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沉沒成本經濟上有什麼意義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可變成本。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這被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
舉例來說,如果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此時你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電影票的價錢算作你的沉沒成本。
B. 你們是如何看待「沉沒成本」的
個人認為所謂的"沉沒成本",簡而言之就是由於過去的一個決策造成的、已經發生的、無法再對其進行改變的成本。
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因為這些沉沒成本而耿耿於懷,進行下一個決策時畏手畏腳,對以往的沉沒成本過分執著,從而錯失下一個盈利的好機會,或者及時止損的挽救機會。
比起生活中的每個抉擇,投資者在金融實操方面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會更加小心謹慎。投資有一個原則就是,一旦發現一個風險極大的隱患,就要謹慎思考。聰明的投資者都會當機立斷、及時止損,不會因為之前投入的時間與精力遲遲不願意放手。
"沉沒成本"啟發
人生的每個選擇都伴隨著沉沒成本的出現,不只是在金融投資上會栽跟頭,只是人們把金錢看得更加重要,金錢也方便人們衡量得失與利弊。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些得失是不可逆轉的,後悔是無意義的。畢竟錢是身外之物,可以失而復得。
所以,在人生中,每個選擇都很重要,或許下一個選擇就是在人生中的岔路口,它可以改變人生軌跡的一個寶貴機會。
C. 認識沉沒成本對企業經營決策有何意義
沉沒成本又稱沉澱成本或既定成本,指已經付出且不可能收回的成本。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用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什麼是沉沒成本。他說:「假如你花7美元買了一張電影票,你懷疑這個電影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個小時後,你最擔心的事被證實了:影片糟透了。你應該離開影院嗎?在做這個決定時,你應當忽視那7美元。它是沉沒成本,無論你離開影院與否,錢都不會再收回。」認識沉沒成本對於企業經營決策有重要意義,由於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對未來的損益不會產生影響,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在進行經營決策時,理性的決策者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如果企業在決策時無法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就有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比如在上述斯蒂格利茨所舉的例子中,如果怕浪費了買票的錢,繼續看那場糟糕透了的電影,不但收不回買票的錢,還浪費了時間,敗壞了心情。經濟學將這種在決策中因為害怕沉沒成本損失而欲罷不能,從而導致更大損失的行為稱為「沉沒成本謬誤」。避免「沉沒成本謬誤」對於企業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非常重要。沉沒成本可以給出一種解釋。沉沒成本效應在投資者之間非常普遍,在實際交易當中,人們總是將獲利良好的品種賣出,而保留那些虧損的基金或股票,更有甚者,還會對這些不斷虧損的基金股票加倉,反復買入想要「挽回損失」。
D. 什麼是沉沒成本並舉例說明
一、沉沒成本是指由過去的決策所產生的不可挽回的成本,屬於歷史成本,現在及未來的任何決策都無法挽回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包括時間、金錢和精力等等。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已往發生的費用。
二、沉沒成本舉例
1.投資者花10萬購買了一輛車,付款後這10萬就是已經付出去的沉沒成本,投資者只享有該車子的所有權,而沒有了那10萬元的支配權。
投資者可以二手車市場上將車子賣出,賣出價格一般要低於新車買入價格,那麼賣出價和買入價之間的差額就是沉沒成本,車子購買時間越長賣價就越低,沉沒成本也就越高。
可見沉沒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變動成本。沉沒成本也不僅限於支出的,購車過程中付出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等都屬於沉沒成本。
2.有一項目A,上馬項目需要添置設備B,購置成本20 000元,而決策者目前已經擁有閑置的設備C,其帳面成本為30 000元,並在主要性能上與設備B相同,但要完全滿足項目A的需要,還必須對其進行改造,改造成本5 000元。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方案,購置方案和改造方案。對購置方案而言,設備成本為20 000元,而對改造方案則為35 000元(30 000+5 000),如果以兩方案的設備成本進行比較,那麼購置方案的設備成本更低,減少了15 000元(35 000-20 000),這樣一比較,好像應該選擇購置方案了。
那麼,是否意味著真的應當做出如此的決策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購置方案中,設備成本20 000元在決策時尚未實際發生,如果決策採用該方案時,新增成本也為20 000元;而在改造方案中,由於閑置的設備C的帳面成本在決策前已經實際支出,無論決策結果如何,都無法收回該帳面成本(假設該設備無轉讓價值),因此,帳面成本30 000元即為沉沒成本,而改造成本5 000元才是新增成本。
通過這樣的分析,購置方案在新增成本上要比改造方案高15 000元(20 000-5 000),所以,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應當選擇改造方案,而不是購置方案。
【拓展資料】
沉沒成本在投資中的作用
沉沒成本在經濟活動中是比較容易被投資者所感知的,很多人會因為已經付出過的成本而堅持一項投資,忽略了投資本身是否對自己有利。
例如投資者花50萬元購買了一間商鋪,但商鋪位置不佳一直未能出租,每月還需繳納物業費,投資者決定將商鋪以48萬元賣掉。如果考慮沉沒成本,很多人會認為投資者是虧損的,不應該賣掉。然而從機會成本考慮,投資者可拿這48萬參與其他利潤更高的投資項目。
E. 機會成本、沉沒成本在決策時發揮了什麼作用
沉沒成本是指業已發生或承諾、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沉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沉沒成本的干擾。
機會成本是指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在決策時是肯定要考慮機會成本的;企業預計可獲得的收益應當大於等於機會成本。
F. 沉沒成本的作用機制
可以從以下微觀角度分析經濟性沉澱成本對投資的影響。假設獲得資本的成本總是大於廢棄的價值,二者之間的差額便是沉澱成本。
當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根據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其最優原則是:PMPI =MCI,其中,P是產出的價格,MPI 是投資品的邊際價值產品,MCI是投資品的邊際成本。這是標準的新古典競爭結論。
當物質資本投資是部分沉澱時,這一決策規則對物質資本配置有什麼意義?
