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要讓人民幣國際化 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嗎
一、人民幣國際化 的好處:
1、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2、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3、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
4、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
二、人民幣國際化 的負面影響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3、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
盡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說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貳』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分析
中國社科院重點課題「國際化戰略中的人民幣區域化」報告指出其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
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另外,不少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中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中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有利。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中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報告也同時指出了其產生的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群羊效應」,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伴隨這些非法活動出現的不正常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一方面會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
盡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說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人民幣國際化利大於弊
在經濟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種國際貨幣的發行權對於一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不僅可以取得鑄幣稅的收入,還可以部分地參與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既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又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發言權,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貨幣國際化也將為本國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其對本國經濟的有利影響的同時,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國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就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人民歡迎和接受的貨幣。
『叄』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好處:
1、利於償還外債
2、進口外國商品所花的錢更少
3、個人出國旅遊、留學負擔減少,因為人民幣升值可以換來更多的外匯。
4、能夠提高中國GDP總量在世界上的地位。
壞處:
1、不利於出口。外國人原來花10元買某個東西,升值後可能就要花15元,人家就要考慮了。
2、由於不利於出口,造成資本外流,同時不利於引進外資。國內就業壓力加大,稅收減少。
3、我國企業競爭力更多依賴的是勞動力成本低,而不是技術、品牌、資本實力、企業家能力等等,人民幣升值,進口就會大幅度增長,最終會使國內企業競爭力大大受損。
4、還有就是外匯會縮水,造成外匯損失。
『肆』 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盡管目前人民幣境外的流通並不等於人民幣已經國際化了,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終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世界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這是衡量貨幣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的通用標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後兩點。 當前國家間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如果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替代性增強,不僅將現實地改變儲備貨幣的分配格局及其相關的鑄幣稅利益,而且也會對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編輯本段]趨勢分析
人民幣已有「小美元」之稱 就人民幣境外流通的現狀分析,過去人民幣僅在邊境地區流通,目前已經在部分發達國家的部分地區流通和兌換。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人民幣流通擴大的過程。經濟發展的速度越快,流通的范圍就越廣、數量就越大。 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已經成了僅次於美元、歐元、日元的又一個「硬通貨」。在西南邊境地區,人民幣有「小美元」之稱,被當作硬通貨使用,流通范圍較廣,寮國東北三省人民幣完全可以替代本幣在境內流通,最遠深入到寮國首都萬象一帶。而在中緬邊貿及旅遊活動中,緬甸禪邦重鎮小勐拉,每年流出、流入的人民幣多達10多億元。 人民幣在越南流通范圍也非常廣,已經在越南全境流通。越南國家銀行已經開展了人民幣存儲業務。在西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在中亞五國、俄羅斯地區和巴基斯坦流通。目前人民幣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哈薩克,大約有十多億元人民幣。在中亞其他國家流通的人民幣總共也有十多億元。 在東北地區,人民幣主要是跨境流通到俄羅斯和朝鮮以及蒙古國。特別是蒙古國,已經把人民幣作為主要外國貨幣。蒙古國的各個銀行都開展了人民幣儲蓄業務。在與蒙古國的邊境貿易中,人民幣現金交易量占雙邊全部交易量的1/3強。 人民幣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中國香港地區。人民幣在香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自由兌換。與在周邊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是,人民幣在香港被用來作為投資的一種儲備貨幣。另外,在中國澳門地區人民幣也在廣泛使用。 進入21世紀以來,人民幣有向世界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流通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在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開始使用。