜種植得前提條件,比如:
a.要選在空氣質量好的地方,
b.最好選在河邊,這樣方便澆灌,
c.要選擇在平原地帶種植大棚蔬菜。
二、選大棚塑料:這個對大棚蔬菜種植的影響也非常大,學過化學的都知道,塑料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組成的,這些成分越多對大棚蔬菜的影響就越大,這樣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要選擇質量高的大棚塑料,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大棚塑料,另外大棚塑料的透光度也非常重要,透光度直接影響大棚蔬菜的生長。
三、選肥料:肥料是大棚蔬菜生長的根本,正如:人要吃飯一樣,如果你吃的不好,那麼你的身體就沒那些吃的好的人健康,大棚蔬菜也一樣,如果沒有肥料,大棚蔬菜也不會生長。
四、施肥:在不同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時間段施用不同的肥料,這樣有利於大棚蔬菜的生長。
五、大棚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技術:學過生物的都知道,植物會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這會大大增進植物的生長,大棚蔬菜也不例外,要時常給大棚內注入二氧化碳,但要注意注入的量,量太少要影響光合作用,量太多大棚蔬菜無法進行呼吸作用。
六、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得其它細節:比如:要控制好大棚塑料內的溫度,要控制大棚蔬菜的密度,種植不同大棚蔬菜相應的環境也要變過,所以我們應該根據你所種植的大棚蔬菜作相應的調整。
E. 一畝地種玉米多少成本算人工
種植一畝地的玉米在我們本地需要的費用為:機械費用:80元,分別為犁地費50元、坪地費15元、輔地膜費15.種子費用為25元。人工費:300元。水費:100元。農葯費:20元。收獲機械費:100元(包括運輸費)。脫離費50元。合計費用為:690元。
F. 你覺得該如何預算一畝地能產出多少水稻
一畝地平均產量在1100-1200斤左右,出米率在70%左右,也就是1000斤稻子出700斤左右的米。種地的話一畝地的成本大概在600-700左右吧,一畝地大約賺個300-400左右吧。
自糧食作物稅改革創新至今,水稻的產業化栽種逐漸盛行,水稻栽種戶,根據租用別人土地資源,水稻栽種應當得到了一定的盈利。可是根據水稻價格趨勢的預測分析,因為水稻價錢早已漲到一定的水平,在一段時間的將來一定會出現一部分價錢的下降,可是根據糧食作物保護價的存有,種水稻的盈利依然或是還可以的,可是栽種水稻要想得到更長久的發展,理應從提升水稻的品質上開始做起。
綜合性考慮到糧食作物產品成本,銷售市場供需,世界各國價格行情和產業發展規劃等各層面要素,經國務院准許,生產的早秈稻三等,相同,中晚粳稻和粳稻最少收購價各自為每50KG133元,138塊和155元。此信息一出,毫無疑問給准備栽種水稻的農民吃完一顆強心劑。早在現行政策頒布前,銷售市場一些傳聞傳播開來,有的說水稻將撤銷保護價;有的還說東北最少價格較高,晚粳稻將下降50元/一百斤至150元/斤。最少保護價再次推行且未產生比較大的變化,在「稻強米弱」。
G. 一畝稻田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從育秧到商品稻穀收儲,如果是全人工,每畝成本約為800元(含種子、化肥、農葯、人工,不含地租),產量1200斤,售價1.2元/斤,純收入約為1200*1.2-800=640元。如果採用機插機收機械防治病蟲草,可節約成本80元左右,純收入約為720元。這是按每個人工120元計算的,各地人工費不同,但種子、化肥、農葯價格基本上一樣的,所以成本相差也不會太多。
H. 種植一畝地玉米的成本是多少
隨著秋收接近尾聲,不少農戶開始計算上茬作物的收益,在小幫手高產交流群,一些玉米種植戶算了一筆帳,從種植成本到收益,詳細內容大家一起來看:
群友一:玉米種子60元,播種20元,化肥140元,農葯40元,收割70元,滅茬30元,澆水30元,不含人工費用,一畝地的種植成本為390元。今年畝產900斤左右,目前當地的價格為1.06元/斤,總收益為954元,凈利潤為564元。
群友二:種植一畝地玉米,種子50元,化肥130元,農葯30元,播種30元,收80元,粉碎秸稈40元,總成本為360元,今年畝產量1100斤,每斤1.04元,總收益為1144元,凈利潤為784元。
群友三:玉米種子60元、播種20元、肥料180元、除草10元、三遍葯約40元、收割100元,合計410元,不含人工費用。產量800斤左右,價格1.05元/斤,總收益為840元,除去成本,凈利潤剩餘430元。
從以上三個群友發的內容來看,不同區域,不同的種植方式,所花費的成本有差別,而管理不同,產量上相差也比較大,另外一點,今年的玉米價格同期相比前幾年來說,每斤上漲了1-2毛錢,提高了農戶的種植收益,如果和去年相比,此時的玉米價格,基本上在0.9元/斤居多,一畝地總收益減少了100-200元。
除此之外,上述都是不加地租的賬單,如果加上地租,根據區域性不同、水源是否便利等條件,租金也有高有低,一年500元/畝已經算較低的價格,對於一些較好的位置,租金能達到800-900元/畝,如果加上地租的費用,上述所計算的凈利潤基本無剩餘,甚至還是負數。
這種情況下,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何還有人去承包地種植玉米呢?