在發生沉澱成本的情況下,依賴物質資本的邊際價值產品及其自身沉澱成本產生了四種可能的投資行為,這些都被證明在右圖中。在圖中,物質資本投資的邊際成本等於單位購買價格S,
由SS曲線表示。物質資本負投資等於其打撈價格s,由ss曲線表示。S>s 表明有沉澱成本。在第一種情況,物質資本的邊際價值產品較高,與投資的邊際成本曲線(SS)相交於正投資區域,這表明經濟主體處於投資行為;在第二種情況下,物質資本的邊際價值產品處於中間階段(Ss),這表明他既不正投資也不負投資。在這個資產固定區域,經濟主體不易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這恰恰是因為沉澱成本導致的結果。在第三種情況下,物質資本的邊際價值產品較小(ss),經濟主體進行部分負投資。最後,當物質資本的邊際價值產品極小時,導致總投資完全退出。
在圖中,橫軸表示投資,右側為正投資,左側為負投資。縱軸表示投資或負投資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如果S=s,即SS曲線與ss曲線重合,表明沒有沉澱成本,投資者完全受外界條件的變化而瞬時變化。一旦虧損,經濟主體會立刻進行負投資。反之,一旦有利可圖,經濟主體會立刻進行正投資,這是標準的新古典競爭模型。然而,如果S>s ,至少部分沉澱,一旦投資失敗,有可能會等待退出,這偏離了標準的新古典結論。具體分析如:
(1)沉澱成本將使經濟主體沒有任何激勵參與資本市場。例如,在投資行為Ⅱ,此時往往出現觀望,等待時機,沒有任何投資發生。
(2)沉澱成本可以產生不可逆行為和滯後效應。滯後效應以不可逆效應為特徵。例如,考慮經濟主體在時間t 處於投資行為Ⅱ,在時間t+1處於投資I,在時間t+2需返回投資Ⅱ。這個經濟主體在時間t+1進行投資,在時間t+2不會進行負投資,盡管他事先知道在時間t+1需要返回時間t+2。這是因沉澱成本帶來的調整障礙。
(3)在有沉澱成本的情況下,信息不完全對投資有不利影響。在有沉澱成本的情況下,這意味著在後來的負投資時需要承擔沉澱成本:沉澱成本越大,面對的可能性越大,投資的負激勵越強。同時這也意味著信息不完全和沉澱成本對投資有負面影響,影響企業進入。
(4)與第三種含義相關的是,進入要求進行投資,沉澱成本和信息不完全相互作用對進入(投資)有負面影響。換言之,沉澱成本和信息不完全構成了企業的進入壁壘。如果信息完全,不會發生沉澱成本,不會阻礙進入。只有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投資者害怕投資成本無法得到補償,從而造成投資不足。
(5)沉澱成本對退出有阻礙。在有沉澱成本的情況下,該投資者將面對後來再投資或重新進入的沉澱成本:沉澱成本越大,面對的沉澱成本可能性越大,負投資(退出)的激勵越小。這表明信息不完全和沉澱成本減少企業負投資和退出的激勵,構成退出壁壘。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投資過度。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這一模型同樣也適用於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等經濟性沉澱成本對企業進入與退出的影響。
G. 都說沉沒成本,什麼是沉沒成本,有什麼用
按照經濟學理論,沉沒成本是指那些已經付出不可收回的成本,比如金錢、時間、精力、感情等。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對沉沒成本念念不忘呢?沉沒成本有什麼作用嗎?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發展的方向已經不是你當初的預期,正確的做法是及時止損,不要為之前的沉沒成本而繼續付出,以致影響到未來的美好發展。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微信公號:天藍小魚 分享職場經驗,提升成長精進!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