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扣除可以抵扣增值稅成本怎麼理解
購買單位對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入賬應價稅分離核算。即銷售額計入成本費用,稅額計入待認證進項稅額核算。
❷ 抵扣進項稅成本是什麼意思和抵扣進項稅額是不是一個意思
我當會計好多年了,從來沒聽說過「抵扣進項稅成本」這種非專業的話,進項稅是可以抵扣的,不能抵扣的時候做進項轉出,相當於增加成本或者費用,但是這不叫抵扣進項稅成本。
❸ 增值稅發票如何抵成本
購買方取得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價稅合計計入成本費用,在所得稅稅前作成本扣除;購買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分離其銷售額計入成本,在所得稅前作成本扣除。
❹ 個人所得稅抵扣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抵扣即「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具體內容如下:
1、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按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2、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支出,教育期間按每月400元定額扣除;
3、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本人或配偶使用貸款購買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5、在主要工作城市無自有住房而發生的租金,按相應標準定額扣除;
6、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按相應標準定額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❺ 抵扣進項稅成本是什麼意思和抵扣進項稅額是不是一個意思
摘要 是的,因為當初您付款中是含稅價格
❻ 個稅抵扣是什麼意思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標準是什麼
是在個稅起征點的基礎上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如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如果增加了個稅抵扣,起征點會高於5000元,每個月扣得個稅會更少。
具體扣除標准如下:
1、子女教育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
納稅人接受學歷或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支出,在規定期間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
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發生的自負醫葯費用超過1.5萬元部分,可在每年6萬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
納稅人本人或配偶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5、住房租金
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據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6、贍養老人
納稅人贍養60歲(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標準定額扣除。
(6)扣稅抵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假設月入2萬元享受4項附加扣除,個稅可降七成。
很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房貸,可以享受的專項附加扣除不止一項。如果一個人同時享受幾項扣除,加起來可以很多個稅。
專家算了這樣一筆賬:對大多數人來說,大病醫療並非日常支出,這個可以先刨除在外。剩下的5項扣除中,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選其一,這兩個專項扣除是不能同時享受的。所以,可以同時享受的大致是4項: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租金或房貸利息、贍養老人。
假設這位納稅人的月工資為2萬元(不考慮三險一金),個稅改革前起征點是3500元,他每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3120元。
2018年10月1日以後取得工資,按每月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調整後的稅率表計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590元,稅負降低了近50%。
2019年1月1日後取得工資,每月再享受4項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000元,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400元,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1200元,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2000元,共計扣除4600元。
也就是說,這位納稅人的工資在扣除5000元起征點後,還要再扣除4600元,剩下的錢才繳納個稅。這樣,他每月應繳納的稅款為830元,比10月份又省了760元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