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蘋果p9出廠成本多少錢
擴展閱讀
8元的快餐成本是多少 2025-05-16 10:30:44
修麗可產品哪裡有專櫃 2025-05-16 10:29:22
鑽石星星卡怎麼充值 2025-05-16 10:27:55

蘋果p9出廠成本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9-05 05:31:30

1. 蘋果手機為什麼賣這么貴

根據海外機構調查,2016年蘋果獲取了除中國外智能手機市場93%的利潤,三星只有8%,LG、索尼、HTC、摩托羅拉等廠商基本上都是賠錢的。而在國內華為、OPPO手機雖然賣的比蘋果好,但利潤率遠不如蘋果。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年前還批評華為手機盈利率低。事實上去年的華為P9、Mate

9等旗艦產品價格已經相對較高了,但利潤相比蘋果還是差很多。其實從硬體成本來看,蘋果手機並不比國產安卓手機的貴。至今蘋果還在使用2GB的RAM,和32GB ROM;而國產手機已經普及6GB

RAM和64GB/128GB

ROM了。國產旗艦手機的屏幕比蘋果更大,電池容量也更高,充電速度更快,指紋識別體驗更好,硬體性能也都差不多。那麼蘋果為什麼就賣得比國產手機貴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iOS系統的壟斷地位蘋果iOS系統僅此一家,別無分店。雖然現在Android系統的體驗也相當不錯了,但整體功能和系統流暢度仍然不如iOS。更何況早年iPhone

4到5S時代,蘋果培養了一大批iOS用戶。這些用戶從接觸智能手機開始就接觸iOS系統,使用習慣已經固定,很難再轉換到陌生的Android系統。另外,iOS系統內置的AppStore中很多軟體都是收費的,用戶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購買一些收費的軟體。如果換成Android手機,這些收費軟體就相當於白買了,損失會很大。蘋果背後的軟體開發者非常多,這些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鏈。甚至有很多用戶購買蘋果手機完全是沖著某款應用去的。可以說一台蘋果6000元的價格中,至少有2000元是屬於iOS系統所帶來的價值。


其實這兩年蘋果手機的市場地位已經不如從前了,iPhone

7自上市以來就開始降價,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情況。說明蘋果的競爭對手都在進步,國產手機也逐漸成為用戶的選項之一。不過蘋果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設計人員和龐大的技術/現金儲備,要拿出一款超越現有產品的全新iPhone手機並不困難。相比之下,國產手機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國產手機想要賣出和蘋果一樣的價格,首先得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才行。

2. 幻想曲蘋果p9多少錢

港版售價
16G 黑色: 4950元
16G 金色: 4980元
16G 銀色: 4980元
64G 金色: 5600元
64G 銀色: 5800元
64G 黑色: 5800元
128G 黑色: 6050元
128G 金色: 6050元
128G 銀色: 6050元
回答不容易,希望能幫到您,滿意請幫忙採納一下,謝謝 !

3. 蘋果和華為p9的手機到底哪個值得買

您好,個人覺的P9比較好。p9採用華為獨創的金屬工藝,先拉絲再拋光,既有金屬的堅韌和光澤,又有黃玉的溫潤和舒適,而且每台手機都有獨一無二的紋理和光澤;從2.5D玻璃到側邊再到背部,反射出來的光,讓整個手機散發著珠寶般的光澤。同時,p9採用徠卡攝像頭,徠卡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德國品牌。P9的徠卡雙攝像頭在各種環境下拍出的照片,都比蘋果、三星清晰。P9不僅可以拍出單反級的背景虛化效果,還可以調節虛化程度,這是蘋果和三星都無法做到的。而P9是唯一具有徠卡色彩模式的手機。p9還有指紋支付功能: 華為獨家首發,一觸進入支付寶付款界面,只需1步;而蘋果需要5步。在超市用支付寶付款時,不再需要一步一步打開手機、進入支付寶等繁瑣操作,一觸進入支付寶付款界面,輕松、便捷還安全。

