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行業施工過程中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1. 成本分析的內容
(1) 基本情況的分析:工程基本情況介紹,預算收入情況,施工部位及施工產值完成情況,報告期和開工累計成本情況。
(2) 具體情況分析:分析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對降低成本的影響,採取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對降低成本的影響,環境因素、預算收入、工程質量對降低成本的影響、工期改變等對降低成本的影響。
(3) 明細項目分析:
①材料費分析:分析材料采購個環節,分析材料的價差和量差因素,採取技術措施節約材料的實際效果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浪費,反映材料費的節超原因。以及按照01定額規定的其他材料費,如二次搬運費、工具費等的分析。
②人工費分析:從價差和量差兩個方面分析人工費節、超原因,分析勞務合同的執行情況對人工費節超的影響。
③機械費分析:分析現場機械的配備情況、使用情況,分析租賃價格與概算收入的差異,反映機械費的節超原因。
④間接費用分析:分析項目部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等項目開支對間接費節超額的影響,分析臨時設施購置、搭建、攤銷等情況對間接費節超的影響。
Ⅱ 如何做好建築項目的成本分析
一、具體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
指標對比分析法
」,就是通過
技術經濟指標
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採取措施,保證
成本目標
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
無問題
。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正確評價實際工作的成績。
·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採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2)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
連環置換法
。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確定分析對象,並計算出
實際數
與目標數的差異;
·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並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
·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並將替換後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3)
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
目標值
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
相對數
,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
施工成本分析
的概念: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
施工項目成本
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
施工成本分析貫穿於
施工成本管理
的全過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了解成本的變動情況,同時也要分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對成本的影響。
Ⅲ 怎樣做成本分析
一、具體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採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無問題。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正確評價實際工作的成績。
·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採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確定分析對象,並計算出實際數與目標數的差異;
·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並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
·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並將替換後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3)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概念: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 施工成本分析貫穿於施工成本管理的全過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了解成本的變動情況,同時也要分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對成本的影響。
