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編制彈性成本預算有公式法和什麼法

編制彈性成本預算有公式法和什麼法

發布時間: 2022-08-31 07:26:11

『壹』 關於彈性預算的

彈性預演算法又稱變動預演算法、滑動預演算法,是在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上,以未來不同業務水平為基礎編制預算的方法,是固定預算的對稱。是指以預算期間可能發生的多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分別確定與之相應的費用數額而編制的、能適應多種業務量水平的費用預算。以便分別反映在各業務量的情況下所應開支(或取得)的費用(或利潤)水平。正是由於這種預算可以隨著業務量的變化而反映各該業務量水平下的支出控制數,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因而稱為"彈性預算"。

用彈性預算的方法來編製成本預算時,其關鍵在於把所有的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大部分。變動成本主要根據單位業務量來控制,固定成本則按總額控制。成本的彈性預算方式如下:成本的彈性預算=固定成本預算數+∑(單位變動成本預算數×預計業務量)

編制彈性預算的步驟
編制彈性預算的步驟如下:

①選擇和確定各種經營活動的計量單位消耗量、人工小時、機器工時等。

②預測和確定可能達到的各種經營活動業務量。在確定經濟活動業務量時,要與各業務部門共同協調,一般可按正常經營 活動水平的70%-120%之間范圍確定,也可按過去歷史資料中的最低業務量和最高業務量為上下限,然後再在其中劃分 若乾等級,這樣編出的彈性預算較為實用。

③根據成本性態和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將企業生產成本劃分為變動和固定兩個類別,並逐項確定各項費用與業務量之間的關系。

④計算各種業務量水平下的預測數據,並用一定的方式表示,形成某一項的彈性預算。

例如:某企業生產丙產品,預計單位變動成本500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310元,直接人工成本60元,單位變動製造成本40元,預計固定製造費用總額116000元。根據上述資料,按彈性預演算法可編制不同業務量水平下的成本預算,

此例的業務量適用范圍為800台至1100台之間,如生產量在這一業務量范圍內,固定成本相對不變,而變動成本與業務量成比例變動。表中1000台生產量水平為正常活動能力水平。根據業務量百分數編制各級水平的預算,以此形成彈性成本預算表。

彈性成本預演算法的主要特點
①能提供一系列生產經營業務量的預算數據,它是為一系列業務量水平而編制的,因此,當某一預算項目的實際業務量達到任何水平時(必須在選擇的業務量范圍之內).都有其適用的一套控制標准。

②由於預算是按各項成本的性態分別列示的,因而可以方便地計算出

『貳』 簡述彈性預算編制的一般程序

以成本預算為例,編制彈性預算的基本程序一般為:

1、選擇業務量的計量單位。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一般來說,生產單一產品的部門,可以選用產品實物量(生產量);生產多品種產品的部門,可以選用人工工時、機器工時等;動力車間供應能源,可使用電度量或煤炭量、蒸汽量等。

修理車間提供勞務,可用修理工時;服務部門,可用企業共同的工作量計量單位。以手工操作為主的企業應選用人工工時;機械化程度高的企業,更宜採用機器工時而非人工工時。此外還要注意計量單位應易取得和易理解。

2、確定業務量的范圍。業務量的范圍是指彈性預算所適用的業務量區間,即預期業務量變動的相關范圍,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定,但應使將來可能發生的業務量不超過此范圍,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10%之間,或以歷史上的最高業務量或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

3、按成本形態將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混合成本。

4、確定預算期內各業務活動水平。

5、編制彈性預算。

簡介。

用彈性預算的方法來編製成本預算時,其關鍵在於把所有的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大部分。變動成本主要根據單位業務量來控制,固定成本則按總額控制。成本的彈性預算方式如下:成本的彈性預算=固定成本預算數+∑(單位變動成本預算數×預計業務量)

是固定預算的對稱,又稱變動預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質分類的基礎上,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依據,按照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編制能夠適應不同業務量預算的方法。