4. 蘋果,三星,華為,靠什麼抓住了全球用戶

4月6日晚間,華為P9在英國倫敦發布,標配售價599歐元,高配售價649歐元,P9 Plus售價729歐元(摺合人民幣5521元),這是傳承2015年P8手機,與三星蘋果高端旗艦機爭奪高端市場。 華為P9發布與國產手機「模仿」、「捧殺」、「摸黑」蘋果不同,華為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訪時表示,P9首批百萬規模,目標銷售規模肯定超過千萬。 「華為P9屏幕和iPhone 6s一樣,但是性能比iPhone 6s強。華為手機2-3年目標全球第二;4-5年全球第一。」余承東說。華為真的除了蘋果、三星就所向披靡了嗎?搜狐科技調查發現,華為手機在追趕三星蘋果路上,仍面臨一定挑戰。 余承東解讀華為超越蘋果三星 余承東在演講PPT中多次提到蘋果三星,華為P9雖與蘋果iPhone6s尺寸一樣大,但是性能超過iPhone 6s,主要體現在拍照效果以及續航能力。在拍照方面,與徠卡的合作屬於獨家協議,因此,蘋果和三星暫時尚未使用該技術。 余承東解讀了華為未來幾年如何超越三星、蘋果: 1、超越三星蘋果需要時間 2015年,華為全年發貨量達到1.08億台,成為了全球前三中唯一中國智能手機品牌。據GFK在2015年12月數據顯示,華為智能手機的全球份額超10%,僅次於三星與蘋果。 「消費者業務無疑是去年我們增長最快的BG,2016年我們希望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銷售收入的目標是300億元美元。」此前,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而早在此前市場工作大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甚至為華為終端定下了「要敢於在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收入」的目標。 IDC數據顯示,在西歐,去年華為智能手機出貨增長了51%,三星僅增長了2%,而蘋果也增長了15%。余承東表示,華為的高速增長可以持續,但是超越蘋果需一定時間。 2、質量與利潤兼顧 余承東坦言,接下來兩年時間對於華為也是很關鍵的一年,希望在中國市場份額從15%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同時高端市場的銷量份額能超越蘋果,如果低於15%份額就很難盈利,不盈利就無法擴大投資加速被淘汰。 然而,由於過分追求技術領先,P9成本比P8高出很多,而售價僅高出100歐元。余承東稱,由於質量提升成本增加,利潤壓力很大。其實,在成本控制方面,華為某些產品已超越三星。市場咨詢公司IHS報告顯示,華為P8的材料和組裝成本約為206美元,iPhone 6S為188美元,三星S6 Edge為284美元。P8是華為去年發布的一款旗艦手機,它的定價為530美元。 3、線下渠道「短板」 這兩年在中國市場,華為渠道零售取得了很大進步,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但是在三四線五六線城市渠道覆蓋還有很大的差距。華為的產品比較強,但是,渠道零售的覆蓋還是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間。 在中國市場,從Mate8開始,華為跟周圍多渠道,包括線上的電商,包括華為的全國連鎖,甚至到1000個縣一級合作夥伴,建設體驗店。目前已完成300多個。 華為終端再電商領域,銷售戰略比重為20%-30%,整個線下銷售還是主體,不能為了線上放棄線下。既要考慮線上也要考慮線下,華為都有側重地考慮市場布局渠道零售。 4、國際化與蘋果三星「短兵相接" 余承東透露,華為手機在全球各個國家(地區)的市場份額超過15%才算是及格。「對於其它較落後的區域,短期內先努力爭取做到15%份額,只有超過15%這條持續發展的生存底線,我們的規模效益才有可能迅速提升。」余承東說,如果說2014至2015年是決定華為手機是否能活下來的時期,2016年華為將來到改變產業格局、全球崛起戰略機遇的拐點上,目標不僅是活下來。面臨全球市場競爭愈加白熱化局勢,要敢於做第一。 對於區域市場,華為表示在西班牙、比利時、紐西蘭、澳大利亞、埃及等國家和地區進入市場前三,而美國市場將會以華為自有品牌高端路線,重新和蘋果、三星競爭。 二、華為都做了那「成功」的產品? 據了解,華為Ascend分為四個系列:D,P,G,Y;分別對應旗艦,高端,中端,入門,還有大屏幕長續航Mate系列。 目前把試水4000元以上華為Mate系列很成功,P系列次之。G系列的G7 plus(電信版是麥芒4)。Y系列估計是沖量的。D系列到D2後就已停止發布新品了。 P系列主打時尚和科技,是華為終端產品中定位時尚精緻的高端旗艦系列,超薄和拍照是該系列想突出的特點。從P1到現在的P9(P1、P2、P6、P7、P8、P9),P系列已經經歷6代。 