Ⅳ 如何進行工程總承包投標報價分析
工程總承包商投標報價決策的第一步應准確估計成本,即成本分析和費率分析;第二步是標高金決策,由於這是帶給總承包商的價值增值部分,因此首先要進行價值增值分析,然後對風險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風險費率,最後用特定的方法如報價的博弈模型等對不同的報價方案進行決策,選擇最適合的報價方案
Ⅳ 如何做好建築工程成本分析
工程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不僅涉及的人員多、部門廣,想平衡好各項資源配置難度也比較大。1m築造是建築工程行業標准化的工具箱管理軟體,其中的項目成本及公司費用管理工具就是以簡單直觀的方式,實現項目成本的動態監督和公司費用的控制,為企業保證盈利。
使用1m築造項目成本管理工具可以輕松實現:
精確監控各項目成本,包括項目、機具、人工等;
支持隨時隨地查看各項目進展,對項目的具體運營情況了如指掌;
自主選擇項目成本控制的細度,提高工作效率;
支持實時與預算金額進行比較,最大限度的避免超支和虧損;
支持追蹤項目成本的發生來源,輕松掌控項目;
Ⅵ 工程成本分析報告範文3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政建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工程成本分析在項目管理中也越來越重要。工程成本分析,主要是研究施工企業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確定影響工程成本的各項因素,找出成本節約或超支的原因,進一步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和 方法 。本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工程成本分析 報告 範文 ,僅供參考。
工程成本分析報告範文篇一:
一、工程慨況
1、 工程名稱:xxxxx工程
2、 工程地點:xxxxxx
3、 結構類型:xxxx
4、 建築面積:xxxxx、 m2
5、 分析人: 王昭
二、項目主體工程成本計劃與實際
(一)、人工費
人工費分析表 :
(二)、材料費
主要材料費分析表:
從表中反映人工費超支332.73萬元(人工費單價內包含小型機械、鐵絲、鐵釘、牆面塗料底層膩子等)。主要超支原因:廣州地區人工單價較高,而定額人工單價低於實際與民建隊簽訂合同單價,故造成人工費虧損。
註:人工費內含鋼筋加工機械費(37367.78元),在人工費內扣除,直接進入機械費。
從表中反映:收入2720.17萬元,實際支出3095.76萬元,虧損375.59萬元。 主要超支原因: 1、周轉材料攤銷費:
定額周轉材料攤銷費158.57萬元,而實際發生427.31萬元,虧損268.74 萬元。其原因工期拖延造成周轉材料費租費增加。
2、水泥:收入357.26萬元,實際支出455.04萬元,虧損97.78萬元 ; 砂 :收入47.67萬元,實際支出62.12萬元,虧損14.45萬元; 碎石:收入113.21萬元,實際支出126.38萬元,虧損13.17萬元; 水泥、砂、石子虧損主要原因:
1)、原材料供應時有一定的量差虧損; 2)、項目管理造成材料浪費虧損; 3、砌體:
收入170.45萬元,實際支出123.16萬元,盈利49.29萬元;
盈利原因:主要是預算材料單價比實際采購單價高,故盈利47.23 萬元。 4、鋼筋:
收入1472.50萬元,實際支出1479.16萬元,虧損6.66萬元;
虧損原因:主要虧損原因是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鋼材漲價造成,由於鋼材補差減少虧損,但仍承擔了市場風險的3% 。 5、裝飾牆磚及地轉:
收入95.40萬元,實際支出88.21萬元,盈利7.19萬元; 6、商品砼:
收入165.57萬元,實際支出163.07萬元,盈利2.50萬元;
(三)、機械費
從表中反映:預算收入164.70萬元,實際支出133.91萬元,節約30.79萬元。 註:鋼筋加工機械費(37367.78元),直接機械費。
(四)、它費用 :
間接費:540元/天 30天計算共計 : 16200 管理費:230元/天 30天計算共計: 6900
造成盈虧原因 1 人工費上漲 2 材料費上漲
3管理組織不當,造成材料浪費 4 施工機械老化,維修費用大。 5 材料被盜,造成材料損失。 補救 措施
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組織水平 加強技術管理,提高工程質量
加強勞動者工資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加強機械設備管理,提高機械使用率 加強材料管理,節約材料費用 加強費用管理,節約施工管理費
工程成本分析報告範文篇二:
第一部分 概況介紹
1、工程概況
詳細介紹工程概況 2、合同概況
工程工期、結算方式、人工單價、風險范圍調整辦法、甲供材料情況等 補充協議等 3、勞務合同及所有采購合同情況概況 勞務合同簽訂情況 4、結算范圍
工程到目前施工情況詳細介紹,結算部分內容,未完部分內容;與建設單位簽證的辦理情況,自購材料單價的采購情況等 ;
5、工程成本概況
工程成本上帳情況,工程總成本,勞務結算情況已結部分及未結部分(原則上要求全部結清);材料上賬情況;機械費上賬情況;暫估部分成本等。
6、目標指標簽訂及完成情況 7、工程存在潛在風險情況分析
第二部分 經營風險分析
一、工程結算情況對比分析(單位:元)
二、各項指標分析情況
(一)人工費的風險分析
該工程目前人工費支出共**7.22萬元,占成本總額的35%左右,成本降低率為-**.53%。其中管理人員工資為**5.23萬元,佔全部人工費的7.3%,扣除管理人員工資後的人工費為**01.99萬元,占成本總額的31.8%,人工費含量為19*元/平方米;零工的數量及單價等。工程結算人工費收入情況分析。