隨著中國遊客的不斷增多,在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機場以及飯店也開展了人民幣兌換業務。如紐約的機場、唐人街以及部分華人比較集中的地區。在日本華人比較集中的地區也已經開始收人民幣。 市場選擇了人民幣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是中國經濟成長到新階段的表現。同時說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人民幣國際化趨勢首先應該是市場選擇的結果,而不是政府力量推動的結果。 具體來說,一國貨幣走向國際化首先是由該國的經濟基本面決定的:較大的經濟規模和持續的增長趨勢是建立交易者對該種貨幣的信心的經濟基礎;經濟開放度較高、在世界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國家能夠獲得交易者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國際交易者對該種貨幣的信心和需求,決定了該種貨幣必然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並促使該貨幣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按照這些條件分析目前正在出現的人民幣國際化趨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為維護人民幣不貶值的國際信譽,人民銀行收窄了人民幣的波動幅度,與美元形成了較為穩固的關系,使得人民幣迅速得到周邊地區的認同,形成區域內的「良幣」形象。同時,經濟高速穩定增長支撐下的人民幣強勢表現,增強了人民幣在區域內的信譽,也贏得了區域內市場的信賴和需要。 從中國來看,中國大國經濟特點的形成和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增強了國際經濟交易參與者和普通公眾對人民幣的信心,從而增加了對人民幣的需求。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可持續的,普遍接受性也會大大提高,人民幣將必然會成為國際通貨。 從亞洲來看,隨著中國的崛起,在一個市場中,一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將大大減少貿易和資本流動中的交易成本,為該地區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提高交易的規模、效率和國家福利。中國與亞洲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將擴大亞洲市場的規模,並產生對共同價值標準的需求。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將是一個必然結果,亞洲出現人民幣替代其他貨幣的現象也將成為可能。
[編輯本段]利弊分析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尤其依賴於資金財富。因此,一旦實現了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以減少中國因使用外幣引起的財富流失,而且將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但人民幣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仔細分析其中的利弊。 中國社科院重點課題「國際化戰略中的人民幣區域化」報告指出其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 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另外,不少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中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中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有利。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 目前中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人民幣國際化後,中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中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報告也同時指出了其產生的三方面的負面影響: 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群羊效應」,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對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伴隨這些非法活動出現的不正常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一方面會影響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 盡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說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編輯本段]實現途徑
根據中國經濟的特點,可以採取一種雙軌制、漸進式的人民幣國際化步驟。 雙軌制的第一個軌,是在中國境內實行有步驟、漸進式的資本賬戶下可兌換,同時加強中國金融體系效率,其中包括許多措施,如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計劃(QFII)、境內合格機構投資者計劃(QDII),還包括各種有步驟的資金對外開放,如境內資金投資港股,但這種開放是有限制的、定向的。另外,可以考慮邀請海外高質量的企業如蘋果(Apple)、IBM、英特爾到A股發行人民幣債券或股票,使得一部分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流出境外,也由此改進中國公司的治理水平和資本市場的運作效率。 此外,還特別需要大力鼓勵和推動外貿企業與境外貿易夥伴以人民幣結算,為此有必要考慮由中國人民銀行補貼針對外貿企業的人民幣匯率調期服務(Swap contracts),即以比較低的價格提供未來人民幣收入按事先約定的匯率兌換為外幣的服務,其目的就是推動有關企業以人民幣結算。 雙軌制的第二個軌是在境外,主要是在香港。香港完全可以較大力度地擴大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市場的規模,推進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市場,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不斷擴大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的規模以及交易水平,其目的是在境外盡快形成與歐元證券和美元證券抗衡的人民幣金融市場。這種逐步擴大的、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交易,對於在條件成熟時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是一個極大的推動。這一措施,也可以在很大程度化解外資進入內地賭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此,中國央行可以考慮在香港建立與當地資本市場規模相匹配的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但是,這一市場的規模應該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規定參與交易者必須是人民幣證券市場的交易者,而參與交易的額度受其證券市場的交易額度的限制,其目的是使這一市場不會對人民幣政策造成主要的沖擊。 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 一、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范圍:除了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六個基本的城市之外,將邊境貿易較大的省份也納入試點范圍; 二、建立和完善跨境人民幣資金支付清算機制,以轉賬支付代替現鈔支付,為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清算平台; 三、我國貨幣當局可以與人民幣跨境流通規模較大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訂協議,允許其在一定額度內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以提升周邊國家和地區居民對人民幣的信心; 四、建設以香港為基地的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作為我國資本項目尚沒有完全開放之前的一個過渡性安排,以消除境外機構缺乏人民幣投資與避險工具的障礙。