P1、P2餘承東全力推廣,但由於華為在渠道、產品等方面經驗不足,並未火起來。「華為第一代P系列的產品是非常好的,但是賣得不太好,也經歷了一個非常痛苦過程,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積累。」余承東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訪不止一次提到P系列痛苦歷程。從P6開始,P系列開始發力。P6、P7、P8已連續三年榮獲EISA歐洲最佳消費者智能手機大獎。 在P9上市前夕,外媒報道稱,「華為新款高端智能手機P9,它安裝了雙攝像頭,搶在蘋果三星之前採用新技術,雙攝像頭拍出的照片色彩更豐富、對比度更高,低光環境下拍照效果更好。據內部人士透露,該技術研發早在一年前就開始。」 Mate系列之中,Mate7一炮走紅,在手機領域默默無聞的華為一下子走上前台。華為終端地位大幅提升,Mate8自研麒麟950晶元,無論在流暢度、全網通、晶元級防護等硬體功能方面不遜色與高通驍龍;電池技術、材料技術、系統軟體等方面的積累儲備,更讓Mate 8等熱點機型一經問世,就具備了遠超對手的創新特性。 三、華為手機要超越蘋果需過三個「坎」 華為手機在諸多方面已超過了三星蘋果,但是真正要超過蘋果還需要從品牌、價格、盈利模式以及國產手機詬病中脫穎而出: 1、品牌塑造 華為輪值CEO郭平表示,「在2015年,消費者業務有接近200億美金收入,有相當不錯的盈利,應該說在全球差不多有十幾個國家有超過10%的市場空間,這是一個可喜的成績,所以我們要以質量取勝,口碑取勝,做全球最受尊重的品牌。」 但是,我們發現,無論是華為的P系列還是Mate系列都到了8代之後,這和蘋果3-6很好讓用戶記住不同。華為下一代產品怎麼命名?這對華為手機品牌有直接的影響,余承東今晚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2、貴的讓用戶「賣腎」 只賣最貴蘋果已推出3000多遠的iPhone SE,自貶身價,遭到詬病。但是,iPhone的飢餓營銷助推了iPhone的「高貴」。 據相關統計,華為消費者業務核心智能手機在2015年的ASP(平均售價)為306美元,是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老大三星190美元ASP的1.6倍,是同期Android陣營智能手機215美元ASP的1.4倍。這說明華為在全球智能手機產業中中高端市場已有一席之地。另據GFK數據顯示,去年華為在300~500美元價位段的增長近3倍,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達到14%。 據GFK數據顯示,在目前四款高端旗艦中,華為Mate 8截止2016年3月底全球發貨接近400萬台;Mate S在開售3個月後,全球發貨就超過百萬台;Mate7在截止2015年12月底全球發貨超過700萬台。但是,我們發現,華為最近一年才試水4000元以上價格手機,而Mate S和Mate8無論是價格還是銷量方面,以及在渠道方面,並沒有表現出與iPhone 4-iPhone 6s的「飢餓」,而今天發布P9價格仍低於iPhone6s。 業內人士孫永傑算一筆賬,如果按照1000億美元大約6500億元人民幣計算,屆時華為消費者業務將比國內所有手機廠商的營收之和還要多(超過小米、聯想、中興、酷派、魅族、vivo、OPPO、金立、樂視、奇酷等幾乎所有國內手機廠商營收之和),而這對華為消費者業務自身也意味著未來5年其年復合增長率要超過30%以上。這就要求華為消費者業務不僅是量大幅增長,而是相應以價值為代表的產品價格的提升。 3、如何不僅依賴硬體賺錢? 我們知道,蘋果在手機、PC等終端領域通過iOS建立了自己生態系統。國產手機雖然打著「生態」旗號,實際上以蘋果和三星做為參照物。然而,蘋果整個營收和利潤來源看,硬體占據了其90%以上的份額,所謂的生態給蘋果帶來的營收和利潤充其量在10%左右。 余承東表示,「生態手機」是一個偽命題,為了削減成本、更好地提升手機性能、自由掌握產品升級時間,華為像蘋果、三星一樣開發了自己的處理器,大多的智能手機競爭對手還沒有採用這種策略。但是,因為android系統具有開放性,華為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不像蘋果iOS那樣,打造封閉的利益鏈。盡管各種應用都可以在華為手機上運行,但是這部分對華為利潤貢獻並不大。 4、擺脫與國產手機的「糾纏」 與華為手機價格節節高相似,余承東的「段子」水平越來越高。談到華為的壓力,余承東說,「來自國產手機最大的壓力是友商不斷黑我」、「Mate8每月銷售100萬部,對手卻說我們賣不動」…… 3-5年大部分互聯網手機都將死掉,但是,余承東也承認,華為在研發方面推入較大,而產品推廣和零售市場的地推投入少,也成為其「短板」。 有內部人士分析,由於華為採用自主麒麟晶元955,與徠卡聯手,P9在拍照效果和蓄電等方面,將國產互聯網手機甩開幾條街。但是,華為低端市場的份額可能會「拖後腿」。