『叄』 彈性預演算法的彈性成本預演算法的主要特點

一、彈性成本預演算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聯動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工時等)水平編制的系列預算方法。其主要特點:
1、彈性預算是按一系列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范圍;
2、彈性預算是按成本性態分類列示的,在預算執行中可以計算一定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便於預算執行的評價和考核。
注意:
(1)編制彈性預算,要選用一個最能代表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業務量計量單位;
(2)彈性預演算法所採用的業務量范圍,視企業或部門的業務量變化情況而定,務必使實際業務量不至於超出相關的業務量范圍。
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10%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
二、彈性成本預演算法適用於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預算,但實務中主要用於編製成本費用預算和利潤預算,尤其是成本費用預算。

『肆』 彈性預演算法的什麼是彈性預演算法

1、定義:彈性預演算法又稱變動預演算法、滑動預演算法,是在變動成本法的基礎上,以未來不同業務水平為基礎編制預算的方法,是固定預算的對稱。是指以預算期間可能發生的多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分別確定與之相應的費用數額而編制的、能適應多種業務量水平的費用預算。以便分別反映在各業務量的情況下所應開支(或取得)的費用(或利潤)水平。正是由於這種預算可以隨著業務量的變化而反映各該業務量水平下的支出控制數,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因而稱為"彈性預算"。
2、其他說明:用彈性預算的方法來編製成本預算時,其關鍵在於把所有的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大部分。變動成本主要根據單位業務量來控制,固定成本則按總額控制。成本的彈性預算方式如下:成本的彈性預算=固定成本預算數+∑(單位變動成本預算數×預計業務量)

『伍』 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

一、增量預演算法與零基預演算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出發點的特徵不同,可分為增量預算方法和零基預算方法兩大類。

(一)增量預演算法

增量預演算法又稱調整預演算法,是指以基期水平為基礎,分析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因素的變動情況,通過調整基期項目及數額,編制相關預算的方法。

增量預算方法的前提條件是:(1)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所必需的;(2)原有的各項業務都是合理的。

增量預算方法的缺點是當預算期的情況發生變化,預算數額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擾,可能導致預算的不準確,不利於調動各部達成預算目標的積極性。

(二)零基預演算法

零基預演算法是「以零為基礎編制預算」的方法,採用零基預演算法在編制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期間的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主要根據預算期的需要和可能分析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的合理性,綜合平衡編制費用預算。

應用零基預演算法編制費用預算的優點是,不受前期費用項目和費用水平的制約,能夠調動各部門降低費用的積極性。但其缺點是編制工作量大。

二、固定預演算法與彈性預演算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業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徵不同,可分為固定預算方法和彈性預算方法。

(一)固定預演算法

固定預演算法又稱靜態預演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只根據預算期內正常、可實現的某一固定的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等)水平作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方法。

固定預演算法存在適應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點。一般適用於經營業務穩定,生產產品產銷量穩定,能准確預測產品需求及產品成本的企業,也可用於編制固定費用預算。

(二)彈性預演算法

彈性預演算法又稱動態預演算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聯動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工時等)水平編制系列預算的系列預算方法。

編制彈性預算,要選用一個最能代表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業務量計量單位。

彈性預演算法所採用的業務量范圍,視企業或部門的業務量變化情況而定,務必使實際業務量不至於超出相關的業務量范圍。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ll0%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彈性預演算法編制預算的准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本性態分析的可靠性。

與按特定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固定預算相比,彈性預算有兩個顯著特點:(1)彈性預算是按一系列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范圍;(2)彈性預算是按成本性態分類列示的,在預算執行中可以計算一定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便於預算執行的評價和考核。

運用彈性預演算法編制預算的基本步驟是:

(1)選擇業務量的計量單位;

(2)確定適用的業務量范圍;

(3)逐項研究並確定各項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4)計算各項預算成本,並用一定的方式來表達。

彈性預演算法又分為公式法和列表法兩種具體方法:

