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包轉甲方的怎麼轉的
能力比較強的,甲方會直接來談,這時候有意向的話就可以轉到甲方那裡;如果能力不是很出眾,想要轉甲方的話就主動出擊去找甲方談。
外包是指企業動態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業的功能和服務,並利用企業外部的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和經營服務。 外包是一個戰略管理模型,所謂外包,在講究專業分工的二十世紀末,企業為維持組織競爭核心能力,且因組織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將組織的非核心業務委託給外部的專業公司,以降低營運成本,提高品質,集中人力資源,提高顧客滿意度。外包業是新近興起的一個行業,它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2. 關於建築業如何結轉成本
對於建築業和成本結轉,基本的結轉方法,供你參考:因為工程正在施工,因此實際成本還無法計算出,因此你在結轉時可以先按一定的百分比來確定結轉,比如:按85%來結轉,那麼你先結算的30萬元收入就結轉23。5萬元的工程成本,待工程全部完工後再按實際的成本進行調整。
3. 如何進行結轉工程結算成本
工程結算
向業主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時,按結算單所列金額,通過「應收賬款」和「工程結算」科目反映。「工程結算」科目反映累計已結算的合同款,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的價款,本科目只在工程完工時與「工程施工」科目對轉。「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應收未收的進度款。
(1)確認應收的進度款
借:
合同毛利=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結算管理費。
1.每月根據項目部確認的產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審核的產值(工程量)確認收入,結轉成本。每月根據項目部確認的產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審核的產值(工程量)確認收入,結轉成本也不是這樣結轉的。如果是集團公司的話,賬務處理如下:主營業務收入
借:
經營收入、成本和稅金
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應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沖抵後,根據合同毛利率等確認合同毛利,記入「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應根據決算文件。即,「主營業務收入」「與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差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在承包經營方式下:公司內部往來——上繳款
公司內部往來——綜合費
2.年末根據工程部核實的項目年度施工產值(工作量)進行收入和成本的調整(調減用負數)
借。
借不是醬紫滴,工程結算是工程施工的備抵科目,所收到的預收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
工程決算
工程完工決算後: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
貸:工程結算
(2)收到進度款後,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
(3)根據合同協議約定,扣除以前年度確認的收入和成本,來確認當期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4.計算各期應交納的稅金及附加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產值確認後,年底根據甲方、監理公司確認的數額確認年度收入,並對年度其他月份進行適當調整,應將工程結算科目與工程施工科目沖抵
4. 本人現在是地產開發公司的甲方土建工程師 想轉甲方成本造價員 需要怎麼一個過程 謝謝過來人指點迷津
土建工程師對計算工程量應該是比較了解的,要想轉甲方成本造價員必須去了解定額,以及當地政府部門發布的關於造價計算的相關文件。
5. #工程造價/預結算#一直在施工單位工作了7年,現在想跳槽到甲方,請問面試需要注意什麼施工方與甲方
最大的區別就是角色的轉變吧,其實甲方也分很多類型的,甲方更多的是成本的合理把控,這一點和施工單位的成本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其次甲方可能考慮的問題比施工單位要周全一點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甲乙雙方的成本概念、范圍完全不一樣的。 來自職Q用戶:謝祺
6. 如何從造價小白到一個成熟的造價員呢
什麼是一個合格的造價員?我們學習相關專業,考取相關證書,畢業了就是合格的造價員嗎?現實生活當中顯然並不是這樣的,工作了幾年深有體會,接下來我就來和大家說一下什麼是合格的造價員,以及我們應該怎麼入行吧!