5. iPhone7和華為P9哪個好

由於品牌、機型不同,產品的設計理念、適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建議您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機型。華為P9挺不錯的,參數信息如下:
1、P9屏幕尺寸5.2英寸,全金屬機身,圓潤造型,握感舒適,長時間拿著也不累;
2、P9後置攝像頭1200萬*2,F2.2光圈,徠卡認證鏡頭 + 前置攝像頭800萬,F2.4光圈,固定焦點 雙色溫LED閃光燈;光圈F/16-F/0.95、專業深度晶元,記錄照片中物體的深度信息,可以在拍照後調節焦點位置和虛化程度;
3、可以查看全球節假日,為出國旅行制定優質的的出現計劃;
4、電池容量是3000mAh的 續航時間長,支持快充,可以邊充電邊玩。微信,QQ雙開功能。

6. iphone7和華為p9哪個好

華為Mate 9高端大氣,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手機。可以到華為體驗店體驗一下或者登錄官華為網來了解產品更多信息:

1、外觀上:5.9英寸的大屏,玩游戲、看視頻更享受;

2、攝像頭:前置攝像頭800萬像素,F1.9光圈,自動對焦;後置第二代徠卡2000萬黑白+1200萬彩色雙攝像頭,F2.2光圈,支持2倍雙攝變焦,拍照提升1倍亮度,照片明亮又清楚,再配合新一代ISP圖像處理器及OIS光學防抖功能、大光圈模式2.0,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是你的隨身攝影搭檔。

3、系統上:基於安卓7.0系統的 EMUI 5.0的操作系統,搭載麒麟960晶元八核 + 微智核I6處理器,帶來難以想像的高速與流暢。

4、電池上:手機內置4000mAh的大電池,超長續航,支持華為超級快充。

7. 華為p9在國外的售價比蘋果高嗎

華為p9 在外國價格接近蘋果 摺合人民幣4000多! 但在國內價格變回3000元檔,甚至經銷商價格更低。 差價1000多 國產良心!