人工費分析
人工費其他原因分析:根據自己工程事情情況進行分析以下事例僅供參考
1、市場原因。近兩年勞務市場工資看漲,分包結算單價上揚,而施工單位與發包人的合同工日單價幾年來一直維持在20—23元左右不見上漲。合同簽訂的20元/工日,對當時來說(2005年10月份)單價不算低。但是從2006年起,勞務市場人工費一直看漲,給項目的經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舉例來說,該工程的外牆仿歐式造型多,抹灰分項套定額只有4元/平方米,按05年的市場價格需要20元/平方米,但是到了06年下半年與分包隊伍結算要35元/平方米;再比如砌體分項,我們與發包人結算不到1工日/立方米,也就是不到20元/立方,2005年時市場價在45元/立方左右,而06年下半年,低於70元/立方勞力還不足,這個價格是結算的3倍多。
2、內部管理原因。近兩年,集團公司對安全、質量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標准不斷在提高,項目部要適應這種管理模式,只有強化現場管理,不斷創新,規范施工,導致質量成本、文明施工費用加大。質量方面,集團公司要求所有工程都按細部處理做法施工,花費的許多人工無法結算。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為了爭創省級安全文明工地,項目部不惜投入,花費不少的人力搞好現場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
工程目前支出零星用工共計***30個,金額**.83萬元,占人工費總額的10.3%,其中近**4.7萬元用於安全文明施工,占人工費總額的3.*%。同時,工程獲得了省級安全文明示範工地稱號,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認同。在威海,提起威建集團的安全文明施工人人稱贊,但我們有必要思考一下:這些代價是不是每個工程都必須要付出,是不是應該設立一個標准,不同經營風險等級的工程進行差別化管理,保證以贏利為前提?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認為應採取以下措施進行防範:
(二)、材料費的風險分析(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寫)
一般的,材料費占工程總造價的60%以上。多年來,人工費方面我們一直在虧損,就靠在材料上的贏利填補虧損,取得最終的贏利,尤其是對於住宅樓工程,所以材料管理在項目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1、*****工程的材料費成本為1**9.57萬元,占總造價的6*.5%。其中主要材料占材料費的*****%,占工程總造價的**%。材料費分析對比分析如下表:
主要材料結算成本分析表(材料根據工程情況自行添加或刪減)
(三)、機械費方面分析:
機械費原因分析:
(四)其他直接費方面分析:
其他直接費情況分析:
(五)、其他成本的風險分析:
1、工期分析:(工期延長導致費用費用增加等或工期縮短節約成本等據實分析) 2、勞務分包分析: 3、合同管理情況分析:
4、施工過程簽證辦理的技巧及提高利潤分析:
5、工程管理方面的風險分析(以下示例情況僅供參考請據實分析)
在工程施工中,參與施工的分包單位多,相互協調工作難度大,如果管理跟不上,不能應用現代管理手段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結果將導致整個項目的失敗,由此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分包單位水平低,造成質量不合格,又無力承擔返修責任,而總包單位要對業主方負責,不得不為分包或轉包單位承擔返修責任。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選擇分包不當而又疏於監督管理造成的。
項目的成本管理,是我們獲得理想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在這個方面哪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給整個經營管理帶來嚴重的風險。項目部應加強經濟觀念和經營意識,將成本控製做為項目管理工作的中心。
工程開工後,要及時做出詳細的成本預控計劃,圍繞成本控制目標制訂相應的各項管理措施。施工過程中,要對各項管理措施逐項對照落實,責任到人。
要加強階段型的成本分析,查找贏虧原因,控製成本的支出。通過階段成本分析對比成本控制目標,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隨時調整和改進項目部的成本控制手段。
(六)、 總結 本工程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採取規避風險的應對措施:(請具體分析)
工程成本分析報告範文篇三:
一. 分析依據 《工程報價書》 《工程合同》
《項目部統計台帳》 《內部承包協議》 《工程結算書》 《工程結算審計單》 《工程收支台帳》 一、 成本費用分析
各項成本費用分析對比如下:
序號
費用名稱
計劃金額337500.00490708.00400065.0090643.0011000.0030201.00314683.4640408.531224500.99
實際發生金額
300012.00450030.00400032.0049998.008000.0020040.00406010.4640408.531224500.99
節約(超支)額
37488.0040678.00
33.0040645.003000.0010161.0091327.00
0.00223332.00
備注
1.00人工費2.00材料費
其中:主材費 輔材費3.00機械費4.00管理費5.00利潤6.00稅金7.00合計原因分析:(只供參考)