1.公式法

公式法是運用總成本性態模型,測算預算期的成本費用數額,並編製成本費用預算的方法。根據成本性態,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

y=a+bx

其中,y表示某項預算成本總額,a表示該項成本匯總的預算固定成本額,b表示該項成本中的預算單位變動成本額,x表示預計業務量。

公式法的優點是便於計算任何業務量的預算成本。但是,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只能用數學方法修正為直線,才能應用公式法。必要時,還需在「備注」中說明適用不同業務量范圍的固定費用和單位變動費用。

2.列表法

列表法是在預計的業務量范圍內將業務量分為若干個水平,然後按不同的業務量水平編制預算。

列表法的優點是:不管實際業務量多少,不必經過計算即可找到與業務量相近的預算成本;混合成本中的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可按總成本性態模型計算填列,不必用數學方法修正為近似的直線成本。但是,運用列表法編制預算,在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時,往往需要使用插補法來計算「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比較麻煩。

三、定期預演算法與滾動預演算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預算期的時間特徵不同,可分為定期預算方法和滾動預算方法兩大類。

(一)定期預演算法

定期預演算法是以固定不變的會計期間(如年度、季度、月份)作為預算期間編制預算的方法。

採用定期預演算法編制預算,保證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在時期上配比,便於依據會計報告的數據與預算的比較,考核和評價預算的執行結果。但不利於前後各個期間的預算銜接,不能適應連續不斷的業務活動過程預算管理。

(二)滾動預演算法

滾動預演算法又稱連續預演算法或永續預演算法,是在上期預算完成情況基礎上,調整和編制下期預算,並將預算期間逐期連續向後滾動推移,使預算期間保持一定的時期跨度。

採用滾動預演算法編制預算,按照滾動的時間單位不同可分為逐月滾動、逐季滾動和混合滾動。

1、逐月滾動方式

逐月滾動方式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月份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每個月調整一次預算的方法。

按照逐月滾動方式編制的預算比較精確,但工作量較大。

2、逐季滾動

逐季滾動方式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季度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每個季度調整一次預算的方法。

逐季滾動編制的預算比逐月滾動的工作量小,但精確度較差。

3、混合滾動

混合滾動方式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同時以月份和季度作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的方法。

這種預算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人們對未來的了解程度具有對近期把握較大,對遠期的預計把握較小的特徵

『陸』 彈性預算怎麼做

彈性預算的含義彈性預算是在固定預算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預算模式。它是根據計劃或預算可預見的多種不同的業務量水平,分別計算其相應的預算額,以反映在不同業務量水平下所發生的的費用和收入水平的財務預算編制模式。由於彈性預算隨業務量的變動而作相應調整,考慮了計劃期內業務量可能發生的多種變化,故又稱變動預算。


彈性預算有兩方面的特性:

  1. 彈性預算僅以某個「相關范圍」為編制基礎,而不是以某個單一業務水準為基礎。

  2. 彈性預算的性質是「動態」的。彈性預算的編制可適應任何業務要求,甚至在期間結束後也可使用。也就是說,企業可視該期間所達到的業務要求編制彈性預算,以確定在該業務要求下,「應有」的成本是多少。


彈性預算的編制採用彈性預算方法編制財務預算有效地彌補了固定預算方法的不足。由於彈性預算的出現,使不同的財務經濟指標水平或同一經濟指標的不同業務量水平有了相應的預算額。因此,在實際業務量發生後,可將實際發生量同與之相適應的預算數進行對比,以揭示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彈性預算的具體編制步驟是:

  1. 選擇和確定與預算內容相關的業務量計量標准和范圍。如產銷量、材料消耗量、直接人工小時、機器工時和價格等。2.計算、確定各經濟變數之間的數量關系,預測計劃期或預算期可能達到的各種經營活動業務量;例如,預測隨業務量增減變化而變化的變動成本,應計算每單位業務量所負擔的某種成本費用,其計算一般採用下面公式:3.計算各種業務量的財務預算數額,並以列表、圖示或公式等方式表示。彈性預算方法實際上僅指出變動成本具有彈性。三、彈性預算編制技巧為了加強預算控制,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應的項目編制彈性預算。對於如何選擇與企業自身相適應的項目為基礎編制彈性預算,應考慮以下三方面因素:

  2. 所選擇的項目必須與企業製造費用的變動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製造費用變動應隨所選項目數值的變動而變動。

  3. 選定的項目應盡量以單位數表示,而不以金額表示。若不得不以金額表示,則應使用標准金額,而不用實際金額。使用金額的缺點是容易受物價變動的影響而導致所選定的項目發生「歪曲」現象。

  4. 所採用的項目力求簡明易懂。若所採用的項目不易為人所了解,則不但不能作為財務管理的工具,反而會造成許多混亂及誤解。

『柒』 餐飲企業預算編制方法有哪些

一、固定預算方法與彈性預算方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業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徵不同,可分為固定預算方法和彈性預算方法兩大類。
(一)固定預算方法
固定預算又稱靜態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只根據預算期內正常的、可實現的某一固定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水平作為惟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
固定預算方法存在適應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點。
(二)彈性預算方法
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是指為克服固定預算方法的缺點而設計的,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依據,以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編制能夠適應多種情況預算的一種方法。
編制彈性預算所依據的業務量可以是產量、銷售量、直接人工工時、機器工時、材料消耗量或直接人工工資等。
與固定預算方法相比,彈性預算方法具有預算范圍寬和可比性強的優點。
理論上,該方法適用於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預算,但實務中,主要用於編制彈性成本費用預算和彈性利潤預算,尤其是編制費用預算。
編制彈性成本(費用)預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公式法、列表法和圖示法。
大類。
(一)增量預算方法
增量預算又稱調整預算方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成本因素的未來變動情況,通過調整有關原有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
增量預算方法的假設前提有:(1)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必需的;(2)原有的各項開支都是合理的;(3)增加費用預算是值得的。
增量預算方法的缺點是:(1)受原有費用項目限制,可能導致保護落後;(2)滋長預算中的「平均主義」和「簡單化」;(3)不利於企業未來發展。
(二)零基預算方法
零基預算又稱零底預算,是指在編製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將所有的預算支出均以零為出發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一種方法。
零基預算的編製程序是:(1)動員與討論;(2)劃分不可避免項目和可避免項目;(3)劃分不可延緩項目和可延緩項目。
零基預算的優點是:不受已有費用項目和開支水平的限制;能夠調動各方面降低費用的積極性,有助於企業的發展。其缺點是工作量大,重點不突出,編制時間較長。
此法特別適用於產出較難辨認的服務性部門費用預算的編制。

『捌』 成本估算的編制方法有哪些

成本預算的編制方法具體有:
1、固定預算
也稱增量預算或減量預算,是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出後,再預算期內除特殊情況必須追加預算外一般不做變動或更迭,具有相對固定性,編制簡單。
假設前提是:1)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必須的
2)原有的各項開支都是合理的
3)增加費用預算是值得的
2、彈性預算
又稱變動預算,這種預算隨著物業經營管理活動水平的不同可以作相應的調控,具有伸縮性,根據業務量的多少,列出幾個不同水平的費用預算。
主要方法:1)列表法,又稱多水平法
2)公式法,y=a+bx,=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金額×業務量
3、零基預算
西方國家廣泛使用,在每一預算期對任何一項預算開支項目,不考慮以往費用項目或費用額,所有預算支出均以零為出發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製成本預算。
4、滾動預算
包括逐月滾動、逐季滾動、混合滾動。
5、概率預算
對成本預算編制中涉及的諸多變數(價格、業務量等)在一定范圍內的變動作出近似的估計,從而使預算的編制更為符合實際。