8. 華為利潤要超蘋果需要做什麼

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又發生了有趣的變化。今年以來,從各種統計數據我們看到,此前在兩千檔以上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的智能手機品牌,在今年明顯獲得了更大的增速進展,得到了更多的消費認可。而由各大廠商在當下的種種動作,我們也能明顯發現,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已經從以往單純追求出貨量、性價比的競爭,轉向了追求用戶滿意度、留存率、轉化率、產品利潤率和品牌形象塑造的新階段。在中高端市場需求爆發的當下,拋開廠商慣用的配置疊加、技術升級外,洞察用戶需求、集約化發展、品牌升級這三板斧成為了贏得用戶的新手段。 一、智能手機廠商當下境遇冰火兩重天 自去年伊始,智能手機市場增速便榮光不在,而進入2016年,則更似踩下急剎。不同廠商當下市境遇大有冰火兩重天之勢。大可樂、夏新、IUNI等一大波小廠商已被市場所淘汰,中小酷聯亦在增速放緩中飽受爭議。而此前已經在兩千檔以上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的vivo、OPPO、華為等廠商在當下卻增速明顯,跑贏行業大勢(據IDC數據顯示:OPPO、vivo、華為三大廠商,一季度同比增長分別為153.2%,123.8%,58.4%;二季度同比增長分別為136.6%,80.2%,8.4%)。而其中OPPO、vivo更是在今年一二季度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廠商前五強,了一場智能手機市場格局的逆襲。 二、智能手機行業進入存量換機、消費升級時代到來 廠商境遇,冰火兩重天,此前的小甜甜在當下似乎已是牛夫人。而此番更迭的背後,實則是智能手機消費升級時代的全面到來。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需求從以往滿足基本功能即可、注重性價比進化為追求用戶體驗、品牌認同、展現品味等新境界,智能手機市場開始朝著中高端市場進發。尼爾森智能設備份額監測平台的最新中指出:中國消費升級趨勢進一步拉升消費者對中高端手機的需求。 該平台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上半年,中高端智能手機(2000元以上機型)的整體份額已達到47.59%,同比增長近4.38%。而中低端智能手機(1000-1999元檔機型)的整體份額同比下跌1.17%,在1000元以下機型整體份額跌幅更是高達3.21%。 而GfK數據更是顯示出:一二線城市用戶群對於在2000檔以上中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的廠商產品展現出了更為接納的態度,成為換機升級首選考慮對象。諸如在2000-2500段位,排名前五的vivo、華為、三星、蘋果、OPPO這五大廠商占據了T1市場整體份額的83.6%,而排名前三的vivo、華為和三星在T1市場的整體佔比更是高達55.9%;而在2500—4000區間段位,這五大廠商亦是雄踞T1市場份額前五名。 三、消費升級時代到來,廠商贏得用戶的發力方向在何方? 從兩千檔以上中高端市場需求的增長,中低端和千元機市場的萎縮、一二線城市用戶群的換機選擇以及當前各大廠商季度表現,可以看出:存量換機、消費升級時代,智能手機市場新一輪的用戶爭奪戰已經打響,中高端市場成為了各大廠商的角力場,市場開始進入良幣驅逐劣幣新階段。而在中高端市場需求爆發的當下,洞察用戶需求、集約化發展、品牌升級這三板斧成為了贏得用戶的新手段。 1.洞察需求、技術創新,提前進行差異化創新探索掌握先發優勢 當下智能手機市場,正展現出以下兩點消費現實。 一是在同質化的當下,消費者對於智能手機的需求正在朝著垂直細分、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二是從當前市場格局來看,在存量市場中,技術派企業已經開始掌握競爭主動權。消費百樣,需求百變,不同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的權重也是各有不同。在此現實下,把握、洞悉消費者的需求,將變得更為重要,也是打造精品爆款的前提。 而從這個層面來說,當前的TOP5企業在未來的優勢很有可能會更加明顯。蘋果、三星作為老牌科技企業,技術優勢自不必多說,而當下華為、OPPO、vivo這國產三強,近幾年來,這三家企業在研發、技術積累方面也算得上是成果顯著,在基礎通信技術、快速充電、拍照Hi-Fi等方面表現出了強勁的技術創新能力。而回溯他們的歷史我們也發現:在諸多品牌在進行千元機血拚時,華為、vivo就開始以Mate系列和XPlay系列沖擊高端市場;在諸多品牌還在用硬體配置講故事時,他們就已經著手用戶需求痛點研究,尋求探索差異化創新的可能,提早的進行戰略布局、使用習慣的培育以及口碑的積累。這種先機的搶占與需求洞悉的積累,也助推他們推出的產品取得了市場的成功。諸如vivo 、OPPO推出主打自拍的X系列、R系列;華為的Mate系列、P系列等等。 