1、 人工費由於有長期固定合作的隊伍,按工程量分類以固定總價包在包工頭,比原預算金額節約37488 元。
2、 材料費因角鋼、輕鋼龍骨、油漆等部分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超支0 元,輔材及零星材料由於施工隊伍 經驗 比較豐富,邊角料利用充分,較計劃有所節約40000元。
3、 機械費主要為機具折舊費及油刷等裝修耗材的費用,較計劃有所節約3000元。
4、 稅金按合同金額(包括增加部分)調整後的3.3%計提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經審計甲方最終認可的結算價 1224500.99 元。發票開具 1224500.99 元,應繳納稅金及附加為 40408.53 ,較計劃增加利潤223332 元。
Ⅶ 如何做好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一、工程總承包的組織和策劃
工程總承包的定義
工程總承包是指依據合同約定對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實施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工程總承包可以是全過程的承包,也可以是分階段的承包。工程總承包的范圍、承包方式、責權利等由合同約定。
工程總承包管理的組織
最高管理者應確保組織相關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得到分配、溝通和理解。在《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 19001中,「組織」被定義為實現目標,由職責、許可權和相互關系構成自身功能的一個人或者一組人。組織結構就是組織正式確定的使工作任務得以分配、組合和協調的框架體系。在實際的工程項目管理活動中,最高管理者應合理地設置組織機構,建立項目管理機制,分配職能和權利,包括選擇合適的人員從事某項工作等。組織結構和組織的崗位不是一成不變的,應結合組織內外部環境進行優化和調整,以提高組織績效、實現組織目標。從組織行為角度來看工程總承包全過程管理,組建工程總承包項目團隊在工程項目管理中非常重要,沒有高質量的團隊就沒有高質量的項目,而根據項目目標組建適宜的項目管理團隊是工程項目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工程總承包項目有關要求
在《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 19001中,「要求」是顧客或其他相關方的需求或期望的具體、明確的體現。顧客和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有時比較模糊、抽象,將這些需求和期望變得比較明確、顯性和直接,就形成了「要求」。組織不僅要理解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由於相關方對組織穩定提供符合顧客要求及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具有影響或潛在影響,也應理解相關方的要求。在充分理解顧客和其他相關要求的基礎上,對相關要求進行評審,確定組織是否具有滿足顧客和相關方要求的能力。顧客資源是工程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是工程建設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贏得和擁有顧客就意味著工程建設企業擁有了在市場中繼續生存的理由,而贏得顧客、擁有顧客和管理顧客是工程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工程企業應以顧客滿意為目標,而滿足顧客要求,是顧客滿意的前提與基礎。工程建設企業應在滿足顧客及相關方要求的前提下,與其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減少與顧客及相關方之間的沖突,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在提高顧客滿意度的同時,提高工程企業的聲譽,並贏得市場。
工程總承包策劃控制
為滿足產品和服務提供的要求,並實施應對風險和機遇所確定的措施,組織應通過以下措施對所需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進行策劃、實施和控制:確定產品和服務的要求;建立過程、產品和服務接收的准則;確定所需的資源以使產品和服務符合要求;按照準則實施過程式控制制;在必要的范圍和程度上,確定並保持、保留成文信息,以確信過程已經按策劃進行,以證實產品和服務符合要求。
策劃的輸出應適合於組織的運行。組織應控制策劃的變更,評審非預期變更的後果,必要時採取措施減輕不利影響。組織應確保外包過程受控,項目策劃應滿足合同要求,同時應符合工程所在地對社會環境、依託條件、項目干係人需求,以及項目對技術、質量、安全、費用、進度、職業健康、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要求。項目策劃的范圍應涵蓋項目活動的全過程所涉及的全要素。項目策劃還要涉及項目的優化與深化,考慮應急條件、模塊化、裝配式建築等費用問題。項目策劃應結合項目特點,根據合同和工程總承包企業管理的要求,明確項目目標和工作范圍,分析項目風險以及採取的應對措施,確定項目各項管理原則、措施和進程。
工程總承包組織和策劃關注的重點工作
1
第一,在工程總承包組織管理中,應關註: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原則;任命項目經理和組建項目部;項目部的職能和崗位設置及管理;項目部各崗位人員能力要求;項目經理的職責和許可權等。
2