『玖』 預算編制的方法有哪些

一、增量預演算法與零基預演算法

按其出發點的特徵不同,編制預算的方法可分為增量預演算法和零基預演算法兩大類。

(一)增量預演算法

增量預演算法又稱調整預演算法,是指以基期水平為基礎,分析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因素的變動情況,通過調整基期項目及數額,編制相關預算的方法。

增量預演算法的前提條件是:(1)現有的業務活動是企業所必需的;(2)原有的各項業務都是合理的。

增量預演算法的缺點是如果預算期的情況發生變化,預算數額會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擾,可能導致預算的不準確,不利於調動各部門達成預算目標的積極性。

(二)零基預演算法

零基預演算法是「以零為基礎編制預算」的方法,採用零基預演算法在編制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期間的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主要根據預算期的需要和可能分析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的合理性,綜合平衡編制費用預算。

運用零基預演算法編制費用預算的具體步驟是:

(1)根據企業預算期利潤目標、銷售目標和生產指標等,分析預算期各項費用項目,並預測費用水平;

(2)擬訂預算期各項費用的預算方案,權衡輕重緩急,劃分費用支出的等級並排列先後順序;

(3)根據企業預算期預算費用控制總額目標,按照費用支出等級及順序,分解落實相應的費用控制目標,編制相應的費用預算。

應用零基預演算法編制費用預算的優點是不受前期費用項目和費用水平的制約,能夠調動各部門降低費用的積極性。其缺點是編制工作量大。

二、固定預演算法與彈性預演算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業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徵不同,可分為固定預演算法和彈性預演算法。

(一)固定預演算法

固定預演算法又稱靜態預演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只根據預算期內正常、可實現的某一固定的業務量

(如生產量、銷售量等)水平作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方法。

固定預演算法存在適應性差和可比性差的缺點。一般適用於經營業務穩定、生產產品產銷量穩定、能准確預測產品需求及產品成本的企業,也可用於編制固定費用預算。

(二)彈性預演算法

彈性預演算法又稱動態預演算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聯動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工時等)水平編制系列預算的方法。

理論上,彈性預演算法適用於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預算,但實務中主要用於編製成本費用預算和利潤預算,尤其是成本費用預算。

編制彈性預算,要選用一個最能代表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業務量計量單位。例如,以手工操作為主的車間,就應選用人工工時;製造單一產品或零件的部門,可以選用實物數量;修理部門可以選用直接修理工時等。

彈性預演算法所採用的業務量范圍,視企業或部門的業務量變化情況而定,務必使實際業務量不至於超
出相關的業務量范圍。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10%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彈性預演算法編制預算的准確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本性態分析的可靠性。

與按特定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固定預算相比,彈性預算有兩個顯著特點:(1)彈性預算是按一系列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范圍;(2)彈性預算是按成本性態分類列示的,在預算執行中可以計算一定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以便於預算執行的評價和考核。

運用彈性預演算法編制預算的基本步驟是:

(1)選擇業務量的計量單位;

(2)確定適用的業務量范圍;

(3)逐項研究並確定各項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

(4)計算各項預算成本,並用一定的方式來表達。

彈性預演算法又分為公式法和列表法兩種具體方法:

1.公式法

公式法是運用總成本性態模型,測算預算期的成本費用數額,並編製成本費用預算的方法。根據成本性態,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

y=a+bx

其中,y表示某項預算成本總額,a表示該項成本中的預算固定成本額,b表示該項成本中的預算單位變動成本額,x表示預計業務量。

2.列表法

列表法是在預計的業務量范圍內將業務量分為若干個水平,然後按不同的業務量水平編制預算。

應用列表法編制預算,首先要在確定的業務量范圍內,劃分出若干個不同水平,然後分別計算各項預算值,匯總列入一個預算表格。

三、定期預演算法與滾動預演算法

編制預算的方法按其預算期的時間特徵不同,可分為定期預算方法和滾動預算方法兩大類。

(一)定期預演算法

定期預演算法是以固定不變的會計期間(如年度、季度、月份)作為預算期間編制預算的方法。採用定
期預演算法編制預算,保證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在時期上配比,便於依據會計報告的數據與預算比較,考核和評價預算的執行結果。但不利於前後各個期間的預算銜
接,不能適應連續不斷的業務活動過程預算管理。