首先,你要知道只要是在甲方成本口的,無論是基層還是高層,都是非常精通造價的。此外,營銷口的話也會懂一些。所以,剛剛畢業就進甲方一般都不容易。造價行業就是這樣,越老越吃香,現在一個二線城市比較大的地產公司都能給成熟的造價工程師基本開到萬元以上的薪資。不過想要達到這種所謂的「成熟工程師」,你起碼得熬個兩三年的時間。
造價真的不止是紙上談兵,我也是學工程造價專業的,當時一出校園就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是個合格的造價員,雖然沒經驗,但是有知識,總比半路轉行的強吧。結果呢,面試了一通,發現自己跟個「小白」也差不太多。雖然有基礎,但是面試官問幾個實際問題,馬上就亂了陣腳,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還感覺面試官在「為難」我。現在工作幾年,有了經驗,反過頭來看看,當時面試官是真的沒有「為難」我,那些問題真挺簡單的。
說這些也不是想吐槽造價有多麼難,其實想要從事造價行業還是很簡單的,不論是不是學習相關專業的都不難,畢竟這個行業經驗大於理論。學習工程造價,上手還是挺快的,現在很多造價軟體都非常方便所以你只要精通一門造價軟體,一般就會有穩定的可觀收入了。
雖然說造價入門很簡單,但是還是要先有一些基礎知識的,我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1、你要熟悉各種定額和規范,因為這些是一切算量的基礎。
2、你要熟悉圖紙,圖紙是整個造價的基礎,如果圖紙都看不懂,不知道算什麼,根本沒法做造價。
3、你要多練習,找施工圖紙自己練習很重要,熟能生巧在造價行業是很適用的。
4、你需要先拿到造價員證書,因為這是你入行的基礎。然後爭取拿到注冊造價工程師,這個時候你就有了一定的資本了,待遇一般都是非常不錯的了。
5、多去施工現場,熟悉各項施工工藝,這樣可以讓你更好地理解造價,為你以後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基礎。
7. 建築企業怎麼結轉收入與成本
一、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應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每月根據項目部確認的產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審核的產值(工程量)確認收入,年底根據甲方、監理公司確認的數額確認年度收入,並對年度其他月份進行適當調整。
產值確認後,根據合同毛利率等確認合同毛利,記入「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主營業務收入」「與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差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二、在承包經營方式下,應確認的合同毛利應包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結算管理費和內部借款利息。即:
合同毛利=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結算管理費。
1、每月根據項目部確認的產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審核的產值(工程量)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本年利潤
貸:公司內部往來——上繳款
公司內部往來——綜合費
2、年末根據工程部核實的項目年度施工產值(工作量)進行收入和成本的調整(調減用負數)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3、工程完工後,應根據決算文件,扣除以前年度確認的收入和成本,來確認當期收入和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4、計算各期應交納的稅金及附加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應交城建稅等
其他應交款——應交教育費附加等
三、工程結算
向業主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時,按結算單所列金額,通過「應收賬款」和「工程結算」科目反映。「工程結算」科目反映累計已結算的合同款,
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開出工程價款結算單辦理結算的價款,本科目只在工程完工時與「工程施工」科目對轉。「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應收未收的進度款。
(1)確認應收的進度款
借: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
貸:工程結算
(2)收到進度款後,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
(3)根據合同協議約定,所收到的預收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
工程決算
工程完工決算後,應將工程結算科目與工程施工科目沖抵,沖抵後,工程施工科目與工程結算科目余額均為零。
借:工程結算
貸: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7)造價如何轉甲方成本擴展閱讀:
一、建造合同收入:
1、建造合同與建造合同收入
⑴建造合同是指為建造一項資產或者在設計、技術、功能、最終用途等方面密切相關的數項資產而訂立的合同,包括固定造價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
⑵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包括合同中規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變更、索賠、獎勵等形成的收入。
2、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能夠可靠估計,應採用完工百分比法在資產負債表日確認合同收入和相關的合同費用。
3、在完工比例法下,應採用下列公式計算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和合同費用:
⑴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合同總收入×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收入
⑵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合同總收入-合同預計總成本)×完工進度-以前會計年度累計已確認的毛利
⑶當期確認的合同費用=當期確認的合同收入-當期確認的合同毛利-以前會計年度預計損失准備
4、如果建造合同的結果不能可靠估計,則不能採用完工百分比確定合同收入,此時當合同成本能夠收回時,根據能夠收回的實際合同成本確認收入;當合同成本不能收回的,不確認收入。
二、分期收款銷售:
1、分期收款銷售,是指商品已經交付,但貨款分期收回的一種銷售方式。分期收款銷售的特點是銷售商品的價值較大,收款期較長,收取貨款的風險較大。因此,分期收款銷售方式下,企業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確認銷售收入。
主營業務收入表
主營業務收入表
2、採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的企業,應設置「分期收款發出商品」賬戶,核算已經發出但尚未結轉的商品成本。
3、分期收款銷售會計處理實例:
[例]大華公司於20X0年6月1日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A商品一台,售價500 000元,增值稅率為17%,實際成本為300 000元,合同約定款項分5年平均收回,每年的付款日期為當年6月1日,並在商品發出後先支付第一期貨款。每年收回貨款100 000(500 000÷5)元。
企業應作如下會計分錄(假定符合銷售商品收入確認的所有條件):
①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300000
貸:庫存商品 300000
②每年6月1日: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11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0
③同時結轉商品成本=300 000÷500000×100000=60000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60000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60000