[編輯本段]主要障礙
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仍然存在眾多障礙。目前影響人民幣國際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民幣國際流通量增長不足;國內金融市場深度、廣度和國際標准化程度不足;國際化過程中人民幣對外價值可能發生巨大變動,妨礙經濟政策自主性。 其中,人民幣國際流通量不足將成為最大問題。因為在金本位的黃金時代,英國雖然存在龐大經常項目順差,卻通過資本輸出向世界各地輸出了大量英鎊;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後,美國通過經常項目逆差向世界提供了美元流動性。盡管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貿易順差最大國之一,但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仍然較小。 而且,縱觀全球主要國家的貨幣國際化的實踐,一國貨幣國際化進程要求該貨幣發行國應具備以下條件:佔有全球經濟較大份額的經濟實力,政治上高度穩定,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和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從中國的發展狀況來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尚存在諸多不足。 經濟實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與貨幣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有一定的差距。同時,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因此,現階段大規模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基礎並不穩固。 現有經濟體制有待於進一步完善。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初見成效,但仍存在難以支撐人民幣迅速實施國際化進程的諸多問題。如利率市場化問題、人民幣匯率機制完善問題、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問題等。 以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為例。中國之所以採用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漸進模式,主要目的在於盡可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創造實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前提條件。這些前提條件,簡言之就是,穩定的宏觀經濟、健全的微觀機制、健康的金融體系、有效的金融監管、有利的國際環境。 顯而易見,目前中國尚未完全具備上述條件。中國宏觀經濟存在著眾多的矛盾,還很不穩定,微觀機制有待健全,金融體系較為脆弱,金融監管也比較薄弱,國際環境較為嚴峻。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前提條件的成熟,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在這種情況下,「漸進模式」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伍』 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
一、人民幣國際化 的好處:
1、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2、減少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3、進一步促進中國邊境貿易的發展。
4、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
二、人民幣國際化 的負面影響
1、對中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
2、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比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3、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
盡管一國貨幣國際化會給該國帶來種種消極影響,但長遠看,國際化帶來的利益整體上遠遠大於成本。美元、歐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現實說明,擁有了國際貨幣發行權,就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的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陸』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與弊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體系,提升中國國際地位,增加國際博弈工具。但是,出口導向,主導的國際市場規模,國際金融監控體系建設等也影響人民幣國際化。
1、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建立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體系,企業或個人在海外交易時方便。
但是,這個需要中國國內市場夠大,也需要中國主導下的國際市場夠大。。
(1)中國與德國、日本一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即便通過國際援助、貸款等方向出去,還是會在出口貿易中被賺回來。
(2)瑞士法郎無法國際化的原因是,瑞士經濟體太小,流出的貨幣比本國經濟體能夠承載的貨幣大很多,一旦流出的瑞士法郎迴流,對瑞士經濟的沖擊是瑞士無法承擔的。
2、人民幣國際化,可以讓中國在各國博弈中,增加貨幣工具,但是這需要匹配國際地位,也要匹配有效的國際金融監管體系。
(1)美國可以在國際范圍內監管到美元的流向,對異動進行監控和管制。但是人民幣還沒有建立全球的監管體系。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泰國沒有監控到索羅斯大量借入泰銖,因此,無法提前管控。
(2)人民幣國際化,會導致兩個人民幣匯率體系:中國外匯管理局及中國金融市場定的人民幣匯率,海外人民幣交易市場的匯率。後者通過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會放大交易量,導致人民幣定價權由國內轉向國外,中國匯率可控性降低。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
『柒』 人民幣國際化是什麼有怎樣的好處
簡單的說人民幣就能夠在其他國家使用,可以在境外進行合法流通,也被外界所認可。比如說我們拿100元人民幣在巴基斯坦可以直接用來消費。隨著國家實力不斷提升,人民幣的影響力也跨出了國門,如今人民幣可以在28個國家當中直接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比如俄羅斯伊朗阿爾及利亞,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幣進行消費,直接就省去了兌換成當地貨幣的麻煩,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很大好處的,而且作為國人的我們也會為此而感到驕傲。