第二,在工程總承包項目有關要求中,應關註:顧客溝通;確定項目有關要求;項目有關要求的評審;項目有關要求的風險評審;項目有關要求的更改;項目投標管理要求;項目有關要求和投標報價知識管理等。
3
第三,在工程總承包策劃控制中,應關註:企業工程總承包業務策劃和控制;項目的策劃和控制;項目風險和機遇管理的策劃;項目知識管理的策劃和控制等。
二、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設計和開發
設計是做好工程總承包項目的前提
組織應建立、實施和保持適當的設計和開發過程,以確保後續產品和服務的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是產品實現的一個重要過程,對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最終能否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能否滿足組織的戰略要求包括相關方的要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組織應做好設計和開發的策劃、輸入、控制、輸出和更改工作。
設計應滿足合同要求
設計是將項目發包人的要求轉化為項目產品描述的過程,即按合同要求編制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的過程。設計應滿足合同約定的技術性能、質量標准和工程的可施工性、可操作性及可維修性的要求。
設計控制要求
根據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特性,應充分體現工程總承包項目特點,考慮投標報價時的方案優化,設計階段的深化設計,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以及信息技術(包括BIM的應用等)、項目創優、施工圖審核配合、設計與采購和施工介面關系、設計對試運行的指導作用等方面的要求,綜合確定總承包工程設計項目的控制要求。
設計和開發關注的重點工作
在設計和開發中應關註:設計合同控制;設計策劃;設計輸入;設計控制;設計輸出;設計變更;設計分包的控制;設計與采購、施工和試運行介面的控制等。
三、工程總承包項目采購管理
采購定義
采購是指為完成項目而從執行組織外部獲取設備、材料和服務的過程,包括采買、催交、檢驗和運輸的過程。
采購是EPC工程總承包全過程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是項目的利潤核心。其工作內容包括:選擇詢價廠商、編制詢價文件、獲得報價書、評標、合同談判、簽訂采購合同、催交與檢驗、運輸與交付、倉儲管理等。通常說的廣義采購,包括設備、材料的采購和設計、施工及勞務采購。本文介紹的采購是指設備、材料的采購,而把設計、施工、勞務及租賃采購稱為項目分包。
實施采購
采購部門應按照設計部門提出的技術要求及采購文件進行物資采購,嚴格控制采購產品的質量。依據采購計劃並結合工程實際進度,通過招標、談判等方式,選擇合格的供應商,以經濟合理的價格簽訂物資供貨及服務合同,優質高 效地組織監造、催交貨、物流運輸、安裝調試、驗收、資料交接,以及項目所有物資的收發存儲等工作,通過工程項目采購全流程管理 , 控制好物質采購的數量、價格與進度 , 貫徹項目采購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采購控制要求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對工程總承包項目采購過程和采購產品的質量實施控制,確保采購物資滿足合同要求和工程使用要求。
1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根據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技術、質量、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供貨能力、價格、售後服務和可靠的供貨來源等要求,並基於供應商的資質、能力和業績等,確定並實施供應商評價、選擇、再評價,以及績效監視和後評價的准則。
2
應保持對供應商的評價、選擇、績效監視和再評價的記錄。在下列情況下,應確定對供應商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實施控制:一是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將構成工程總承包項目的一部分。例如,從外部供方采購的用於工程總承包工程的設備、構配件、建築材料,以及供應商提供的技術服務、技術指導等;二是在特殊情況下,由供應商代表本企業直接向顧客提供的產品、過程或服務。
采購管理關注的重點工作
在項目采購管理中應關註:項目采購原則的制定;供應商管理;采購合同管理;采購工作程序;采購執行計劃;采購的控制;采購與設計、施工和試運行的介面控制;外部供方管理等。
四、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式控制制
應在受控條件下提供生產和服務
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直接影響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工程總承包的組織組織應確定要求,針對產品或服務的性質,對所有與生產服務提供過程相關的活動進行考慮和有效控制,以滿足組織或顧客的各種要求。
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式控制制
