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應計入存貨成本嗎
1、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應計入存貨成本.因為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按徵收率計征。進項稅額不能抵扣。
2、一般納稅人所取得的增值稅款不該計入存貨成本,因為增值稅是價外稅,按進項核算納稅。
⑵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銷項稅可以計入成本么
摘要 因為小規模不能抵扣進項稅,所以增值稅只設置一個「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即可;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銷項稅金並入存貨成本;小規模不抵扣任何進項稅額,所以增值稅是計入成本或者費用科目。
⑶ 記入存貨成本的相關稅費包括什麼
存貨
采購成本
包括買價和相關稅費。如果企業是
一般納稅人
,而銷售方也是一般納稅人,開具的是
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價款包括兩部分:價格和增值稅。增值稅應該記入「
應交稅金
-
應交增值稅
(
進項稅
)」,而不是記入
存貨成本
。如果購買方是
小規模納稅人
,那麼增值稅的金額將記入
存貨成本
。
進口關稅
、消費稅、
資源稅
等稅金,也是計入
存貨成本
的。如果購入的存貨是農產品或
廢舊物資
,雖然購買方不能取得
增值稅專用發票
,但是按照稅法規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計算
進項稅
,並予以抵扣。存貨
采購過程
中發生的有些費用,如倉儲費、
運輸費
、包裝費、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費用,計入存貨
采購成本
。入庫前發生的與采購存貨有關的合理費用都計入
存貨成本
。
⑷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哪些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其中:
(1)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2)存貨的相關稅費是指企業購買存貨發生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以及相應的教育費附加等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稅費。
(3)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是指采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歸屬於存貨采購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⑸ 小規模納稅人購買原材料入賬成本計算
就是企業的采購成本。
⑹ 可計入存貨成本的有哪些
1、采購成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等。
2、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3、其他成本: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指出,如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用等。
⑺ 什麼稅金可計入存貨成本
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資產的計價一般採用實際成本原則。據《企業會計准則—存貨》的規定,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貨價格、附帶成本、稅金和製造費用。從理論上講,與存貨實際成本有關的稅金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關稅、印花稅、遺產與贈予稅等7種,可分為流轉稅和附帶稅。流轉稅是存貨在交易流轉(包括進口)時直接發生的稅金,如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關稅屬於流轉稅;附帶稅是指印花稅、遺產與贈予稅,它們不是在存貨交易流轉時發生的。與存貨有關的稅金支出應計入有關資產的實際成本:這些稅金是進口或購入商品、材料在達到可使用、銷售狀態前所必需的支出,符合實際成本的定義;稅金支出因其金額大,又能具體對象化到單位材料、商品上,同存貨的購銷直接相關,不宜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但實際上,上述稅金有的計入了存貨的實際成本,有的未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這種處理屬於「財稅合一」(即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合一)的模式,有違實際成本原則,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如為購進貨物支付的增值稅,有的企業(一般納稅人)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有的企業(小規模納稅人)不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同一企業在不同情況下,有的增值稅付出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有的不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一般納稅人為生產產品而購入存貨的取得並保管好了專用發票的,因可抵扣而不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一般納稅人如購入為在建工程項目的存貨支付的增值稅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為生產產品而購入存貨的未取得或取得的專用發票不合法或未保管好的,均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
一、增值稅
增值稅的會計核算貫穿於企業購、產、銷各環節,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存貨增加時支付的增值稅額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一般納稅人增加存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支付的進項增值稅額不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設想,不論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不論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存貨增加時支付的增值稅額都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消費稅
與存貨有關的消費稅業務為企業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據《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由受託方在向委託方交貨時代收代繳,委託方對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直接用於銷售的,委託方將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款計入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成本,借記「加工商品」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委託方對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委託方可將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款抵扣,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設想,委託方對委託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無論是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還是直接用於銷售,都可將受託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款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借記「委託加工材料」或「加工商品」,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資源稅
資源稅與存貨實際成本相關的業務是收購未稅礦產品和外購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據《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收購未稅礦產品的單位為資源稅的扣繳義務人。企業以收購未稅礦產品實際支付的收購款及代扣代繳的資源稅款作為礦產品的實際成本,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等科目;企業外購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的,購入液體鹽支付的資源稅(銷售液體鹽的單位為扣繳義務人)稅款可以抵扣,按允許抵扣的資源稅款,借記「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按外購價款扣除允許抵扣資源稅後的數額,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應付的全部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可設想收購未稅礦產品和為加工固體鹽而外購液體鹽支付的資源稅額全記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按應付的全部價款,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城市維護建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人即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納稅人,存貨的實際成本中包含增值稅、消費稅,當然也應包含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計提應交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可設想將因存貨增加交納增值稅和消費稅而交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但考慮到現行城市維護建設稅條例規定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三稅稅額的1%或者5%或7%計提,城市維護建設稅稅額較少,根據重要性原則和可操作性,可將因存貨增加而須交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作為期間費用,記入「管理費用」科目,即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
五、關稅
與存貨實際成本有關的關稅是指進口貨物交納的關稅,一律計入進口貨物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此會計處理方法符合實際成本原則,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不必改革。
六、印花稅
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的印花稅是指購入存貨或接受捐贈存貨、接受投資轉入存貨而簽定購銷合同、產權轉移證書據而繳納的印花稅。企業繳納的印花稅全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金額較大時先計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根據實際成本核算原則,因存貨增加而繳納的印花稅應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但考慮到購銷合同繳納印花稅適用0.03%的比例稅率,產權轉移書據繳納印花稅適用0.05%的比例稅率,印花稅的金額一般較小。因此,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結合運用實際成本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可設想將因存貨增加而繳納的印花稅在金額較小時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金額較大時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當企業購買印花稅稅票時,借記「管理費用」或「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當因存貨增加而需在購銷合同或產權轉移書據上貼印花稅票且金額較小時,不作會計處理;當應貼印花稅票而金額較大時,可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使用原購稅票時)或「銀行存款」(新購稅票貼花時)科目。
七、遺產與贈予稅
我國目前尚未開征遺產與贈予稅,但根據稅制改革目標將開征此稅。其納稅人是繼承和接受捐贈的單位和個人,與存貨實際成本有關的遺產與贈予稅是企業接受捐贈存貨時應繳納的遺產與贈予稅,據實際成本原則,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可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遺產與贈予稅」科目。
⑻ 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存貨支付的進項稅計入什麼科目
小規模納稅人購貨的增值稅要計入存貨成本,會計制度規定小規模納稅人取得的專用增值稅發票不可以抵扣。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一般納稅人購貨的增值稅不計入存貨成本(發票必須為增值稅專用發票)。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納稅人認定或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前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59號)的規定,納稅人自辦理稅務登記至認定或登記為一般納稅人期間,未取得生產經營收入,未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簡易計算應納稅額申報繳納增值稅的,其在此期間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可以在認定或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後抵扣進項稅額。
(8)小規模哪些計入存貨成本擴展閱讀
由於下面兩種因素,小規模納稅人也有可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所規定的禁止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形包括:
1、應稅行為的購買方為消費者個人的;
2、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免稅規定的。
一般納稅人向小規模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屬於禁止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形,並不違規。
二、增值稅納稅人購買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時,須向銷售方提供購買方名稱、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地址電話、開戶行及賬號信息。
購買方需要提供的開票信息及資料里不包括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表,這就使得銷售方在開具發票時不用確認對方是一般納稅人而直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認證的功能,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後不需要認證,直接按價稅合計金額計入相關成本費用,不存在滯留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