2.合理利用有限資源,從機海戰略到精品戰略的集約化發展 產品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一場對有限資源如何利用、分配的競爭。以往,諸多廠商都熱衷於將有限的資源分布於全產品線終端上,意圖以粗放式的機海戰略實現對各價位、各目標消費群的全面覆蓋,實現出貨量的最大化。 但從實際來說,由於資源的有限性,產品線的廣布繁雜反而使得有限資源被極度分散,廠商推出的諸多產品並未獲得資源的充分照顧,倉促上馬,品質堪憂,在市場上不僅競爭力低下,同時也留下了較差的口碑印象,可以說他們在消耗資源的同時,也在敗壞品牌形象,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在遭遇上述挫折、教訓之後,融合、精簡產品線,將有限的資源集中運用在少數的產品線上,集中力量,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資源集約化發展,打造精品產品成為了各大廠商的共同選擇。 諸如華為自此前就砍掉了大部分的低端機型,而後以Mate系列和P系列作為發力點;再如三星,在前兩年遭遇市場困境時,就進行了產品線的精簡,集中資源增強旗艦產品的研發改進和本土化策略的落地,諸如在中國市場就推出據稱專為中國用戶定製的Galaxy C系列來與vivo等當下中高端市場的領導者相競爭;當下的vivo也在X7發布之後,將此前主打拍照的XShot產品線整合進了X系列,用做減法的方式,讓vivo保留產品線得以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 3.品牌影響力凸顯,擺脫性價比塑造品牌文化認同成為品牌升級新趨勢 在市場上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消費現實:相似產品、相似價位的A、B兩個品牌,其市場表現卻是大相徑庭,甚至可能是門庭若市與門可羅雀的差距。而表現差距的背後,則是消費者的品牌認同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最終的行為決策。誠如Interbrand(國際品牌集團)所言:「品牌對消費者的選擇具備重大影響力」。而在消費升級時代,品牌因素在競爭中的重要性將會進一步的凸顯。當下,配置和價格所組成的性價比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已經遠不如以往,而品牌屬性、設計、質感等感性內容更為被消費者所關注。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來說,此番變化實則是在基本需求被滿足之後,消費者對於更高需求的嚮往。 而面對消費者需求層次的升級,品牌對消費決策影響,擺脫性價比塑造品牌文化認同成為品牌升級新趨勢。在此我們也看到諸多廠商在今年開始著手品牌升級,例如開始強調其技術優勢、研發投入、獨特創新、邀請品牌代言人等等,欲求通過這些手段彰顯其在品牌建設上付出的努力,提升用戶的品牌優越感,從而擺脫此前固有認知標簽對品牌發展的束縛。 但是品牌建設,依靠的是長久的投入與堅持,而非朝夕之功。以vivo、OPPO為例,其能夠擁有低調內斂的品牌文化,獲得消費者的認同與喜愛,是源於這兩大廠商長久以來,能夠在喧囂的互聯網營銷上,遠離撕逼戰爭,面對競爭對手的挑釁而不加理會,保持著自己的剋制,專注的做自己,持續向消費者傳遞自己的君子之行。而縱觀其他品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結語: 從滿足基本需求到追求體驗、差異化乃至心理認同,我們看到的是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的消費需求。當前如此,可能在下一個幾年,需求又會再次升級。而面對消費者需求的動態變化,廠商需要做的是不斷的洞悉、研究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探索差異化創新機會;從粗放式向集約式方向發展,精簡產品線,打造精品爆款;、重塑品牌象形,培育消費者的品牌、文化認同,以在下一波需求升級到來之前占據先機。

9. 蘋果iPhone 6 Plus和華為P9哪個好

P9屏幕5.2英寸金屬機身 ,系統也是華為 EMUI 4.1 + Android 6.0 ,支持雙卡雙待雙通 ,搭載麒麟955 八核,手機運行更流暢,電池容量是3000mAh的 續航時間長,還支持快充。
P9後置攝像頭1200萬*2,F2.2光圈,徠卡認證鏡頭 + 前置攝像頭800萬,F2.4光圈,固定焦點 雙色溫LED閃光燈 照片解析度可達3968×2976 照片很清晰。
P9性價比挺高的 可以到華為體驗店進行體驗一下,也可以登錄天貓華為旗艦店,京東華為旗艦店或當地的華為授權銷售實體門店來了解更多的手機參數。

10. 華為p9為什麼都比蘋果和三星這么貴,9999元是真的嗎

與萊卡聯手,造出了平的雙鏡頭,更適合拍照的手機,還有比蘋果三星薄。估計四五千,6百多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