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為什麼材料成本差異有借或貸
擴展閱讀
什麼是高消費用品 2025-05-14 07:56:11
石油管套長多少米 2025-05-14 07:53:08

為什麼材料成本差異有借或貸

發布時間: 2022-08-31 11:20:40

Ⅰ 求解釋「材料成本差異」借貸方的內容!!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原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額),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以及已分配的差異額。(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1)為什麼材料成本差異有借或貸擴展閱讀:

會計業務具體舉例

1、發出材料時:

借:委託加工材料 99000

材料成本差異 1000

貸:原材料 100000

2、支付運雜費、加工費 時:

借:委託加工材料——木箱4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 5010

3、收入包裝物結轉入庫(超支)

借:包裝物 102000 (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 1500

貸:委託加工材料——木箱103500(實際成本)

關於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只有驗收入庫和發出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時,才需要調整其收入和發出的差異,在途或庫存的材料不需要調整差異。

Ⅱ 為什麼材料在發出的時候,材料成本差異一定要在貸方

材料成本差異是-3%(注意是負數),意思說材料成本差異余額在貸方,屬於節約差。
當你領用時候(注意是領用的時候),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自然在借方的。跟原材料是同一個道理的(因為你沒有提供原材料題目,無法解答。)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注意兩點,入庫和領用的時候:
入庫時候:
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
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
領用時候: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Ⅲ 為什麼材料成本差異在借方表示超支啊

材料成本差異在借方表示超支,因為材料成本差異期末如為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即超支差異); 如為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即節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反映企業已入庫(關鍵點,未入庫的不算)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Ⅳ 會計中入庫超支差異明細,材料成本差異為什麼在借方,材料采購在貸方

樓主你好!
1.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時,購入的時候實際給的錢比計劃成本多的話就把材料成本差異記在借方 表示超支了,反之節約了
借:原材料
借 :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
貸:材料采購
貸: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
2.發出時,利用本月的材料成本差異除原材料計算出的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率正數時超支,負數時節約
發出時:
借:生產成本
借: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
貸:原材料
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

Ⅳ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材料成本差異何時記到借方何時記到貸方

1、材料入庫時: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借記:材料成本差異

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貸記:材料成本差異

2、材料領用結轉差異時:

材料成本差異為借方余額時,貸記:材料成本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為貸方余額時,借記:材料成本差異

Ⅵ 怎樣看待材料成本差異借方記超支貸方記節約為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材料成本差異是企業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價格來核算時所采運用的帳戶,用來調整實際價格的帳戶。

當實際采購價大於計劃成本價格時,會產生材料成本差異借方數:

借:原材料(計劃價)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價-計劃價)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若末付款)

當實際采購價小於計劃成本價格時,會產生材料成本差異貸方數:

借:原材料(計劃價)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若末付款)

材料成本差異(計劃價-實際價)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它又是具有雙重性質的科目,當它反映超支差異時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這時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調整賬戶;如果它反映的是節約差異,這時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備抵調整科目了。

工業企業原材料采購採用計劃價格核算,把實際價格和計劃價格的差異結轉到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

(6)為什麼材料成本差異有借或貸擴展閱讀: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採用售後回購方式融資的,在發出商品等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

回購價格與原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應在售後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購回該項商品等時,應按回購商品等的價款,借記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Ⅶ 借:材料采購;貸:材料成本差異「和」借:材料成本差異;貸:材料采購。兩者什麼意思啊

在使用計劃成本核算的時候,才會使用材料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借:材料采購,貸:材料采購差異,是采購成本小於計劃成本;借:材料采購差異,貸:材料采購,是采購成本大於計劃成本

Ⅷ 請教「材料成本差異」的借貸方向

原材料在入庫的時候,「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在借方表示購買原材料的時候是超支,在貸方表示購買原材料的時候是節約。節轉的時候應分別計入相反的方向。所以只有C選項是對的,D選項應該計入借方。

材料成本差異:用於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通俗點說,就是預算和實際購買之間差異)企業只有在用計劃成本做賬時,才有可能會產生差異。

按計劃成本做分錄時,「物料采購」代表實際成本,「原材料」代表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代表超支或者節約。

計算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記借方);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記貸方).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材料成本差異

Ⅸ 在計算存貨時,材料成本差異是借方記加還是貸方

材料成本差異節約應計入貸方。材料成本差異超支應計入借方。材料成本差異轉出差異,不管超支還是節約差異都從貸方轉出,超支差異用藍字,節約差異用紅字,當然也可以節約差異從借方轉出,會計慎用紅字,但紅字結轉的方法還是存在的。看情況,材料成本差異是一個調整科目,也就是雙重性質。采購成本大於目錄價時,材料成本差異就在借方,反之,則在貸方。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它又是具有雙重性質的科目,當它反映超支差異時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這時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調整賬戶;如果它反映的是節約差異,這時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備抵調整科目了。
1.支付貨款借:材料采購
【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
2.驗收入庫並結轉入庫材料成本差異
(1)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等【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
(2)結轉入庫材料成本差異:
計算: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差異金額(+超支差異;-節約差異)
會計分錄:
借:材料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
【節約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
【超支差異】
貸:材料采購
3.發出存貨並分配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1)發出材料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原材料
(2)分配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計算:分配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差異率
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
貸:生產成本等【節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