控制是項目管理的重要活動之一,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產品和服務質量滿足顧客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控制的對象包括產品和服務形成全過程各個階段的活動。為了使項目相關活動得到有效控制,組織需要規定適宜的要求,讓所有相關人員遵守規定的要求,採取措施達到要求,提供預期的產品和服務,識別需要進行的改進之處。控制具有動態性,因為項目要求會隨著時間的進展而不斷變化,因此,組織需要不斷研究新的控制方法,才能更好地滿足新的要求。項目控制是項目管理者根據項目跟蹤提供的信息,對比原計劃 ( 或既定目標 )、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糾偏對策,實施糾偏措施的全過程。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式控制制主要包括綜合變更控制、范圍變更控制、質量控制、風險控制、費用控制和進度控制等內容。
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式控制制的原則
工程總承包項目部應對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控制,確保項目實施過程始終處於受控狀態。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包括項目啟動、策劃、實施、控制和收尾等,項目管理內容包括項目進度、質量、安全和環境、費用、資源、溝通和信息、合同、風險、收尾等。
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式控制制的要求
1
項目經理應行使項目管理職能,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
2
項目部應獲得適用的法律法規、技術標准規范及驗收規范、作業指導書、工程圖紙、工程總承包合同、設計分包合同、采購合同、施工分包合同等文件,並按要求實施;
3
應配置與項目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資源,並實施監視和測量。對於工程總承包中過程結果不能由後續的檢查、試驗加以驗證的過程,在策劃時應予以確定,並明確對所使用的設備認可和人員資格的認定,使用的特定方法和程序等,必要時實施再確認;
4
在工程勘察、設計階段,工程總承包企業應按照合同要求進行深化設計,做好投資控制,並控制施工圖設計進度。施工圖應進行設計可施工性分析,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圖設計完成後,設計應配合項目變更進行施工圖審查及修編工作;
5
在項目采購(分包)工作中,組織簽訂采購(分包)合同,進行采購(分包)合同交底,執行采購(分包)合同,進行采購 ( 分包 ) 總結及評價等;
6
在施工和試運行管理過程重點做好質量控制、安全、職業健康和環境保護控制、進度控制、合同及費用管理、檔案(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溝通協調管理等;
7
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後應進行現場清理、項目竣工結算、竣工資料移交、項目總結、項目團隊績效考核、EPC項目部解散、工程保修與回訪等工作;
8
應進行工程劃分並報批,根據工程劃分確定質量控制點、級別及檢驗批;
9
項目部應對原材料、設備、構配件進行進場檢查驗收,有復試要求的材料按規定要求進行復驗;
10
應正確使用監視和測量資源,實施監視和測量;
11
應採取措施防範人為錯誤。措施可包括:增加標識;設置警示、聯動、限位裝置;改進工器具的性能;用自動化代替手工作業;實行班前培訓、班後檢查,必要時實施樣板引路;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和人文環境,安排合理台班時間,防止操作人員過度疲勞等;
12
應對過程工序、最終產品的驗收交付和交付後活動按規定要求實施控制。
工程總承包項目實施過程式控制制關注的重點工作
在項目實施控制過程中,應關註:項目施工管理;施工與設計、采購和試運行的介面控制;項目試運行管理;試運行與設計、采購和施工的介面控制;項目風險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項目進度管理;項目費用管理;項目資源管理;項目溝通與信息管理;工程總承包合同管理;項目收尾;標識和可追溯性管理;顧客或外部供方的財產的控制;工程總承包項目的防護;工程總承包項目移交後的服務;工程總承包項目更改的控制;工程總承包項目放行的控制;工程總承包項目不合格品的控制等。
五、工程總承包項目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
組織應通過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內部審核以及管理評審活動對績效進行評價,確定和選擇改進機會,並採取必要措施,以滿足顧客要求和提升顧客滿意度。工程總承項目應明確檢查的內容、范圍和頻次,應分階段、多維度地組織對項目實施的中間成果和最終成果實施檢查。採取總結、統計分析、調查對標等方式,確定改進的需求並實施改進,以不斷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檢查
(1)項目策劃階段的檢查
工程總承包企業生產管理部門應依據項目策劃的有關規定,對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策劃過程和策劃文件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策劃的及時性,策劃文件的適宜性、完整性,以及策劃要求實施的有效性,確保策劃過程和策劃結果滿足要求。
(2)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檢查
