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外賬成本怎麼計算
商品的耗用原材料量,還需要材料單價才能計算原材料成本,將原材料成本轉入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製造費用比例是1:1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還提供了一個商品的入庫量,先計算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生產成本/原材料量
再計算商品(產成品)成本
商品成本=商品的入庫量*單位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售出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總結一下:
(材料采購)原材料——(生產領用)生產成本——(月末製造費用分攤)——生產成本——(產品完工入庫)庫存商品——(商品售出後)——主營業務成本
沒有領用的材料在原材料賬戶掛賬;沒有完工的在產品在生產成本賬戶掛賬——沒有銷售的產成品在庫存商品賬戶掛賬;售出後轉主營業務成本。
㈡ 如何結轉生產成本-原材料到底是什麼意思
1.結轉生產成本-原材料:
生產領用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成品入庫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意思:
發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產費用,直接借記「生產成本」科目。發生製造費用,借記「製造費用」科目;分配製造費用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月末,結轉已完工並驗收入庫的產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勞務,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生產成本」的余額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產品成本。
拓展資料
一、簡介
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二、構成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㈢ 企業月底原材料結轉生產成本的計算依據是什麼有計算公式嗎
你做的是生產成本結轉這一步驟的,一般月末「生產成本」月末是結平為余額0的。
應該是還有一個步驟:借:生產成本12000,貸
原材料
12000
原材料減少科目按月末倉庫庫存出庫量和單價相乘計算的金額;此數是固定的,有邏輯計算的。
即:如果賬務是正規的,倉庫的月末留存庫存數量=期初+入庫-出庫,經盤點是賬務和實物相符的。
㈣ 外賬公司按怎樣的比例計算成本
商品的耗用原材料量,還需要材料單價才能計算原材料成本,將原材料成本轉入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製造費用比例是1:1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還提供了一個商品的入庫量,先計算單位成本
單位成本=生產成本/原材料量
再計算商品(產成品)成本
商品成本=商品的入庫量*單位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售出後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總結一下:
(材料采購)原材料——(生產領用)生產成本——(月末製造費用分攤)——生產成本——(產品完工入庫)庫存商品——(商品售出後)——主營業務成本
沒有領用的材料在原材料賬戶掛賬;沒有完工的在產品在生產成本賬戶掛賬——沒有銷售的產成品在庫存商品賬戶掛賬;售出後轉主營業務成本。
㈤ 原材料結轉至生產成本
應該如何計算和結轉原材料以減庫存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A
生產成本—B
。。。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製造費用
貸:庫存現金 等 (水電費等)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
完工後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還有直接人工和電費也算進生產成本,那產品的成本如何計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計入某產品成本,水電費需要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分攤至個別產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攤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庫存商品—A
庫存商品—B
庫存商品—C
。。。
貸:製造費用
銷售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沒有領料單,如何知道生產成本A和B的金額?
可以用材料定額計算產品成本,也可以用歷史成本估算各項產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盤點與調賬(處理多記或少記的部分),否則會造成賬實嚴重不符。
這兩分錄的金額不一樣,問一下這金額如何得出的?
金額不一樣很正常,說明投入的產品(在產品)大於完工產品(產成品),一般都會這樣的,很少有當月投入多少就產出多少,生產線上多少會有正在加工的在產品。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這筆分錄是材料轉生產車間,也就是在製品的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這筆分錄是完工後結轉,也就是產成品(庫存商品)成本。
㈥ 原材料轉成本時應 借:在產品 還是 借:生產成本
原材料在生產領用時,即轉成本時:
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貸:原材料
待月末或成本計算期末,如區分在產與完工產品:
借:庫存商品
在產品
貸:生產成本-結轉
如不區分則: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結轉
(生產成本會產生借方余額,即為本月或本期的在產品,報表填列在"庫貨"里反映)
㈦ 關於原材料轉入生產成本問題
領用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產品完工入庫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㈧ 車間領用原材料根據什麼算出來的(結轉到生產成本的)
車間領用原材料,一般有倉庫(生產班組)填制領料單,月末有倉管按項目匯總領料單交由材料會計進行劃價處理,但企業一般沒有材料會計,可以由成本會計劃價,有的企業直接讓倉庫劃價,材料價格一般由發票價格或者暫估價支持(材料明細賬),價格填寫匯總後交由成本會計結轉成本。如果是電算化做賬就不需要了,裡面直接勾稽發票價格或者暫估價格,直接生成領料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