(二)滾動預演算法

滾動預演算法又稱連續預演算法或永續預演算法,是在上期預算完成情況基礎上,調整和編制下期預算,並將預算期間逐期連續向後滾動推移,使預算期間保持一定的時期跨度。

採用滾動預演算法編制預算,按照滾動的時間單位不同可分為逐月滾動、逐季滾動和混合滾動。

1.逐月滾動方式

逐月滾動方式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月份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每個月調整一次預算的方法。

如在2011年1月至12月的預算執行過程中,需要在1月末根據當月預算的執行情況修訂2月至12月的預算,同時補充下一年1月份的預算;到2月末可根據當月預算的執行情況,修訂3月至2012年1月的預算,同時補充2012年2月份的預算;以此類推。

按照逐月滾動方式編制的預算比較精確,但工作量較大。

2.逐季滾動

逐季滾動方式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季度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每個季度調整一次預算的方法。逐季滾動編制的預算比逐月滾動的工作量小,但精確度較差。

3.混合滾動

混合滾動方式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同時以月份和季度作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的方法。這種預算方法的理論依據是:人們對未來的了解程度具有對近期把握較大、對遠期的預計把握較小的特徵。

運用滾動預演算法編制預算,使預算期間依時間順序向後滾動,能夠保持預算的持續性,有利於考慮未來業務活動,結合企業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使預算隨時間的推進不斷加以調整和修訂,能使預算與實際情況更相適應,有利於充分發揮預算的指導和控製作用。

『拾』 編制預算時使用的方法通常有哪幾種分別說明。

⒈編制預算時使用的方法通常有:
滾動預算,定期預算,零基預算,增值預算,彈性預算,固定預算。

⒉分別說明:
滾動預算:滾動預算又稱連續預算或永續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年度相脫離,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延伸補充預算,逐期向後滾動,使預算期永遠保持一個固定期間的一種預算編制方法。(2)滾動預算的方式及其特徵:分為逐月滾動、逐季滾動和混合滾動三種方式。逐月滾動比較精確,但工作量太大;逐季滾動工作量小,但精確度較差。
定期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以不變的會計期間(如日歷年度)作為預算期的一種編制預算的方法。
零基預算:零底預算,是指在編製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而是將所有的預算支出均以零為出發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一種方法。 零基預算方法的編製程序:①動員與討論;②劃分不可避免項目和可避免項目;③劃分不可延緩項目和可延緩項目。 零基預算方法的優點:優點:①不受現有費用項目的限制;②不受現行預算的束縛;③能夠調動各方面節約費用的積極性;④有利於促使各基層單位精打細算,合理使用資金,真正發揮每項目費用的效果。
定期預算 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以不變的會計期間(如日歷年度)作為預算期的一種編制預算的方法。
增值預算:又稱調整預算方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成本因素的未來變動情況,通過調整有關原有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 增量預算方法的假設:①現有業務活動是企業所必需的;②原有的各項開支都是合理的;③未來預算期的費用變動是在現有費用的基礎上調整的結果。 增量預算方法的缺點:①受原有費用項目限制,可能導致保護落後;②滋長預算中的「平均主義」和「簡單化」;③不利於企業未來發展。
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或滑動預算,是指為克服固定預算方法的缺點而設計的,以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為依據,以預算期可預見的各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編制能夠適應多種情況預算的一種方法。優點:預算范圍寬、可比性強。 適用范圍:彈性預算的方法從理論上講適用於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各種預算,但從實用角度看,主要用於編制彈性成本費用預算和彈性利潤預算,尤其是編制費用預算。
固定預算:又稱靜態預算,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只根據預算期內正常的、可實現的某一固定業務量水平作為惟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一種方法。(2)缺點:過於機械呆板、可比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