工程總承包企業生產部門應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制定監督檢查計劃,根據項目特點及實施的不同階段,確定檢查內容和檢查重點。監督檢查人員按照監督檢查計劃實施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結束後編制並下發監督檢查報告。監督檢查報告應包括檢查內容、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整改要求,應跟蹤確認問題整改到位。相關職能部門應按照與項目部簽訂的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對項目部進行考核。
(3)中間成果和最終成果的檢查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建立設計成品質量檢查和評定製度,對設計成果進行抽查或復查,及時發現設計文件存在的質量問題,減少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對檢查結果進行評定和通報,減少同類設計錯誤的重復發生。應在項目竣工驗收前,組織相關設計人員參加工程的「三查四定」,對已完工程與設計要求的符合性進行檢查。項目部在項目竣工驗收前組織施工分包單位「三查四定」,查找工程質量隱患並及時整改。工程完工後,項目部應向建設單位提出竣工驗收申請,並配合其組織的工程竣工驗收。發包方、監理、質量檢查機構或政府主管部門對項目質量檢查發現的問題,應組織相關施工分包單位或供應商進行整改或處理,保留相關記錄。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檢驗批、分項、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質量要求驗收,應按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放行的控制要求進行。
改進
(1)工程總承包業務的改進需求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建立工程總承包業務改進機制,採取總結、統計、分析、調查、對標等方式,確定改進的需求,並實施改進。
1
收集、整理各層面、各類檢查發現的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的典型問題,進行歸類、統計和原因分析,確定需改進的內容;
2
收集工程總承包項目發生的各類采購、施工質量不合格、質量事故、事件,進行原因分析,確定改進需求;
3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與外部相關方溝通,收集與項目管理有關的意見和建議,確定改進的需求;
4
通過工程項目回訪、顧客意見調查收集顧客或相關方的意見,進行統計分析,確定改進的需求;
5
通過調研、交流、學習,或開展同行業先進企業對標,查找本企業工程總承包管理的差距,確定改進的需求;
6
通過工程總承包項目總結,對項目運行管理中的經驗、創新點予以總結和積累,對出現的問題或教訓認真分析原因,確定改進的需求;
7
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查找問題,確定改進需求等。
(2)確定質量改進措施
對設計成果質量抽查或復查發現問題、設計文件外部審查、設計回訪、設計原因導致的設計變更等設計質量問題進行統計、分類,分析原因,確定改措施;
1
對工程總承包項目質量事故、事件的調查分析,確定原因,制定改進措施;
2
對工程總承包項目施工過程中和驗收過程中發現的質量不合格進行原因分析,確定改進的措施;
3
對采購的設備、材料、構配件在進廠檢驗或安裝、使用後發現的不合格品進行統計分析,確定改進措施;
4
在工程保修期內收集發生的保修事項,分析故障原因,確定改進措施等。
實施改進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根據確定的改進內容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確保改進措施的實施能夠實現改進的效果:
1
改進管理方法;
2
採取措施提高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
3
調整或增加項目資源配置(人員、軟體、標准規范、作業指導文件、測量設備等);
4
完善管理體系、項目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界面、技術和管理介面等;
5
改進知識管理程序;編制設計模板、標准化設計等;
6
必要時,可考慮業務的調整等。應實施確定的改進措施,並驗證措施的有效性和實施效果。
績效評價
(1)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經營績效評價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通過以下方面的內容,評價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經營績效:
1
工程總承包業務年度經營目標的制定及完成情況;
2
制定和完成的年度經營指標應適應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
3
一年來工程總承包業務新市場的開辟情況,總承包業務的增長情況;
4
一年來工程總承包業務的中標率增長情況;
5
工程總承包業務人均產值指標增長情況;
6
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盈利能力、利潤率指標在同行中所處的位置等。
針對上述績效指標與競爭對手、同行標桿企業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優勢、劣勢和差距。
(2)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管理績效評價