對於租地的朋友來說,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是種植糧食作物的情況下,一年種植2季,只能掙一季的錢,比如種植玉米和小麥,一畝地一年可能只能掙小麥的利潤,或者是玉米的利潤,如果當年產量高,價格高的情況下,利潤相對高一些,如果遇到極端的天氣,或者價格較低的年份,夠本已經算好的結果。
既然承包土地利潤不大,還存在一定的風險,為何還有人去承包土地種植呢?
關於這個問題,原因有很多,小幫手認識了一些承包土地的種田大戶,和他們聊天中得知,雖然一畝地每年的利潤不多,可能只有400-500元,但是,種植面積越大,這個數值就多了,並且,當種植面積較大後,種植成本會略有下降,同時,還能申請一些農業補貼,整體來說,還是比外出打工要好一些,還比較自由一些。
I. 一畝地的人工成本怎麼計算
簡單啊,
1、如果你只有一畝地,可以把一年裡一畝地所有僱用的人工算起來(包括長期或者短期聘請的人工)
2、如果你不止一畝地,把一年裡全部僱用的人工算起來(包括長期或者短期聘請的人工)按畝數分攤,就是一畝地的人工成本。
J. 種植一畝地土豆需要多少成本
??土豆每畝種植成本估算:地膜單價10。8元,每畝投入43元。籽種(一級種薯)單價1。5元每斤每畝投入400元。農家肥單價5元一車每畝投入30元。測土配方肥或者化肥每畝投入80元。農葯每畝投入10元。以上是原材料的成本。燃料與動力的每畝投入為:耕地30元。??播種30元,中耕除草20元。灌溉15元,收獲60元,小計土豆成本每畝估算總共為718元。另外如果減低成本的話,籽種購買普通種單價為0。8元一車,每畝投入240元。這樣土豆成本每畝估算為558元。種植土豆需注意事項:一、選地與整地馬鈴薯的根系和塊莖的生長都需要良好的水、肥、氣、熱等條件,要求土壤耕層深厚濕潤,通氣性良好。??在前作收獲後及時搶墒整地,做到土壤疏鬆、土垡細碎。二、種薯選擇及種薯催芽處理馬鈴薯種薯選擇一是要選休眠期短、發苗快、結薯早、薯塊膨大快、品質優、產量高、商品率高抗腐爛的早中熟品種,選用整薯播種可以避免病毒病和細菌性病害侵蝕,避免薯塊腐爛缺苗,保證出苗整齊,結薯時間一致,商品薯率高,同時抗逆性強、耐乾旱、病害少、增產潛力大,有利高產。??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噴施種薯,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三、適時播種,合理密植馬鈴薯由於受氣候影響,播早了爛種缺苗嚴重且易老苗,播晚了又易受霜凍危害,不能成熟,適宜播期短,應嚴格把握。應因地制宜適時調整播期,播種深度應根據墒情來定,一般來說在土壤質地疏鬆和乾旱條件下可以適當播種深些。??播種過淺容易受乾旱和高溫的影響,不利於植株的生長和塊莖的形成膨大,影響產量和品質。並在植物表面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四、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馬鈴薯是喜肥作物,生育期短,要獲得高產,必須施足底肥,底肥以農家肥為主,輔助施入一些化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多,喜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以施基肥(磷、鉀肥)為主,追肥為輔;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多施農家肥,少施氮肥。早施基肥可促進早結薯、早收獲、早上市。同時在葉面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優質高產。??如有蟲害危害時,應及時噴葯防治。同時配合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葯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土豆市場現狀:今年馬鈴薯的銷售價格與往年相比又會對這個信心有所收改,銷售價格跟往年相比降低了很多,一般都降低了20%、30%這個樣子,今年銷售有些困難,今年收窄了之後,北方大量出現庫存,這為將來推廣和加大種植面積有一些影響,但這對將來,兩者綜合來看應該是和今年保持差不多的水平,面積會略有增長,但增長幅度不會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