人民幣國際化對於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來說則有著更多的投資機會。對於投資機構來說,省卻了匯率的風險,在國際上進行投資會有了更多的選擇。
『捌』 人民幣國際化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經濟的正面影響
有助於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增強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貨幣國際化是一國綜合經濟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從當今世界主要國際貨幣來看,美元、歐元、日元等國際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後,中國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那些使用人民幣的國家和地區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中國的經濟狀況和經濟政策變化也將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我們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增強我國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和發言權,使我國國際地位得到相當大的提高。
有助於減少匯價風險,促進我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隨著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程度的加深,對外貿易和對外金融活動也步入了空前的發展時期。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少,這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進一步促進我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了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團結和邊境穩定。另外,許多周邊國家是自然資源豐富、市場供應短缺的國家,與我國情況形成鮮明對照。人民幣流出境外,這對於緩解我國自然資源短缺、市場供應過剩非常有利。
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目前我國擁有數額較大的外匯儲備,實際是相當於對外國政府的巨額無償貸款,同時還要承擔通貨膨脹稅,是一種巨大的財富流失。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不僅可以減少因使用外匯引起的財富流失,還可以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為我國利用資金開辟一條新的渠道。
人民幣國際化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當然,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我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我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我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特別是貨幣國際化後如果本幣的實際匯率與名義匯率出現偏離,或是即期匯率、利率與預期匯率、利率出現偏離都將給國際投資者以套利的機會,刺激短期投機性資本的流動,並可能出現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產生的「羊群效應」,對我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
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國際金融市場上將流通一定量的人民幣,其在國際間的流動可能會削弱中央銀行對國內人民幣的控制能力,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效果。如,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則會擇機而入,增加人民幣的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應。
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國際化後,由於對境外人民幣現金需求和流通的監測難度較大,將會加大中央銀行進行人民幣現金管理的難度。同時人民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可能會加大一些非法活動如走私、賭博、販毒的出現,伴隨這些非法活動出現的不正常的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一方面會影響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反假幣、反洗錢工作的困難。
『玖』 什麼是國際貨幣成為國際貨幣有哪些好處
國際貨幣是指一國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於國際支付的國際通用的貨幣。本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好處,是可以提升本幣國的國際地位、降低本幣國匯價風險和促進國際貿易、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
國際貨幣是指一國政府持有的可直接用於國際支付的國際通用的貨幣。本幣國際化後,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的貨幣。本幣國際化的好處,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提升本幣國國際地位,增強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國際貨幣,是美國、歐盟、日本經濟實力強大和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體現。任何一個國家,本幣實現國際化後,就擁有了一種世界貨幣的發行和調節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和發言權也將隨之增加。同時,本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可以改變目前處於被支配的地位,減少國際貨幣體制對本的不利影響。
(二)降低本幣國匯價風險,促進中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使外貿企業持有大量外幣債權和債務。由於貨幣敞口風險較大,匯價波動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一定影響。本幣國際化後,對外貿易和投資可以使用本國貨幣計價和結算,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將隨之減小,這可以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同時,也會促進本幣計價的債券等金融市場的發展。本幣國際化還可以進一步促進本國邊境貿易的發展。邊境貿易和旅遊等實體經濟發生的本幣現金的跨境流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雙邊交往中結算手段的不足,推動和擴大了雙邊經貿往來,加快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三)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實現本幣國際化後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獲得國際鑄幣稅收入。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於本國用之於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於從別國徵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