工程總承包企業應通過以下方面的內容,評價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管理績效:
1
本企業項目管理體系、績效考核體系、激勵機制、人才培養機制等對工程總承包業務發展的支撐作用;
2
工程總承包項目獲得的相關方的贊揚、表揚,以及獲得的優質工程獎、魯班獎、專利,或其他獎項;
3
工程總承包項目應用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成果的情況;
4
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人員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5
通過學習、培訓、項目管理實踐,培養工程總承包管理的高素質人才的情況;
6
對項目管理體系、管理流程的改進情況;
7
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外部評價情況等。
(3)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績效
工程總承包企業可通過對已完成的工程總承包項目,通過以下方面評價項目的績效:
1
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的完成情況;
2
項目績效指標的完成情況;
3
項目知識管理取得的成效;
4
項目風險控制的效果;
5
項目進度控制、費用控制的效果;
6
工程質量狀況,主要包括工程竣工驗收、試運行、開車及性能考核的情況;
7
對分包方實施控制的效果:對分包方重復發現同類問題的情況、分包方問題整改的及時性、效果等;
8
項目實施過程中是否發生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事故的情況;
9
保修責任期內出現故障的情況;
10
項目資料的完整性及整理歸檔的及時性;
11
是發包方或監理單位對項目部的評價等。
六、結語
《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規范》GB/T 50358-2017主要是從質量、安全、費用、進度、職業健康、環境保護和風險管理入手,並將其貫穿於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全過程,全面闡述了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在《規范》應用的基礎上,研究工程總承包全過程的組織行為和管理與《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 19001-2016的「策劃 - 實施 - 檢查 - 處置的PDCA」過程方法和基於風險的思維是一致的。新時代的背景下,做好EPC工程總承包全過程管理,關鍵是制定規則和遵守規則。在實踐中,企業管理者只有遵守規則,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方式持經達變,增加企業的組織動力,使企業在工程建設領域行穩致遠。
Ⅷ 怎麼做成本分析報告
成本分析報告的基本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問題的提出(給出要分析的主題,你想分析什麼問題?);
——
數據的整理(圍繞主題收集和整理數據);
——
數據的分析(確定所採用的分析方法,用數據來說明主題,從而找出問題的原因、發現規律、總結發展趨勢);
——
分析的結論(對成本分析的結果要得出結論意見);
——
改進的措施;
——
意見或建議;
——
報告的分發。
Ⅸ 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1、正確計算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計算產生的差異;
2、找出產生差異的原因;
3、正確對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
4、提出進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案。
成本分析是根據成本資料對成本指標所進行的分析。其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方面。
1、成本的事前分析是指在成本未形成之前所進行的成本預測。進行事前成本分析,可使企業的成本控制有可靠的目標。
2、成本的事中分析是指對正在執行的成本計劃的結果所進行的分析。事中分析主要是為了進行成本控制,防止實際成本超過目標成本的范圍。
3、成本的事後控制是指對成本實際執行的結果所作的分析。事後分析主要是對成本執行的結果進行評價,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總結成本降低的經驗,以利於下一期的成本控制活動的開展。
(9)總包單如何做成本分析擴展閱讀
成本組成
1、持有成本
現金的持有成本,是指企業因保留一定現金余額而增加的管理費及喪失的再投資收益。實際上,現金持有成本包括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和管理成本兩部分。
2、轉換成本
現金的轉換成本,是指企業用現金購入有價證券以及轉讓有價證券換取現金時付出的交易費用,即現金同有價證券之間相互轉換的成本,如委託買賣傭金、委託手續費、證券過戶費、實物交割手續費等。
3、短缺成本
現金的短缺成本,是指在現金持有量不足而又無法及時通過有價證券變現加以補充而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現金的短缺成本與現金持有量呈反方向變動關系。現金的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即與現金持有量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